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請談一下永年廣府武氏太極拳這一支系的師承關系。
答:我的師父是永年廣府西街李錦藩。師父李錦藩是在本家跟十一祖父李遜之(李亦畬次子)學習徒手拳術,跟十祖父李石泉(李亦畬長子)學習各種器械套路。李遜之擅長徒手拳術,李石泉擅長器械套路,所以恩師李錦藩全面系統(tǒng)繼承了李家前輩的太極拳事業(yè)。恩師在太極事業(yè)上非常用心繼承祖輩的文化遺產,曾親筆書寫“房產可買,拳業(yè)不可丟,不吃拳飯,不揚拳名,拳規(guī)不可不守,此理不可不知”,并記錄《永年太極拳大事記》,晚年集畢生精力著有太極拳譜一套四本——《誨藝精言》上下兩冊、《舊譜再繕》、《掘遺綴初》,用小楷毛筆書寫了其兩位師父如何授拳的經過。這些記載對我們現在研究太極拳真諦是非常難得的參考資料。
李遜之、李石泉得傳于其父李亦畬和叔父李啟軒。而武禹襄祖師是兩位李家宗師的母舅,是永年城望族、文人大家。受門派的影響,有些套路只能在本家門內秘傳,后因我的恩師李錦藩先生終生未有兒子才傳于永年個別入室弟子和傳人。如武氏家傳太極二路炮捶、太極三路小架、武氏龍鳳太極劍、武氏龍鳳太極刀、一路太極十三桿、反四刀對練、龍鳳太極刀劍對練等等,這些套路在外界是從未見到過的。
問:武李氏家傳太極拳與外界所傳太極拳有何不同?
答:武李氏家族為永年城望族,家境富足。我?guī)煾笍男≡谧约易x私塾,上午在西書房學文化,下午在東客房練太極。當時在舊思想觀念的影響下,學練太極拳是在房間內關閉門窗一對一單傳,生怕外人知道,哪怕是自家的女人也不想讓她多知道練拳之事,一個動作要反復訓練數十遍甚至上百遍,這在過去叫做打單式。記得我剛開始跟恩師李錦藩學拳的時候,一個看似簡單的懶扎衣要學練一個星期之多,每天要反復習練習上百遍,剛開始感到異常枯燥乏味,后來細心體悟越來越感到即使單個的動作也很有內在的味道。恩師曾講“懶扎衣是萬式變化之母”,每一個單式都蘊藏著深厚的哲理,要從單式中悟出內外三合的奧妙。
問:武李氏太極拳外形動作套路與外界有何不同?
答:首先是掌形不同。武李氏家傳太極拳掌形為“五花掌”,即五指自然張開,掌心勞宮穴內凹,豎腕坐掌、意貫掌根,小指沿下側豎腕立掌(掌背與小臂角度為135°左右)。這樣氣血、勁道容易通達并有較大的承受力,更容易將內勁節(jié)節(jié)貫穿,久練后會有很強的氣脹感,勁路自然會走通。
再就是豎脊坐胯,也就是尾閭中正。李錦藩先師在世的時候常常在書桌里的筆筒中抽取一只毛筆比喻說:“你的脊柱應該像毛筆一樣豎直才行,腰胯旋轉像筆在我手中左右運動自如才好。我十一爺遜之說身體不豎直一輩子白練拳。”他是在比喻身法的中正和腰胯運動的方法。
還有就是套路上的不同。武李氏家傳太極拳系列套路比較全面,恩師過去常說:“一路中捋架、二路炮捶、三路小架、龍鳳太極劍、龍鳳太極刀、一路桿、二路桿、四桿對練、四刀對練、內樁功、通桿、濱桿、甩桿、推手等十幾種套路,外界流傳的只有一少部分?!睆?995年開始我走遍祖國大江南北,拜訪武派名家大師是否有比恩師李錦藩先生一脈更全面的武氏太極拳內容,到目前為止還未能發(fā)現比李師家傳更全面的拳路。因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以前大部分只在李氏家族門內傳授,筆者為了避免恩師所傳套路的失傳,已經在進行大量的整理出版工作。
問:請您談談太極拳松與緊、剛與柔好嗎?
答:太極拳各個門派套路不同,練功層次不同,理解程度也不同。在具體的太極拳練法上,有的是先練大圈,一定時期后大圈變中圈,再過一段時期后中圈變小圈,最后小圈變沒圈,就是一個點。這是太極拳的最高境界,意到何處何處發(fā)人。從外形到內意,從內意導外形,又從內氣發(fā)外形,最近達到從有形有意到無形無意。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此理正與武禹襄祖師的“先有心知,后有身知,身知勝于心知”拳論相通。練拳時先松后緊為養(yǎng)生,先緊后松為練功,先剛后柔長功快,先柔后剛健身操,最后境界為松緊并用、剛柔并濟方為妙。
問:武李氏家傳太極拳在練功方法上與外界有何不同?
答:恩師李錦藩先生經常把練拳比作寫書法。第一,要握好毛筆。第二,要沾足墨水。第三,要坐姿正確。第四,要精神集中,在筆鋒紙墨上才有入木三分之意念。第五,要每一點均嚴格認真,每次所點的點都是不一樣的,入筆、起筆、運筆、揮筆,每一點產生的效果不一樣,練拳也是一樣的,每一個動作的起勢、運勢、定位、收勢、意念不同,練出的效果不同。意有所念、勁有所得、身有所到、拳有所法,要找出一個最好的定勢后再往下練第二個動作。
先師常說,剛開始練書法時橫寫到位后再往下寫豎,當你一點、一橫、一撇、一捺都練好后才能寫好一個字。練拳也是一樣,當每一個動作練好后才能演練出一個完整的套路。所以單式訓練很重要。先師還說,一勢一個樁,每一個動作都可以獨立出來作為內家拳的樁功來習練,無不體現“拳是運動的樁,樁即不動的拳”這一真諦。練拳架是為推手而打基礎的,推手是為檢驗拳架身法是否正確。拳架和推手要緊密結合起來,最后得到健身、修心、養(yǎng)性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