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 琪
我不是一個愛和長輩作對的女孩,而且也并沒有感覺到自己有所謂“青春期的問題”,可是,每當(dāng)我想堅持自己的意見時,別人總是說我——“鉆牛角尖”。
有一次,我和家教老師討論一道我沒弄懂的數(shù)學(xué)題,他給我講的方法我懂了,但我還是不明白為什么自己用另一種方法就不對。我和老師說那個方法,他說,是某個公式不能在這里用云云。可我依然覺得可以用那種方法做出來——雖然還沒有得出結(jié)論。
那天的課,就在我反反復(fù)復(fù)地糾結(jié)于這個方法的過程中結(jié)束了,到最后還是得不出結(jié)果。臨走時,老師嘆了口氣,說:“你不要太鉆牛角尖了,能從多個角度想問題是好事,但像你這樣,是沒辦法學(xué)下去的?!?/p>
我不知道自己的這種行為是不是叫做“鉆牛角尖”,我只是在對待一件事情的時候,很想將它全部弄清楚:為什么這樣可以,那樣就不行;為什么必須按照這種方法開頭,而不能從另一邊開始做起;事情明明是這樣的,為什么有人偏說是那樣的……有一次寫作文,我把“胸有成竹”寫成“胸有成木”。老師返回時打了一個大紅叉,我很不服氣,跟同學(xué)討論為什么不能說“胸有成木”。同學(xué)說這是典故呀,我說典故也是可以變的呀,文同畫竹的時候“胸有成竹”,那別人畫樹的時候也可以說胸中有成木,胸中有小草或者別的什么,表達的都是相同的意思啊。同學(xué)說當(dāng)初這個典故沒有說樹木或小草,說的就是竹,那就是竹了,不管畫什么都得說“胸有成竹”。我們找到老師,老師耐心地告訴我成語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不能隨便改動。我說那如果我以后好好觀察樹木,然后成為畫樹的大師,那不也成典故了?未來的人有“胸有成竹”和“胸有成木”兩個成語可以選用,語言不就更豐富了?老師一時不知道怎么回答我,最后說,你這孩子真愛抬杠。
難道我說的沒有道理嗎?如果我問問題的方向有差錯,到底怎樣做才能糾正自己的思路?才能將自己正在思考的且搞不明白的問題從周圍人那兒得到幫助或啟發(fā),最終弄明白,而別人也不會說我是在“鉆牛角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