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盧見曾與“揚州八怪”

2009-04-21 03:59:18李瑞豪
貴州文史叢刊 2009年2期
關鍵詞:紅橋揚州八怪鄭板橋

李瑞豪

內容提要:“揚州八怪”行為怪弄,但一些成員與乾隆時期的官員兩淮鹽運使盧見曾交往密切,甚至有著至死不渝的友情。鄭燮、高鳳翰、李苑與盧見曾的密切交往可以從詩文集中考察出來。盧見曾對這些畫家不僅給予物質上的資助,還與他們建立了一種超越主賓的朋友和知已關系。落魄揚州的畫家們對盧見曾抱著精神上的知遇之思,盧見曾招攬“八怪”的舉動也具有特別的文化道德關懷,為揚州的文化繁榮做出了巨大貢獻。

關鍵詞:“揚州八怪”盧見曾揚州

中圖分類號:J1209.9=4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好:1000-8705(2009)02-81-87

“揚州八怪”以怪著稱,不僅書畫風格怪異,而且在行動上不諧于俗,為人處世不攀附權貴、傲骨錚錚,給人的印象總是“使酒罵座,目無卿相”。然而,乾隆時期的官員兩淮鹽運使盧見曾卻與“揚州八怪”中的人員交往密切,甚至有著至死不渝的友情。在盧見曾的幕府內,聚集了大量文人墨客,“八怪”的一些成員也成為盧見曾幕府的座上客,不肯與權貴合作的“八怪”為何與盧見曾關系如此密切?盧見曾幕府與“八怪”的交往對當時揚州的文化繁榮有何影響?通過盧見曾與“八怪”的交往我們可以窺見乾嘉時期文人幕府的興盛,它以極大的吸引力聚攏了一批文人墨客,為當時的文化繁榮做出了獨特的貢獻。

到清末才有“揚州八怪”一詞,“八怪”不只是八位,也沒有一個組織。其中較活躍的成員鄭燮、高風翰、李葂、金農與盧見曾交往密切。黃慎、陳撰、邊壽民、汪士慎、羅聘也與盧見曾有過不少交往。

一、盧見曾幕府

盧見曾(1690-1768),字抱孫,號雅雨山人,山東德州人??滴趿?1721)進士,雍正三年(1725)出任四川洪雅知縣。后調往江南,歷任蒙城、六安知縣,廬州、江寧、潁州知府。乾隆二年(1737)授兩淮鹽運使,駐揚州,次年因罪罷職流放。九年(1744)召回,翌年授直隸永平知府,旋任直隸長蘆鹽運使。十八年(1753)復任兩淮鹽運使,二十七年(1762)告老還鄉(xiāng)。后因兩淮鹽引案被逮,三十二年(1768)死于獄中。

盧見曾有著很好的文藝素養(yǎng),(乾嘉詩壇點將錄)中稱之為“摸著天盧雅雨”。他“性度高廓,不拘小節(jié)。形貌矮瘦,時人謂之‘矮盧”,“筑蘇亭于使署,日與詩人相酹詠,一時文宴盛于江南?!北R見曾有追慕先賢、留名后世的想法,《重修四賢祠記》曰:“夫讀公之書,撫公之遺民,而不以公之治為治,非學也;以公之治為治,而不列公于祀典,尤非崇德報功之道?!比蝺苫贷}運使期間,他改建過揚州的安定書院,并效仿歐陽修、蘇軾和王漁洋,大力招攬四方名士,“四方名宿懷文抱道,與夫一技一能之士奔走若赴玉帛軟盤之會,曰歐、蘇復出矣。先生政事之暇即與諸君擊缽刻燭,飛箋酒翰于山亭水榭之間,諸君或欽手懾氣。先生顧謙讓不遑,適館餐者樂忘歸,度無不傾囊倒篋而贈也?!痹兑舱f:“乾隆戊寅,盧雅雨轉運揚州,一時名士,趨之如云。”

據《湖海詩傳》載:“(盧見曾)夙慕其鄉(xiāng)王阮亭尚書風流文采,故前后任兩淮運使各數年,又值竹西殷富,接納江浙文人,唯恐不及,如金壽門農、陳玉幾撰、厲樊榭鶚、惠定宇棟、沈學子大成、陳授衣章、對鷗皋兄弟等,前后數十人,皆為上客?!薄稉P州畫舫錄》載:“鄭燮……往來揚州,有二十年前舊板橋印章。與公(盧見曾)唱和甚多?!薄袄钊x,字嘯村,安徽人,能詩畫,公之高足也,嘗為公作虹橋攬勝圖。”“高風翰……公薦為泰州分司,工詩畫,善書法,稱三絕,后與公同被逮,抗辭不屈,事因以得白。”根據尚小明的《清代士人游幕表》記載:“陳撰,兩淮鹽運使盧見曾上客?!薄案啉P翰,1738-1740年應江蘇布政使徐雨峰之邀,客其蘇州官署,又嘗為兩淮鹽運使盧見曾賓客。”“金農,久為兩淮鹽運使盧見曾上客”。“鄭板橋,1736年順天學政崔紀邀人幕,又為兩淮鹽運使盧見曾座上客?!鼻?0年和22年,盧見曾舉行過兩次紅橋修禪禧,汪士慎、黃慎、邊壽民、羅聘都參與其中。

二、盧見曾與“八怪”成員的交往

(一)、與鄭燮的交往

鄭板橋以狂怪出名,王文治《為吳香亭題鄭板橋畫竹》曰:“板橋道人老更狂,棄官落拓游淮揚?!痹谇≡瓿蛇M士后,他沒有擠進官場,乾隆二年鄭板橋回揚州,在盧見曾席上談論詩文,兩人甚為相得。乾隆四年,盧見曾被罷官,“鄭燮為盧雅雨書七言律詩軸”?!端投嫁D運盧公(諱見曾)》曰:“一從吏議三年謫,得賦淮南百首詩”?!皻v盡悲歡并喧寂,心絲裊人碧云層”?!昂蜗搦咞[供奉班,慚予引對又空還。舊詩燒盡重謄稿,破屋修成好住山。自寫簪花教幼婦,閑拈玉笛引雙鬟。吹噓更不勞前輩,從此江南一梗頑?!睂⒆约旱穆渫嘏c盧見曾的不幸交織在一起。也可以看出,鄭板橋在揚州,盧見曾為他吹噓不少。

盧見曾出塞歸來之后,又回揚州,闊別之后與鄭板橋相見,《揚州雜詩》之一曰:“一代清華盛事饒。冶春高議各分鑣。風流間歇煙花在,又見詩人鄭板橋。”以與鄭板橋交往為榮。此時的鄭板橋是從山東罷官回到了揚州。乾隆十八年(1753),盧見曾又一次出任兩淮鹽運使,并于二十二年(1757)主持紅橋修禊。鄭板橋參加了紅橋修禊,作了不少詩,《和雅雨山人紅橋修禊》曰:“甘泉羽獵應須賦,雅什先排禊帖中?!薄霸~客關河千里至,使君風度百年清?!薄对俸捅R雅雨四首》曰:“才子新詩高白傅,故園名酒載青州。(公山東人)”“莫以青年笑老年,老懷豪宕倍從前。張筵賭酒還通夕,策馬登山直到巔?!薄瓣P心民瘼尤堪慰,麥垅青蔥入望中”?!霸黼`解吟箋上句,輿臺沾醉柳邊城?!痹娭懈桧炐揿氖⑴e,歌頌盧見曾的詩作、風度,以及天下歸心的威望,更重要的,還提升了紅橋修禊的意義,他認為盧見曾并非只是召集一些文人學士吃喝一番,而是真正“關心民瘼”。這或許是對執(zhí)政者的最高歌頌,但盧見曾是否真的關心民瘼呢?至少在紅橋修禊的風雅中是看不到的。

鄭燮在《濰縣署中與舍弟第五書》中說:“(本朝)歌詩辭賦,扯東補西,拖張拽李,皆拾古人之唾余,不能貫串,以無真氣故也。”主張作詩要有真氣。在《范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五書》中說:“近世詩家題目。非賞花即宴集,非喜晤即贈行。滿紙人名,某軒某園,某亭某齋,某樓某巖,某村某墅,皆市井流俗不堪之子,今日才立別號,明日便上詩箋。其題如此,其詩可知,其詩如此,其人品又可知!”顯然不屑于酒席宴會之類的應酬之作。然而,他在《再諭麟兒》中說:“余壯年傲氣亦盛,而對于勝我者,卻肯低首降服。見佳文愛之不肯釋手,雖百讀不厭。”現存鄭板橋詩集中贈給盧見曾的詩歌有12首,根據他的書信來看,并非應酬之作,而是對盧見曾充滿了真切的情感和由衷的佩服。

(二)、與李葂的交往

盧見曾與李茲乃患難之交。雍正十三年,盧見曾自江寧府調往潁州府,赴任途中作《自江寧調治潁州江上作》,李茲和之,作《和雅雨夫子自江寧調至潁州原韻作》,兩人的交往在李葂去揚州之前已經開始了。從《嘯村近體詩選》中《題雅雨夫子(借書圖)二首》、《和雅雨夫子移桐種竹二首》、《陪雅雨夫子鄧尉山看梅》

等詩來看,二人交往非常密切,《揚州畫舫錄》中稱李茲是盧見曾的高足。李葂《雅雨夫子重蒞淮南喜賦》也說自己“久托門墻”:“謝公花墅春風滿,董相書帷化雨香。半壁一時稱快事,不才況久托門墻?!?/p>

盧見曾下獄,李葂不避嫌疑,悉心照料。盧見曾戍謫塞外,李茲時時寄函詩存問,《題雅雨夫子(出塞圖)》曰:“縱無罪贖功當立,一出關來事已傳。”顯然認為盧見曾是無罪戍邊的?!锻袈姆降廊伺阊庞攴蜃映鋈麜簹w,問訊無恙,即候興居》:“榴花照眼柳依依,酒社詩壇跡漸違。三十月中書信斷,八千里外道人歸?!睉涯畋R見曾的詩酒風流。盧見曾第二次回揚州,李葂仍然是一個窮秀才,盧幫助他刊刻出版了詩集《嘯村近體詩選》,《李嘯村三體詩序》稱贊李茲的詩作,并敘及二人的友誼:

余聞嘯村詩名于膠州高西園鳳翰。時西園方以縣丞試用于皖城,嘯村皖人也。余為六安州牧,每至省必與兩君盤桓。后五年轉運揚州,大會名士于平山堂,時嘯村與西園俱在座。賦詩懷古,意氣道上。及佘被逮,西元亦掛彈章,嘯村留揚州不去,與予兩人相依。后余徙塞外,嘯村又時時以詩相問訊,嘯村之篤于友誼如此。

盧見曾將二人之間的溫情與友誼敘述得樸實而真切。盧見曾《揚州雜詩》之七曰:“才名誰似杜樊川,楚客清詞皖上傳。心折阿房終下第。那能不愧武陵賢。(懷寧李葂舉博學鴻詞不第)”贊揚李葂的才氣,也哀嘆他的遭遇。《題李嘯村寄到新詩問訊南闈消息》曰:“可得青云生驥足,真憐綺思進竿頭。錐無地立囊應脫,筆有花開夢未收?!鳖A見并期待著李苑卓越的才華終會顯露的一天。乾隆十六年,皇上南巡,盧見曾推薦李葂接駕。李葂奉詔試詩,得到賞賜。盧見曾舉行紅橋修禊,李葂為之作《紅橋攬勝圖》。

(三)、與高鳳翰的交往

盧見曾與高鳳翰是摯友兼同鄉(xiāng)。盧見曾是山東德州人,高鳳翰是山東膠州人。高鳳翰“一生坎坷,得雨峰、雅雨兩矩公知遇。”雍正八年(1730),盧見曾是六安州州牧,極為推重高風翰,推薦他做安徽歙縣的縣丞,在為高風翰詩集作的序中說得很明白“西園……工書畫,尤豪于詩,酒酣耳熱,揮灑煙云,往往千言立就,文名籍甚,具經濟才,則世罕知者。余牧六安州時,西園舉賢良以一等記名發(fā)安徽省試用,余薦其才于撫軍程公元章,委署歙縣令?!薄稉P州畫舫錄》載,雍正十一年(1733),盧見曾薦高鳳翰泰州分司。高鳳翰做官、升遷都離不開盧見曾的提攜。當然,盧見曾罷官、戍邊,高風翰也就跟著倒霉。

乾隆元年(1736),盧見曾官兩淮鹽運使,盧見曾如是說:“乾隆丙辰,余轉運兩淮,西園方以縣丞委管泰壩,稱掣歷俸滿,應敘升矣。會議征縣缺出,具稟薦于兩臺,制府復尚書稱聞其才名。會有構余于制府者,乃轉以結黨為余罪,列風翰款?!瓕Σ救?,西園抗辯不屈,本款得白。而已病廢不可復用?!北R見曾這年吃官司,高鳳翰被牽連?!肚宕鷮W者像傳·高風翰傳》載:“被人誣以贓款,盧雅雨適都轉兩淮,營救甚力,誣者徑指為黨?!北R見曾頗有感觸,作詩《丙辰高西園鳳翰與余同被劾,賦以寄之》:“自古薦賢膺上賞,不知對簿有何辭。憐才惟羨凌云客,狗監(jiān)偏能識不羈?!鼻《辏吧綎|盧見曾在兩淮鹽運使任,被控植黨營私落職?!薄吧綎|高鳳翰被誣控黨附盧見曾,逮系揚州獄,旋得釋,憤作‘不妨李固終成黨,到底曾參未殺人詩?!北R見曾罷官后,高鳳翰仍然與之生死相依。乾隆三年,“山東高鳳翰旅居吳門,圖己與贓吏盧見曾合像,題作《物外合蹤圖》”。乾隆五年,“高鳳翰客鎮(zhèn)江,至揚州晤盧雅雨,寓居董子祠?!痹诒R見曾出塞期間,高風翰作了不少懷念的詩。《高鳳翰詩集》中存有《為雅雨山人題(出塞圖)》,《即日再別雅雨公》、《聞雞再送雅雨山人出塞圖》等詩。

乾隆八年,盧見曾雖東山再起,但直至高鳳翰去世,兩人已無機會再在一起。乾隆十四年,高風翰死,盧見曾作《哭高二西園詩》悼念。袁枚載:“山人落魄揚州,適盧守永平,貧不自聊,乃以書告急;盧尚未答,而山人化去矣,盧哭云:‘巫咸不為劉賁下,邑宰誰迎杜甫來?”全詩為:

乞米鴻歸箋正裁,俄聞訣去豈勝哀。落落清華蘭杜盡,堂堂著作玉樓開。

巫咸不為劉賁下,縣宰誰迎杜甫來。年來衰老愁傷逝,況是凋零僅剩才。

最風流處卻如癡,顛米迂倪未是奇。淵源揮麈談元地,盂博囊頭對簿詞。

再散千金隨托缽,已殘右腕更臨池。見說淮南傳故事,遺文爭患少人知。

盧見曾表達了自己悲痛的心情,哀嘆高鳳翰坎坷的一生,冷憫其身世,惋惜其才華。

(四)、與金農、黃慎、邊壽民、陳撰、汪士慎、羅聘的交往

乾隆20年(1755)三月三日,盧見曾在揚州舉行紅橋修禊,四月,招集諸名士二十余人,集紅橋觀賞芍藥,其中有金農、鄭板橋、黃慎等人。金農在聚會中作詩《觀紅橋芍藥赴盧雅雨之招》?!峨S園詩話》有記載:“盧招人觀紅橋芍藥,諸名士集二十余人,獨布衣金司農詩先成,云:‘看花都是白頭人,愛惜風光愛惜身。到處百杯須滿飲,果然四月有余春。枝頭紅影初離雨,扇底狂香欲拂塵。知道使君詩第一,明珠清玉比精神。盧大喜,一座為之擱筆。”《金農年譜》載1755年6月,金農為盧見曾作花果冊。黃慎在紅橋觀賞芍藥時作七律《盧雅雨鹺使簡招,并示(出塞圖)》:“東閣重開客倚欄,醉中出示《塞圖》看。玉關天迥駝峰聳,沙磧秋高馬骨寒。經濟江淮新筅鑰,風流鄒魯舊衣冠。只今重對揚州月,笑索梅花帶雪餐?!庇涊d了聚會的場景,贊揚盧見曾的儒雅風流。

邊壽民也參加了紅橋修禊,盧見曾還為邊壽民作詩《題邊壽民潑墨圖小照》:“腥羶枉自誑交游,倒屣逢迎苦未休。惟有三山高詠客,孤筇終不指揚州?!辟潛P邊壽民的清高傲世。根據《清史列傳?盧見曾》,陳撰也是盧見曾的座上客;《揚州畫舫錄》記載汪士慎、羅聘都參加了盧見曾舉行的紅橋修禊。

(五)、盧見曾被罷官

沈起元在《出塞集序》中說:“(盧見曾)起家進士,不十年由縣令而府而道,而至兩淮鹽運使,有殊績?;瓷塘曭滃浚财湔?,利不能動,則中以蜚語,致被誣去官,而有坐臺之行。樸被蕭然,遠役窮塞?!卑凑账恼f法,盧見曾是由于得罪了商人被誣而罷官,不過至今盧見曾一案歷史學家也沒有給一個定論。但由于盧見曾的罷官,對“揚州八怪”的一些成員卻造成了不小的影響。盧見曾戴罪赴邊,諸名公雅集天寧寺,餞別盧見曾北征。

據丘良任的《盧見曾及其出塞圖》,盧見曾在乾隆五年遣戍軍臺,九月出塞,行前的四月高鳳翰布局,“洞庭葉芳林寫照,昆山張珩主人物”,作《盧見曾出塞圖》。畫面上盧見曾乘馬前行,前后是侍從,旁側是塞外穹廬風物,天空雁行,表現出塞外行旅的景象。圖成附盧見曾、高鳳翰、鄭板橋、吳敬梓、馬曰琯、李葂等十幾人的詩跋;盧見曾自題有詩,小序曰:“承恩出塞,南阜繪圖送行,揚州諸故人將賦詩以贈,口占留別,即用自題。庚申夏五雅雨山人盧見曾識。”高鳳翰題識與詩,鄭板橋題詩。

在盧見曾離開揚州之后,“八怪”的一些成員再次陷入落魄之中。

三、揚州:繁華與落寞

揚州的繁華離不開盧見曾?!逗T妭鳌份d:“(盧見曾)修小秦淮紅橋二十四景及金焦樓觀,以奉辛未、

丁丑兩次宸游,其愛古好事,百余年來所未見?!薄稉P州畫舫錄》曰:“公兩經轉運,座中皆天下士,而貧而工詩者,無不折節(jié)下交。后趙云崧觀察吊之,有詩云:‘紅橋修禊客題詩,傳是揚州極盛時。勝會不常今視昔,我曹應又有人思其一時風雅,可想見矣?!薄峨S園詩話》載:“揚州四十年前,平山樓閣寥寥,溝水一泓而已。自高、盧兩榷使,費帑無算,浚池簣山,別開生面,而前次游人,幾不相識矣。劉春池有句云:‘兩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北R見曾做過兩淮鹽運使之后,揚州才真正繁華起來。惺庵居士《望江南百調》曰:“揚州好,僑寓半官場,購買園亭賓亦主,經營鹽典仕而商,富貴不還鄉(xiāng)?!秉S慎《維揚竹枝詞》:“人生只愛揚州住,夾岸垂楊春氣薰?!薄峨S園詩話》載有鄭板橋寫揚州的詩:“揚州為鹽賈所居,風尚侈靡。崔尚書《應階詩》云:‘青山也厭揚州俗,多少峰巒不過江。鄭板橋詩云:‘千家生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當種田。”從中可以窺見揚州繁華之一斑。

在清初,經過“揚州十日”之后,揚州原本元氣大傷,但先后主政者精懋有功,氣象乃逐漸復蘇。盧見曾營造了繁華,并以愛士與提倡風雅極大地影響著文人雅士的創(chuàng)作,影響著揚州的風氣。有了盧見曾這些人主持文酒之會,提倡風雅,揚州的人文才能越來越發(fā)達,四方學者咸愿聚集于此。袁枚《揚州轉運盧雅雨先生招游紅橋集三賢祠賦詩》贊揚盧見曾:“繁星托孤月,東海匯群潮。非公扶大雅,我輩何由遭?!薄盎仕稳t臣,高風不可再。迢迢五百年,此事如有待。我公領平山,辦香寸心在。懷古此山中,招隱此山外?!汗心嫞v子有所思。三賢在何處,一賢今在茲?!痹丁都谋R雅雨觀察》:“末座每將名士待,陳書深以古人期。”當然,人文環(huán)境的營造,并不僅仰賴主政者的倡導,還須有些其他條件。例如,當時的經濟、政治條件等因素,揚州的大鹽商對學術的發(fā)展、文化的提升都頗有貢獻。

揚州作為重要的經濟文化中心,是文人墨客匯集之地,“揚州八怪”就聚集在這里。他們帶著夢想來到揚州,形成了一個特殊的團體,成為靠賣畫為生的職業(yè)畫家,既非民間沒文化的畫工,也非供奉宮廷的畫家,而是當時藝術界的一批自由職業(yè)者。當他們以自由職業(yè)者的身份出現在揚州,面對滿目繁華,卻體會到了繁華中最深的落寞。鄭板橋在《署中示舍弟墨》中說:“學詩不成,去而學寫;學寫不成,去而學畫。日賣百錢,以代稼穡;實救貧困,托名風雅?!彪m是自嘲,亦是事實。迫于生計,他31歲來到揚州賣畫。其詩《揚州》日:“繁華一刻人偏戀,嗚咽千年水不流。借問累累荒冢畔,幾人耕出玉搔頭?……盡把黃金通顯要,惟余白眼到清貧??蓱z道上饑寒子,昨日華堂臥錦茵?!睋P州的繁華與滄桑盡顯筆下,在揚州看到了黃金顯要,也看盡了白眼清貧,沒有經濟基礎和權力地位,在揚州度日維艱。邊壽民《贈西唐五十初度》曰:“猿鶴孤蹤不易同,到今誰復問窮通。七條弦上知音少,三十年來眼界空。每欲放懷還藉酒,不言生計轉如篷。相交相愛垂垂老,朝夕過從風雨中”。把畫家們窮困潦倒,又孤高傲世的生活刻畫了出來。金農《感春口號》:“莫怪撩衣懶輕出,滿山荊棘較花多?!辈煌獬鍪且驗楹ε虑G棘,他在《書和靖先生集后》一文中對高人逸士林和靖做了個很俗的評論:“不婚不宦失津涯,身后高名動慕嗟。畢竟有人廬舍側,俸錢治墓服緦麻?!薄缎戮幾驹娝木硎肿猿洠杜畠菏詹?,雜題五首》曰:“古調泠泠造渺微,玉池清水自生肥。流傳若待官三品,誰重襄陽是布衣?!苯沂玖藶跫喤c詩在當時的關系,官位與詩名往往同步高升。《自題畫馬》曰:“龍池三浴歲骎骎,長抱馳驅報主心。牽向朱門問高價,何人一顧值千金?”后有感慨:“設有良驥,不但伯樂難逢,要求各有所能者亦未易得也,予用曹韓法畫此一匹,所為若滅若沒之形,今之世,何人妙解而識之哉?畫畢為之慨然?!苯疝r懷有期待明主的心理,希望遇見伯樂,不埋沒自己的才華,可是伯樂難逢。

可以看出,八怪并非人們想象的那樣清高自負,他們也在尋求發(fā)展的機會,也希望得到賞識,能夠發(fā)達。但留給人們的深刻印象卻是不攀附權勢、清高孤傲的一面。陳撰《偶興》曰:“飄瞥年華去莫扳,心期如鐵自堅頑,二分明月樓頭月,十里平山檻外山。世事可嗟羊髀熟,此身難得水云閑。朝來閉闔擁爐坐,又報公車人過關。”表現的是冷眼世事、心志自堅。黃慎“當其意有不可,操縑帛鄭重乞請者,亦矯尾厲角,掉臂弗孤也?!逼湓姟抖谈琛罚涸弧帮等紵簦沾索西?;恥與爭光,理琴滅燧?!笔且环N不與世人為伍的姿態(tài)。這種姿態(tài)帶來的人生冷暖只有自己知道。黃慎《雜詠》曰:“生平作事笑離奇。冷暖歸來只自知。十載桐花誰為掃?孤高久惜鳳凰枝?!惫之惖男袨樽屗麄儑L盡世態(tài)炎涼。金農《孤蟬》曰:“枵腹無全飽,枯形非一朝。遺榮守清節(jié),不共侍中貂”??蓮闹懈Q見其人生態(tài)度、心靈狀態(tài)。因為郁郁不得志,滿心憤懣,他們才會行為怪異。

四、交往的意義

盧見曾的禮賢下士無疑讓“八怪”的成員愿意成為幕府的座上客,落魄揚州的畫家們對盧見曾抱著精神上的知遇之恩。鄭板橋曾經向盧見曾推薦一位畫家傅雯,《與盧雅雨》云:“竊念本朝風雅一席,自新城王公以后,六十年來,主者無人,廣陵絕響,四海同嗟。天降我公,以碩德峻望,起而繼之,且又居東南之勝地,掌財賦之均輸,書生面目,菩薩心腸,愛才如命,求賢若渴。宜海內文士,天下英奇,來歸者如晨風之郁北林,龍魚之趨藪澤也。我公玉尺在手,因材而量,凡有一藝之長,不使無門向隅,登之座上,洗其酸寒?!边@里表達的是遇見盧見曾的幸運,歌頌盧見曾的愛才惜才,對盧見曾資助有一藝之長者充滿感恩。對于“八怪”來說,與盧見曾的交往首先是得到物質上的幫助,鄭板橋所謂的“洗其酸寒”。“八怪”之所以賣畫為生,主要原因是生計所迫,鄭板橋、金農、高鳳翰都曾得到盧見曾的資助。好風雅的盧見曾在給予他們創(chuàng)作上的鼓勵時,也創(chuàng)造了讓他們結識更多文人的機會。在乎山堂、紅橋等各處招集文人墨客詩酒酬唱,給畫家們提供了很好的交游場所和展示才華的機會。鄭板橋就在盧見曾的幕府內結識了不少文人,金農、鄭板橋等“八怪”的成員在盧幕內也多次聚會,相似的趣味與境遇讓他們成為生死之交。這些重要的朋友促使他們在思想與藝術各方面都發(fā)生了變化。

對于盧見曾來說,作為一個風流儒雅的地方官,他招攬文人墨客的舉動卻具有特別的文化道德關懷,尤其是能招攬到不諧世俗的“八怪”成員,無疑能留下禮賢下士的美名,更能昭示他為政的美好。雖然當時沒有“八怪”的稱號,但“八怪”的成員已經形成不小的影響。在古代,地方官總是以提倡風雅來顯示自己做官的政通人和,而招攬到“八怪”的成員無疑更能證明為政者的人格魅力。盧見曾與“八怪”的交往樹立了揚州為政者的文化典范,之后嘉慶朝兩淮鹽運使曾燠便繼承了盧見曾這一點。多次的詩酒酬唱、分韻題詩、聚會游玩昭示著朝廷文治的盛事,一個地方官能通過提倡風雅留下美名,也算是獲得了不朽和表現了自己的政績。而對于盧見曾來說,不只是滿足了追求風雅的名聲,他和“八怪”的成員在精神上有知己之情,鄭板橋、李茲、高鳳翰等都是他的患難之交。他們并非一種主奴關系,而是建立了一種超越主賓的朋友和知己的情誼。盧見曾對揚州有著深厚的情感,對揚州故人更是念念不忘,《雅雨堂詩文遺集》中有多首給揚州故人的詩,《告休得請留別揚州故人》:“為報先疇墓田在,人生未合死揚州?!薄冻卸鞒鋈魟e揚州諸故人》:“多情應信揚州月,直送征輪到塞垣?!薄洞饟P州諸故人問近況》“惟有揚州舊明月,關情不改曩時新。”揚州與揚州故人作為永恒的溫暖記憶留存在盧見曾的詩集中。

盧見曾與“八怪”的交往為揚州的文化繁榮做出了很大貢獻。盧見曾對文化的酷愛與執(zhí)著極大地加強了鹽商、官方與民間三方之間的文化交流與親和。盧見曾與鹽商馬曰琯、馬曰璐兄弟的小玲瓏山館交往密切,在馬曰琯的《沙河逸老小稿》中記載了其與盧見曾的友情,有詩作《和雅雨先生留別淮南故人原韻》、《題雅雨先生出塞圖》、《春日陪稚雨先生登竹西亭》、《四月七日,雅雨先生雨中招集蘇亭》、《聽雅雨先生談塞外風土,同人共賦》等詩,從詩作來看,盧見曾與馬曰琯的交情持續(xù)了一生。馬曰琯作詩贊美盧見曾的美政與風雅,“乃知樹美政,文字時料理”,“追廬陵,繼玉局,詞翰升堂真當足。”盧見曾介紹、引薦“八怪”的成員到小玲瓏山館,二馬兄弟對他們有不少資助。方盛良《揚州“二馬”與揚州八怪交游考略》一文考察了鹽商“二馬”與“揚州八怪”的交游,但是其中沒有提及盧見曾起到的引薦作用。胡曉云的《盧見曾年譜》只是提到了盧見曾刻書曾得到馬曰琯兄弟叢書樓的支持,馬曰琯死,盧見曾作詩悼之。實際上盧見曾與“二馬”的關系要比胡曉云一文提到的密切得多,從盧見曾《哭馬懈谷主事》可以看出來:“淮陽老友從今盡,金石遺文誰更搜。名士共悲東道主,高情常在借書樓?!边@些名士有很多是藉由盧見曾得以結識馬曰琯的。經盧見曾介紹引薦,“揚州八怪”的一些成員得以進入小玲瓏山館,創(chuàng)作了大量詩畫作品,開拓了文人書畫的新天地,繁榮了揚州的文化事業(yè)。

“揚州八怪”因為開拓了文人畫而載籍史冊,而當初不以世俗偏見來看待“八怪”反結交為知己的官員盧見曾也應該被歷史記住。他以自己的財力和心胸支持了“八怪”成員的創(chuàng)作,揚州文化的繁榮離不開“揚州八怪”,也離不開盧見曾。

責任編輯何萍

猜你喜歡
紅橋揚州八怪鄭板橋
紅橋和我
紅橋尋春
成都市溫江區(qū)紅橋村唐宋墓葬M15出土陶俑
四川文物(2023年4期)2023-09-03 02:17:44
紅橋和我
不止于怪
——揚州八怪書畫精品展
中華書畫家(2021年5期)2021-12-01 14:34:28
《揚州八怪題畫詩考釋》——直抒胸臆,寄情于畫
藝術品鑒(2020年9期)2020-10-28 08:59:46
吟詩退賊
“揚州八怪”與清代藝術市場
收藏界(2019年3期)2019-10-10 03:16:40
鄭板橋:掙脫“小人儒” 回歸“君子儒”
文史春秋(2019年12期)2019-04-13 13:49:50
兴文县| 永仁县| 双城市| 思南县| 英超| 台南县| 宁陕县| 台山市| 西青区| 安阳县| 行唐县| 防城港市| 云安县| 奈曼旗| 诸暨市| 潮安县| 长沙市| 炎陵县| 盘山县| 灯塔市| 荃湾区| 宁晋县| 大余县| 承德市| 广宁县| 黄平县| 高碑店市| 定安县| 芷江| 沿河| 敖汉旗| 桓仁| 自治县| 阜宁县| 洛川县| 平远县| 曲阳县| 宁晋县| 和政县| 都江堰市| 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