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瑞方
前言:最近一段時間,海上風波不斷,在澳大利亞海灘,八十多只鯨魚集體擱淺岸邊,無法返回大海,它們中的大多數都已經死亡。這讓我想起了海明威,他的一部《老人與?!罚v述了人和大自然的戰(zhàn)斗。茫茫大海中那個老人永不屈服的抗爭顯示著人類在大自然面前的偉大。而現在,人類所面臨的是另一場海洋危機,那就是人類可怕、貪婪的資源需求正在毀滅海洋的生命。這是我們在認識海明威的時候所必須看到的。當喪鐘為其他生靈敲響的時候,人類的末日也將為時不遠。
1.關于命運:
★人生來就不是為了被打敗的,人能夠被毀滅,但是不能夠被打敗。
★生活與斗牛差不多。不是你戰(zhàn)勝牛,就是牛挑死你。
★沒有失敗,只有戰(zhàn)死。
★上帝創(chuàng)造人,不是為了失敗。
【注解】《老人與?!氛f的是一個叫桑提亞哥的圣地亞哥老漁夫的故事。
為了捕到魚,他和一個叫曼諾林的男孩一起出海??墒堑搅说谒氖斓臅r候,他們還沒有捕捉到魚,男孩絕望了,他被父母安排到另一條船上,男孩的父母說,你跟著老人不會有好運氣的。他又漂泊了44天,到了第85天的時候,老人一大早就出海,他終于發(fā)現了一條馬林魚,可是那條魚太大了,比他的小船還大。
老人沒有放棄,他一定要把魚捕住,馬林魚咬了釣鉤,可它的力量實在太大了,就拖著老人和船往海洋深處跑去。老人和大魚持續(xù)不停地戰(zhàn)斗著,最后,老人終于用魚叉射傷了大魚,大魚再也無力反抗,他開始拖著大魚返航??墒谴篝~在海上留下的一道腥蹤卻引來無數鯊魚,老人不得不與鯊魚搏斗,他用刀系在船槳上殺死了兩條來犯的鯊魚,但在隨后的搏斗中刀也折斷了,他又改用短棍。然而半夜里鯊魚成群結隊涌來時,他已無力對付它們了,但他堅持搏斗,甚至把船舵都打斷了,等他靠岸的時候,鯊魚已經吃光了老人兩天的辛勞,只剩下魚頭和魚尾……
那天下午,老人在夢中見到了獅子?!耙粋€人并不是生來要被打敗的,你盡可以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
這是老人桑提亞哥的生活信念。也是許多把人生看成戰(zhàn)斗的人的信念。
《亮劍》里,李云龍說:“面對強大的敵手,明知不敵也要毅然亮劍。即使倒下,也要成為一座山,一道嶺?!边@不也是《老人與?!返木衩??
陶淵明的詩歌說:“精衛(wèi)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p>
精衛(wèi)是古代傳說中的小鳥,它的前生是炎帝的女兒,游東海而死,靈魂化為精衛(wèi)鳥,恨意未息,終日銜木石填東海。
刑天是中國神話里的普羅米修斯,神話人物,因和天帝爭權,失敗后被砍去了頭,埋在常羊山,但他不甘屈服,以兩乳為目,以肚臍當嘴,仍然揮舞著盾牌和板斧,繼續(xù)戰(zhàn)斗。
戰(zhàn)國時期,秦楚的矛盾尤其尖銳。秦國曾經欺騙楚懷王,害得楚懷王客死秦國。秦楚之間有刻骨的仇恨。楚國流傳一句民謠:“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鼻啬┺r民戰(zhàn)爭爆發(fā),陳勝吳廣在大澤鄉(xiāng)的一聲吶喊,東方的臣民開始向暴政宣戰(zhàn)。楚人項羽帶著八千江東子弟兵北進,巨鹿一戰(zhàn),破釜沉舟,他們一舉消滅了秦國的主力。秦王朝種下的仇恨終于將自己埋葬。蒲松齡后來感慨地說:“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秉S遵憲在《臺灣行》里歌頌甲午戰(zhàn)后臺灣人民抵抗日本侵略時也用了這個典故:亡秦者誰三戶楚,何況閩粵百萬戶!成敗利鈍非所睹,人人效死誓死拒,萬眾一心誰敢侮?
人類的精神,就應該是海明威的這種永不屈服的精神。
2.關于人與人的關系:
★沒有誰能像一座孤島……無論誰死了,都是自己的一部分在死去……因此我從不問喪鐘為誰而鳴,它為我,也為你。
★每一個人都需要有人和他開誠布公地談心。一個人盡管可以十分英勇,但他也可能十分孤獨。
【注解】很少有人能夠記憶起上個世紀30年代的西班牙內戰(zhàn)了。那是一段奇特的歷史,來自全世界成千上萬的志愿者來到西班牙,加入共和國的隊伍,同佛朗哥的叛軍戰(zhàn)斗。其中就有我們所熟悉的白求恩。美國青年羅伯特·喬丹是一所大學里的西班牙語教授,他對西班牙有深切的感情。和白求恩一樣,他不遠萬里來到西班牙,參加西班牙政府軍,在敵后搞爆破活動。在紛飛的戰(zhàn)火中,他和比拉爾收留的被敵人糟蹋過的小姑娘瑪麗亞墜入愛河,借此抹平了瑪麗亞心靈的創(chuàng)傷。在最后的日子里,羅伯特面臨著愛情與職責的選擇,經過激烈的心理斗爭,在炸毀橋梁,自己也被炮彈炸斷了大腿之后,獨自留下阻擊敵人,最終犧牲。
“如果海浪沖涮掉一個土塊,歐洲就少了一點;如果一個海角,如果你朋友或你自己的莊園被沖掉,也是如此。任何人的死亡使我受到損失,因為我包孕在人類之中。所以別去打聽喪鐘為誰而鳴,它為你敲響。”
上個世紀的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人類經歷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劫難,一次又一次血腥的入侵,慘無人道的暴政,慘絕人寰的大屠殺,那些抗爭和麻木的人們,都將使我們難以忘懷。
在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整個世界開始反思,為什么人類的文明發(fā)達到這個地步,它還會引發(fā)一次幾乎毀滅人類文明的災難。有人說,這是資本主義的惡果;有人說,這是集權統(tǒng)治的必然;有人說,這是西方文明的終結。
從納粹集中營走出一個名叫馬丁·內莫勒的幸存者,他在經歷了集中營的苦難之后,沉痛地說:“之所以暴政會如此泛濫,那是因為,在暴政試圖壓迫一部分人的時候,我們卻在保持沉默。”
“在德國,當他們(納粹)把魔掌伸向共產黨人時,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共產黨人;
當他們把魔掌伸向猶太人時,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猶太人;
當他們把魔掌伸向天主教徒的時候,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天主教徒;
最后,他們把魔掌伸向了我,這時,已經沒有任何人站出來為我說話了?!?/p>
這個世界是如此地聯系緊密,幾乎沒有人可以離群索居,我們必須保持一種起碼的人文關懷,同情、憐憫、為他們說話,須知,喪鐘為你而鳴,為我而鳴。
3.關于人生
★偏執(zhí)是件古怪的東西。偏執(zhí)的人必然絕對相信自己是正確的,而克制自己,保持正確的思想,正是最能助長這種自以為正確和正直的看法。
★自己就是主宰一切的上帝,倘若想征服全世界,就得先征服自己。
【注解】歷代歷史人物,固執(zhí)莫過王安石。他決定的事情,就是用九九八十一頭牛拉也拉不回來。
王安石的固執(zhí),頭一個瞧出來的是晏殊。說起晏殊,很多人立刻就會想到那首膾炙人口的詞:“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北彼问且粋€重文輕武的時代,像我這樣的讀書人,如果活在漢朝,那最多不過給衛(wèi)青、竇嬰、霍光這樣的王親國戚打打下手,當個三等秘書;要是活到唐朝,估計跟李白、杜甫這樣的人一樣一生不得意;可要活到宋代,那可以說是如魚得水了。我們看到的許多北宋詞人,他們不僅僅是詩人,同時還是當時的達觀顯貴。譬如王安石、司馬光、晏殊、歐陽修、范仲淹等等。這在中國歷代都是非常罕見的。
王安石初出江湖時,晏殊已經是樞密使,他對王安石非常賞識,但對王安石的毛病也看得很清楚。為了對他有所告誡,他特意送了王安石八個字:“能容於物,物亦容矣?!蓖醢彩犃藚s不以為然,回來后就對人感慨說:“晏公身為大臣,卻教人如此逢迎,怎么能這樣自我卑污呢。”
33歲那年,王安石和司馬光同在群牧司任通判,這個地方的長官可是大大有名,俗話說,開封有個包青天,這人便是后來鼎鼎大名的包青天。牡丹花開放的日子里,包青天召集員工們開會喝酒,可是司馬光和王安石都不喝。包公就說:“大家都在盡興,二位一杯不飲,難免掃興?!彼抉R光挨不過包青天的情面,勉強喝了兩口,輪到王安石,他卻死活不喝,叫這個鐵面無私的包青天非常尷尬。
王安石執(zhí)政后,實行變法,偏執(zhí)的性格使得他聽不見任何反對的聲音。變法幾乎招致了大多數文人的反對。這當中有人原來是他的老朋友,比如司馬光。司馬光同志給他寫信,反對變法,王安石可好,逐條反駁,導致司馬光和他決裂。這樣的性格使得王安石和他的變法都變得異常孤獨,他最終無法承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變法也最終失敗。
晚年,王安石在家閑坐,飽經沉浮的他,突然想起晏殊在幾十年前告訴過他的那句話,不由得感慨道:“不解晏公為何在當年就知道今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