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兒易患中耳炎
據美國《耳鼻喉和頭頸外科學報》一篇文章報道,肥胖的兒童更容易受到中耳炎的侵害。
為了搞清楚肥胖到底會不會增加中耳炎流膿的風險,韓國慶熙大學的金貞斌博士及其同事進行了一項研究,他們將155名2—7歲患有中耳炎的兒童作為病例組,另外118名沒有患中耳炎的兒童作為對照組。結果發(fā)現,病例組兒童的平均體重明顯高于對照組,并且前者的膽固醇水平也較高,但他們體內甘油三酯的水平并不高。因此,研究人員得出結論兒童時期的肥胖會對中耳炎的發(fā)展起到不利的影響,
此外,研究人員還建議,患有慢性中耳炎的肥胖兒童在治療時,更需要將引流管插進耳朵進行膿液引流,以避免中耳炎的重復發(fā)作。
背寶寶有利于脊椎正常發(fā)育
專家指出,背寶寶作為一種育兒的輔助手段,不但不會傷害兒童的軀體四肢,也不會影響寶寶的睡眠,相反,由于嬰兒同母親的密切接觸,還會給寶寶的生長發(fā)育帶來兩大益處。
第一,使脊柱正常發(fā)育,剛出生的嬰兒脊柱幾乎是垂直的,但正常成人的脊柱呈“S”形。兒時采取的體位姿勢是促進脊柱生理性彎曲逐漸形成的重要因素,如嬰兒的抬頭動作,能促進頸益的形成出生6個月能坐以后,由于頭部和上肢的重量作用在胸段脊柱上,于是逐漸產生了胸曲;站立及走路又促使了腰曲和骶曲的發(fā)育。
第二,促進寶寶的第二信號系統發(fā)育,第二信號系統指的是語言和大腦的其他功能,據研究,背寶寶對此也極有好處,父母如能適當安排時間背著小寶寶,一面可騰出手料理家務,一面又能同寶寶呢喃對語,培養(yǎng)寶寶的語言能力,促進大腦的發(fā)育,這實在不失為一種彌補困家務拖累而造成的早期教育不足的好辦法,
睡眠不足的寶寶易發(fā)胖
日本富山大學課題小組完成的一項調查顯示幼時睡眠偏少的孩子,其肥胖風險明顯高于睡眠充足的同齡人。
研究選取當地五千五百多名尚未出現肥胖問題的三歲幼童作為調查對象,進行跟蹤調查,調查結果顯示,睡眠時間在十小時以上的三歲兒童,到中學一年級時,約有12%發(fā)生肥胖,而睡眠低于九小時的同齡者,此一數值頓然上升到20%,其肥胖風險度則增大近16倍,
有關專家分析,睡眠時間不足,有可能造成具備分解脂肪功能的荷爾蒙量減少,以及因難以抑制交感神經活動而血糖值升高,這些都會成為導致肥胖的誘因,即便是成年人,也有數據顯示缺乏睡眠與肥胖相關,而在其他相關調查中還發(fā)現,兒童的睡眠習慣受家庭環(huán)境影響頗深,而幼時一旦形成的睡眠習慣,今后將很難改變。
分床睡,寶寶更加獨立
北京上瀕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德國慕尼黑大學教育心理學碩士蘭海指出很多寶寶不敢一個人睡覺,甚至到小學中商年級還不能分開,原因是寶寶的依賴性太強,而作為父母認為這是一件小事,沒有必要太看重,寶寶對童年的記憶是通過一件件小事積累起來的,對于寶寶而言,他在兩三歲甚至是一歲發(fā)生的事對他大腦發(fā)育影響是非常大的,通過“一個人睡”可以以點帶面讓寶寶在各方面都得到獨立。
在寶寶兩歲以前就可以分房睡,那時寶寶還沒有充分的自我意識,比較容易操作,到四五歲時,寶寶對睡眠的環(huán)境(甚至氣味)經非常習慣,那時候要分床或分房就會比較困難,所以分房和分床都是越早越好。
過早挖潛能,累倒寶寶
如今,希望子女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的家長熱袁于讓寶寶參加各類培訓班,以求早安排挖掘潛能,
對于這些家長的良苦用心,專家提出忠告,兒童早期潛能開發(fā)不等于從幼兒時期就讓寶寶學這學那,過早地逼迫寶寶學習過多的技能,會讓寶寶產生抵觸和厭煩心理。甚至有可能扼殺寶寶的潛能,可能會得不償失,曾祺解釋道,雖然寶寶的早期經驗對今后的成長與發(fā)展至美重要,但是真正的早期教育應該從兒童的心理出發(fā),這同時也是培養(yǎng)習慣教養(yǎng)的重要時機。
不少青少年犯罪是由其心理疾病引起的,而又有大部分的心理疾病是小時候就埋下的隱患,家長重視“一切從娃娃抓起”的同時也要重視一切從自身出發(fā),與寶寶一起成長,多關注兒童的內心世界,多與寶寶溝通,從而激發(fā)寶寶的潛能。
小兒感冒期間不宜運動
北京友誼醫(yī)院兒科副主任醫(yī)師胡彥宏提醒說,感冒患兒往往因未及時就診或運動過多而發(fā)展為急性心肌損傷或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造成心肌損傷的一種疾病,發(fā)病以3~10歲寶寶多見,臨床表現輕重不一,約半數寶寶在心肌炎出現前數日至1~3周表現為感冒或胃腸道癥狀,如發(fā)熱,咳嗽嘔吐惡心,全身不適等,常伴肌肉酸痛,關節(jié)脹痛,重者還會出現浮腫,氣急、活動受限等心功能不全癥狀。
因為寶寶自我保護意識差,即使生病期間也會奔跑,打鬧,嬉戲,這樣會增加心臟的負擔,使感冒進一步加重而誘發(fā)心肌損傷甚至發(fā)展成心肌炎,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孩子感冒期間仍堅持上幼兒園,這樣會因過度勞累而加重心臟負擔,使病情加重,是不可取的。
寶寶乘飛機最好叼奶嘴
3歲以下的嬰幼兒搭乘飛機更需要多一份關愛,第三軍醫(yī)大學新橋醫(yī)院兒科主任趙聰敏教授提醒廣大家長,帶寶寶坐飛機時,最好讓寶寶叼上奶嘴。
寶寶可能在飛機起飛或下降時哭鬧躁動不安。這是因為耳,咽之間有一條歐式管,當飛機起降過快,氣壓變化太大時,因歐式管不平衡而感覺不舒服。建議飛機起飛或降落時,用奶瓶喂奶或水讓小寶寶吸吮,大一點的寶寶可以讓他們嚼飛機上提供的零食,目的就是進行吞咽動作,減少不適感。
在給寶寶攜帶的玩具中,最好在給寶寶準備一件他平時感興趣的玩具的同時,再準備一件全新的,他未曾接觸過的玩具,這樣,一個舊的,一個新的,可以讓寶寶花時間去琢磨玩具,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一次空中旅行。
如果寶寶有上呼吸道感染或鼻竇炎,中耳炎等問題,最好先不要坐飛機。如果已經排定行程,建議遵照醫(yī)囑,使用鼻黏膜消腫藥或飛行耳塞,清除鼻部分泌物后,握鼻、鼓氣平衡中耳氣壓,可減輕航空中耳朵的不適癥狀。
愛音樂的寶寶性情更溫和
俗語說“學琴的孩子不變壞”。實際上,我們也會發(fā)現,愛好音樂的寶寶待人接物比較優(yōu)雅得體,不容易發(fā)生過激行為。
北京大學心理學教授沈政說“音樂能幫助寶寶陶冶情緒,是心理美育的一種方式。比如節(jié)奏明快的音樂使人情感振奮,旋律清新的音樂使人歡樂恬靜,而節(jié)奏幽雅的音樂具有降壓作用?!北本┌捕ㄡt(yī)院臨床心理科醫(yī)生西英俊則指出,音樂有助于寶寶辨別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反應,使他們更懂得理解別人的感受,識別不同的情緒,這有利于他們人際關系的發(fā)展,學習音樂的過程還是一個大腦完善和健全的過程。
視覺啟智有助于大腦智力開發(fā)
0~6個月的寶寶看世界是黑白的,而6~12個月的寶寶的視覺發(fā)育則處于色彩發(fā)展期。專家說,從寶寶出生到6歲,視覺發(fā)育會經歷黑白期,彩色期立體期和空間期這幾個階段,因此對寶寶進行視覺啟智的早教是非常必要的。
大腦的發(fā)育與視覺的發(fā)育是密不可分的,良好有效的視覺刺激能極大地提升寶寶的視敏度,可以讓寶寶更清晰精確地接受外界的信息與刺激,從而進一步幫助智力潛能的養(yǎng)成,促進腦部發(fā)育,家長可根據寶寶不同時期的視覺特點進行視覺上的刺激訓練,可以促進大腦的開發(fā)。
飲食結構不當可能引發(fā)兒童多動癥
很多家長注意到,寶寶吃了某些食品之后會變得特別亢奮,難以入睡,尤其是攝人巧克力,蘇打(碳酸水,“可樂”類飲品)或其他甜食后,會顯得精力充沛,情緒高昂,跳來蹦去,顯得極度活躍,多數兒科醫(yī)生相信,糖和食品添加劑令兒童過度興奮,注意力無法集中。
許多研究結果也表明,多動癥兒童服用某些食品之后,腦電波圖譜呈明顯改變,某些飲食結構的確是兒童行為異常的罪魁之一,不健康飲食結構會損害大腦功能,
具體您家寶寶要避免哪些飲食?不妨做個血液測試。檢查結果能報告出飲食過敏源,有助于調整寶寶的整體飲食計劃。同時,還能避免寶寶遭受那些飲食的侵害,
嬰兒也有嫉妒心
嬰兒哭鬧通常與饑餓,困倦,疼痛或其他不適有關,但最新研究發(fā)現,嫉妒等因素也會使嬰兒焦躁不安,
據墨西哥《宇宙報》報道,加拿大約克大學研究人員的一項研究發(fā)現,3個月太的嬰兒已經表現出明顯的嫉妒心理,而現有理論認為,嬰兒2歲后才開始顯露嫉妒害羞,驕傲等較為復雜的心理。
從事兒童心理和智力發(fā)育研究的瑪麗亞萊赫斯特帶領的專家小組對50名3個月,6個月和9個月大的嬰兒進行了4項實驗。實驗結果表明,當母親將注意力轉向其他人時(如聊天或其他形式的互動),嬰兒通常會蹬腿和發(fā)出不滿的叫聲,萊赫斯特指出,“吃醋”表現出一個人對失去所愛之人的害怕,嬰兒。吃醋。心理與人際溝通有關,是感覺到某人的出現威脅到自己與親人關系后所做出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