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笛
摘要教學方法是指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式和途徑,豐富多樣、符合實際的教學方法可以充分利用課堂和課外兩個教學陣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活躍課堂氣氛,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實踐教學方法的改革中,應以教學實際出發(fā),大膽創(chuàng)新,勇于探索,以模擬實訓、情景教學、研討型教學、視聽教學和案例教學等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改善實踐教學的效果,提高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
關鍵詞實踐教學 方法 創(chuàng)新 能力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1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實踐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學生動手能力差
在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高等學校法學專業(yè)學生雖然具有一定的理論水平,掌握了基本的法學知識和法律條文,但缺乏實際操作能力,動手能力很差,不能適應實際工作的需要,而這也恰恰是我國高等學校法學教育的一大通病。同時法學教育中存在大量需要強行記憶和理解的內容,理論知識和法律條文的學習顯得枯燥無味,加之我們的學生基礎本身較差,這樣就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興趣,課堂到課率和聽課率“雙低”。這與行政法與行政訴訟理論和實踐復合型的學科特點是不相符的,學生學習的行政法理論知識根本沒有轉化成實際動手能力。
1.2 實踐教學缺乏完整科學的計劃和大綱
目前法學高等教育中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的教學主要側重于理論教學,對實踐教學并不重視,也缺乏相應的計劃和教學大綱。即使有些院校已經(jīng)開始重視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的實踐教學,但由于缺乏研究和交流,且起步較晚,絕大部分院校的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實踐教學大綱都不科學、不完善,缺乏相應的保障措施 沒有做到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銜接。
1.3 實踐教學方法單一
在已經(jīng)從事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實踐教學的高校都存在方法單一的問題,僅僅局限于實習、模擬法庭等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沒有真正發(fā)揮實踐教學的作用,使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實踐教學沒有擺脫枯燥的弊病,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很多都流于形式,沒有發(fā)揮實際效果。
2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實踐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
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把理論教學的成果轉化為實際動手能力,也是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教學面向市場、面向社會的客觀要求。下面筆者就主要介紹幾種在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實踐教學中收到良好效果的教學方法。
2.1 模擬實訓教學
在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教學中筆者創(chuàng)設了“模擬公安局”, 進行行政辦案模擬實訓教學方法,教學中將行政案件調查與處理的基本環(huán)節(jié),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的理論教學融為一體,突出綜合性和應用性。課程安排模擬公安局實踐教學,在每個教學班級成立模擬公安局和派出所,將學生分配到每個派出所或公安局中進行分工,從第五章開始每章學習完畢后安排一個案例,由模擬派出所進行立案、 調查、處理、執(zhí)行、復議、訴訟等全部環(huán)節(jié)的辦案模擬,形成文字材料,以此作為平時作業(yè)和實踐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其目的是通過模擬案件處理,使學生掌握行政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的程序和方法,了解和熟悉相關法律規(guī)定,在行政案件辦理中做到程序合法,處理公正;同時通過模擬派出所對具體案例的演練,加深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實際運用法律處理行政案件的動手能力、法律團隊工作能力和其他非專業(yè)素質。形成了“認知-理解-識記-實踐-運用”的教學流程,以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動手能力,也通過該活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枯燥無味的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理論知識變成了豐富多彩的學生團隊實踐活動,到課率、聽課率都大大提高。同時通過這種教學形式,幫助、 督促學生復習鞏固所學理論知識,將所學的知識轉化為實際操作能力,既能消化書本知識,又能提高動手能力,還能培養(yǎng)非專業(yè)素質的多重功效,教學效果很好,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還有模擬法庭、模擬聽證會等教學方式,都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2.2 情景教學
在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課程教學中,我們安排了現(xiàn)場辦案、 行政證據(jù)收集情景演練,安排學生課外自己找案例、寫劇本、導演排練,課堂進行現(xiàn)場辦案和收集證據(jù)的情景表演。該教學方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使學生鞏固了所學知識,掌握了現(xiàn)場辦案和收集行政證據(jù)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在行政訴訟法課程教學中,采用邊講授邊演練的方法,通過多次的法庭辯論情景演練,學生把所學的行政訴訟法理論知識轉化為了實際能力。
2.3 視聽教學和案例教學
在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課程教學中,通過法律電影和視聽資料的播放,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案例教學是實踐教學的一種重要方法,必要的案例教學可以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的課程教學中,老師通過安排經(jīng)典案例的演練與講解,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點,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案例的選取一定要注意選擇學生身邊的案例和熱點案例。
2.4 互動教學
(上接第56頁)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互動、學生之間互動,通過討論、互相問答等方式來拓展學生的思路、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掌握正確的思維方法,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也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增加課堂的生動性。如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實踐教學中把學生分為若干個課題組,引導學生研究行政法實踐中的熱點問題,組織課堂討論和辯論,使學生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和創(chuàng)新思路,也訓練了學生的口才, 效果較好。
2.5 社會教學
安排學生外出參觀、實習,如安排學生到行政機關參觀實習,在行政訴訟法和國家賠償法教學中,帶領學生到武漢市洪山區(qū)法院旁聽。同時也經(jīng)常邀請一些社會實務方面的專家來學校講授部分實務課程,傳授經(jīng)驗;每年安排洪山區(qū)法院到學院現(xiàn)場開庭。
3 對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實踐教學方法改革的建議
3.1 重視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實踐教學
加強理論研究,加強對教師的培訓與交流,經(jīng)常組織教師進行實踐教學方法交流和探討,通過交流,相互學習。同時應當加強對教師教學技能和實踐能力的培訓,使之能夠滿足教學方法改革的需要。安排教師每年假期到實際部門實習,提高實踐能力。鼓勵教師進行教學方法改革,對取得突破和重大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改革的科研成果應該優(yōu)先發(fā)表。
3.2 將實踐教學方法改革的成果制度化
將教學方法改革的成果納入培養(yǎng)計劃的修訂,將教學方法納入課程教學大綱,使之固定化、制度化,真正達到以教學方法改革促進實踐教學效果的目的。如模擬法庭、畢業(yè)論文寫作、法庭辯論、證據(jù)調查、模擬派出所等教學方法改革的成果都應納入相應的課程,制定完善的教學大綱、實訓指導書和考核辦法。
3.3 充分發(fā)揮課堂和課外兩個教學陣地的作用
通過教學方法改革,利用學校和社會兩種資源,提高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實踐教學質量。鼓勵教師和學生走進社會、接觸社會,通過教學方法改革,充分利用社會資源,使教學更加貼近現(xiàn)實,增強學生的實際能力。教學方法改革是改善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實踐教學效果、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客觀要求,也是貫徹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教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理念的必然選擇。
參考文獻
[1] 陳曉筠.法學實踐教學方法探究.青海師專學報(教育科學),2006(4).
[2] 張芳霞.法學專業(yè)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方式初探.文教資料,2004(11).
[3] 楊紅梅.關于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教學改革的思考.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06(8).
[4] 楊紅朝.法學實踐性教學體系的構建與踐行.文教資料,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