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月霜
愛學生是每個教師的天職與最寶貴的品質。愛是教育的基石,“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面對莘莘學子,我們如何開啟他們的心扉,取得他們的信任,達到最佳教育效果呢?
一、 愛是公平的、無私的
作為班主任當然最喜歡“聽話”的學生,那些思想上進,成績突出,高人一等的學生無不被視為“掌上明珠”“宮中珍品”;而對所謂的“差生”則“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有的甚至被視為“害群之馬”必欲除之而后快。這種做法既不符合班級教育規(guī)律,也是對學生不負責任的一種表現(xiàn)。在教育中愛應該是誠摯的、公正的、無私的。誠然,愛學生是應該的,是無可厚非的,愛護他們,鼓勵他們,可以使他們有更大的進步。但是對學生的愛如果存在偏見,教師只對優(yōu)等生親親熱熱,而使中差生冷冷清清,這勢必會使他們產(chǎn)生一種自卑感,總覺得低人一等。特別是后進生,如果在家里失去了父母的愛,在學校又得不到老師和同學給予的溫暖,就有“破罐子破摔”的可能。
記得教初一時,我總是偏愛優(yōu)生,對差生卻漠不關心,從不過問他們的要求和困難,結果導致班級紀律越來越差。所謂“窮則思變”,由于得不到老師的積極評價,不能在老師的眼里獲得價值肯定,調皮學生不斷涌現(xiàn),他們經(jīng)常逃課,有時偶而上課,也是坐不安寧。面對這種情況,我只好去請教經(jīng)驗豐富的老校長,他給我寫了一句簡短卻意味深長的話:要學會“愛”學生。是的,正是因為沒有學會愛學生,才導致班級兩極分化。我思忖著:難道只有“優(yōu)生”是我的學生,“中差生”就不是我的學生,如果對“中差生”就可以不聞不問,不管不教,還要教育干什么?還要教師干什么?于是,我決心改變自己的錯誤做法,主動接近“中差生”,找他們談心,去挖掘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在班級建立“干部每周輪流組閣制”,使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成為“領導”。有一位“差生”字寫得較好,畫也不錯,我就讓他負責班里的黑板報,而一位歌喉較好又會跳舞的女生就讓她負責班級的文藝活動,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真正感覺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同時在學習上勤輔導,有時甚至不惜開“小灶”,通過半個多學期的努力,班上的紀律明顯好轉,被評為2008年度“優(yōu)秀班級”。幾位調皮的學生不再形成一個“小集團”,而是融入到大集體之中,成為班級獲取各種競賽優(yōu)異成績的骨干。如今有兩位先前被視為“差生”的學生已躍居班級前10名(初三)。
可見,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特別是后進生),對他們進行合理的引導,他們是可以健康成長的。
二、 愛和嚴是和協(xié)的、統(tǒng)一的
愛,不是目的,而是為達到目的而施行的前提、方法和手段。但,愛學生不是遷就、放任學生,這是錯愛。愛和嚴應該是統(tǒng)一的。嚴是建立在愛的基礎上的一種教育方法,要嚴出于愛,才嚴得有理;愛寓于嚴,才愛而不縱。有一則報道:《誰知道我的迷惘》中說的是一位16歲的中學生,初中時是老師的“寵兒”,除了學習,什么勞動都可以不做,被學生喻為“大熊貓”“國寶”,升入重點高中后由于自命不凡,導致了期中考試的“全軍覆沒”,成為一個老師眼里地地道道的“中等生”。淪為“平民”的他此時才意識到老師所謂“愛”實際上是害了他……
顯然,這位老師的做法是不對的,他把愛與嚴完全割裂開來,從而給幼小的心靈留下了永遠的困惑與迷惘。我們提倡愛中必有嚴,嚴中必有愛。愛要通過嚴表現(xiàn)出來,失去了嚴的愛是溺愛;嚴又要以愛為基礎,失去了愛的嚴就變成了蠻橫,這都是不可取的。只有把愛護學生和嚴格要求學生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調動教育者與受教育者雙方的積極性,產(chǎn)生最大的教育效果。
三、 愛的力量是無窮的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在師生“心理需要”相抵觸、“心理交流”受梗塞的情況下施行的教育,會引起學生在接受上的對抗性;反之只有心心相印、情感交融的教育,才會引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共振”,從而產(chǎn)生無窮的力量。如果說“作家是為作品而活著”“農(nóng)民是為莊稼而活著”,則教師就是為學生而活著。一分辛勞一分收獲,一個對學生充滿愛的教師,他的辛勤勞動必將以學生的成功這一獨特的形式回報教師,奉獻給人類和社會。一個號稱“逃課大師”的學生因車禍住院,由于離家太遠,我每天安排同學輪流照料,同時自己每天去看他,給他墊藥費、買水果,醫(yī)生曾笑著對他說:“你一定是老師很喜歡的學生。”他低下頭,臉上寫滿了淚水。病情康復后,他給我寫了一封信,上面寫道:“謝謝你老師,過去我總是給你添麻煩,我實在對不住你啊!請老師相信我決不辜負你對我的一片好心?!睆哪且院?這位昨日“不可一世”的學生果真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成績穩(wěn)步上升,如今已經(jīng)商的他經(jīng)常給我來信,那一封封熱情洋溢的信,一個個成功的喜悅無不向我昭示:教育中愛是不可替代的。
教育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的工程,它的設計和施工都傾注著教師對受教育者的愛。無數(shù)次的實踐告訴我: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藝術,都產(chǎn)生于教育者對學生無比熱愛的熾熱心靈之中。“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讓我們以崇高的師愛點點滴滴去融化每一位學子的心靈,演繹出一首動人的愛的交響曲。
(樂清市翁鎮(zhèn)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