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登講臺篤實有志
1998年,帶著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與執(zhí)著,丁萌走進了哈爾濱市師范附屬小學,從此與孩子們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
初登講臺時的情景讓她終身難忘。面對著肅然起立,眼神中流露出對知識渴望的學生,她真切地體會到作為教師責任重大,深刻理解了任重道遠的含義。講臺雖不足三尺,卻是點燃孩子夢想、傳承人類文明的圣地。粉筆不長,卻抒寫著人類文明的精華。
丁萌滿腔熱忱地投入到工作中,把旺盛的精力和時間都用在了孩子們身上。認真教學,努力將學校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是她的追求。然而在實際工作中,她遇到了許多困惑:“教學時間怎么總不夠用,怎樣才能提高課堂效率呢?”“教材對于例題的解答只有一種,是否可將多種解法講給孩子們聽?”帶著這些困惑,丁萌找到了經(jīng)驗豐富的老教師。于是,老教師的課堂,成了她學習的主陣地。課上她認真傾聽,課下虛心求教,反復琢磨。就這樣,丁萌在“教學——困惑——學習”中發(fā)掘出許多數(shù)學教學中的“潛”思想,同時也增長了很多教學實踐經(jīng)驗。她鼓勵學生自己動手用多種多樣的方式解決同一道題,一題多解。再發(fā)散開來,介紹這類方法的其他運用。對于難題,她引導學生,不僅要分析解法,更要弄清這道題是如何變復雜的,理清關系,如何用簡捷的方法運算。她大膽提出,讓孩子們自己當“老師”,互相爭論,闡述自己的想法。這些教學嘗試帶給她極大的啟迪,并為她今后堅持探索、不斷進取打下了基礎。
山積而高澤積而長
好學與勤奮是丁萌最突出的優(yōu)點。我與她初識還是在學校的圖書室里。那時,我是哈爾濱市首批數(shù)學名師之一。因此,她會經(jīng)常請教我一些關于教學方面的問題,有時還懷揣本子走進我的課堂。每每下課,她總會與我交流感受和心得。我喜歡她,因為她勤奮,更因她鉆研。
2000年,從教僅兩年的丁萌獲得參加哈爾濱市“苗苗杯”數(shù)學教學比賽的資格。當時,網(wǎng)絡還不發(fā)達,資訊稍顯匱乏,身為教導主任的我與丁萌一起備課,翻閱書籍,查找資料,反復試講,屢改教案。幾天下來,她認真謄寫的教學詳案已有一本來厚。看著她那認真鉆研、刻苦勤奮的勁頭。我心想,這小姑娘身上有股子鉆勁,頗有些我年輕時的影子,將來一定行!賽場上,她成竹在胸,贏得了教學生涯中第一張沉甸甸的獎狀?!懊缑绫北荣惖氖讘?zhàn)告捷,好似在丁萌的心中投入了一枚重要的石子。她下定決心:要在教育這條路上努力攀登,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未來。
通向成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必然會遇到坎坷與荊棘。2001年4月,我正在外地學習。一天晚上。突然接到她打來的長途電話:“我的課講砸了,失去了參加全國比賽的資格……”接著,電話聽筒傳來嗚嗚的哽咽聲。學習結(jié)束回到學校的當天,我便找到丁萌。原本活潑自信的她,如霜打的茄子,滿臉沮喪。我能理解她的感受,也能體會她的心情。我安慰她:“沒有選上,其實也是一件好事。因為你可以靜下心來,好好查找不足,好好進行教學反思?!苯酉聛淼娜兆樱冶闩c丁萌一起分析出現(xiàn)問題的根源——缺乏對教學理念深層次的理解。丁萌認真地思忖著,并仔細研讀教育典籍。她捧起了“陶行知”、“蘇霍姆林斯基”,捧起了《中國數(shù)學史大系》《好課是這樣煉成的》《品讀課堂100個經(jīng)典魅力》《學生第二》……更深夜半,燭淚將盡,她常常是和衣而睡。熱鬧正月,人們團聚娛樂,她卻打電話與我交流讀書的心得。她已完全沉浸在數(shù)學教學的王國里。
丁萌思考著、審視著名家的課堂。從一開始簡單的模仿,到與自身情況相結(jié)合,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漸漸地,從教學理念的把握與實踐,個人語言、教態(tài)上的風格,再到對一節(jié)課的整體設計,都有了長足的進步。每當有了一點小小的進步,我總是鼓勵她“你一定能做得更好”。這一次的經(jīng)歷,在丁萌的成長手冊上,畫上了重要的一筆。
有人說:“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會看得更遠?!钡拇_,師范附小名師成群。前五屆全國數(shù)學教學大賽中,我校代表黑龍江省參賽的教師就有3位:石瑾娜、隋致敏和劉勁苓。丁萌在這些名師的引領與幫助下,開始了漫漫的教學求索之路。從2002年開始,丁萌便開始在省市區(qū)各級各類大賽中嶄露頭角,拿下了一張又一張記載著她人生夢想的獲獎證書。2002年初,她參加了哈爾濱市“而立杯”數(shù)學教學比賽,榮獲一等獎;3月,代表哈爾濱市教育研究院,為全市數(shù)學教師作新課程教材輔導現(xiàn)場觀摩課;6月,在黑龍江省小學數(shù)學學科現(xiàn)場會面向全省的數(shù)學教師及專家做觀摩課。
2003年,課程改革的春風吹進校園,新課程的理念讓她如沐春風。此后,她更加刻苦鉆研教育教學理論,對待日常教學一絲不茍。她深深體會到“課上一分鐘,課下十年功”的含義。要想將成功的軌跡向前推移,除了理論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就是對學生的分析與把握。她采用親切民主式的互動教學方式,課下經(jīng)常主動走近學生,與他們談心、聊家常,知道了什么樣的話題、內(nèi)容吸引他們。教學的過程中,她總是在問自己:“這樣……的話,學生會感覺到有挑戰(zhàn)性嗎?”“這樣……的話,會不會過于簡單?”這種換位思考,不僅全面提高她的課堂駕馭能力,也成為了她逐漸形成具有自己鮮明教學風格的一個重要因素。
2004年,丁萌在黑龍江省首屆教學設計與反思展示會上榮獲特等獎第一名。2005年參加哈爾濱市南崗區(qū)“百花獎”教學比賽榮獲一等獎。并在全區(qū)上示范課。丁萌成長了,在她的背后,有省教育學院高枝國主任的悉心指導,有市教研員趙國宏、王宏、楊瑞松老師的幫助。丁萌面對褒獎與贊揚,清醒地認識到自己仍有不足,任重道遠。
2006年,通過嚴格的層層選拔考核,丁萌終于獲得了參加全國“新世紀杯”數(shù)學大賽的資格。準備參賽的過程是艱辛的。當時我任校長不足一年,有很多重要的工作亟待處理,但我仍把丁萌參賽的準備工作放在首位。因為我在她身上看到了師范附小未來新一代名師的希望,期盼她早日成為名師。我把自己從教20多年來的教學經(jīng)驗和體會,悉數(shù)地傳授給她,同時,向她講解最新的教育理論和教學理念,使她掌握科學的教學方法和技巧。她的理論水平更是有了質(zhì)的飛躍。我把省教育學院高枝國主任,市教育研究院的趙國宏、王宏、楊瑞松等幾位數(shù)學專家請到學校共同聽丁萌試講,指導她完善教學設計。為了使課上得更精彩,我還責成主管教學工作的副校長隋致敏親自掛帥,在網(wǎng)絡上開辟UC論壇。丁萌在線主備,邀請省內(nèi)外名師參與教研和點評。2006年5月24日,下課鈴聲響起,比賽結(jié)束了,臺下掌聲一片。手捧著金燦燦的一等獎證書,丁萌老師的眼睛濕潤了。多年的辛苦,多年的耕耘,多年的奮斗,終于有了回報。
精益求精研摩純一
在不斷的教育教學實踐中,丁萌越發(fā)地感覺到一個教師教學視野的開闊程度,決定著教育視角的高度。2007年,學校派丁萌去北京學習,觀摩名家風采;而后又在校成立了“精英備課組”、“青年教師數(shù)學網(wǎng)上研究會”,為丁萌的成長搭建平臺,為她的教學走向成熟鋪設了一條“星光大道”。
她先后評為黑龍江省數(shù)學學科教學能手,哈爾濱市數(shù)學骨干教師,并成為市教育研究院小學數(shù)學兼職教研員。
丁萌在自身發(fā)展的同時,也不斷發(fā)揮名師輻射作用。利用課余時間幫助青年教師備課,積極響應哈爾濱市教育局“名師送教下鄉(xiāng)”的號召,到各地去進行教學展示和講座。阿城、賓縣、勃利、集賢、友誼、通河、尚志、延壽……許多市縣都留下了她的足跡。
她曾獲國家級指導教學獎和省級指導教學獎,還被市教育局授予“新一代創(chuàng)業(yè)人標兵”、“市優(yōu)秀模范教師”光榮稱號。
2008年,丁萌在黑龍江省數(shù)學名師風采展示研討會上,成功地執(zhí)教了“方程”一課。在這節(jié)課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丁萌的本味數(shù)學教學——無論是關于數(shù)學概念本身的尋根溯源,對知識來源形象生動的再現(xiàn),還是用數(shù)學家的精神感染學生,這一切無不呈現(xiàn)出“情智兼容,‘數(shù)‘術(shù)并重,文化潤澤”的風格。
在取得無數(shù)個榮譽的同時,她也在不斷地總結(jié)經(jīng)驗,先后有多篇論文獲獎,其中國家級3篇,省級論文10余篇。11年來,丁萌老師在體味著教師生涯的艱辛之時,更多地品嘗了心靈勞作的甘美,享受著成功的喜悅,進步發(fā)展的快樂,心與心牽動的幸福。她說:“教育教學,是心與心的交融,情與智的碰撞。在日復一日平常、平淡、平凡的工作中不斷發(fā)現(xiàn)新奇、新鮮、新意,然后產(chǎn)生著一個個感悟、積淀、提升,造就我的成長?!?/p>
丁萌是一朵美麗、智慧的花朵,我希望她常開不謝。期盼著丁萌老師繼續(xù)用真情與智慧在教育事業(yè)上走得越來越高、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