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兵
[摘要] 傳統(tǒng)高校行政所呈現(xiàn)出來的“管理型”模式,嚴重缺乏服務意識,已經構成依法治校的不和諧音符。改變當前高校行政管理的傳統(tǒng)模式,引入“方便學生原則”,是行政法的便民原則在高校行政領域的具體體現(xiàn),是依法治校的內在要求,是建設和諧校園的應有之義。
[關鍵詞] 高校行政 方便學生原則 便民原則
高校行政職能長期處于行政法治的邊緣,甚至處于法治真空狀態(tài)。雖然司法實務對保障學生的在校權益已有結論,但在高等學校內部行政職能部門還沒有引起足夠重視。由于司法實踐的逐步深入,促使高等學校這一特殊行政主體,逐漸成為行政法領域所涉行政主體的范疇。因此,行政法乃至行政法學領域所詮釋的先進行政理念應成為高校行政的法理依據(jù)和法律參照。
一、方便學生原則的法理思考
良好的法律意識必須以卓越的法理認知為先導。方便學生原則本不是法學領域的固有概念,它是以學者們在行政法學領域所頌揚的便民原則為參照而衍生的概念。
隨著法學理論研究的推進,便民原則一直為理論行政法學的原則之一。2003年頒布的《行政許可法》第六條更是第一次將“便民原則”作為一項法律原則規(guī)定在具體行政法律規(guī)范中,這是便民原則的法律定位。從此,“便民原則”以其特有的魅力和生命力,為依法行政增添了一道新的光環(huán)和衡量標準。“便民原則”所彰顯的法律價值昭示著我們,今后高校在實施行政管理行為中,應當思考如何遵循“方便學生原則”,這也是依法治校在法理視野中的應有之義。
高等學校作為國家教育事業(yè)單位,根據(jù)國家法律法規(guī)授權或政府委托,行使一定的公共行政管理職權,具有特殊的行政主體特性。隨著行政法治化進程的逐步深入,高校行政法治正面臨著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重大變革,高校行政作為國家行政的一個特殊組成部分,國家關于行政方面的立法應該直接而不是間接地適用于高校行政管理行為,將法治的陽光照耀到治教領域。
二、方便學生原則的含義和要求
1.方便學生原則的含義
方便學生原則是行政法學的便民原則在高校領域的體現(xiàn)。其含義是高等學校在實施行政管理行為過程中,應當減少環(huán)節(jié)、降低成本、提高辦事效率、提供優(yōu)質服務、為學生提供方便。換言之,高等學校所作出的關涉學生的行政管理行為,必須以方便學生為出發(fā)點,以提供優(yōu)質服務為宗旨,以提高管理效率為目的。方便原則是我國法律制度的重要價值取向,是行政主體的行政職責所在,是行政權力應當遵循的基本準則。
2.方便學生原則的要求
高校行政遵循方便學生原則,應深刻貫徹《行政許可法》等法律,深入理解其內在的法理精神,必須做到符合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
一是要做到首辦負責制。首辦負責制是指凡是學生向學校職能部門提出某項申請,第一位接受申請的老師,即為該項申請的首辦負責人和最終承辦人,不得要求學生在學校各職能部門內部循環(huán)辦理;對于學生提出的申請,同一辦公室的每位老師應該都可以辦理,避免因某一老師臨時缺崗而要求學生多次重復同一申請的行為。比如,學生向學校戶籍辦提出暫用戶口卡申請,憑借學生證即可申請,戶籍辦不可要求學生向所在學院要求出具證明等。
二是要做到一次告知制。對于學生提交的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規(guī)定形式的,負責老師應當當場一次性告知該學生需要補充的全部內容。比如,困難學生提出緩交學費的申請,學校勤工助學中心應該一次告訴學生應該提交的全部材料以及制作材料的要求。
三是要做到適時辦結制。學校行政職能部門無論是受理學生申請,還是做出行政決定,都應當考慮到學生的利益,在合理的期間內完成。比如,學生申領三方協(xié)議,學校應及時辦理。
三、方便學生原則的意義和實現(xiàn)途徑
1.方便學生原則的意義
長期以來,許多承擔著管理職能的老師們并不尊重學生的權利,甚至侵害學生的權利,學生們面臨自身被侵犯的權利無法找到合理的救濟方案,常常是以妥協(xié)和讓步而告終,這無疑是與依法治校的先進理念不相容的,與建設和諧校園不相容的,與不朽的師德規(guī)范不相容的。
究其緣由,乃是我們老師們所處的非法治化環(huán)境。他們天天在慣性中運行,許多人都早已自覺不自覺地把現(xiàn)實的當作合理的加以重復和固守,其實,那是一直在背離正確理論的路徑上按既有的方向行進。久而久之,他們不僅會遠離依法治校,更可怕的是拒絕依法治校的理念。
2.方便學生原則的實現(xiàn)途徑初探
高等學校對大學生的管理,屬于私行政的范疇,有著一套完整的行政程序,但是這種程序只是學校單方設定的一種內部程序,其中多數(shù)沒有學生的參與,不能全面反映學生的意志,也沒有體現(xiàn)方便學生原則。有鑒于此,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意見。
(1)樹立權利意識和服務意識,堅持以學生為主體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要適應整個國家法治發(fā)展進程的深刻變革,樹立法治理念,摒棄傳統(tǒng)人治觀念;要實現(xiàn)從“權力本位”向“權利本位”的轉變,從“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樹立平等觀念,學會與學生平等對話。在制度設計和實施上,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一切制度設計均以保護學生權益為根本出發(fā)點,在制度實施上,體現(xiàn)依法治校與人文關懷的統(tǒng)一,構建以人為本的和諧校園,充分保障學生合法權益,以方便學生原則的實施途徑為先導。
(2)構建高?!耙徽臼健毙姓芾砟J?/p>
在實施行政管理行為過程中,應盡可能地構建高?!耙徽臼健毙姓芾砟J??!缎姓S可法》第二十五條和第二十六條的規(guī)定更是“便民原則”的直接規(guī)定,要求政府實施具體行政行為應盡可能做到統(tǒng)一受理、集中辦理,提高效率,方便行政相對人。在高校,大學生辦理個人事件,處理有關活動,多數(shù)是選擇課間完成的,許多時間是擠出來的,有時甚至被迫逃課去完成,高校行政管理應本著方便學生原則,盡可能地組建由各職能部門的老師和各學院的老師組成的“一站式”行政管理模式。比如說,學生補辦學生卡可能涉及到學院出具證明蓋章、學生處確認蓋章、信息處辦理等,有必要實施“一站式”的行政管理模式。
(3)重大事項實行聽證制度
聽證制度是民主政治的法律體現(xiàn)。通過聽證程序,學校可以將一些不合理的規(guī)定和處罰措施控制在預防階段,有助于學生有效地介入學校管理過程,表達和申張其意見、建議和主張,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實體法規(guī)和學校內部規(guī)定的缺陷。具體說來,高校做出的關涉大學生重大權益的制定和執(zhí)行應該執(zhí)行聽證,比如,教務部門設置的學生選課系統(tǒng)不僅要考慮到自己執(zhí)行管理的方便,更重要的是考慮學生的可操作性和便利;學籍管理中關于退學的規(guī)定和處罰應該尊重學生的受教育權等。
(4)簡化辦事環(huán)節(jié)
一卡通出現(xiàn)的初衷是為學生提供方便,在校內各個部門,一卡通就可以證明學生的身份,相當于當事學生辦理涉己事務的通行證。然而,在高校行政管理過程中,要求輔導員(班主任)簽字、學院領導簽字、學院蓋章等不必要的繁瑣程序卻比比皆是,因此,務必要簡化辦事環(huán)節(jié)。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4]徐顯明.確立依法治校理念,提升依法治校水平.中國高等教育,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