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美紅
舉重成績的提高是依賴各種身體素質的提高,這是提高專項成績的基本要素;而腿部力量又是舉重所需要的大力量之一,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膝關節(jié)受傷不能進行正常的腿力訓練,將會直接造成專項運動成績的下降。在膝關節(jié)受傷這種情況下,通過有效的方祛,進行腿力訓練,將會使影響減少到較小,從而使系統(tǒng)訓練不受到大的影響,更好的保證系統(tǒng)化訓練。本文采用重復訓練法的對比法對上海市普陀區(qū)少體校舉重組6名運動員(其中一線1名、二線4名。平均年齡17歲,平均訓練年限7.5年)進行了研究。運動員基本情況見附表。
1研究方法
1.1胸前高蹲與靜力相結合的練習:
在膝關節(jié)做負重深蹲時疼痛的情況下,為了不至于使腿部力量顯著下降或萎縮,必須采取適當?shù)耐炔苛α康拇碳ぞ毩暋_@就是,采用高蹲與靜力相結合的練習法。也可以在膝關節(jié)反應比較好的情況下把胸前高蹲與挺舉預蹲結合來練習。這對上挺也會有很大的好處。
練習中可根據(jù)每個人的具體情況適當安排負荷強度及屈膝角度。原則上以本人不感到疼痛的角度和重量為準。一般膝關節(jié)角度可在110度——140度之間。練習組數(shù)8組左右,每組3—5次。在每組最后一次高蹲中,可選自己挺舉預蹲角度進行靜力3—5秒。這樣收效較好。
1.2坐蹲與深蹲相結合的練習:
坐蹲這種練習,可分前坐蹲及后坐蹲兩種。這種練習可以在膝關節(jié)疼痛逐漸減輕的情況下進行。通過坐蹲可以增強臏韌帶及股直肌的力量。此外,由于坐蹲可以進行較大強度的練習,膝關節(jié)的承受力得到加強,為下蹲翻站立及挺舉打下力量基礎。
前坐蹲的練習角度,可選擇本人挺舉下蹲翻后起立時感到最困難、最吃力的角度進行。盡量把前坐蹲時膝關節(jié)的角度控制到90度左右,因為運動員在挺舉下蹲翻起立時,往往站到此角度時因力量不濟而失敗。在平時的訓練中,把前坐蹲的人強度練習安排在前深蹲的后面就可以彌補這個弱點。至于坐蹲組數(shù)次數(shù)安排,舉例如下:
先準備活動,10組左右。前提是要把膝關節(jié)和腰活動開,強度是由輕到重。到一定強度開始計算組數(shù)比如:首先深蹲130公斤3—4次2組,140公斤3次2組,150公斤1—2次2組。接著坐蹲100公斤5—8次3組,110公斤3—5次3組,120公斤1—2次2組。
也可以根據(jù)自己具體情況增加有效組數(shù)的練習,強度根據(jù)自己的訓練水平而定??偟慕M數(shù)不易太多,以免造成臏韌帶疼痛。
前坐蹲時要注意上體保持正確的姿勢,同下蹲翻起立的姿勢一致。不能弓背含胸。
1.3深蹲與靜力相結合的練習:
這種練習在膝傷基本痊愈后即可安排,可在每組2—3次深蹲中的最后一次下蹲中進行靜力蹲3—5秒鐘。然后站立。在做靜立時,大腿與小腿可保持一定的角度及肌肉的緊張度。強度由輕到重,增加重量到3秒鐘后能勉強站立起,就不需再增加重量了。
采取靜立練習,主要是避免單獨連續(xù)采用大重量的動力性練習造成膝關節(jié)受傷部位疼痛(因為膝傷多在動力性訓練承受負荷過大時產(chǎn)生疼痛),所以適當進行靜立蹲可以減少膝關節(jié)的摩擦而有助于增強膝關節(jié)周圍肌腱與韌帶的力量。
2 研究結果
女隊運動員由于長期大強度的訓練,隊員不同程度的都存在著膝關節(jié)的問題。在膝傷后的恢復訓練都不同程度的采用上述方法,效果都比較明顯。在傷后恢復正常訓練時,腿部力量都沒有大的退步,有的基本與傷前力量保持一致;另外在平時沒有受傷時也可以進行這樣的訓練,對膝關節(jié)起到保護作用,也可以增強腿部肌肉的力量。
3結論:
3.1通過膝關節(jié)傷后采取腿部力最訓練,使得腰部力量得到較好的保持。
3.2使系統(tǒng)性的訓練更加完整,促進專項保持在較高的水平。
3.3在膝關節(jié)沒有受傷時進行這樣訓練可以,增強膝關節(jié)周圍肌肉如韌帶力量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