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20年前,在長達1400多公里、寬100到200米的分割兩德的“死亡分界線”上,850個崗樓及幾千公里長的障礙物被逐個拆除。20年后,這條分界線已經(jīng)變成了“綠帶”。不過,當?shù)厝恕⒄块T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對它的變化卻有不同的看法。
《環(huán)球時報》記者近日駕車穿梭在這條當年的“分界線”上,滿目都是綠綠蔥蔥的森林、河谷、沼澤、溪流。難怪,它被德國環(huán)保部門稱為“綠帶”。這條“綠帶”不僅是山毛櫸、杜鵑花等樹木花草的天堂,也是許多珍稀動物如雨蛙、黑鸛、貍貓等的棲息地。
然而,生機勃勃的“綠帶”卻掩蓋不了兩邊居民內(nèi)心的歷史創(chuàng)傷。據(jù)德國柏林社會研究所的調(diào)查,85%的東西德居民仍無法走出東西德分裂的陰影。記者在采訪時發(fā)現(xiàn),當?shù)鼐用翊蠖鄬Α胺纸缇€”的問題都不愿談及,因為這往往會觸動記憶。今年65歲的海姆特住在邊界線西側(cè)的霍格斯鎮(zhèn),離當年的死亡帶僅500米遠。因為以前很多人想要從這條邊界線逃離東德,被槍殺因此得名。
另一方面,在金融危機下,東西德地區(qū)的人們都把生活水平的下降怪罪于分界線的拆除。調(diào)查也顯示,50%以上的東西德人認為,不拆除分界線,他們的生活會更好。在采訪中,記者還了解到,邊界兩邊的人很少往來。很多東德人和西德人看不起對方。對此,德國《明鏡》周刊等德國媒體分析認為,德國東、西部居民心理隔閡的主要原因是,東部地區(qū)居民認為雖然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機會不均等,形同這個國家的“二等公民”。特別是金融危機下,東西德人矛盾加劇。
雖然目前綠帶兩邊東西德景致已大致相近,但還是可以看出許多不同。西德一邊農(nóng)田都是一小塊一小塊的,各式農(nóng)舍星羅棋布。而東德一邊,是一望無際的大農(nóng)場,那里的村落渺無人跡。
記者在當?shù)剡€碰到一些與拆除分界線同齡的德國年輕人。據(jù)悉,在德國生于1989年的有880459人。德國媒體把他們稱為“劇變一代”,今年他們都已經(jīng)20歲。在他們身上,記者沒有發(fā)現(xiàn)“歷史的沉重感”。一位叫亞妮娜的20歲女孩說,“對我而言,德國不再區(qū)分東部和西部。許多機遇都向我張開雙臂。”
實際上,當?shù)卣賳T和外國游客,也都以開放的心態(tài)看待當年的這條分界線。在穿越分界線的高速公路兩邊,到處是美國麥當勞、汽車休息站、大型游樂場,現(xiàn)在這里已經(jīng)成為司機、各國游客休息、娛樂的場所。來自美國、中國、日本等地的游客爭相在各個“東西德分界柱”邊留影。來自美國的游客戴維迪認為,德國人應該生活得更有樂趣些。
在金融危機下,當?shù)氐恼部吹搅肆紮C。在邊界線東德地區(qū),很多人民公社被開辟成度假點,來自全球各地的游客在這里體驗“共產(chǎn)主義生活”,集體勞動,集體聚餐,集體娛樂等。很多商人還開始大賣當年的分界線紀念品。
位于分界線上的德國哈茨地區(qū)的政府官員卡羅拉也對記者說,他們正在建一個“綠帶旅游區(qū)”。游客可以進行探險活動,同時接受歷史教育。德國旅游局的一位官員則說,再過5年,1400多公里的綠帶上將形成一條新的旅游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