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述田
【技法點撥】
話題作文近幾年雖逐漸降溫,但仍有優(yōu)勢,因為它體現(xiàn)了中考作文強調的“人人有話說”的基準點,符合教育部“不給考生審題設置障礙”的要求,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點,有利于考生創(chuàng)新、張揚個性,有利于考生智力發(fā)展和綜合語文能力的提高。因此,我們對話題作文也不可忽略。
那么,怎樣才能寫好話題作文呢?
一、認真審題。審題是作文的關鍵。如何審題呢?1.推敲材料。材料與話題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話題往往由材料引出,故審題時必須仔細推敲材料。讀材料時應認真仔細,要抓住材料的中心意思,尤其是材料中的關鍵詞句,因為關鍵詞句往往就是命題者下達指令的主要載體,抓住了它,審題就有了依托。2.推敲“提示”。話題作文往往都有一段提示性的文字,它一般在材料的后面、“話題”的前面??忌欢ㄒ⒁馓崾舅o的信息,并巧妙地加以利用。利用好這些提示信息,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話題,從而寫出切合題意的作文。3.推敲“話題”。話題作文,總要提供給考生一個話題,我們首先就要吃準這一“話題”的含義。一般說來,“話題”中總會出現(xiàn)一兩個對理解題意有重要影響的字詞,把握住這些關鍵字詞,也就掌握了準確理解題意的鑰匙;反之,就會造成審題上的失誤。4.推敲“注意”。在引出話題之后,都有一個“注意”(有時是“要求”),會對寫作進行一些限制,諸如寫作范圍、角度、文體、篇幅等,這些內容我們自然不能忽視。
二、擬好標題。標題是文章的“眼睛”。俗話說,“題好一半文”。話題作文一般要求考生自擬文題,但是所給話題又往往具有寬泛性、抽象性,所以千萬不能把話題當做作文的標題。擬標題時一定要遵循“小角度,具體化,易表達”三個原則,并運用恰當的擬題方法。1.由大化小。在話題前面或后面增補適當的內容,對話題加以限制,使其由大變小,由虛變實,由抽象變具體。2.巧用修辭。運用比喻、擬人、夸張、對比等修辭手法擬題,可以使文章的標題生動形象,富有文采。3.借用、改造。指對影視劇名稱、常見的廣告語、詩詞名句、流行歌名等進行借用或改造。如以“感動”為話題的作文,就可以將標題擬為“將感動進行到底”“我與感動有個約會”等。
三、寫出新意。話題作文既然是應試作文,就要給評卷老師一個好的感覺。因此,寫出特色、寫出新意是十分重要的??忌趯懽鲿r,應做到:
1.選材要獨到。選擇新穎的材料;選擇小巧的材料;選擇真實的材料;選擇寓意深刻的材料。2.立意要有創(chuàng)新。首先,要從多角度聯(lián)想,對同一事物從不同角度進行思考,尋求多種答案,從中選擇最新最佳的角度立意。如由話題“風”,你可以聯(lián)想到自然界的風:微風、狂風、龍卷風等;可以聯(lián)想到社會風氣:拍馬風、送禮風等;可以聯(lián)想到像風一樣的流行時尚:金庸熱、韓寒熱等;還可以想象假如你是風,假如你遇到風等。其次,要敢于突破常規(guī),大膽設想。如以“拒絕”為話題的作文,可寫的素材很多,但通常很多考生只是簡單地寫出一般的拒絕,沒有新意。但有個考生卻能大膽設想,突破常規(guī),而贏得滿分。如《第一次對母親說“不”》寫出了“我”拒絕了母親讓“我”繼續(xù)撒謊騙取老師信任的要求。3.構思要獨具匠心,力避四平八穩(wěn)、波瀾不驚。4.語言要有獨特的魅力,不平鋪直敘、泛泛而談。
四、緊扣話題。話題作文的獨特性要求我們要圍繞話題來寫。有的考生所選素材是切題的,但是在行文敘事中,只字不提所寫的話題,這樣的作文,即使寫得再好,在中考中也只能算基本切題,拿不到高分。建議:開頭部分見話題,中間部分扣話題,結尾部分不忘點話題。
綜上所述,面對話題作文,考生只要按照要求,沉著冷靜,認真思考,放飛想象,精心構思,你的文章定會如“西子”一樣,“淡妝濃抹總相宜”。
【文題亮相】
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同情,是人類美好而善良的情感,它閃耀著人性的光輝;它是一種品質,一種境界;它又是一種理解,一種尊重。同情讓陰霾的天空陽光燦爛,讓受傷的心靈感受撫慰;同情,使弱小變得堅強,使卑微變得尊貴……同情,就是一種愛!
請以“同情”為話題作文。題目自擬,文體自選,不少于600字。
【佳作展示一】
同情,清新淡雅的花香
竺彥兵
花,有多種沁人心脾的香味,人的情感亦是如此,其中我最鐘愛同情。同情,像一朵百合,它沒有牡丹的富貴,沒有玫瑰的艷麗,也沒有水仙的嬌媚,有的只是微微的清新淡雅,卻能在人失意頹廢時送去一縷清香,帶去一片希望。
“我等到花兒都謝了……”當我在車站焦急地等車時,一只蒼老的手突然伸到了我的面前,我的心一震:那是怎樣的一雙手啊!干癟如枯樹皮,手背上的血管暴露無遺,一雙手不停地顫抖著,手中的瓷碗也缺了一個口,里面只有少量的硬幣。我抬起頭,看到的是一位衣衫襤褸的老人。已近深秋,他卻仍穿著一件破破爛爛的單衫,瘦弱的身軀在寒風中不停地瑟縮著,蓬亂的頭發(fā)覆蓋在他那布滿皺紋的額頭上,低垂的眼睛向我投射出乞求的目光。
我掏了掏口袋,慘了,只剩下一元錢了,可……可我還要坐車回家呢!給了他,我該怎么辦呢?可是他這么可憐,叫我于心何忍呢?我只好用抱歉的目光看了看他,隨即低下了頭,不敢正視他。他那雙手仍在我面前顫抖著,我的心也隨之顫動,仿佛即將沖出胸膛。
望著他“蹣跚”而去的身影,我內疚極了,心里突然涌起一股沖動,于是拿出剛買的三袋方便面,向他跑去,將方便面全部放到了他的手里,他的目光中充滿了感激。周圍的人都看著我,有欽佩,有不解,有不屑……可我毫不在意,因為我知道,一顆千瘡百孔的心是需要安慰的。這點微不足道的東西雖不能給他帶去什么,但是至少我已經盡力去幫助他了。
坐在回家的車上,我不禁想:這些孤苦無依的老人啊,你們的兒女呢?你們將他們辛辛苦苦地養(yǎng)大,難道他們就以這種方式回報你們嗎?人們呀,你們的同情心去哪里了?難道都被世故功利之心取代了嗎?
其實,同情是一種很簡單、很平凡的情感,它能給別人帶去希望,帶去溫暖。它就像清新淡雅的花香,誰不喜歡充滿花香的世界呢?只要我們在生活中對有困難的人施以同情和幫助,那么美好的世界還會遠嗎?
點評
1.標題形象生動。把“對別人的同情”比作“清新淡雅的花香”。
2.開頭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形象貼切,富有文采,緊扣話題“同情”,且點出內涵,可謂“鳳頭”。中間部分詳細敘述了“我”對老人的同情和幫助,內容充實,緊扣主題。
3.結尾畫龍點睛,不僅點明寫作意圖,而且照應開頭,使文章渾然一體。
【佳作展示二】
同情的味道
趙 楠
芳香馥郁是花朵的味道,清新甜美是友情的味道,同情的味道是怎樣的呢?我?guī)е蓡柸ンw味同情。
小時候的我曾為《春光燦爛豬八戒》中的小龍女流過淚,她為了東海,寧愿犧牲自己的生命,化為泉眼。這樣的奉獻精神讓我產生了一種情感——同情,同情的味道是咸咸的。
“他走時才八歲多,我應該叫他一聲大哥哥。那時中國還沒解放,他付出了太多太多的東西甚至生命?!彼钦l?他就是小蘿卜頭。小蘿卜頭小時候只能在監(jiān)獄里讀書學習,并和革命前輩一樣同國民黨反動派作斗爭。我同情他的遭遇,而這種同情同時也升華成一種動力——我也要做光明的使者、正義的化身,以雷霆萬鈞之勢,掃除黑暗,蕩滌邪惡,讓所有眼睛都享受到光明,讓所有角落都充滿溫暖。同情的味道是酸酸的。
再看看伊拉克,曾經是石油資源豐富的國家,幾經戰(zhàn)火,使得百姓流離失所。一個伊拉克小女孩曾這樣寫道:“小鳥也不愿飛回來,因為巴格達在流血?!笨吹竭@里,我忍不住潸然淚下,我想化作問候與祝福,去撫平那里人們心靈的創(chuàng)傷,去驅散那里彌漫的硝煙,讓小鳥重新回到小女孩身邊。同情的味道是澀澀的。
溫暖和煦是春的味道,熾熱奔放是夏的味道,碩果累累是秋的味道,冷寂蕭索是冬的味道?,F(xiàn)在我體會出了同情的味道:咸咸的,酸酸的,澀澀的。所以,我渴望陽光,渴望自由,渴望世界和平。愿世界處處充滿愛,處處充滿自由和和平。
點評
本文有以下幾個亮點:一是題目新:“同情的味道”,很形象,很吸引讀者。二是選材廣:小時候為小龍女流下咸咸的眼淚,后來同情小蘿卜頭,最后為伊拉克人民的水深火熱難過。選材寬泛而有深度,在同情中,作者萌發(fā)了渴望,增添了動力,明白了責任。三是緊扣話題,“同情的味道”貫穿全篇。
【佳作展示三】
走出同情
葛江浩
同情,有時會阻礙別人前進的腳步,盡管同情者的初衷是善意的。
荊棘鳥,大家都很熟悉,它的使命就是尋找一根荊棘刺,讓荊棘刺穿透自己的心臟,唱出最美妙動聽的歌。如果你因不忍心看那鮮血滴瀝的情景而阻止了荊棘鳥,那么荊棘鳥雖然保全了生命,但同時也失去了自身的價值。荊棘鳥只有走出人類的同情,才能完善自我,讓悠揚的歌聲伴隨鮮血飄蕩在整個天空。
我們也和荊棘鳥一樣,有自己的使命。在完成使命的路途中,充滿艱難險阻。如果我們接受同情,就會削弱意志,失去進取的勇氣。
記得小時候學走路,我總是磕磕絆絆,腿上常常摔得青一塊紫一塊。每到這時,媽媽總會心疼地扶著我,我卻倔犟地掙脫了媽媽的手,依然自己趔趔趄趄地往前走去。一路跟頭一路淚,最后我終于行走自如了。正是走出了媽媽的“同情”,我才有了這份獨立。
初三了,千軍萬馬擠獨木橋,要想在這個龐大的隊伍中勝出談何容易呢!但我牢記“梅花香自苦寒來”的古訓,日日在“書山題?!崩锩罎L打,累了、累了,仍激勵自己奮戰(zhàn)不已;我謹奉“吃得苦中苦,方為中考人”的教誨,夜夜拼搏在沒有硝煙的“戰(zhàn)場”;我用“頭懸梁,錐刺股”的精神,天天在無窮無盡的題海中奮戰(zhàn)。
“如今的孩子真不易啊!起得最早的是他們,睡得最晚的也是他們!唉!”這是同情的聲音。
“兒子,休息一下吧!實在考不上,咱就自費上。”媽媽的“同情”,我不敢接受。我怕自己因此而變得脆弱,喪失斗志。競爭是要靠實力的,只有吃苦,唯有拼搏,才能讓自己成為強者,才能披荊斬棘,走向輝煌。
同情,是一種美好的感情,它時刻縈繞在我們的生活中,當你遇到挫折,苦惱失意時;當你被荊棘刺傷,想要退卻時;當你……同情就會向你涌來,但是,朋友,請你堅定自己的立場,走出同情,把同情化作奮斗的動力,讓它成為你跋涉旅途的加油站吧!千萬不可因同情而停滯你前進的腳步!
點評
1.同情,是善意的,有時卻能使奮斗者喪失前進的勇氣。作者另辟蹊徑,以獨特的眼光從另一個角度挖掘了“同情”的負面影響,令人耳目一新。
2.荊棘鳥完成使命,唱出婉轉嘹亮的歌,是走出同情,譜寫輝煌;“我”學走路,沖刺中考,也是走出了同情,學會獨立,獲得成功。作者在組織材料、安排結構方面獨具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