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關于公共教育支出與經濟增長關系

2009-07-31 06:59
科技經濟市場 2009年5期
關鍵詞:財政支出經濟增長

林 靜

摘要:公共教育支出是財政支出的一個重要方面,在國民經濟增長中占有一定的貢獻額,國外學者對兩者之間的關系作了很多研究。本文比較了我國與部分中收入國家在公共教育支出總量、結構上的差異,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議。

關鍵詞:公共教育;經濟增長;財政支出

1引言

政府教育支出屬于公共財政支出,是政府財政支出中的一個重要方面,用于教育方面的公共支出具有雙重功

能。一方面,社會公平理論強調了教育支出增加了低收入階層的福利水平,縮小因受教育不同產生的收入差異,使社會收入的分配趨于公平。如初等教育上的公共開支具有向低收入階層進行財產再分配的效果,這種情形在發(fā)展中國家更為明顯。在發(fā)達國家,中等教育上的公共開支具有相同的性質。教育支出釋放出的這些公平效益也會間接地促進經濟的發(fā)展。

另一方面,經濟增長理論強調了教育支出產生的人力資本累積對經濟增長的內生作用??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教育是技術進步的源泉,勞動者所掌握的知識與技能也就日益成為生產發(fā)展的關鍵,由教育所傳授的這種有用的知識和技能的積累就成為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內因。現代經濟的增長與發(fā)展越來越需要引入更多的智力因素來取代原來的簡單勞動力生產要素,正是因為教育提高了勞動者的邊際勞動生產率,增加了市場經濟部門生產經營活動的收益,通過教育—生產率—工資的連鎖反應,從而增加了個人的工資收入,這是實現社會經濟增長與發(fā)展的微觀基礎。但公共教育支出的擴張與經濟增長是否必然為正相關關系,需要作理性的思考。

2國外相關的研究

關于公共教育支出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有很多學者作了大量的研究。人力資本理論的創(chuàng)立者Schultz(1961)通過對美國1929-1957年經濟發(fā)展與教育投資數量關系的實證研究后,用數理統(tǒng)計法推算出美國國民收入的增長額中有33%可歸功于教育支出的增長。Helms(1985)利用美國48個州1965-1979年數據回歸發(fā)現,增加教育支出可以提高以個人收入表示的經濟增長。Danison(1985)通過經濟增長因素法發(fā)現1929-1982年間美國2.92%的年實際經濟增長率中有0.66個百分點要歸功于教育因素,政府的教育支出能極大地促進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對經濟長期穩(wěn)定的增長產生巨大影響。Easterly和Rebelo(1993)也發(fā)現公共教育投資與經濟增長正相關。Collins和Bosworth(1996)估計了亞洲7國人均教育對人均產出增長(人均是指按就業(yè)人數平均)的貢獻份額,例如韓國1984-1994年人均產出增長6.2%,教育的貢獻占9.7%,表明教育是東亞經濟增長的重要來源 。Obersteiner和Wilk(1999)把136個國家依據發(fā)展程度(工業(yè)化、非工業(yè)化)和經濟增長速度(慢、中等、快)劃分為六類進行研究,得出結論:人力資本投資尤其教育支出是高經濟增長率的主要原因。

而Aschauer(1989)對美國1949-1985年不同類型的公共支出的經濟產出彈性進行分析,認為教育支出與經濟生產率之間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上的聯(lián)系,但對1960-1985年間107個市場經濟國家的橫截面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后結論卻是相反的,即教育投資可以創(chuàng)造經濟價值。Berthelemy(1995)用仿真模型分析指出了政府教育支出對經濟增長有負作用。Easterly、Rebelo(1993)和Sylwester(1999)認為教育支出在短期內可能會降低經濟的增長率。Kevin Sylwester(2000)也指出雖然公共教育支出對長期的經濟增長有正效應,但對短期的經濟增長卻有著負效應。Blankenau和Simpson(2002)利用一個簡單代際交疊的內生增長模型指出了在考慮到一般均衡調整因素時,公共教育支出對經濟增長的直接積極作用可能會被削弱。Paul Glewwe和Hanan G.Jacoby(2004)分析了越南1980-1998年的數據發(fā)現經濟的高速增長不一定伴隨著教育支出的增加。

可見,公共教育支出對于經濟增長的效應問題還存在著爭議,在不同的社會經濟背景下各國政府教育支出的經濟效益也是參差不齊的。比如考察某些發(fā)展中國家,阿根廷的教育支出對GDP的增長作用比較顯著,達到16%,而墨西哥卻不到1%,巴西僅為2%-3%。又如發(fā)達國家的經驗表明,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公共教育支出的增加會刺激經濟的增長。美國教育部(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在1998-2002年的教育發(fā)展報告中指出了國家經濟低迷期,政府的公共教育支出政策影響職業(yè)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增長,繼而會刺激社會的教育投資,拉動經濟。而戰(zhàn)后日本經濟的飛速增長中人力資本的貢獻由4.90%提高到了11.1%,成為教育投資促進經濟增長的成功典例。這都從實踐上證明了教育支出對經濟的巨大推動作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具體到我國,政府的教育支出對經濟增長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3公共教育支出與經濟增長的國際比較

資料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tǒng)計局.國際統(tǒng)計年鑒(2003,2006,2007,2008)[M],北京:中國統(tǒng)計出版社.

教育支出在國民經濟增長中占有一定的貢獻額,各國政府財政用于教育的支出總體上呈現出增長的趨勢,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公共教育支出在國內生產總值 的比例,這在中等收入 國家較為明顯(見表1)。該比重可以反映出政府對教育投入的努力程度。由于我國在2006年時人均GNP為2010美元,列世界第129位,仍屬于中等收入國家,在進行公共教育支出與經濟增長關系的比較時,應和同經濟發(fā)展水平的國家相比。

從上表可以看出,中等收入國家教育支出占GNP的比例基本呈現出上升的趨勢,而同期我國公共教育支出比率都不及其他中等收入國家的水平。我國經濟學家厲以寧等人實證研究得出結論,當人均GDP達到800-1000美元時,要實現教育與經濟的良性發(fā)展,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重必須達到的下限為4.07%-4.25%。經濟學家鄒恒甫也指出,依據國際上中等偏下的水平,政府的教育支出至少應占到總財政支出的六分之一,按財政支出占GDP30%計算,教育公共支出至少應該達到GDP的5%。而我國2004年 2.79%的比重顯得較低,與國際平均水平相比,更是存在著不小的差距,我國的這個比例不僅低于世界上主要的高等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2004年為5.46%),甚至還低于中等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2004年為4.35%) 。

據聯(lián)合國開發(fā)計劃署(UNDP)最新公布的《人文發(fā)展報告》的數據統(tǒng)計(見表2),2005年世界人文發(fā)展指數 (HDI,Human Development Index)為0.743,我國為0.777,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3.4個百分點,但與其他的中等收入國家相比偏低。其中教育指數包括了成人識字率和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的綜合毛入學率,能夠反映出一國的人口文化素質水平和教育投資的效果,我國該指標雖然基本上達到了中等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但仍低于阿根廷11個百分點。可見,我國人力資源數量較少,教育規(guī)模小,政府的教育支出不足,還存在著一定的投資空間。低投入必然帶來低產出,高素質勞動力的缺失會影響經濟發(fā)展的水平和速度。

資料來源:聯(lián)合國開發(fā)計劃署UNDP《人文發(fā)展報告》2007年

注:①正值表示人文發(fā)展指數排序比人均GDP(購買力平價法計算,單位:國際元)排名位次靠前,負值則表示相反。

從公共資源的配置角度上來看,初等教育或義務教育對提高一國國民的整體素質具有相當重大的戰(zhàn)略意義,一般由政府免費提供。高等教育受到基礎設施、師資力量及生源等條件的限制,且具有排他性,即一部分人享受高等教育必然會減少另一部分人對此類教育的消費;但高等教育對提升一國整體的文體素質及拉動經濟的快速增長具有明顯的作用,高等教育的公共支出也要占據相當大的比重。一般而言,在市場經濟較為成熟的國家,主要是以知識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產業(yè)為主,擴展高等教育對推動經濟增長的作用顯著,勞動力市場對受教育程度要求較高,公共教育支出上更側重于高等教育。我國市場經濟條件不發(fā)達仍在完善中,需要考慮合理安排財政的教育支出結構,政府財力應在初等教育中起主導作用,在中等、高等教育中起引導作用,以適合經濟發(fā)展水平。目前我國在公共教育經費的分配上,高等教育所占份額相對較高,2006年該比重為20.52% ,大學生生均經費支出最高,造成了初等教育經費短缺。

4結論及建議

政府的公共教育支出通過產業(yè)關聯(lián)性和乘數效應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宏觀經濟的增長,從長期看還作為一種人力資本的投資,提高了社會的勞動生產力,刺激經濟增長會有很大的潛力。鑒于我國財政教育經費投入不足,造成了公共教育支出的經濟效率不高,因此政府要在有限的財力下確定教育支出在公共財政體制中的重要地位:

4.1明確公共教育的支出邊界和范圍。

在統(tǒng)計口徑上,我國的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的內涵大于外國政府的公共教育支出,但從資金性質上看都屬于國家的財政性資金。我國財政性教育經費既包括了政府對教育的投入,也有企業(yè)對教育的投入,支出項目與收入項目不加區(qū)分,如城鄉(xiāng)教育費附加屬于收入項、校辦產業(yè)減免稅屬于收入抵扣項,這對計算公共教育支出的大小可能產生一定的影響,必須加以規(guī)范。凡屬于政府部門的教育經費支出都應列入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其他項目或企業(yè)負擔的部門均不列入,以適合國際慣例。

從財政的公共性分析,初等教育或基礎教育涉及全社會的長遠利益,應由政府集中提供。從國際比較角度來看,大多數國家都是提供免費義務教育的,我國要保障義務教育有足夠的資金支持,通過立法等剛性手段來確保政府對義務教育的足額撥款。而高等教育具有排他性,應根據受益者付費原則由市場來提供,政府所扮演的角色要著重監(jiān)督以輔助市場機能的不足,通過財政補助、貸款等途徑予以支持,以提升公共教育資源的使用效率。

4.2擴大非財政性教育支出。

我國正由單純的追求經濟增長轉向經濟與社會協(xié)調發(fā)展的新階段,在經濟增長保持一定水平的基礎上,更多強調的是社會的協(xié)調發(fā)展。目前,政府投入始終是教育投資的主渠道,擴大非財政性教育支出,并不是要淡化政府對教育的財政責任。政府應根據經濟發(fā)展水平和教育層次確定投入比例,在教育投入總量和占GDP比例增長的基礎上,保證政府投入的生均增長量。由于我國財政性教育經費受到財政支出狀況的制約,在短期內無法實現大幅度提升,如果過快地增加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也未必能保證資金的使用效果,因此要挖掘財政外的資金來支持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如受教育者的家庭支付部分、社會團體與個人的捐贈等。同時,這些非財政性的資金介入,更注意投入與收益的比較,也可以從外部對資金使用單位進行約束與監(jiān)督,可能對不規(guī)范的行為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參考文獻:

[1]Kevin Sylwester. Income inequality, Education Expenditures and Growth[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0(63):379-398.

[2]Shantayanan Devarajan, Vinaya Swaroop, Heng-fu Zou. The Composition of Public Expenditure and Economic Growth[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96(37):313-344.

[3]William F. Blankenau and Nicole B. Simpson. Public Education Expenditures and Growth[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4(73):583-605.

[4]侯榮華.中國財政支出效益研究[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1.

[5]馬國賢.中國公共支出與預算政策[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

[6]孫文基.關于財政教育支出的經濟學思考[J].財政研究,2003(8):40-41.

[7]張海星.公共投資與經濟增長的相關分析-中國數據的計量檢驗[J].財貿經濟,2004(11):45-51.

猜你喜歡
財政支出經濟增長
中央和地方財政支出及比重
2016年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財政支出完成預算情況
知識產權保護、國際貿易與經濟增長的文獻綜述
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財政支出與經濟增長
中央和地方財政支出及比重
氣象部門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初探
人口紅利、財政支出與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