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頌
一、案例描述
南國初秋的下午,天空湛藍得不帶一絲雜質(zhì),和煦的陽光斜射入教室,溫暖而明亮。這節(jié)課上,筆者正在上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上冊“變革與爭霸”中第二課時——“戰(zhàn)國篇”。在學生靜靜地聽著“商鞅立木取信”的故事的同時,筆者出示了“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這個道理在今天還有沒有意義?”的思考題讓學生思考。思考題涉及了一個非常好的誠信題材,它也是本節(jié)課的價值觀教學目標之一。思考題不難,果然不出我所料,故事講完后就有好幾個學生舉手發(fā)言。李敏是第一個舉手的,這是一個思維敏捷、概括能力極強的學生,相信她的回答能讓教學很快進入誠信話題,于是,筆者示意她站起來。但完全出乎我的意料的是,她站起來卻急切切地問:“老師,三丈有多長?從南門背到北門難度大嗎?”(故事里商鞅把一根長三丈的木棒立在南門,讓人扛到北門去有賞)因為從未想過這個問題,也從來沒有碰到過學生問這個問題,筆者一下子懵了。李敏同學的話就像一塊石頭拋進平靜的湖面,頓時泛起漣漪。很快就有學生叫道:“笨蛋!三丈就是10米唄。”筆者一邊迅速用眼神譴責了那位不尊重同學的學生,一邊在腦子中飛快地搜索著戰(zhàn)國時期的度量衡。但除了可以肯定它與現(xiàn)在的度量衡不一樣,其他的一片模糊……這時,學生的眼睛正齊刷刷地盯著筆者。筆者的手心開始冒汗,是應該斥責李敏的“唐突”,還是想法蒙混過關(guān)?正當筆者進退維谷之際,一個念頭忽然從頭腦中閃過:不久后就要講秦始皇統(tǒng)一度量衡的措施了,這不正是一個讓學生課前進行自主探究的絕佳機會?!于是,筆者首先表揚了李敏同學善于提問的精神,然后希望學生自己在兩天內(nèi)通過網(wǎng)絡(luò)、書籍等各種途徑尋找答案,并在下節(jié)課中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成果。
兩天過后的課堂上,筆者按部就班地講著“從秦朝一統(tǒng)到鞏固措施”等教學內(nèi)容。當講到統(tǒng)一度量衡時,筆者就舊話重提:“戰(zhàn)國時期的三丈到底有多長?秦始皇為什么要統(tǒng)一度量衡?”這時,學生已經(jīng)迫不及待了,爭先恐后地展示自己查找到的結(jié)果。
“我在百度上找到,戰(zhàn)國時實施的長度計量單位,1尺合23.1厘米,一丈為10尺。三丈就是6.9米。”很多學生都頜首附和,他們查找后得到的答案基本一致。
“我是通過《少年兒童百科全書》查找到的,秦統(tǒng)一前,各國的度量衡十分混亂,計量單位不統(tǒng)一。單以長度而論,就有好幾種傳世銅尺可以證明這一點。如長沙楚國銅尺兩邊長度分別為22.7厘米和22.3厘米,安徽壽縣楚銅尺長為22.5厘米,洛陽金村銅尺長22.1厘米。同為1尺,長度相差多達0.6厘米?!?/p>
“我是通過google查找的。在《國學論壇》中,知道的戰(zhàn)國時期各國度量衡制度不僅大小、長短、輕重不同,單位、進制也不同。在量制方面,各國的差異更大。齊國自田氏以來,實行以升、豆、釜、鐘為單位,即‘五升為豆,各自其五,以登于釜,十釜為鐘。而魏國則以益、斗、斛為單位。至于衡制方面則更加混亂,單位名稱差別很大。楚國的衡器是天平砝碼,以銖、兩、斤為單位;趙國則以鎰為單位;東周、西周以孚為單位。度量衡是商品交換中必不可少的,而且是國家收取賦稅的重要標準。度量衡的統(tǒng)一,中國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促進了各地經(jīng)濟的交流和發(fā)展,成為維護中國封建國家統(tǒng)一的重要基礎(chǔ)。”
“老師,我也是通過百度搜索,了解到同為1尺,戰(zhàn)國時平均為22.5厘米,漢朝時為23.1厘米,三國時為24厘米,晉朝時為24.5厘米,隋朝時為29.6厘米,唐朝時為30厘米,宋朝時為31.2厘米,明、清時為32厘米,尺的長度越得變越長。為什么會這樣?據(jù)有關(guān)專家考證,尺的長度的變化反映了我國古代絲麻布縷的稅收一代比一代重。在封建社會里,統(tǒng)治者征收賦稅一般按尺征收,表面上賦稅的比率沒有增加,但由于尺的長度增加了,勞動人民交納的賦稅就增多。由此可見,‘尺不僅是一個長度單位,更是衡量歷代統(tǒng)治者對勞動人民剝削程度的‘計量單位?!闭娌焕⑹前嚅L,張杰總是能把問題想深看透。
這節(jié)課中,學生的思維異常活躍,提出了不少獨到的見解和值得探究的新問題。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的思緒相互感染,教與學的激情和諧交融,自主意識在碰撞閃光,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張揚。一個充滿活力的課堂教學就這樣生成了。
二、幾點思考
沒想到一個微不足道的問題,通過課外查找資料,既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又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良好的結(jié)果大大出乎筆者的意料,讓人不得不驚嘆自主學習的魅力。以往,對學生知識的習得,我們往往習慣于“告訴”,忽略了讓學生“經(jīng)歷”知識的生成和建構(gòu)的探究過程。而這次探究的成功,讓筆者獲得了以下幾點寶貴的收獲。
1.自主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所謂自主學習,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在教師的“相機誘導,隨機點撥”(葉圣陶)下,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圍繞一定的學習目標主動學習、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實踐,“自去理會,自去體察,自去涵養(yǎng)”(朱熹)。一言蔽之,就是學生“自己學習”。正如《歷史與社會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的:“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歷史學習的特點,關(guān)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弊灾鲗W習就是一種符合創(chuàng)新理念的學習方式。
2.興趣是自主學習得以實現(xiàn)的動力
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學生只有對學習有興趣,才會表現(xiàn)出追求知識的熱切渴望和探究問題的刨根究底。因此,筆者對學生提出的任何問題,總是抱著熱情、耐心的態(tài)度予以對待。因為筆者懂得,如果一開始就挫傷了學生的提問熱情,不但收不到好的教學效果,反而會挫傷學生好問的積極性、求知欲和創(chuàng)新精神。而當學生處于“憤悱”狀態(tài)之時,就是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思維之際,應及時、巧妙地引導學生自己去尋找答案,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
3.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究空間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起于疑?!毙抡n程中,我們要追求的是以問題為紐帶的教育,不是以知識傳授為唯一目的灌輸。因此,加深問題的深度、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法,特別是激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使之形成解決問題的獨立見解,顯得尤為重要。我們要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教室,并通過情境、故事、疑問甚至是破綻去調(diào)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留給學生足夠的思維空間、想象空間和探究空間,讓他們帶著問題自主探究、自尋答案。這樣,教師的教才能立足教材又跳出教材,順應學生的心理,隨機調(diào)控;學生才會無所限制,思維自由馳騁,主動展開“學”的過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4.讓課堂成為學生的舞臺
這次自己找答案的教學活動,也有部分學生的積極性未被充分調(diào)動起來。原因之一,在于受傳統(tǒng)教育模式束縛已久,在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只是被動地聽、學、講、練,逐漸喪失了自主學習的能力,成了學習的附屬品。所以,把學生的自主學習權(quán)力還給學生,使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轉(zhuǎn)化為主動探究知識已成為當務(wù)之急?!白x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才是長進?!痹诮虒W中,讓學生有疑,自己去釋疑,才能使學生的參與向廣度、深層推進,從課內(nèi)到課外,從書本到l網(wǎng)絡(luò),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去思考、討論、爭辯,獲得展示個性的機會。這樣,既可以增強課堂的信息量,又能推動更多的學生投身于自主學習之中。
“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蓖ㄟ^這次教學意外事件,筆者獲得了讓“學者自悟”這一最佳境界的體驗021世紀是讓學生真正成為主體的時代,讓我們深入探究自主學習的規(guī)律,使每一堂歷史與社會課都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