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玲
隨著我國世貿組織的加入,縣(市)級的計量技術機構的檢測市場面臨著一次嚴峻的挑戰(zhàn)和難得的發(fā)展機遇。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竟爭中求得生存和發(fā)展,對于我們技術力量薄弱,計量設備落后,資金嚴重潰乏的縣級計量技術機構來說是當前急需解決的一大難題。
目前,在適應市場經濟發(fā)展需要的過程中,計量標準設備管理工作出現了一些新問題。如:盲目追求效益、以包代管、以修代管、忽視設備維護保養(yǎng)等一些新問題。管理出效益,只有加強和完善檢測設備的管理機制,正確使用和精心維護檢測設備,才能保證量值傳遞的準確可靠,只有充分利用在用設備和閑置設備的有效價值,提高挖潛增效意識,才能提高設備的利用率,增加我們技術機構的經濟效益,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竟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一、提高設備利用率,增加經濟效益
技術機構檢測設備管理的好與壞,不僅直接影響檢測質量,技術機構的聲譽,同時還影響一個單位的經濟效益。只有保持檢測設備的完好、精良、有效、才能出據科學的可靠的數據,才能保證產品的質量不受影響,只有提高設備的利用率,降低消耗和成本,才能提高和增加技術機構的經濟效益。只有這樣,才能增強技術機構的發(fā)展后勁,增強技術機構的竟爭能力。
二、完善設備管理機制,增加經濟效益
檢測設備作為科研生產最重要的物質技術基礎。在機制轉換中,雖然從外部的監(jiān)督與檢查中似乎是減弱了,但并不是設備管理工作不重要了。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設備管理應克服以前那種“以包代管”、“以修代管”等不良現象。把嚴格經營管理責任同細化經營管理內容結合起來,從生產、成本、質量、財務等諸方面科學管理中提高職工的質量意識、效益意識。要在深化技術機構改革中,積極探索適應市場經濟發(fā)展的設備管理體制。設備的正確使用和設備的精心維護是設備管理體制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設備使用期限的長短、經濟效益和精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它的使用和維護。
正確使用檢測設備,可以保持設備良好的技術狀態(tài),延長使用壽命,提高其使用效率,而精心維護檢測設備則起著對設備的保護作用,可保障設備的安全運行,提高經濟效益。為此,我認為,必須使管理者和使用者明確對設備使用與維護的責任和工作的內容,同時要堅持嚴格管理和考核,杜絕各種對設備的不良管理行為,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設備管理,使設備管理能夠適應市場經濟發(fā)展的需要。
三、充分利用閑置設備,挖潛降耗增加經濟效益
隨著計量科學事業(yè)的飛速發(fā)展,WTO的加入,不少企事業(yè)單位用于科研和檢測工作的儀器設備進行了大幅度更新。與此同時,閑置設備出現了增多的趨勢。我認為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高新計量標準的建立,使一部份標準設備提前“退役”、“淘汰”。這樣原建標標準設備及配套設備的準確度不高或精度不夠而成為閑置設備;二是現有標準設備中有較多是早期產品,使用年限長,有的已成為閑置設備。
當前,我們面臨著資金潰乏及國外計量機構的進入等一系列問題,如何探索適應市場經濟的設備管理體制,如何充分利用閑置設備,提高我們的竟爭能力,確保國有固定資產的保值和增值是我們急需解決的一個重大課題。我認為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解決這個問題一是建立聯合體,提高竟爭能力。就是省市縣三級技術機構有效地組織成幾個聯合體,提高檢測能力和檢測行為,將省市技術機構淘汰或閑置的設備無償拔給條件比較落后的縣級技術機構,來增加設備科技含量,增加其經濟效益。二是對現有的閑置設備進行可行性研究。經過有關技術部門鑒定,確定其使用價值。若部分尚能服役的設備,應充分發(fā)揮它們的作用,繼續(xù)為計量事業(yè)做貢獻。三是建立完善的閑置設備技術檔案。以前,我們對閑置設備管理比較混亂,查詢閑置設備及其技術參數十分困難。因此,我們必須建立閑置設備及其相關的技術資料檔案,并有專人負責,以便優(yōu)化配置,合理利用。四是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鼓勵利用閑置設備的優(yōu)惠政策。對在上新項目中,在保證科學指標的前題下,對采用閑置設備的檢測科室,應當給予適當的獎勵政策,從而加快對閑置設備的挖潛利用。
總之,管理出效益,只有管理工作上去了,其他指標才能到位,才能實現最大的最佳的經濟效益。我們要在傳統(tǒng)的管理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探索出一套適應當今市場經濟發(fā)展的管理模式,提高挖潛降耗增效意識,讓我們的計量技術機構為市域經濟的騰飛保駕護航,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編輯/李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