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要求:高中生課外閱讀總量達到400萬字以上,閱讀材料包括適合學生閱讀的各類圖書和報刊。要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拓寬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的延伸,搞好課外閱讀關鍵在于如何引導學生去正確面對紛紜繁雜而又豐富多彩的閱讀世界,從而使其身心得以健康地成長,潛能得以充分的發(fā)掘。
那么,目前我們高中生的閱讀的真實狀況如何?在新課標、新理念、新要求下,面對現(xiàn)狀,我們這些語文老師又該做些什么呢?為此,筆者專門做了調查。
一、灰色的閱讀現(xiàn)狀
筆者采用問卷方式進行調查。對高一高二28個班級,每班隨機抽查10份,采用無計名方式進行。后回收有效問卷270份。此外,還在教師中間展開訪談。
想到近年來物欲橫流的情形,以及學者們驚呼的人文精神失落的憂慮,調查結果所顯示的中學生課外書籍的閱讀現(xiàn)狀,不能不引起我們教育者的反思。
目前,高中生對讀書的認識有偏差。很多人贊同“兩耳不聞課外事,一心只讀課內書”的觀點,甚至認為讀書就是讀課本;另一方面,又有相當一部分同學“兩耳不聞課內事,一心只讀休閑書”。至于課外閱讀只能以灰色來概括。有人根本不愛閱讀卻沉迷于網(wǎng)絡、游戲、聊天無法自拔;有人即使閱讀也多是看相關的輔導用書或是看輕松膚淺之類的而回避深刻的、有深厚文化積淀的作品??陀^上絕大多數(shù)的學生在心理上是認同課外閱讀的(76%表示喜歡,24%表示一般)??稍趯嶋H操作中能真正去閱讀的人卻又少得可憐。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今天的“經典失落”,“休閑橫行”?聯(lián)系當代的社會發(fā)展特征及教育現(xiàn)狀,筆者希望能從三個角度淺陳一二。
(一)學生方面——貧血、缺鈣
時間緊,缺乏寬裕的閱讀時間?,F(xiàn)行的教學機制留給學生自主支配的時間不是很多。課外時間許多學生疲于應付作業(yè)和消化當天的知識。寬裕的時間似乎只有在寒暑假及雙休日才有,但也會被各種名目繁多的作業(yè)占去絕大多數(shù)的時間。
畏難就輕情緒,缺乏閱讀經典作品的激情與興趣。因閱讀背景的缺失、文化素養(yǎng)的匱乏等原因,學生獲取經典作品的涵養(yǎng)有一定的難度。與此同時,當代社會大量的快餐文學、時尚作品應運而生(以輕松、幽默、搞笑為特征的“文學”的流行),兩相比較加之中學生不成熟的心理很容易產生拈輕畏難放棄經典的心理。難怪教育界普遍反映認識的膚淺和思想的蒼白正成為中學生的通病;更難怪有識之士在大聲疾呼:再不重視經典,當代中學生的文化根基將被割斷。
缺乏必要的閱讀引導加之選擇能力的缺失。如今是信息化時代,各種報刊書籍鋪天蓋地而來,圖書市場魚目混珠,良莠不齊,學生在瀚渺書海中很容易迷失方向。沒有老師、家長的正確引導,中學生的選擇能力、辨識能力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
(二)家長方面——近視
望子成龍是每個家長的必然心態(tài)。在現(xiàn)代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的沖擊下,家長往往把分數(shù)看成命根子。應試成績不自覺地被擺在了首位,相對的,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就被輕描淡寫地忽略了。在提升人文素養(yǎng)與高考的天平上,家長往往義無反顧地向應試教育繳械投降。調查表格中100%的對輔導書的選擇與僅27%的文藝類選擇明顯對比,赫然為證。
(三)教師方面——急功近利
在考試指揮棒的震懾下,教育理念也易于發(fā)生相應的變味。教師是學生最直接的引路人。教師觀念的轉變及對學生的引導可謂舉足輕重。我們最不愿意看到的是在校領導、在群眾“上線率多少”的屢屢發(fā)問中,越來越多的教師趨向歸屬“現(xiàn)實派”。涵養(yǎng)人文素質的課外閱讀在功利的高考面前正黯然失色。思想上的輕視麻痹也就使得教師疏忽了對學生的閱讀指導。理科老師自不必說,連一些文科老師私底下也承認自己不怎么看好閱讀指導,理由竟是對其投入大量的時間在短時間內看不到相應的“投資回報”,即使有進行閱讀指導的,也大多局限在做閱讀題目的技巧的指導。學科教育越來越追求學科自身知識體系的科學化和系統(tǒng)化,而忽視了教育對象——青少年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的全面發(fā)展的需求。
二、對策:加強新課程意識下的閱讀指導,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語文課外閱讀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學生整體語文素養(yǎng),為學生的人生打好底色,為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為實現(xiàn)這一“人性化”的根本目的,筆者以為“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提倡發(fā)展綠色閱讀”不失為一種明智而有效的選擇。古人云:好學不如樂學。蘇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學習興趣是學習活動的動力。”而只有讓學生有了這種學習的動力,才可能實現(xiàn)無功利的、終身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閱讀,即“綠色閱讀”。也唯有如此,終身學習、終身發(fā)展才不至于落為一句空話。筆者以為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全面提升語文素養(yǎng)可作如下的努力。
(一)端正閱讀動機是激發(fā)閱讀興趣的先導
學生群中,最突出的閱讀動機有兩種。一為“功利性閱讀”,純粹為了應試目的,有目的地搜索與課本相關的讀物來閱讀。一是“休閑性閱讀”,純娛樂消遣式的,輕松、休閑無需多費腦力型的閱讀。自然這兩類動機的閱讀并非都不可取,它們有它們存在的理由,它們有它們的優(yōu)勢,起碼這是學生自發(fā)自愿的閱讀。只是我們這些“為人師者”有必要讓弟子們明白,這些閱讀充其量是一種灰色閱讀,極易造成他們的閱讀失衡,極易使他們“貧血”“缺鈣”,思想上“營養(yǎng)不良”。正如每個人身體上的良好發(fā)展需要汲取各種營養(yǎng)一樣,一個人心靈和思想的成熟也同樣有全面、豐富的需求。所以,作為教師,我們有必要幫助學生端正急功近利和近視的閱讀動機,努力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學生的閱讀面,讓學生自主地吃五谷雜糧式的“雜讀”。正如魯迅所說:“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痹谶@一點上,筆者在教育學生時常常結合自己的切身體會進行言傳身教,因為高中時的筆者同樣閱讀動機狹隘,以致于在考上大學后整整有一年的時間不能擺正位置,找不到閱讀興趣,很是苦悶彷徨過一陣。
(二)培養(yǎng)自主閱讀是形成閱讀興趣的源泉
1.營造綠色閱讀空間
環(huán)境可以激發(fā)效應和塑造效應。學生主要接觸的環(huán)境即家庭和學校。班級、學校的閱讀氛圍一般不會太差,平時大家對其關注也較多。在此,筆者主要談談家庭氛圍。其實,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父母的閱讀習慣,家庭的閱讀氛圍對孩子有直接的影響。筆者曾做過一次粗略的調查,喜歡閱讀、有良好閱讀能力的學生,80%以上家中訂有定期的報刊、雜志。建議愛子心切的父母們不妨來個“家庭共讀”,一同來營造綠色的“閱讀磁場”,共同打造出綠色的、健康的閱讀空間。
2.降低心理壓力,消除閱讀心理障礙
學生在接觸大塊頭的經典作品初期,多少會產生一定的閱讀心理障礙。有人震懾于書頁的繁多,有人害怕作品中復雜的閱讀背景及“高深”的閱讀理念。很有一種仰望高山,高不可攀之感。心理上的障礙不除是很難讓學生保持長久的閱讀興趣的。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提倡要讓每個學生都能抬起頭走路,此時,我們這些教育者們不妨幫助學生降低心理壓力,引導他們自愿自主地參加到閱讀中來。
3.指導閱讀方法,培養(yǎng)自主閱讀
人們常說:平庸的教師只是會敘述,好的老師會講解,優(yōu)秀的老師會指導和啟迪。常聞:授人以魚,莫若授人以漁。要想培養(yǎng)學生持久和穩(wěn)定的閱讀興趣,對其閱讀方法的指導和啟迪是必不可少的。比如精讀、略讀、遷移比較閱讀、聯(lián)想閱讀。
總之,只有真正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授學生閱讀的方法,訓練了學生的閱讀能力,促使其真正成為具有自主閱讀能力的主體,才能從根本上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三)開展各種閱讀交流活動是培養(yǎng)閱讀興趣的主要途徑
其實每個學生都有強烈的“成功心理需求”,對學生“成長”的這種愿望,教師不僅不應當冷漠視之,而且應當用自己的熱情和思考來點燃和鞏固它。在學習中學生如果獲得成功,就會產生愉快的心情,這種情緒反復發(fā)生,學習和愉快的情結就會建立起較為穩(wěn)定的聯(lián)系,從而激發(fā)強烈的學習動機。為此,筆者時常為學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臺,開展各種閱讀交流活動,以培養(yǎng)他們對閱讀的興趣。
1.“一人薦一文”活動,以課前三分鐘演講的方式讓學生來推薦能引起自己心靈共鳴的優(yōu)秀文章或片斷,并說明體會。一學期下來,每人剛好輪到2次,一學期經全班同學努力,共推薦美文100篇。
2.一月一隨筆。以寫作的形式將學生的閱讀成果記錄下來,可就人物評論或寫作技巧等以讀后感的形式,師生共同交流。教師定月評出優(yōu)秀的3-5篇展示在墻報上。
3.一學年一班刊。這種形式我們剛剛嘗試過一期,從封面設計到文章選編,均是學生自行參與,因為是編定他們自己的刊物,學生熱情很高,效果很不錯。
4.組建研究性學習小組,開展自主閱讀。要想高中學生在課余時間就某一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并寫成小論文形式,而有所收獲,單靠學生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因此,可以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發(fā)揮團隊力量,而筆者則從旁提供書目、引導思路、指導他們的自主閱讀。
參考文獻:
[1]蔣成瑀.走出閱讀教學的封閉圈[J].語文學習,2002,(7-8).
[2]王冬云.閱讀名著需科學引領[J].語文教學通訊,2003,(4).
[3]靳賀良.閱讀教學改革的幾個誤區(qū)[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03,(5).
[4]劉洪權.中學生課外閱讀的五大關鍵[EB/OL].http://gaokao.netbig.com/fill/1j/861/20010802/107217.html.
(周雪梅 浙江省甌海中學 325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