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禾
“山神爺”是誰?位于太行山脈的河南省沁陽市的許多人都知道,他叫李萬祿,可人們要么叫他“老倔頭”,要么叫他“山神爺”。老倔頭有官不當,有福不享。那年,年方50歲的他辭了縣碳素廠廠長職務;只身來到太行山脈的神農山。
山神爺當先鋒
那還是20世紀80年代末,沁陽成立了旅游局,提出要開發(fā)神農山,因為神農山歷史悠久,傳說是神農嘗百草之地,但是由于戰(zhàn)亂和忽視環(huán)境保護,神農山變得滿目瘡痍。
從小就生活在山區(qū)的李萬祿對山有著深厚的感情,于是他主動請纓,當開路先鋒。他等不及上面撥給資金,造好房子;他不顧親人的阻止,獨自一人背著干糧,帶著鋪蓋卷,徒步來到神農山,找了一間被人遺棄的羊圈,作為辦公室和臥室。為了掌握神農山的第一手資料,每天清晨天不亮,他就起身,從山腳出發(fā),一天來回步行二十多公里山路,觀察地形,尋找景觀。餓了,啃口干糧,渴了,喝口山泉水。為了抵御野獸的侵襲,他還隨身帶著棍棒。
旅游景點自然以新、奇、特、險而吸引人。為了給游人創(chuàng)建優(yōu)異景點,李萬祿多次冒風險登上懸崖峭壁。1992年冬季的一天,他帶著當地的兩個山民,拿著繩索和干糧,來到海拔1000多米的山頂“舍身臺”。到了“舍身臺”,他發(fā)現(xiàn)離臺下面數十米處有個小山洞,山洞充滿神秘。
這時天色已晚,同行的山民勸他明天再說,李萬祿沒同意。只見他一只手摳著石縫,另一只手拽著崖間的荊條往上爬。誰知,剛上了兩三米,突然一只手拽的荊條折斷了,李萬祿從兩米高的崖間直挺挺地跌在山梁上。此時他傷痕累累,腰部疼痛難忍。他忍著全身的疼痛,用樹條子做了個簡易的梯子立在懸崖前,又打頭陣登著梯子往上攀登……
途中,繩索掛著的枯枝紛紛折斷,又一次差點把他從半山腰摔下來。幸虧下面的兩個人緊緊扶著梯子,沒有使梯子倒下。他終于拽著繩索一點一點地爬進洞里。到了洞內,只見云霧繚繞,清風徐徐,仿佛進入了仙境。他將那兩位山民接到洞里。他們在洞內繪好圖紙,測定好方位,并將其命名為“老君藏丹洞”。當晚,“山神爺”特別高興,一路唱著歌下山。
山神爺有真情
為了神農山早日成為旅游景區(qū),李萬祿不僅省吃儉用,而且自己降低工資標準,在長達四年多的日子里,他每月只拿200來元錢。他的辦公室至今還是一間只有十多個平方米的平房,而且和臥室連在一起。
1994年冬天的一個深夜,正在家里養(yǎng)病的李萬祿被山上的值班人員叫醒。原來這天下午從湖北來了三個搞園林規(guī)劃的專家在山上等他。有人提議,讓專家到李萬祿家來見面。李萬祿不肯,他說,園林規(guī)劃專家大老遠地趕來了,在山里等著咱,是為了能在現(xiàn)場商量工作,咱怎么能因為病痛讓他們到我家來?
他自己掏錢買好酒和鹵味,忍著病痛,和職工小王乘著租來的機動農用三輪車,打著手電筒,裹緊大衣,冒著凜冽的寒風出發(fā)了。在經過一座小橋時,由于那時下雪不久,積雪尚厚,使得一只車輪打滑,另一只車輪轉動,車一下失去了方向,向河里滑下去。小王年輕跳了車,李萬祿卻被三輪車底朝上蓋在了下面。幸是枯水期,李萬祿跌在厚雪覆蓋的石縫里、只是頭被磕破了幾處。小王含著淚把李萬祿從石縫里拉出來,李萬祿強忍疼痛,笑著安慰小王:“哭啥?幾塊石頭還能撂倒我‘山神爺?” 當晚,他倆和園林專家一起在山上商量完工作后,邊請專家喝酒,邊向專家請教。為了讓專家睡好覺,他撿來柴禾給專家取暖,自己一夜沒睡。
“山神爺”不服老
經過18年的建設,如今神農山已成為休閑度假、探險覽勝、科學考察、回歸自然的國家AAAA級風景旅游區(qū),共有八大景區(qū)136個景點。
神農山成了天然植物園,有珍稀植物1199種。神農山還成了天然動物園,當年,“山神爺”為了將猴子引到神農山,他和幾個小伙走過幾十個山頭,從山西將猴子幾十米、幾十米地引來。如今,神農山已有九千只國家保護動物太行獼猴。它們攀崖爬樹好不熱鬧。神農山還有狐貍、野豬、乃至松鼠……更是平添無限野趣。
18年過去了,“山神爺”年屆七旬。領導、家人都勸他該回家享清福了,可他卻說:“‘山神爺不在山上,還上哪兒?”如今,每天他還是登山爬坡,管理著景區(qū)。只是有時他常常感到人生苦短,要做的事情卻太多。于是,他又邁開了雙腿,向大山深處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