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 杰
在體育教學中,相當一部分學生對耐久跑不感興趣、甚至有抵觸情緒。教學中怎樣調動學生積極性,上好耐久跑課呢?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采用以下策略、可提高耐久跑教學效果:
一、形式多樣,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最大內驅力?!爸卟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碑攲W生對耐久跑產生興趣后,他就竭盡全力去學習。而形式多樣的耐久跑會激發(fā)學生興趣。教學實踐中我采用如下形式;
1.成功體驗跑:根據學生耐久跑的成績分成若干小組,分別站在跑道的不同起跑線上(成績最高者離終點最遠,成績最差者離終點最近),聽到信號后同時起跑,并要求同時到達終點,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2.游戲追逐跑:學生按能力一對一結對,并確定單數和雙數,每對學生間相距2米,每對分散在畫好的區(qū)域內。聽到開始信號,單數學生迅速躲、逃,雙數學生追、拍,凡被拍到的兩人互換角色,輪流追逐至規(guī)定時間。
3.和著音樂跑:在場地上播放歡快輕松的音樂,要求學生以均勻的步幅和頻率有節(jié)奏地隨著旋律繞場跑。
4.變換領頭跑:分成小組以縱隊形式進行中速跑,每組最后一名學生用最快速度超越排頭成為新的領頭人,領頭人被輪流變換直至終點或規(guī)定時間。
5.定距變速跑:把所跑的距離劃分為幾個段落,在每個段落處插上標志牌,慢跑、勻速跑、快速跑、沖刺跑、“特種跑”、腳內側跑、腳外側跑、腳后側跑、并步跑、交叉步跑、單腳交換跳跑……并提醒學生合理運用技術和分配體力。
當然還有其他形式的跑。如此眾多的跑,活躍豐富了課堂氣氛和活動內容,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運動負荷和練習的密度,從而激發(fā)了學生對耐久跑的興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上好耐久跑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培養(yǎng)意識,解除顧慮
教師在耐久跑教學中應重視對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對耐久跑有一定興趣和耐力基礎上,在講清目的意義的同時,有意識地進行耐力專項訓練,適當增加中長距離跑的練習。只要求一定的耐力,每周2~3次,可安排在體育課下課前十分鐘左右,也可利用課外活動去完成。每次5至8分鐘,以集體練習為主,這樣能帶動和促進差生。還可采用領先跑、變方向跑或按要求完成一些簡單的徒手動作,讓學生跑得輕松而有樂趣。教師要多給些贊揚和鼓勵,讓他們感受到進步和提高的喜悅,享受跑的樂趣,逐步養(yǎng)成自覺跑的意識。
同時,利用室內課講述耐久跑的相關科學知識。例,耐久跑時常會出現一些生理機能不適應現象,這是由于內臟器官的惰性使氧氣的供應暫時落后活動的需要,加上活動中產生大量的代謝物不能及時排出,所以會不同程度地出現呼吸困難,胸部發(fā)悶,四肢無力,甚至產生難以繼續(xù)跑下去的感覺,這種現象叫“暫時性運動極點”。告訴學生在這種暫時的機能狀態(tài)下,要以頑強的毅力堅持跑下去,加大呼吸深度,適當調整速度。這樣就會消除學生對耐久跑的恐懼心理,解除了顧慮,便能輕裝上陣。
三、突破難點,自我體驗
在組織教學中,要根據實際將學生按體質分為強、中、弱三個組別進行教學,對不同的組別提出不同的要求,這樣有利于調動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和競爭性。為突破難點,教師首先以身作則,親自帶領體質差的組別,用難點突破法鼓勵引導學生親自嘗試堅持一次適度的中長跑。根據教學的環(huán)境條件,利用樹叢、建筑物、公路等野外環(huán)境的變化給學生以新異的感覺,這樣能提高學生的興奮度,調動起學生上好耐久跑課的激情。
每次進行耐久跑練習,都要注意賽前組織整理及賽后恢復放松,要求不同組別的學生親自記錄統(tǒng)計自己每次練習前后的心率次數,呼吸次數等機能反應進行對照比較。讓學生體驗三步一呼、三步一吸的方法同隨意呼吸的方法有何不同的感受。利用深呼吸,特別是伸展放松性呼吸徒手操使學生全身心地感受到放松,讓學生體驗堅持運動后輕松愉快、心曠神怡的感覺是由于堅持參加耐久跑的結果,進而激勵更多學生對耐久跑感興趣,主動自覺地進行耐久跑的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