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目前,湖北的期刊數量已從改革開放之初的17種增至404種,居全國第三位、中部六省第一位,全省期刊平均期即數、總印數、總印張數三大指標居全國第三位、中部六省第一位。2007年全省期刊總銷售額達6.08億元,居全國第二位。期刊質量也進入全國領先水平。三屆國家期刊獎評選,湖北省獲獎期刊這39種次,其中16種期刊獲第三屆國家期刊獎,在全國各省市中居第二位。
為了總結湖北省期刊業(yè)在改革發(fā)展中的寶貴經驗,探討湖北省期刊業(yè)發(fā)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zhàn)。群策群力解決期刊發(fā)展中遇到的迫切問題,為期刊界提供交流的平臺,本刊特開辟“期刊研究”專欄,歡迎期刊界同人踴躍授稿。
本刊訊黃永明報道:2月24日,湖北日報傳媒集團召開2009年期刊工作會議。會議圍繞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總結期刊工作經驗,就提高期刊的文化感染力和品牌凝聚力、確立新一年度的工作目標等作出部署。
集團董事長、總編輯江作蘇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他指出,這一次期刊工作會議,是由集團提議召開的,目的是強化對期刊工作重要性的認識。胡錦濤總書記指出,要進一步提高輿論引導能力。在這一方面,集團各類媒體面臨著共同任務,期刊在這方面的作用同樣是無可替代的。目前,集團擁有9種雜志,她們對于集團傳媒事業(yè)的興旺、坦造湖北文化新品牌、促進全國文化事業(yè)的繁榮。承擔著重大使命。集團“一主兩翼”戰(zhàn)略,已經見到成效。期刊已經成為集團支柱型增長點。
他認為,全球性金融危機,已經影響到經濟的發(fā)展。一些傳媒專家認為,經濟下滑的時期,反而構成文化繁榮的重要機會。集團從事期刊工作的同卷們,要抓住有利于媒體發(fā)展的時機,不放松斗志,否則會被歷史淘汰。同時,要強化對目標追求的意志,向著全國一流品牌和支柱型增長點的目標邁進。
他指出,我們要實事求是地查找期刊內部薄弱環(huán)節(jié),向內使勁,轉化不利因素。用一流的辦刊質量,爭取最大的市場份額。發(fā)展遇到困難,人們會有兩種思路,一種是找客觀原因,另一種是向內使勁,著力改進刊物質量,提高服務水平。在向內使勁方面,《特別關注》編輯部付出了艱苦的努力。集團對《特別關注》的扶持是不遺余力·的,但是,他們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想辦法、勇于探索期刊發(fā)展的規(guī)律,如終保持這樣一種精神,對于刊物成長為百萬大刊,也起到關鍵作用。在創(chuàng)辦初期,民營書商只包了三期就退出,并不看好《特別關注》的前景,編輯部也曾遇到很大的困難。勇于面對困難,探尋發(fā)展新路,才有了后來的百萬大刊。中國期刊協會前會長張伯海先生說,《特別關注》的可貴之處,不在于超過百萬份的發(fā)行量。而在于探索出中國期刊發(fā)展的新途徑,走出了自己的路。所以,我們要學會編織式營銷,能夠將一團亂毛線,編織成一件華美的衣服;不要滑雪式的營銷,滑到哪里算哪里。集團每種雜志都有各自的受眾、各自的市場前景。各個雜志編輯部,要注意提高轉化不利因素的能力,用一流的辦刊質量,爭取最大的市場份額。
他強調,要注重以人為本,營造人才成長的良好氛圍。刊物能否興旺,關鍵在于人才。各個雜志定位不同,風格千差萬別。要善于放手使用人才,通過總結經驗,不斷提高人才的素質,使之成為具有理論素養(yǎng)、操作能力又很強的業(yè)務能手。在改善人員待遇方面,集團盡了最大努力。各編輯部也要多創(chuàng)造財富,多創(chuàng)造價值,為提高員工待遇創(chuàng)造基礎條件。
他要求,確定工作目標,制訂相關措施,保證工作有節(jié)奏地向前推進。期刊編輯部普遍塊頭小,人員少,但是,有無目標,人員精神面貌和工作效果完全不同。
集團副總編輯、期刊中心總監(jiān)蔡華東主持會議并講話。他說,期刊是集團“一主兩翼”戰(zhàn)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集團對期刊工作非常重視。2008年,各編輯部始終保持昂揚的精神面貌,取得了突出的成績?!短貏e關注》編輯部對集團做出重大貢獻;《前衛(wèi)》和《可樂》兩個編輯部走出虧損困境;《愛你》向集團上繳了利潤;《新聞前哨》在搶占學術制高點方面,獲得廣泛好評;《城市情報》改版后,出現新面貌;《大武漢》經營狀況改善;《家庭保健》充實辦刊理念,拓寬了社會影響面;《黨員生活》雜志擴大了發(fā)行量,銷售收入創(chuàng)歷史最高水平。今后,要強化集團一盤棋的思想,把期刊這盤棋下活。
各雜志編輯部負責人。楚天廣告總公司、楚天發(fā)行總公司:楚天印務總公司負責人也在會上發(fā)了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