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威
摘要印度佛教在東漢時期傳入中國之后,經(jīng)過與道家互相排斥、影響和融和的過程,本土化為中國佛教。佛教在充分中國化的過程中,尤其是發(fā)展到佛教禪宗的階段,明顯地體現(xiàn)出佛道合流的趨勢,兩者接軌,密不可分,是中國文化和印度文化交融的瑰寶。對中國古代哲學和藝術的發(fā)展趨勢具有導向作用。兩者之所以能夠融合,因為其理論有相通之處。
關鍵字禪宗道家合流
中圖分類號:B9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592(2009)06-379-01
佛道兩家的沖突與融合是中國古代宗教文化的一大現(xiàn)象。佛教自漢代傳入中國內(nèi)地后,又形成了中國佛教,中國禪文化。關于道教的“道”正如禪宗的“法性”一樣。道的本體,實質(zhì)是空性與虛無?!翱铡睂皩崱?“無”對應“有”。道教和佛教都將大地山河、城市人物看做“六塵幻相”,諸行無常,生滅不停,僅僅是我們道體“法性”的暫時影現(xiàn)而已。究竟佛教尤其是禪宗理論和道家有哪些共同點?本文試圖通過以下四個方面來說
明這個問題。
一、禪宗和道家都是以“出世”和“解脫”為宗旨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總的來說有入世和出世兩大主流,入世主要以儒家為代表儒士階層,出世的主要是以道家和佛家代表的隱士階層。禪宗和道家并不像儒家一樣關注現(xiàn)實社會,而其宗旨是尋求的個體精神的解脫,佛法是出世間法,禪宗通過參禪,修習禪定,“凈心”等的修行實踐,而達到“頓悟”的境界從而解脫生死的束縛,斷除煩惱。獲得精神上的絕對自由。
道家主要通過“心齋” “坐忘” “朝徹”種種修煉祛除種種世俗名利和個人情欲,回歸到自然、純真的人類本性,實現(xiàn)“生道合一” “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即個體的有限生命與自然大道的永恒生命相結合?!肚f子·逍遙游》中有這樣生動的描寫:“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谷,吸風飲露,乘云氣,御風龍,而游乎四海之外”
二、兩者的本體論是相通的
禪宗的本體論“佛性“與道教的本體論—“道”從本質(zhì)上來說是相通的,只是表述上有所不同?!独献印返谝徽轮v: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最高的道、最高的精神境界是不能言說的。
同道家一樣,禪宗也認為最高的真理,或者叫最高的佛境是不可言說的,如果可以說的話,就不是第一義諦,不是真正的真理?!额D悟入道要門論》曰:“無法可說,是名說法。其義云何?答:般若體,畢竟清凈,無有一物可得,是名無法可說。”第一義不可說,因為對于“無(道,佛性)”什么也不能說。如果把它叫做心或者別的什么名字,那就是立即給它下了個定義,因而給它一個限制。像禪宗和道家說的,這就落入“言荃”。
老子《道德經(jīng)》雖然沒有很明顯的表明禪宗“空性”的觀點,但是縱觀《道德經(jīng)》的五千文,里面涉及的空與無的觀點也不少?!笆ト藶楦共粸槟?故去彼取此。”就是指有智慧的人都是在守住這個不生不滅的道體(佛性),而摒棄那個六塵幻影。凡夫則相反。
佛教經(jīng)典始終不離“善男子、善女人、善知識”一詞,就是說,先修善培“德”,然后返歸法性之“道”體??梢姺鸬蓝陶f的是一個真理,修法也大同小異,所以道教與佛教的本質(zhì)觀點基本是一樣的。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边@里的“無”就是說的是虛無,真空。這里的“有”說的是妙有,靈性產(chǎn)生(其實是顯現(xiàn))萬物?!肮食o,欲以觀其妙”,真空是能產(chǎn)生靈妙的。能了了覺知,觀察萬相而不動心之本體,是謂妙用。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真空妙有是道的體和用兩個方面,都是“道”。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前“玄”指真空,后“玄”指妙有。把握了真空妙有這一宇宙生命真諦,就進入了眾妙之門,契入禪宗的真如法性了。
《道德經(jīng)》專講“道之本體”——真空,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復歸于無物。“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于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后?!?“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边@里講的就是“道”的狀態(tài),而在第十四章里已經(jīng)提到了“道”最后也是歸于“無”。
三、“證道”的修行方式相似
為了頓悟成佛,最高超的修行方法,是不做任何修行,就是不修之修。有修之修,是有心的作為,就是有為。而最好的修行方法就是以無心做事。這正是道家所說的“無為”和“無心”。
道家所追求的道,就是莊子所講的逍遙游自由自在的精神境界。莊子認為,一切事物,包括人在內(nèi),都有自己的本性,都生活在逍遙的世界中,可是人在這個本來逍遙的世界中,妄加分別,認為這個好那個壞這個對那個錯。
《莊子》認為,人要恢復本來的幸福,找回失落的精神家園,最好的方法就是“無心”、“無為”。只有無心而為,才能做到“無為無不為”。
“以圣人之道,告圣人之才,亦易矣。吾猶守而告之,三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徹;朝徹而后能見獨,見獨而后能無古今,無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道德經(jīng)》十六章云:“致虛極,守靜篤”, ——將心推致空明虛靜,寧靜
致極。就是后來全真教所提倡的“識心見性”之方法,講的正是禪宗的般若觀照。
四、禪宗與道家倫理觀念相同
“眾生平等”是佛教的理論之一,佛教主張這些無情眾生與有情眾生之間也是平等的,有情眾生應給予尊重和愛護,如《楞嚴經(jīng)》云:“清凈比丘及諸菩薩,于歧路行,不踏生草,況以手拔。禪宗等還主張”無情有性“,即無情眾生同有情萬物一樣具有佛性皆可成佛。
道家倫理思想中也具有“貴生”和維護“生命物種平等”的理念?!短浇?jīng)》上說:“風雨為其時節(jié),萬物為其好茂,百姓為其無言,鳥獸為其安靜,是其效也。故治樂欲安同者,審其署置。夫天生萬物,各有才能,又實各有所宜,猶龍升于天,魚游于淵,此之謂之”。在道家看來,動植物都有存在的獨特價值。對動植物的保護,不僅僅是出于一種善良的關愛,而是關系著天地生育,萬物共存的根本大計,要求學道者尊重和保護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
佛道兩家都承認因果報。佛教強調(diào)自己作業(yè)自己受報即“自作自受”。道家之因果報是由早期承負說發(fā)展而來?!短细袘吩?“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