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窮人,最大的樂趣就是嘲笑那些過上好日子的人“累得跟驢似的”。
很早的時候,讀過一則伊索寓言,上面說一只蝴蝶到了冬天很餓,就去請求螞蟻給它點食物。螞蟻問它:“你夏天干什么去了?”蝴蝶說:“我一個夏天都在跳舞?!蔽浵佌f:“既然這樣,你為什么不在冬天的時候唱歌呢?”
我覺得很多人在年輕的時候非常像跳舞的蝴蝶,看不起辛苦工作的螞蟻,覺得它們太實際、太庸俗、太操勞,而且螞蟻的生活理想也太不值得一提。我們在年輕的時候,認為好日子應該是載歌載舞的,像彩蝶飛舞一樣輕松快樂。我們不需要錢,也不需要服從誰,我們工作只是為了喜歡,我們甚至從不儲蓄,以為那是像螞蟻一樣的小市民做的事情。
其實,人生的夏天很快就過去。如果要過上好日子,我們必須在冬天來臨之前找到新的贏利模式。我不反對在夏天唱歌跳舞,但是我認為如果要把“好日子”作為一種生活目標,那么必須在夏末秋初的時候開始籌備,實現(xiàn)人生活方式轉(zhuǎn)型。這個“夏末秋初”我理解大約應該是27歲以后到36歲之前,這個時候無論男女,都還談得上年輕,但又比更年輕的蝴蝶多了一些經(jīng)驗,比已經(jīng)很實際的螞蟻多了一些激情,這個時候是奠定好日子三大基礎——財富、事業(yè)、家庭的最好時機。這是很關(guān)鍵的一個時期,并不是說這個時期沒有過好,就與好日子失之交臂;而是說這個時候如果沒有什么大的意外的話,那么一個人將就此成熟起來,并且能夠迅速掌握一種過好日子的能力。
這種能力是一種綜合因素,具體來說它包含妥協(xié)與自知之明。
我在很早的時候曾經(jīng)采訪過一個奧迪品牌的汽車設計師,他非常年輕且有才華,我問他作為一個優(yōu)秀的汽車設計師最重要的素質(zhì)是什么?他說:“是妥協(xié)。如果沒有妥協(xié),就不會有任何新款問世?!?/p>
我那時很驚訝,以為他會跟我強調(diào)創(chuàng)造呀、個性呀什么的,哪里想到他會說出“妥協(xié)”。不過他說的妥協(xié)不是沒有原則的唯唯諾諾,而是建立在自知之明的基礎上的。
中國有句古話,叫“人貴有自知之明”。但人在年輕氣盛的時候,多半是很難客觀準確地對待自己的。大抵男的都以為自己是未來的畢加索,成名以前的比爾·蓋茨;但凡女的都以為自己是貂蟬轉(zhuǎn)世或者是傾國傾城的羅敷妹妹。這樣的時候,誰肯妥協(xié)?于是,對待金錢的態(tài)度就是對待糞土的態(tài)度,對待領(lǐng)導的態(tài)度就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而對待工作的態(tài)度則是想不干就不干——“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當然,他們對待愛情和朋友也不會有太珍惜的感覺——“天涯何處無芳草”?
“好日子”卻不是耍大牌。什么叫“妥協(xié)”?妥協(xié)不是簡單地讓步,放棄,而是在知己知彼的基礎上達成一種共識。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妥協(xié)不僅是為“安定團結(jié)”、“家和萬事興”,而且潛藏著一種堅持,這種堅持可以被理解為一種堅定的決心——無論怎樣,我們都要把事情做成;無論怎樣,我們都要把日子過好。我可以妥協(xié),直到達成協(xié)議。
在招聘廣告上,很多公司都會列出一條“有五年以上工作經(jīng)驗者優(yōu)先”。這是什么意思?你以為他只是單純地在強調(diào)工作經(jīng)驗嗎?一個經(jīng)營裝修公司的朋友跟我說,其實裝修做一年的經(jīng)驗和做五年的差不多。但是如果一個人有五年工作經(jīng)驗,他就會明白他不能在我的公司實現(xiàn)他做貝聿銘的理想。他要是貝聿銘,他早就找到成為貝聿銘的方法了,還等著我來發(fā)現(xiàn)他挖掘他?一般工作五年以上的人,會懂得把哪些夢想藏在心中,而且一般比較清楚通過努力自己能夠得到什么樣的工作和生活。為什么西方一些企業(yè)在提拔主管的時候會考慮一個人的婚姻狀況?因為企業(yè)一般認為結(jié)婚的人比未婚的人更有責任感。而事實上,是結(jié)婚的人比未婚的人更懂得妥協(xié)。想一想工作不是和婚姻有很類似的地方嗎?一樁婚姻要持久有效,難道能不學會自己給自己搬梯子,找臺階?要不,真僵住了,一個說“離”一個說“好”,怎么辦?真離了?那還過什么日子呀?工作也是一樣,除非是你不想干了,否則老板說你兩句,你脖子一梗,說“老子不干了”,然后呢?
過日子可不能圖一時痛快!好日子是怎么出來的?是過出來的。知道什么叫“過”嗎?“過”就是“錯”,一點一點地錯,好日子就“錯”出來了!
當然你可以選擇不妥協(xié),像貝多芬那樣,像布魯諾那樣,像許許多多的英雄那樣,即使被五馬分尸被綁在火刑架上也不妥協(xié),但是那和好日子沒有關(guān)系。好日子講究的是“小不忍則亂大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