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炳寰
一
1960年秋,當中國原子能工業(yè)建設和原子彈的研制工作已經從蘇聯援助轉向全面自力更生的時候,時任二機部部長的劉杰開始考慮氫彈研制工作如何部署展開的問題。
劉杰在1957年作為中國政府代表團成員隨聶榮臻副總理同蘇聯政府代表團談判“國防新技術協(xié)定”時,從協(xié)定的文本中清楚地看出,蘇聯準備提供給中國的一種氫加強的實彈樣品屬于原子彈,而不是氫彈??磥?,氫彈和原子彈在原理與結構上可能會有很大的差異。劉杰曾找機會多次向二機部的蘇聯專家組組長詢問氫彈與原子彈在原理和結構上有什么不同。專家組組長表示不清楚,未作任何透露。看來,蘇聯在氫彈技術上對我們是嚴格保密的。劉杰認為,氫彈肯定比原子彈更復雜;研制氫彈必須由我們自己首先在氫彈的理論上進行探索突破;而進行氫彈理論探索,不會在短期之內獲得突破,這項工作也不能等到第一顆原子彈研制成功以后再進行安排。
一天,劉杰同錢三強商量此事。劉杰講了上述想法以后說:“九所現在正在全力進行第一顆原子彈的基本理論和關鍵技術攻關,沒有力量顧及氫彈的理論研究。為了不分散九所的精力,原子能研究所能不能組織力量在氫彈理論研究方面進行探索,先行一步?”
錢三強思索了片刻回答說: “ 氫彈的研制工作遲早是要進行的,早做布置好。氫彈有自己的原理,輕核反應有它自己的規(guī)律,與輕核反應有關的理論探索工作確實需要早做安排。我很贊成。原子能研究所還有一點理論物理研究力量,可以動員投入。”
劉杰聽了很高興,說:“那很好,就這么定了。”劉杰還特意囑托錢三強:“這項工作很保密,由你代表部來直接組織領導,對部黨組全權負責?!?/p>
隨后,劉杰把上述與錢三強商量好的事情告訴九局局長李覺。李覺表示完全贊同。
經劉杰同意,錢三強把二機部的上述決定向原子能研究所黨委領導人李毅等同志作了報告。錢三強在李毅的協(xié)助下,1 9 6 0年第四季度,在原子能研究所第四研究室增設了一個從事氫彈理論探索研究工作的機構,名稱叫“輕核反應裝置理論探索組”(簡稱“輕核理論組”,保密代號為“乙項任務”),由黃祖洽任組長。一開始成立時,這個組只有黃祖洽、蔡少輝、薩本豪、劉憲輝等同志。不久,擅長粒子物理的何祚庥也加入這個組, 并參與業(yè)務領導。以后又逐步增加了人員。起初, 他們主要是尋覓有關氫彈原理的知識和收集輕核反應截面等。
為了增強“ 輕核理論組” 的研究力量, 黃祖洽和何祚庥多次向錢三強所長建議,調本所1 9 5 5年榮獲“ 全國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 光榮稱號的副研究員于敏來參加研究工作。錢三強考慮了再三, 采納了這一建議, 并準備讓于敏任“ 輕核理論組”副組長。
于敏調入“輕核理論組”后任副組長。當時全組共有十一二個人。1 9 6 1年第四季度何祚庥等調到九所參加突破原子彈的工作。黃祖洽也在九所兼職參與原子彈的攻關,每周只有一半的時間在原子能研究所,“輕核理論組”的工作擔子主要落在了于敏的肩上。1 9 6 3年何祚庥又重新調回了“輕核理論組”。
錢三強具體負責主管“ 輕核理論組” 的工作。大約每隔兩個星期或一個月,黃祖洽、于敏和何祚庥便向他匯報一次工作進展情況。錢三強為他們解決了許多重大決策性的問題,也為他們解決了一些具體問題。
黃祖洽和于敏領導有方,把全組人員按學科劃分了幾個研究小組,黃祖洽、于敏及何祚庥分管各個小組的工作。
二
正當原子能研究所“ 輕核理論組” 正在探索氫彈的可能結構以及作用機理的時候,第九研究所理論部在交出了第一顆原子彈的理論設計方案后, 抽出部分研究力量從1 9 6 3 年9 月起, 也開始了氫彈原理的探索,并由副所長、理論物理學家彭桓武親自指導。他和理論部科學負責人先后得出結論:加強型原子彈結構,盡管其中伴隨著熱核反應產生,但持續(xù)代數較少,不可能成為氫彈。提出可就鈾與氘化鋰- 6相疊加強耦合等技術問題展開研究。
1 9 6 4年1 0月1 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試驗成功。11月2日,周總理聽取了匯報,并研究了今后的核試驗問題。
在研究今后的核試驗時,周總理問劉杰什么時候研制成氫彈?
劉杰回答: 氫彈理論的預先研究已經在探索, 現在還有許多問題吃不透。大概還得需要三五年時間。
周總理說:5年是不是太慢了。
周總理指示說:我們的四大目標是一年搞一個:今年原子彈在鐵塔上爆炸成功了;明年第二個是核航彈,原子彈空中爆炸;后年第三個是原子彈上導彈搞兩彈結合;1 9 6 7年第四個搞氫彈或加強彈試驗。
在這以后,九院理論部主任鄧稼先一方面組織人力研究原子彈的小型化,一方面迅速抽調了1 / 3 的力量, 對氫彈的二十幾項理論課題展開研究,以加速突破氫彈原理。
1 9 6 5 年1 月7 日下午, 劉杰在二機部黨委會議上講話時,傳達了不久前毛澤東主席的指示。毛主席說:如果有氫彈、導彈,仗可能就打不起來,和平就更有把握了。原子彈要有,搞起來也不會多,嚇嚇人,壯壯膽。毛主席又說:還有三年才搞成氫彈,太慢了。
1 月2 3 日, 毛主席在聽取國家計委關于經濟建設長遠規(guī)劃設想的匯報時指出:敵人有的,我們要有, 敵人沒有的, 我們也要有, 原子彈要有,氫彈也要快。管他什么國,管他什么彈,原子彈、氫彈我們都要超過。
黨中央對掌握氫彈的要求如此緊迫, 二機部領導的心情是很焦慮的。這時,氫彈研究工作的發(fā)展向劉杰、劉西堯等二機部領導提出了一個迫切的問題:如何對待原子能研究所“輕核理論組”和九院理論部這兩方面研究氫彈理論的研究力量。必須把這兩方面的研究力量統(tǒng)一起來,把兩股繩擰成一股繩,集中力量,形成拳頭,集智攻關。
三
3 月1 0 日下午, 在規(guī)劃會議上,領導小組成員們討論了準備進行含有熱核材料的原子彈試驗性裝置的設計工作和進行核試驗的問題。
為了給氫彈理論研究提供必要的物理參數,劉西堯和彭桓武、朱光亞等到原子能研究所商請該所緊急安排對熱核材料的核反應截面進行數據測量的任務。該所抽調3 0余名科研人員組成突擊隊,由實驗核物理學家何澤慧先生擔任業(yè)務總指揮。經過幾個月的實驗研究,分批完成了一套熱核材料的核反應截面數據的測量,獲得了可靠的實驗數據。
為了突破氫彈原理, 實現“ 1 1 0 0 ” 目標,九院理論部分兵作戰(zhàn),多路探索。鄧稼先、周光召、于敏、黃祖洽等部主任,帶領有關研究室的人員分別攻關奪隘。
到了1 9 6 5年的7月,在彭桓武副院長和理論部幾位主任的組織領導下, 理論部的研究人員在過去原子能研究所“ 輕核理論組” 和理論部氫彈探索的基礎上, 經過半年的努力, 雖然在氫彈探索的道路上有所前進, 確定了熱核燃料
的取舍, 著重研究了突破氫彈的兩條可能的技術途徑, 但計算結果表明, 兩條技術途徑都有各自的困難。其中的一條途徑是加強型模型,已弄清楚了這種模型的威力與重量的關系,要想威力上去, 重量就得上去; 在總威力中,聚變威力所占的份額不能隨著威力的增加而增加; 這種核彈中所加的熱核材料, 固然能起到加強原子彈的威力的作用, 但由于熱核材料燃燒得不充分, 這種加強作用又是有限的; 對于好材料的作用也進行了探索。結論是: 這條途徑與“ 1 1 0 0 ” 這一目標相差甚遠。探索突破氫彈的技術途徑一時受阻。
在此時刻, 二機部部長劉杰的思路回到了1 9 6 4年1 2月3日和1 9 6 5年2月3日向中央專委呈送的《關于加速發(fā)展核武器問題的報告》上,即:力爭在1 9 6 8年開始進行氫彈裝置的試驗,然后再盡快地解決上導彈的氫彈。
劉西堯對氫彈研究工作抓得很緊, 7 月初,劉西堯又與九院副院長彭桓武、朱光亞一起指導理論部開了一個規(guī)劃修訂會, 對2 至3 月間制定的《氫彈科研大綱》作了修改。經過會議討論,研究人員認識到,要改變過去想一下子把聚變的份額提高很多的做法,腳踏實地分階段前進。第一步,在繼續(xù)探索氫彈原理的同時,先做幾次大威力加強型核彈試驗。即重量可以放寬,先設計轟-6飛機能攜帶的威力在100萬噸左右TNT當量的核炸彈。第二步再設計“1 1 0 0”能裝到導彈頭的氫彈。
四
9月2 7日,在孫和生的帶領下,5 0多位出差人員來到華東計算技術研究所。
到上海安頓好以后,大家馬上著手安裝從北京帶來的各種程序,進行調試和對算。首先解決了程序計算中中子不守恒的計算方法問題。很快編出了大型計算機程序,開始了三相氫航彈的優(yōu)化設計,進行了大量的數值模擬計算。很快就算出了一批模型。從結果看,離領導上的要求并不太遠,只要加入少量的貴重好材料,威力就可以提高到100萬噸TNT當量。但是,這批模型的聚變份額都很低,這表明其中的熱核材料并沒有充分燃燒。
為了找出優(yōu)化設計中問題的所在, 繼續(xù)前進,于敏從計算的多個模型中選了三個用不同核材料設計的模型,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系統(tǒng)分析。
于敏緊緊抓住了問題的關鍵, 開始了新的思考。他首先分析了原子彈爆炸所釋放的各種能量形式,比較了它們的特性與在總能量中所占的比例,明確了一種比較容易控制、駕馭的能量形式。然后,他想出了一個減少這種能量損失、提高其利用率的精巧的結構,估計了有多少能量可以被利用,又有多少可以用來壓縮熱核材料氘化鋰- 6,如何有效的利用這些能量,氘化鋰- 6能壓縮到什么程度,如何使它點火和自持(自行維持下去)燃燒等等。
在當時的情況下, 要在計算機上對于敏想出的復雜構形的氫彈進行數值模擬計算是不可能的。按照于敏的想法, 先驗證原子能壓縮是否能使聚變材料自持燃燒。為此準備了兩個模型。通過改變計算模型的外邊界條件的辦法,來模擬原子彈能量通過某種機制瞬間作用在由相當數量的聚變材料氘化鋰- 6 及其他材料構形的氫彈主體上。
11月1日晚,先計算第一個模型。在J501計算機機房里柔和的燈光下,計算組組長湯敏君在撥動著計算機操作臺上的鍵鈕。蔡少輝和孟昭利趴在機房地板上忙著查閱紙帶卷,檢查輸入與輸出的數據有無差錯。于敏在一旁拿著計算尺和鉛筆不時地在計算著什么和寫著什么。計算機在忠實地執(zhí)行著主人的指令,紙帶卷上緩緩地輸出令人興奮的數字。最后的結果就如于敏事前所料。在場的人都很興奮。接著,于敏同大家一起商量,臨時又加算了一個材料比例不同的模型。結果也不壞。11月3日,計算了另一個模型,也取得了完美的結果。至此,兩類共三個模型的計算結果表明,只要能駕馭原子彈能量,我們就可以設計出百萬噸級的氫彈來!
五
在此期間,孟昭利參加的小組也經過大量計算不斷改進氫彈主體壓縮的近似條件,最后得到了一個很好的解析函數描述的氫彈主體接收輻射能的邊界條件。
此后,氫彈新原理小組在于敏的領導下繼續(xù)做了許多工作。經過這一段時間的系統(tǒng)工作,發(fā)現了一批重要的物理現象和規(guī)律。這些規(guī)律對隨后的氫彈物理設計和核試驗診斷都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于敏把各方面的研究成果歸納整理成從氫彈初級到能量傳輸到氫彈次級的原理、材料和構形基本完整的氫彈物理方案以后,又一次向大家作了學術報告。于敏逐一分析了氫彈反應各個過程的現象、規(guī)律和物理因素,描繪出一幅氫彈反應過程的比較完整的物理圖像。
1 1月下旬,突破氫彈原理的電話用暗語打到北京后,鄧稼先主任第二天就飛至上海。一到嘉定,鄧稼先立即聽取了于敏等人的匯報,并與大家一起通宵達旦地分析計算結果,詳細討論技術問題。他對新原理表示首肯,他和大家的心情都十分興奮,歡欣鼓舞。
鄧稼先不僅詳細地與大家討論了氫彈新原理,還十分滿意地聽取了兩個月來大家在加強型三相氫航彈優(yōu)化設計工作所取得的進展。當他聽說優(yōu)化設計中有的模型威力可以達到8 3萬噸T N T當量時,他要求再加大。科研人員馬上設計了一個威力更大的模型,并上計算機計算。鄧稼先同科研人員一起上機看計算結果,結果很好。他要求孫和生組織大家把在上海所取得的重要成果趕快整理好。
1 2月初,鄧稼先與孫和生一起把于敏他們在上海發(fā)現的有關物理現象、規(guī)律和突破氫彈原理的設想方案等重要成果帶回北京。
幾天后, 于敏也奉調回北京匯報。留在上海的研究人員,在蔡少輝副主任的組織下,繼續(xù)深入研究氫彈原理,并在物態(tài)方程小組的研究人員幫助下,用較為嚴格的狀態(tài)方程進行計算。隨后,他們對加強型三相氫航彈的優(yōu)化設計工作進行總結,開始編寫科研報告。1 9 6 6年1月4日,他們終于帶著在上海奮戰(zhàn)了近100個日日夜夜的豐碩成果回到北京。
這個氫彈原理理論設想方案的基本思想是:氫彈是把熱核裝料(通常用氘化鋰- 6)加熱到高溫發(fā)生聚變反應,在瞬時釋放出巨大的能量。發(fā)生聚變反應的先決條件是高溫、高密度。要使熱核裝料燃燒充分,必須使燃燒區(qū)的高溫維持足夠長的時間,這就需要創(chuàng)造一種自持聚變反應的條件,這個條件要由原子彈爆炸來創(chuàng)造。因而,氫彈包含有“初級”和“次級”兩個部分。用來為自持聚變反應創(chuàng)造條件起引爆作用的原子彈爆炸裝置,稱為“初級”或“扳機”(后來我們又把它稱為引爆彈)。使熱核裝料發(fā)生聚變反應釋放出能量和中子并誘發(fā)鈾- 2 3 8外殼發(fā)生裂變反應釋放出更多能量的氫彈主體部分,稱為“次級”或“被扳機”(后來我們又把它稱為氫彈主體)。高威力氫彈爆炸時釋放的巨大能量,主要來源于氫彈主體部分。
六
劉杰部長1 2月初在北京獲悉九院理論部已突破氫彈原理后,喜出望外。正在青海二二一廠主持“四清”運動的劉西堯副部長得知氫彈原理已
經被突破的消息后,也很高興。他在征得劉杰的同意后,立即指示九院副院長吳際霖,要在即將召開的該院科研、生產兩年規(guī)劃會議上優(yōu)先討論研究新突破的氫彈原理。
1 2 月8 日, 九院副院長彭桓武在青海二二一廠召集院內的專家開會,研究論證了于敏等人新突破的氫彈原理理論設想方案。與會專家認為沒有理由對此方案表示懷疑,它很可能成為突破氫彈的重要途徑。
9 日至1 0 日, 吳際霖主持召開了九院1 9 6 6~1 9 6 7年核武器科學研究與生產兩年規(guī)劃討論會。于敏向與會者詳細介紹了利用原子彈作為“扳機”(“初級”)來引爆“被扳機”(“次級”)的兩級氫彈原理理論設想方案,以及實現該方案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技術問題與結構問題,初步提出了對爆轟實驗、加工制造、核測試診斷等方面的要求。
12月29日、30日、31日,周總理主持召開中央專委第十四次會議。著重討論了下一階段核彈和導彈的研制工作。
劉杰匯報了二機部黨委1 2 月1 3 日請示報告的內容。周總理很關心已突破的氫彈原理的新設想。他還問劉杰:準備好“扳機”試驗需要多長時間?明年能成功嗎?劉杰答:明年年底可以試驗“扳機”。外國經常爆炸2萬噸TNT當量的核試驗,很多試驗是為了解決和改進“扳機”。
會議原則批準了1966~1967年核武器研制兩年規(guī)劃和1966~1967年導彈的研制計劃。
此后, 二機部按照總的計劃安排, 在繼續(xù)開展加強型原子彈、中近程地地導彈原子彈頭等項研制、試驗準備工作的同時,也迅速展開了突破氫彈原理,力爭在1 9 6 6年底前后進行氫導彈頭“扳機”試驗的各項準備工作。
七
1 9 6 6 年1 月, 九院實驗部制定了爆轟模擬實驗方案,并為探索模擬試驗方法進行了一系列小型試驗。九院理論部最初提出的進行爆轟模擬實驗的“扳機”結構方案存在著三個難以克服的技術問題。面對三大技術難題, 王淦昌、彭桓武、陳能寬、周光召、于敏等科學家,多次與在第一線工作的理論、實驗和設計人員在一起分析研究, 尋找解決的辦法。經過3 個多月的不懈努力, 進行了上百次爆轟模擬實驗和反復研究分析,在大家的相互啟發(fā)下,最后解決了“扳機”系統(tǒng)的結構方案。經過爆轟模擬實驗,取得了滿意的結果,從而圓滿地解決了遇到的三大技術難題。4月7日,九院理論部根據爆轟模擬實驗結果,修改了原來的理論模型。這樣,就誕生了代號為6 2 9 的氫彈原理試驗裝置的“ 扳機” 理論設計模型。
為了加快實驗研究,突擊完成6 2 9裝置全部的爆轟模擬實驗, 4 月7 日, 九院領導研究決定,把實驗、理論和設計人員組織起來,在實驗部成立了第二研究室。
研究人員通過大量的縮小比例的、不同代用材料的爆轟模擬實驗,采取了巧妙辦法,解決了系統(tǒng)保護這一主要技術難關。在進行一系列爆轟模擬實驗中,由二室科研人員黃世明等負責研究的X光透視照相診斷技術,有效地觀測到了系統(tǒng)結構破壞的過程。
就在此時, 核試驗基地、九院、空軍等單位遵照中央專委的要求完成了含有熱核材料的加強型原子彈空中爆炸試驗的各項準備工作。這次核試驗于5 月9 日1 6 時( 北京時間) 進行, 爆炸成功。這次核試驗給氫彈理論研究提供了實測數據,加深了對熱核聚變規(guī)律的認識。
到了6 月上旬, 在經過了大量的理論計算和爆轟模擬實驗以后, 6 2 9 裝置“ 扳機” 的理論設計方案初步確定。1 9 6 6年8月1 9日和9月8日,九院先后進行了兩次1∶1尺寸的局部爆轟實驗,并最后于11月12日晚成功地進行了一次1∶1尺寸的整體爆轟出中子實驗。實驗結果非常理想。至此,氫導彈頭“扳機”試驗的方案最后被肯定。
與此同時,8月15日至9月3 0日期間,九院實驗部三室的研究人員還完成了62 9核裝置的次臨界安全試驗,結果表明,各裝配操作環(huán)節(jié)都是安全的。
九院理論部的研究人員,在配合爆轟模擬實驗確定6 2 9 裝置“ 扳機” 理論設計方案的同時,還進行了6 2 9 裝置“ 被扳機” 的理論研究計算工作。經過幾個月的不懈努力,到1 1月,從理論上解決了這個問題, 確定了6 2 9 裝置“ 被扳機” 的理論方案。
1 9 6 6年4月3日至1 1日,國防科委在核試驗基地召開會議,請二機部九院、工程兵設計院、核試驗基地研究所等單位的技術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研究了“扳機”核試驗的方案。
會議研究商定,本次核試驗的測量項目由九院、核試驗基地研究所、原子能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上海光機所、西安光機所、長春光機所及浙江大學等單位分工合作來完成。
4 月間, 張?zhí)N鈺( 核試驗基地司令員) 、胡若嘏與有關工程技術人員還到核試驗場區(qū)勘選了鐵塔的位置。5 月1 1 日, 張?zhí)N鈺在核試驗場區(qū)向剛剛主持完含有熱核材料的原子彈空爆核試驗的張愛萍副總長、劉西堯副部長匯報了勘選鐵塔位置的情況及安排的測量項目。5月下旬,張?zhí)N鈺、張英(核試驗基地副司令員)等又進行了工程定位勘察,本著不影響空爆試驗區(qū)的連續(xù)使用、確保核試驗場外下風方向附近地區(qū)居民的安全、盡可能利用空爆試驗區(qū)的部分現有工程及新建測量工程能夠多次使用這三條原則, 選定了鐵塔的位置。
6 月1 4 日, 周總理在中南海西花廳主持召開部分中央專委委員參加的中央專委小會, 聶榮臻、趙爾陸、劉杰、王秉璋( 七機部部長) 出席了小會。會議批準了所選的鐵塔位置, 同時要求國防科委和核試驗基地要積極采取減少放射性沉降和加強防護的措施,確保這次核試驗的安全。
6 月中旬, 國防科委召開了氫導彈頭“ 扳機”試驗準備工作會議,李覺副部長及九院、核試驗基地等單位負責同志和技術人員參加了會議。會議商定1 2 月1 日前完成試驗的各項準備工作,待命試驗。會后,核試驗基地制訂了工作計劃,陸續(xù)展開了試驗的各項準備工作。
二機部九院在加緊6 2 9核裝置理論設計和爆轟實驗的同時,也積極地投入了分工承擔的核爆炸測量項目的準備工作。
9月2 5日下午,周總理在人民大會堂福建廳主持召開中央專委第十六次會議。會議著重討論了中近程地地導彈與原子彈頭兩彈結合飛行試驗和氫導彈頭“扳機”核試驗的問題。會議在討論這次“扳機”核試驗時,會議原則同意二機部7月2 2日上報的氫彈裝置研制方案及國防科委9月2日報告中的工作安排,要力爭年底進行核試驗,以便早日突破百萬噸級氫導彈頭技術關。
八
參加這次“扳機”核試驗的軍內外單位共2 8個,技術和保障人員6408人。
九院加工好的供預演用的氫彈模擬裝置( 6 2 9 - 0 ) , 于1 2 月1 1 日空運到核試驗現場。經過檢查、總裝配以后,于1 6日順利地吊上鐵塔就
位。在各項準備工作基本就緒后,1 2月1 8日核試驗場區(qū)進行了全場聯試。2 0日進行了全場綜合預演,全面檢查了各項準備工作,并按正式試驗所規(guī)定的全部程序和動作進行了演習。
正式試驗用的氫彈裝置, 于2 1 日1 5 時2 0 分空運到核試驗場區(qū)。2 5 日完成了氫彈裝置的總裝配。
2 5日晚,張震寰主持召開第五次核試驗黨委會議,研究氣象情況。根據氣象預報,2 8日可能是適合試驗要求的好天氣。2 6 日3 時, 核試驗黨委向國防科委并周總理、中央專委請示,擬先按2 8日正式進行核試驗來安排各項工作,待氣象情況查明后,再請示批準零時。周總理批準了這一請示。
2 6 日下午, 正式試驗用的氫彈裝置吊裝到102米高的鐵塔塔頂工作間。
2 6日晚,張震寰主持召開核試驗黨委會議,聽取了氣象匯報。根據預報,2 8日中午將出現適合試驗要求的短時間的好天氣。試驗黨委討論擬將試驗零時定為28日12時(北京時間)。
晚上, 聶帥用保密電話向周總理做了匯報。周總理同意零時定在2 8 日1 2 時, 并預祝試驗成功。
2 7日1 3時,核試驗場區(qū)進行了全場最后一次聯試,結果良好。僅效應工號有兩臺測試儀器沒有動作,后已排除故障。效應試驗的動物于2 0時布設完畢。
2 1時,九院的裝配工人與技術人員開始在鐵塔頂部安放氫彈裝置的工作間內接插雷管。
2 8日黎明,核試驗場區(qū)的天氣變壞,云層變厚,下起了小雪。
9 時場區(qū)還下著雪, 1 0 時雪漸漸停了。隨后,云層逐漸變薄,出現裂縫。云區(qū)向核試驗場區(qū)東部移動。1 1時許,聶榮臻元帥等來到核試驗現場指揮部觀察所。
臨近12時,全場區(qū)少云,晴空如洗。1 2時,在聶帥親自主持下,氫彈裝置按時爆炸。
在距爆心以西2 3公里的參觀點處,于敏從護目鏡中看到了氫彈裝置爆炸瞬間較亮的閃光。閃光過后,于敏馬上摘下護目鏡,看到半球形的火球在膨脹并上升。幾秒鐘后,火球變成棕褐色的煙云并連同地面的塵柱一起上升,開始形成蘑菇狀煙云,并聽到了春雷般的巨大爆炸響聲。
聶帥看到了翻滾著的蘑菇狀煙云向上升起的時候,他向在場的科學家、基地的領導和指揮部的工作人員握手,表示熱烈祝賀。
這次核爆炸后還取得了大量的測量數據,特別是取得了熱核反應過程、氘化鋰-6反應速率及聚變威力等重要數據。根據對多種測量數據的綜合分析,這次爆炸的威力為12.2萬噸TNT當量。試驗取得了圓滿成功。
責任編輯/梁東元
供 圖/云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