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亞兵
● 教學課題
認識數據庫管理(教科版高中《信息技術基礎(必修)》教材第七章第三節(jié))。
● 課型
新授課。
● 課時
1課時。
● 教材分析
《認識數據庫管理》是高中教科版《信息技術基礎(必修)》第七章第三節(jié)《利用數據庫管理大量信息》中的內容。本章內容前兩節(jié)學習了個人數字化信息資源管理,用Blog管理網上學習資源及體驗網絡數據庫的管理。本節(jié)課是在以上內容的基礎上開展認識數據庫管理,讓學生體驗到數據庫管理信息的簡要機理,并體會數據庫管理的應用,養(yǎng)成良好的數據管理意識。本節(jié)主要內容包括:數據庫的構成(“字段”、“記錄”、“表”)、表的關聯以及創(chuàng)建新的查詢表。
● 學情分析
學生在此之前已經學習過Excel的應用和“成長博客”的應用。學習用Excel電子表格等一些簡單的工具管理信息,但對大量的信息還不知道如何進行管理。
前一節(jié)課學生已體驗數據庫應用系統(tǒng)的操作,用博客管理網上學習資源。本節(jié)課是在此基礎上學習認識數據庫的管理、應用以及基本原理。
●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利用數據庫管理信息資源的思想;理解數據庫存儲、管理大量信息和高效檢索數據的優(yōu)勢;能夠把數據庫的一些常見操作技能遷移到今后的學習工作中去。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演示、分析、交流、合作、嘗試操作數據庫,體驗數據庫的功能。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對數據庫技術的興趣,認識到數據庫的龐大功能,養(yǎng)成良好的數據管理意識。
● 教學重點
數據庫的構成與查詢。
● 教學難點
理解表的關聯與創(chuàng)建新的查詢表。
●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展示任務
教師活動:同學們,在信息社會中,人們每天都要面對大量的、各種各樣的數據,需要進行收集和處理。如圖書館的圖書管理、學校的學籍管理和成績管理……前面,我們曾經學習過用Excel電子表格軟件來對數據進行加工和處理。
學生操作:學生運用Excel軟件打開桌面上的“學生選修課程信息表.xls”文件,完成以下兩個任務。
任務一:統(tǒng)計李永老師開設了哪些課程(只一個表就可以查,用已有的知識(Excel)查詢;有三種方法:觀察法、查找、篩選)。
任務二:統(tǒng)計《宇宙與地球》有哪些學生選修(可以完成,但是要結合三個表的關系一一排查,為后面“表的關聯”做個鋪墊)。
設計意圖:讓學生用已有知識經驗處理現實世界中的數據,親身感受,知道數據的復雜性,為進一步發(fā)現問題埋下伏筆。
2.發(fā)現問題
學生討論:組織學生討論,談談剛才完成任務的感受。
學生回答:發(fā)現用已有的知識并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
教師歸納、提問:從大量的信息當中找出我們所需要的部分信息,很繁瑣,很不容易,而且容易出錯。我們有沒有其他的軟件能夠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呢?
3.體驗數據庫的魅力
教師演示:在Acess中打開“學生選修課程信息庫.mdb”查詢,完成任務二。
設計意圖:通過兩種方法的對比,讓學生感受到了數據庫管理信息的魅力,激發(fā)起學生主動學習數據庫的興趣和對數據庫的向往,對數據庫有了初步的感性認識,完成了新課導入。
(二)區(qū)別Access與Excel的異同點
學生操作:打開Execl表格“學生選修課程信息表.xls”和數據庫文件“學生選修信息庫.mdb”。先讓學生自主進行兩者的比較,發(fā)現兩者的異同,教師在旁點撥、啟發(fā)。學生根據以前學習的有關電子表格的知識,遷移認識數據庫的構成:表、記錄、字段。
教師講解: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看出:⑴左圖顯示的軟件是Access,其擴展名是.mdb;右圖顯示的軟件是Excel,其擴展名是.xls。⑵工作簿名稱是“學生選修課程信息”,此工作簿有3個工作表,分別是“課程信息”、“學生信息”、“課程選修信息”。⑶每一個工作表由行和列構成的關系表。其中,第一行表示的是選修課程的各種屬性名稱,而每一門選修課程的信息則是由各種具體的屬性特征構成。我們可以猜想,在數據庫中信息的組織方式和電子表格類似。
教師總結:Access與Excel的比較歸納如下表。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學習不是被動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動地建構意義,是根據自己的經驗背景,以自己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對外部信息進行主動的選擇、加工和處理。
(三)剖析“表的關聯”
圖表展示1。
學生討論:組織學生討論,談談你對這張圖表的認識。
學生回答:三個家庭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
教師歸納:“爺爺一家”與“我的一家”通過“爸爸”這個共同的成員建立起聯系;而“我的一家”又通過“媽媽”這個共同的成員與“外婆一家”相關聯。這樣三個家庭存在著內在的關聯。
圖表展示2。
學生討論:組織學生討論,談談對這張圖表的認識。
學生回答:這三個表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
教師歸納:“課程信息表”與“課程選修信息表”通過共同的“課程編號”建立聯系,而“課程選修信息表”又通過共同的“學號”與“學生信息表”相關聯?!罢n程選修信息表”就像一座橋梁,把三個表緊緊地連在了一起。
設計意圖:教師通過現實家庭之間的關系,讓學生理解表的關聯。通過類比,學生很容易接受,理解數據庫中表之間的關聯,喚醒學生自己發(fā)現表之間的關系,進行類比、知識遷移,并升華到理性認識,從而本節(jié)課的難點得以突破。
教師演示:在學生理解了表的關聯的基礎上,教師演示并分析用數據庫解決任務。過程:統(tǒng)計“宇宙與地球”的選修學生名單。根據表的關聯關系,可以先在“課程信息表”中找到它的“課程編號”,再到“課程選修信息表”中根據“課程編號”查找選修了該門課程的所有學生的學號,然后用“學號”到“學生信息表”查找具體的學生信息。
設計意圖:學習新的操作技能,為下面利用表的關聯進行信息的查詢和創(chuàng)建新的查詢表做準備。
(四)任務探究
學生操作:請同學們打開桌面上“學生選修課程信息庫.mdb”的數據庫文件,利用數據庫的功能,完成第一個任務。
任務一:查詢文峰同學選修的所有課程。
教師找一個學生代表對任務一進行演示操作。
教師對學生的操作進行賞識性點評。
學生再次操作任務一:請同學們對任務一進行再次操作。
學生操作:請同學們打開桌面上“學生選修課程信息庫.mdb”的數據庫文件,利用數據庫的功能,完成第二個任務。
任務二:查詢陳剛老師的學生名單有哪些。
學生討論并探究:這個任務把本節(jié)課推向了高潮。對于初學者來說,這個任務具有一定的難度。在學生探究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進行點撥和啟發(fā)。
教師講解:要能夠順利完成這個任務,對于我們初學者而言,我們可以通過“查詢”項目中“使用向導創(chuàng)建查詢”來完成。我們還可以通過“在設計視圖中創(chuàng)建查詢”。
學生再次操作任務二:請同學們對任務二進行再次操作。
教師對學生的操作進行賞識性點評。
學生操作:請同學們打開桌面上“學生選修課程信息庫.mdb”的數據庫文件,利用數據庫的功能,完成第三個任務。
任務三:查詢李文同學選修了哪些課程,以及他的教師都有哪幾位(學生有了任務二的經驗,很快建立了新的“查詢”項,完成此操作)。
教師找一個學生代表對任務三進行演示操作。
教師對學生的操作進行賞識性點評。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運用新知識的能力,鞏固所學新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交流與探究能力。通過評價,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和探究意識。
(五)理解數據庫系統(tǒng)
教師講解:對于剛才的這個任務三,我們還可以這樣做。
教師演示,打開“選修課程信息管理系統(tǒng)”(演示版)。
教師提問:請同學討論一下,用“選修課程信息管理系統(tǒng)”和在數據庫創(chuàng)建新的查詢來完成這個任務有什么差別?
學生對上面這個問題進行討論。
學生回答:用“選修課程信息管理系統(tǒng)”,操作方便,簡單,速度快。
教師總結:很好!使用數據庫應用系統(tǒng)有一定的優(yōu)勢,能夠存儲大量數據,且占用空間少;管理操作方便、快捷;檢索統(tǒng)計準確、迅速、高效;數據應用共享性能好。
教師講解:數據庫、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數據庫應用系統(tǒng)之間的關系。數據庫與數據庫應用系統(tǒng)并不是直接地相互作用,它們是由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DBMS)來聯結的。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是數據庫操作的接口,數據庫應用系統(tǒng)是人性化的圖形用戶界面,為用戶提供相應操作平臺。
設計意圖:擴展學生思維,把所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世界中去。讓學生加深對數據庫應用系統(tǒng)、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數據庫等概念的理解。
(六)課堂小結
教師提問: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有了哪些收獲?
讓學生來對本節(jié)課的內容進行小結。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加以整理。
設計意圖:鍛煉學生歸納能力,鞏固所學新知識,加深對本節(jié)所學知識的理解。
● 教學反思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活動過程中,通過一段時間的回顧和反思,比較成功環(huán)節(jié)如下。①成功的新課導入:讓學生運用Excel軟件打開桌面上的“學生選修課程信息表.xls”文件,完成兩個任務。使學生感覺到用已有知識并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親身感受,知道數據的復雜性,為本節(jié)課探究“認識數據庫管理”埋下伏筆;②師生的交互活動比較融洽。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能盡最大可能地調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熱情,學生的熱情高了,學習起來就比較輕松。上課發(fā)言等教學行為也較輕松,自然地就參與到了教學活動中。在當時的課堂氣氛中,聽課的教師比較多,教室又較空曠,學生多多少少應該有點拘謹,但實際在課堂上學生還是比較輕松的,所以課堂氣氛較融洽。③知識的展現不是直接通過教師的講解,而是通過學生的體驗、探究、感悟,繼而學生自己得出新的知識。這也是和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同之一。④教師在課堂上就應該有激情,像一個節(jié)目主持人一樣,激發(fā)學生對你的“節(jié)目”產生興趣。在這點上本課處置得也是較成功的。⑤注重分層教學,關注每一個學生個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本人設計的任務是由簡單到復雜,而且總體難度低。這便于調動每一個學生的興趣,實踐證明在本節(jié)課每一位學生都有了很大的收獲。
存在問題:①對有些知識點的講解不是很到位,有種囫圇吞棗的感覺。②學生的探究活動組織得有點亂,還可以組織得更好些。③因教室空間比較大,故對后排學生關注不夠,有的學生有些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