伍明春
謝宜興是當代福建詩壇為數(shù)不多的幾位創(chuàng)作力持久和穩(wěn)健的詩人之一。自1980年代末至今,他的詩歌寫作在質(zhì)和量兩個方面都一直保持著一種上升的態(tài)勢。對鄉(xiāng)村經(jīng)驗的獨特想象和對當下生存狀態(tài)的深切介入,使得謝宜興的詩已然躋身于當代漢語詩歌的優(yōu)秀者行列。而詩人最近創(chuàng)作的系列詩作《北京日記》,以一種相當整齊的質(zhì)量,向我們展示了富有活力的詩藝新增長點。
所謂“系列詩”,意指詩人在某一個時間段之內(nèi)相對集中地創(chuàng)作出的一系列具有相似主題的作品,但又各自獨立成篇。這樣的系列詩顯示了當代詩歌寫作重新審視個體經(jīng)驗、回到語言現(xiàn)場的某種自覺意識。譬如,臧棣近年創(chuàng)作的“協(xié)會系列詩”就是其中的代表。顯然,謝宜興的《北京日記》也可以當作“系列詩”之一種進行解讀。
“北京”作為一個巨大的符號,一方面,它積淀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另一方面,它又指稱一個光怪陸離的現(xiàn)代大都市。面對這個難以把握的表達對象,謝宜興既不像郭沫若等五四新詩人那樣為工廠的黑煙囪高唱贊歌,也沒有采取西方現(xiàn)代主義詩歌那種決絕的批判性姿態(tài),而是獨辟蹊徑,首先以一種撒嬌的話語方式向它靠近:“……我免費欣賞長安街的落日/掛在西單上空,像一個毛絨絨的線團/原來長安街是一條筆直的毛衣棒針/粗大的毛線繞了一環(huán)二環(huán)三環(huán)四環(huán)五環(huán)/我第一次這么真切地體會到祖國是母親首都是心臟/最是溫暖母親的心啊,我才到/北京就拿出了絨線球想為我織件毛衣御寒”(《長安街的落日像絨線球》)在這里,“祖國-母親”、“首都-心臟”這兩對已經(jīng)被磨損得毫無新意的意象組合,由于加入了“絨線球”、“ 毛衣”等充滿母性溫暖色彩的新元素,其表現(xiàn)力被重新激活,原本十分抽象的符號也變得鮮活、生動起來。而在《媽媽的北京,我的角餅》一詩的后半部分,作者更是通過一段溫馨的童年回憶,使前半部分出現(xiàn)的祖國、人民、首都等“大詞”落實到一種感覺的精微傳達上:“從現(xiàn)在開始我要在北京呆上半年/往后的北京與我誰也不欠誰/就像小時候過中秋節(jié)媽媽把角餅按人頭等分/說月餅本來就叫‘角餅,一人一角/中秋節(jié)還早,可我仿佛已聞到團圓的味道/哦,媽媽的北京,我的角餅”,從而有效地避免了意象符號“空心化”的危險。
然而,謝宜興很快就敏感地察覺到,自己與北京之間的關(guān)系,更多地體現(xiàn)為水土不服的諸種癥狀。譬如,面對令人暈眩的后海夜色,詩人不免發(fā)問道:“后海,一個日里潮退晚間潮漲潮汐不變的海/一個白天睡去夜里醒來時差顛倒的海/分明是一個長滿荷花的寧靜的湖/為什么都認為是一個流淌著欲望的騷動的海”(《后海月色》);錯綜幽深的地鐵似乎喻示著北京某種隱秘的內(nèi)心生活,讓詩人真切地感受到一種南方的窘迫:“今晚從長椿街到萬壽路再一次感到/地鐵口就像這座城市的鼻孔在呼吸/它吐納皇城的地氣人氣和/這座城市深藏的隱秘幽暗飄忽的氣息/北京一定有很多個鼻孔,我想/可哪一個才能讓我接通北方的底氣”(《北京一定有很多個鼻孔》);在北方司空見慣的凜冽朔風,也被詩人想象成慘烈凄厲的狼嚎,并且融入了自身的某種生命經(jīng)驗:“這一群無家可歸的狼,奔命的狼/我分得出它們粗重的喘息嗚咽的悲鳴和/凄厲的哀吼。是饑餓寒冷,還是疲憊恐懼/我看見那么多尖牙利爪,它們想/撕開我的窗縫,掀翻我的屋頂,或者/拔起窗外的楊樹撞開我緊閉的房門/一整個夜晚,我傾聽著窗外漸行漸遠的狼群/卻仿佛誰在撕扯著我的長發(fā)……”(《一夜狼吼》)。此外,《香山是個小土丘》、《經(jīng)過一座即將竣工的大廈》等詩則以一種調(diào)侃的方式,較為曲折地表現(xiàn)了某種不適感。造成水土不服的原因,按照詩人在《一個土做的人偏生著水做的命》一詩里的解釋,歸根結(jié)底,是屬于南方的水命和北京的土命兩者之間的格格不入。這個解釋盡管顯得有點唯心色彩,卻也十分耐人尋味。它不像一般的外省想象那樣采取一種對抗性的抒寫策略,而是以個體生命體驗的豐富變化來折射邊緣與中心的齟齬。
當水土不服的癥候越來越重,詩中的逃離主題也就漸漸浮現(xiàn)出來。這種逃離,當然不是僅僅是地域意義上的,更體現(xiàn)為一種文化心理意義上的躲避和回歸?!侗本┤沼洝废盗性娭泄枢l(xiāng)人事和童年經(jīng)驗的不斷閃現(xiàn),正是逃離主題的種種表征。異鄉(xiāng)一面斑駁的屋墻,讓詩人看到了童年時代的老屋和祖母手里的燈籠(《西墻的陽光》);而在《一個人的圣誕節(jié)》,“一個人把天躺黑把自己躺成夜海上的孤島”,童年回憶更是泛濫成災(zāi):“我想起童年的伙伴,那個穿白裙子教我們唱‘月亮/在白蓮花般的云朵里穿行的小女孩/想起曾經(jīng)一起游泳的舢板一起上山的柴刀/還有放學路上遺失的小半塊橡皮擦”;被林立的高樓圍困的北京的平房和胡同,“下斜街,順河巷,我喜歡這渾沌的市井味/讓我想起掩藏了我青春歲月的鄉(xiāng)村小鎮(zhèn)”(《北京的高樓像籬笆》);甚至連北京冬日的寒風,也和“小時候砍柴臉被菅草劃破手被柴刀誤傷”聯(lián)系在一起(《鋒利的空氣》)。當然,千里之外故鄉(xiāng)的親人的掛念,也構(gòu)成了逃離的巨大動力。關(guān)于這一點,我們可以在《短信》、《兩只小布谷》、《夢中的父親像一張紙》等詩中得到有力的印證。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日記》系列詩中多次出現(xiàn)“另一個我”。這“另一個我”和“我”之間構(gòu)成了一種相當微妙的相生互動關(guān)系。有時一方打量著另一方,似乎有一些困惑:“想不起誰告訴我沖下陡坡如果恰逢汽車經(jīng)過的危險/我遠遠地站著看另一個我沖下陡坡/可哪一個才是真實的我呢?……”(《夢中的父親像一張紙》);有時兩者對視和對話,顯得很默契:“看見另一個我正從樓下的巷子走過/在抬頭看見陽臺上的我的時候/他在心里嘀咕,你為什么要站得這么高/你就不能在生活中低下來么”(《站在面西的陽臺上》);有時也干脆各自封閉:“另一個我沉默了,他的思念蒸干了大海/‘??莩甥}石爛成粉傾天而下,你以為那是雪花嗎”(《2006年歲末的第一場雪》)?!傲硪粋€我”和“我”之間的這種曖昧糾纏關(guān)系,其實泄露了詩人內(nèi)心的焦慮和矛盾,也為逃離主題的表達提供了一個出口。從某種意義上說,是詩中形而上的、輕盈的“另一個我”引領(lǐng)著現(xiàn)實中的“我”逃離都市喧囂,逃離當下沉重的現(xiàn)實境遇,逃向夢境,逃回鄉(xiāng)村和童年記憶。
就整體效果而言,《北京日記》系列詩的寫作是較為成功的。一方面,它有效地超越了那種簡單化的外省想象模式(要么高聲贊頌,要么全盤否定),把對北京的想象和鄉(xiāng)村經(jīng)驗、童年記憶等元素揉合在一起,收到了出人意料的效果;另一方面,這些詩打開了謝宜興詩歌寫作的一個新向度,展示了不少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