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公遠
一天中午,我正在門診值班,一個小伙子扶著一位老人走了進來。老人一付痛苦的模樣,細問病情,方知他將近一周未解大便。老人素有便秘毛病,這次起病于10天前,當(dāng)時到某院求治,醫(yī)師給予大黃、番瀉葉等藥,服后雖然次日解大便一次,但過后再次發(fā)生便秘,又服上述藥數(shù)次,大便仍不通,遂來我院求診。
我細細診察,見他年老體弱,面色無華,唇舌淡,脈細弱,認為此證屬“假實真虛”,治當(dāng)以補為主,益氣養(yǎng)血,潤腸通便,不可妄下。當(dāng)即擬方:當(dāng)歸2克,黃芪15克,生地12克,麻仁10克,枳殼9克,玄參10克,知母10克,甘草6克。并囑其多飲水,多吃富含纖維素的蔬菜。服藥一劑后大便就通了,3劑后大便逐漸有規(guī)律,日行一次,老人不勝感激。
為什么此便秘不用攻下而大便得通呢?這是因為患者年老體弱,氣血兩虧,氣虛則大便傳送無力,血虛則津枯不能滋潤大腸,致大便秘結(jié)。此時若一味采用瀉下藥,則愈傷津液,不僅大便難通,而且更加秘結(jié)。反之,若補其不足,則腸道得潤,大便得通。這就像一條船擱淺在一條枯河里,要想讓其行走,一味強行地推之是不可行的,唯有使河內(nèi)漲滿水,則船可自行。
從上面這個病例我們可以看出,人到老年,由于氣血陰陽漸虧,其便秘同一般的便秘相比,有著自身的特異性。即多以虛為主,因而在治療上就不能一見大便不通就用大黃、番瀉葉之類的瀉下藥。也就是說不可妄瀉。需要辨證施治。常見的老年人便秘有如下幾種:
1.氣虛便秘:病人雖有便意,卻解便困難,便后汗出,體倦乏力,舌淡苔薄,脈虛。治宜益氣潤腸,方用黃芪湯(黃芪、陳皮、火麻仁、自竄)加減。
2.血虛便秘:病人大便秘結(jié),面色無華,頭暈心悸,唇舌淡,脈細澀。治宜養(yǎng)血潤腸,方用潤腸丸(當(dāng)歸、生地、麻仁、桃仁、枳殼)加減。
上述氣虛、血虛的便秘,有時單一出現(xiàn),有時相兼而至,文首所舉病例即屬此類,治宜兩者合參。
3.體虛便秘:病人大便艱澀,小便清長,四肢不溫,喜熱惡寒,舌淡苔白,脈沉遲。治宜溫陽通便,方用濟川煎(當(dāng)歸、牛膝、肉蓯蓉、澤瀉、升麻、枳殼加肉桂)。
老年便秘雖以虛為主,但也有少數(shù)實證,即便如此,治療時也不可一味攻下,而宜攻補兼施。此外,老年便秘除了藥物治療外,尚可配合一些食療。如將黑芝麻、核桃肉、松子仁等份細研,稍加白蜜沖服,對陰血不足的便秘,頗有功效。
〖編輯: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