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浩
熬夜、加班、無暇娛樂、馬不停蹄地奔波……這樣的忙碌狀態(tài),恐怕已讓人心若寒蟬了。若是在這“忙”前面再加一個“窮”字,那無疑會給人暗無天日之感。然而,陷入這種“窮+忙”狀態(tài)的人并不在少數,英語中用“Working poor”來形容這群人,譯成漢語就是“窮忙族”。
據一項由11351人參與的在線調查顯示,75%的人自認為是“窮忙族”,12.7%的人表示“不清楚”自己是否為“窮忙族”,只有12.3%的人明確表示自己不是“窮忙族”……
“窮忙族”大概可以分為兩類,一種是賺不到錢的,一種是存不下錢來的,前者在職業(yè)規(guī)劃上出現(xiàn)了問題,后者在金錢規(guī)劃上出現(xiàn)了問題,缺少規(guī)劃讓他們被動地疲于拼命,卻缺少主動清晰的長遠目標。
|型窮忙族代表:韓小莉,31歲,商場導購不敢停歇的“窮忙”
六點半,鬧鐘將韓小莉從睡夢中吵醒,她迷迷糊糊地打了個哈欠,稍稍緩了緩神后,極不情愿地坐7起來。幾年前,她是一個愛睡懶覺的女孩,但現(xiàn)在,一年四季,她幾乎連一個懶覺也睡不了。眼下,她必須趕在七點半前,將孩子的一切打點好,然后,自己才匆匆坐上公共汽車,在八點前趕到商場,清點貨物,整理柜臺,做好一切營業(yè)前準備,以免挑剔的老板又掛著臉色。
韓小莉來北京已經七年了,剛來的時候她=十多歲,姿色不錯的她很容易就找到了一份服裝導購的工作。因為身材好,新款的衣服老板總是讓她穿上招攬顧客,這讓愛美的小莉過足了癮,還成為了銷售額最高的店員。
入行容易,收入不錯,小莉慢慢變成了資深導購。但是豐富的經驗也讓她開始挑剔老板,于是頻繁跳槽,經常換地方的她,幾年下來也沒能熬到店長,更別說管理層了。
去年,孩子出生了。為了居住條件好一點,一家三口在北五環(huán)外租了一套居室。房租加上撫養(yǎng)弦子的費用,讓兩口子壓力陡增,小莉自然不敢停下來。前不久,那家服裝店遷址,她每天從五環(huán)坐著公車往市里跑,晚上八點下班后,又坐著公車從市里往家輾轉,一個月只有兩天的休息日。年假、保險都沒有保證。有時候,看著那些和自己同時來北京的人,收入翻了幾番,韓小莉心里很不舒服??墒牵坪跎钊莶坏盟ゴⅲ拖袼约核f,有時候感覺自己就像一輛破卡車,來不及保養(yǎng),來不及剎車,來不及拐彎,就那么聲嘶力竭地向前沖著、跑著……
狀況分析:她一直在回避突破舒適區(qū)。
所謂舒適區(qū),實際上是我們習慣的一種心理模式,如果我們的行為和思維都在習慣的模式里,那么我們就會感到安全、踏實,而一旦突破這種習慣時,就會感到不適和不安。小莉一開始就從導購這個職業(yè)上嘗到了甜頭,于是就怎么也不愿意走出導購這個職業(yè)圈,然而沒有去考慮這個職業(yè)的發(fā)展性。
很多人看似在頻繁的換工作或尋找新的機會,其實卻陷入了《誰動了我的奶酪》的怪圈中。他們認為一開始就舒適和安全的環(huán)境永遠都會舒適和安全,懶于也不敢走出這個環(huán)境。這讓他們也回避了對自己職業(yè)生涯的長遠規(guī)劃,固守在舒適區(qū)里就不用去承受改變的風險和不安。然而,永遠守在一個地方, “奶酪”只會越來越少。
||型窮忙族代表:一敏,29歲,公司職員上上收入多,也躋身“窮忙族”
“如果說一敏忙,我們同意,要說她窮,那鬼才相信呢!”當一敏毫不客氣地將自己劃分到“窮忙族”時,周圍的朋友都深感不解。
一敏在一家企業(yè)做銷售經理,從一個城市飛到另一個城市,從一個國家飛到另一個國家是常有的事。不少人羨慕地說,—敏已經把坐飛機當成了“打的”。其實,只有—敏知道,光鮮的表面背后,是難以言說的無奈。她笑說:“朋友們看到的都是表面,實際上,我自己的生活——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但是,光鮮是有癮的毒藥,你一旦染上了,就很難戒掉!”
截止到今年,她已經有三年沒在家里過除夕了。當別人都一家人圍坐在—起,熱熱鬧鬧地吃團圓飯時,她仍舊孤身一人拉著行李箱走向飛機場,連頭發(fā)絲里都滲透著寂寞。她為工作所付出的體力和精力,是那些羨慕她的朋友們難以想象的。
前不久,弟弟結婚買房子,想向一敏借幾萬塊,一敏拿不出來。為此,弟弟還抱怨姐姐小氣。事實上,—敏雖然拿著高薪,但每月打點完高額房貸、名牌化妝品、高檔服飾、各種人際開支,卡上的錢的確所剩無幾。
有時候想想,一敏也覺得挺悲涼的,要是有一天,自己生病住院了,恐怕連支付醫(yī)藥費都是件不容易的事?,F(xiàn)在,一敏最渴望的,就是能過上“富閑”的生活,可是路在何方呢?想想自己也覺得迷茫。
狀況分析:她成了“光鮮”的奴隸。
雖然一敏的忙碌為她換來了高薪,但沒有規(guī)劃的花錢方式,有時候一回想,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收入到底花在了什么地方,這讓她還是脫離不了“窮”的味道,到頭來依然躋身于“窮忙族”。
許多人每個月賺三千的時候存不下錢來,賺一萬的時候也存不下錢來,總是覺得自己如果有了更好的工作,更高的地位,那么其他的“配套設施”也應該提高,例如買更高檔的商品,或者去更貴的餐館吃飯,于是還是月月光。其實他們的問題是缺乏對金錢的規(guī)劃??梢栽囍鵀樽约簻蕚湟粋€定期戶頭,每個月固定把工資的一部分存進去,或者做一些投資,例如為自己買保險,或者貸款買房等等。
走向“富困”的指路標
“忙”會讓身體超負荷運轉,同時也讓我們的心理承受很大的壓力。而身心是互動的,就會導致很多疾病的產生,比如偏頭痛、高血壓,缺血性心臟病、消化性潰瘍、月經失調等疾病,都與身心壓力有關系。
而“窮”則會給人的價值感和安全感帶來不利的影響,同時也會影響我們對工作和生活的熱愛。如果一個人的付出總是得不到正性的強化,長此以往,他將疲于付出。而這種感受,又是我們陷入抑郁、焦慮等情緒狀態(tài)的重要原因。
可以說,持續(xù)的“窮忙”會抹煞生活的激情,降低生命的質量。我們應該走出“窮忙”死循環(huán),朝著“富閑”努力。
經常思考自我:我是什么性格的人?我有什么特點?我適合做什么?我要過怎樣的生活?這樣的問題是應該經常思考的,否則,我們會被忙碌的思維主宰了大腦,跟不上自身變化的步伐。你也許會發(fā)現(xiàn),不斷攀升對你來講遠比原地踏步重要,現(xiàn)在健康遠比光鮮重要……想清楚了這些,你將會少一些人云亦云,多一份內心主見。
工作計劃要與生活結合:想想五年后你要達到怎樣的生活狀態(tài),如果你計劃明年結婚,后年生小寶寶,這些事情難免會對你的工作形成影響,完全不理會生活可能發(fā)生的變化,事到臨頭可能會讓你手忙腳亂。如果沒有快樂的生活,工作的成功將失去很多意義,讓“富”變得失去了意義,也就“忙”得沒有意義了。
合理安排時間:開始工作前,先將工作按照“緊急重要”、“緊急不重要”、“重要不緊急”、“不重要不緊急”四類進行劃分。除了最先處理“緊急重要”及“緊急不重要”的事情外,一定要將“重要不緊急”的也安排到每日的日程中,循序漸進地去完成。千萬不要被“不重要但緊急的事情”占用了所有時間,否則,那些“重要不緊急”的也會變成“緊急重要”的。如果時間都被“緊急重要”或“緊急不重要”的事物填滿,那人就一定會變成熱鍋上的螞蟻,陷入疲于奔命的狀態(tài)。
體驗每一份小快樂:快樂是心靈的維生素,只有不斷補充,才不至于營養(yǎng)不良。如果總是期待轟轟烈烈的大快樂,或者是花錢去買快樂,那么內心中的快樂需求一定不能得到及時的滿足。最好的辦法是學會體驗小快樂,一次晨練,一曲音樂,一顆閃光的露珠,一葉發(fā)芽的新綠,都是快樂的來源。學會體驗,心靈的節(jié)奏會不自覺地放慢,這時候,內心的忙碌感會大大降低,身體的忙碌感也會得到釋放。同時,你會因為快樂而感到滿足,“窮”在你的心靈中將無法立足。
科學理財:不管多少錢,如果它僅僅滿足時的欲望,而不能對以后的生活構成保障,那么它就無法帶給人安全感。因此,一個人會掙錢固然重要,會花錢會管錢也很重要。你金錢的多少是用來滿足眼前生活的,多少是為健康做保障的,多少是留給未來的,只有按比例合理分配,你才會對金錢有了真正的把控感,否則只會淪為忙碌賺錢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