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紀(jì),摩拉維亞的主教夸美紐斯制作了世界上第一部有圖片的世界圖錄。這是教孩子拉丁語的一種圖書,先畫一幅圖片,然后用拉丁語介紹圖片的內(nèi)容,再把它翻譯成母語,也算是一種詞典吧。從那時候開始,孩子的書里就有了圖片。對不識字的孩子來說,沒有圖片的書只不過是毫無意義的紙張而已。
現(xiàn)在的孩子都喜歡玩電腦,讓孩子養(yǎng)成讀書的習(xí)慣是不容易的。但是讀書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情,父母應(yīng)該加倍努力讓孩子喜歡讀書。
首先,父母自己必須喜歡讀書。法國作家薩特從小就喜歡聽奶奶和媽媽講故事。有天,他看見媽媽膝蓋上有一件東西,媽媽和奶奶都叫它“書”,家里裝滿了這種叫做“書”的東西。后來薩特知道所有有趣的故事都來自這些“書”。從此,他下決心學(xué)習(xí)文字,以便可以讀那些有趣的書。
第二,在孩子提問的時候,如果媽媽自己也不知道答案,不要只說一句“不知道”??梢院秃⒆右黄鸩椴橛嘘P(guān)的工具書來尋找答案,由此告訴孩子可以在書中獲取智慧。這也是引導(dǎo)孩子讀書的一種方法。
第三,幫孩子挑選適合他年齡階段的圖書。剛過百天的寶寶可以看三原色大圖片。媽媽可以向孩子說明:“寶寶,這是紅蘋果,這是汽車。”寶寶當(dāng)時可能不懂,但漂亮的顏色會吸引他的注意力,然后把圖片和媽媽的聲音聯(lián)系起來。這時的小人書只要有圖片就可以。剛過周歲的孩子看那些紙張厚厚的、一頁只有一張國的書比較合適,最好是由媽媽講解內(nèi)容;其次是那種一頁里有一兩行文字的童話書。等孩子上幼兒園了,可以讀一頁里帶有一段文字的故事書。
如果孩子要求讀他們喜歡的書,最好能按他們的意愿選擇圖書,不能打擊他們:“讀偉人故事或者科學(xué)故事才能掌握知識,干嗎總想聽什么灰姑娘、睡美人之類的故事呀?”其他種類的圖書最好等孩子喜歡上讀書以后再考慮。
第四,給孩子提供選擇圖書的機(jī)會,這樣才能提高孩子對書籍的興趣。定期帶孩子去書店挑選圖書不失為一個好方法。也可以去大型書店,或者附近的小書店。最好在去書店之前跟孩子說好買幾本書。這樣既能培養(yǎng)出良好的消費(fèi)習(xí)慣,同時也能讓孩子養(yǎng)成讀書的好習(xí)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