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略論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的美國調停

2009-04-14 04:37:56許國榮
黨史博采·理論版 2009年1期
關鍵詞:內戰(zhàn)馬歇爾美國政府

許國榮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美國政府為了遏制日本擴張和削弱以蘇共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力量,實現其稱霸亞洲、稱雄世界的夢想,利用國民黨政府反共特性,插手中國內政。美國在抗戰(zhàn)前后進行了兩次調停。表面上是調停國共雙方矛盾,實質是幫助國民黨消滅共產黨,達到消滅共產主義的目的。因此在不公正的情況下,調停結果只能是不了了之,調停只是延緩了內戰(zhàn)的爆發(fā)。

(一)

美國充當調停使者是在國內政治壓力和國際形勢的推動下實現的。

第一,來自日本的威脅。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日本侵略者入侵中國東北,美國政府為避免同日本發(fā)生沖突,偽裝中立,企圖以犧牲中國拉攏日本來保住美國的在華利益;同時促使日本對陣蘇聯,成為它在遠東反蘇的前沿。而七七事變的爆發(fā),使美國上層改變了策略,利用中國遏制日本的擴張,實現它“先歐后亞”的方針。但歷史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先歐后亞”方針破滅,美迫切需要中國抗戰(zhàn),以利其在太平洋上作戰(zhàn)。

然而,國民政府一心想打內戰(zhàn),對日作戰(zhàn)消極,相反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積極抗擊日軍,美國政府由此斷定中共這一抗日力量是必不可少的。內戰(zhàn)的爆發(fā)只能削弱抗日力量,因此提出充當國共兩黨之間談判的調停人,希望中國內部力量團結一致抗擊日軍。

第二,來自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威脅,迫使美國在抗戰(zhàn)勝利后再次充當國共間的調停使者。當歐洲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在望之際,美國把戰(zhàn)后如何對付蘇聯當作主要問題。認為中國是蘇聯在遠東的擴張工具,由此做出繼續(xù)支持國民黨的決定。1944年10月以“史迪威事件”為序幕,美對華政策發(fā)生了較大變化。美新任大使赫爾利公然宣布,美只同蔣介石合作,把中共看成是蘇聯的代理人。于是抗戰(zhàn)勝利后,幫助蔣運送部隊到各個戰(zhàn)略要點。然而經過幾番較量,美國感到內戰(zhàn)條件尚未成熟,于是繼續(xù)玩弄和談陰謀,制造了第二次調停。

第三,來自美國內部官員及一些有頭腦的記者的勸告。當日本侵略日益加深之際,美國政府派官員到中國靜觀事態(tài)的發(fā)展,以便及時了解中國國情。而一些有正義感的記者如謝偉思、斯諾等自愿來到中國,甚至到解放區(qū)戰(zhàn)場了解實情,向政府提出建議。

為了了解中國,1938年卡爾森作為總統(tǒng)特使第一個到中國并進入解放區(qū)。他將所見報告白宮,吁請美國援助中共,這將有助于打敗日本,并獲得中國最生氣蓬勃和最進步的政治組織的友誼。卡爾森和亞內爾上將不斷向國務院和海軍部發(fā)出警報“日本人看來定要征服亞洲,否則死不甘休”。

斯諾、謝偉思等對中國有著更深刻的了解,他們確信民族主義在戰(zhàn)后將席卷亞洲,美國必須“順應歷史潮流而動,而不能與之對抗”,替代辦法是疏遠國民黨,與共產黨人建立政治聯盟。

史迪威將軍和戰(zhàn)略情報局的成員也提出上述理由,希望國共合作。

(二)

正如1938年,中國行將敗北的形勢首次促使羅斯福下決心援共一樣,1944年日本再次發(fā)動的攻勢又促使羅斯福再次接近共產黨。國民黨在華東的潰敗,使美國不得不對國民黨成為戰(zhàn)后亞洲的大國表示懷疑。羅斯福決定在限制俄國人插手的同時,讓共產黨以“小伙伴” 身份參加政府。1944年7月下旬由美國觀察員組成的“迪克西使團”首次到達了解放區(qū)。

1944年9月美國正式介入國共談判。1947年1月羅斯福召回馬歇爾,調停失敗。這期間經歷了兩個階段。一是1944年9月——1945年10月,這個階段主要以抗戰(zhàn)為目的;二是1945年12月——1947年1月,這階段是拖延時間,為蔣介石打內戰(zhàn)做準備。

其實嚴格說來,1944年7月以前還有一個消極、單方面調停階段,表現為1941年2月美國政府派總統(tǒng)特使勞克林?柯里勸說蔣介石以大局為重,勿打內戰(zhàn),首先抗日。但此時一是日本還未把矛頭直接對準美,二是美國對中共還處于觀察、戒備狀態(tài),故未派代表與中共溝通,參與國共間的調停。

第一階段:1944年9月——1945年10月

在史迪威等軍事外交官的積極建議下,1944年7月羅斯??偨y(tǒng)派出以包瑞德為首的軍事觀察組到延安。觀察組在延安受到歡迎,與中共建立了友好關系。但史迪威等人的主張,遭到蔣介石的反對,美迫不得已調回史迪威,撤走延安調查組。1944年9月羅斯福派赫爾利以私人代表的身份抵達重慶。赫爾利以所謂“第三者”身份,要求調處國共關系。11月7日赫爾利到達延安,同中共進行談判。

在當時的形勢逼迫下,他表示贊同中共關于建立民主聯合政府和成立聯合統(tǒng)帥的主張。由于他延安之行的目的是摸底,因此回到重慶,就完全背叛了自己的諾言,積極扶植蔣,要求中共把軍隊交給蔣介石掌握的國民黨軍事委員會,或由美國人充當統(tǒng)帥,國共兩黨各派一人組成的“三人委員會”來“整編”中國軍隊。然后由蔣介石給共產黨以“民主”,承認其“合法地位”,并“邀請”若干共產黨人到國民政府里去“做官”。這充分暴露了他扶蔣反共的本質。由此看來,美助蔣實現中國“統(tǒng)一”的方針已定,注定了調停不會成功。但調停延緩了內戰(zhàn)的爆發(fā),推動了國共合作抗日局面形成,使中共與國民黨“攜手”取得了抗戰(zhàn)的勝利,并促成了“雙十協(xié)定”的簽訂,這些是值得肯定的。然而消滅共產主義的本質,促使其暗中支持國民黨進攻解放區(qū)。當國民黨潰敗之時,總統(tǒng)杜魯門再次打出調停牌,于是國共談判進入了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1945年12月23日——1947年1月。這一階段又劃分為兩個小階段。

1.以馬歇爾來華開始,到1946年8月司馬聯合聲明發(fā)表結束。這一階段一方面是馬歇爾積極的協(xié)調,一方面是美國政府的從中破壞,致使1946年8月司馬聯合聲明發(fā)表,馬歇爾努力調停失敗。但總起來說,這階段的調停還是積極的。

馬歇爾來華是出于“公平”地調處國共關系的目的,他在自我劃定的范圍內做到了不偏不倚,在沒有任何一方以任何承諾的情況下,這位美國使者設法達成了——在華北和滿州有沖突地區(qū)實行的停火安排,成立了一個三方停戰(zhàn)觀察委員會以實現和平;1946年7月29日馬歇爾禁止武器輸入中國并催促美國海軍陸戰(zhàn)隊撤出;而且在他親自參與下,制定了四大協(xié)議,即一月十日停戰(zhàn)協(xié)議,一月政治協(xié)商會議五項協(xié)議,二月二十五日整軍方案,三月二十七日東北停戰(zhàn)協(xié)議等,這些為制止內戰(zhàn)的爆發(fā)起了一定的作用。

然而可悲的是,這些對國民黨的約束,被美再度為蔣提供的援助所破壞。例如一項關于剩余物資的特殊協(xié)定,將早先已運入中國的大量的美軍裝備庫移交給了國民黨。另外,據統(tǒng)計,1946年5月到6月僅兩個月時間,國民黨由美國幫助經海道及空中運到華北的軍隊達八個軍;美在馬歇爾來華后五個月中間,經過國民黨及海軍系統(tǒng)給國民黨的物資據杜魯門聲明即達十三萬美元之多;兩個艦隊開進秦皇島、青島向八路軍進攻,打先鋒;美國務卿貝納斯向眾議院提出十年軍事援蔣法案,國務院并一再聲稱不從中國撤軍。

2、1946年8月——1947年1月,馬歇爾調停受到限制。

這期間美國政府瘋狂武裝國民黨軍隊,并支持國民黨對中共領導的解放區(qū)發(fā)動小規(guī)模的進攻,對中共進行試探,致使馬歇爾調停受阻。

美國政府不斷伸出援助之手,美國海軍亦不顧美國政府全權代表馬歇爾而擅自行動,自動給國民黨當局以任何幫助,這種援助越來越多,蔣介石越來越蠻橫,盡管中共方面做到仁至義盡的讓步,獲得協(xié)議和保持協(xié)議也就越來越困難。這樣僵持了幾個月后,到1947年1月美國認為內戰(zhàn)時機已成熟了,不需要再借調停援助國民黨了,于是召回了馬歇爾,調停徹底失敗。

其實,調停失敗,內戰(zhàn)爆發(fā)是早已注定的,調停不過只是雙方為了拖延時間而采取的權宜之計。

(三)

綜上所述,美國調停的實質是借調停達到一石二鳥的目的。調停既能幫它打敗、削弱日本帝國主義和以蘇共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力量,又能在亞洲扶植它的一個殖民地,為日后稱霸亞洲、稱雄世界做好鋪墊。

首先,1944年9月——1945年10月第一次調停,是出于對付日本帝國主義的考慮制定的,美總統(tǒng)羅斯福認為,維護中國的抗日具有美國防第一線的作用,而內戰(zhàn)爆發(fā),勢必影響對日作戰(zhàn),日本獲勝,就會破壞西方橫跨東南亞和太平洋的整個地位。再者,內戰(zhàn)的爆發(fā),一方面俄國人會產生攫取滿洲的念頭;一方面中國陷于內戰(zhàn)的局面也會對戰(zhàn)后亞洲的穩(wěn)定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出于這些考慮,美政府一面派代表與延安溝通,一面派軍事顧問到國民政府,從中周旋、調解。

其次是出于防止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擴大的考慮而制定的。美國政府視中共為蘇聯的代理人,他們千方百計地限制、削弱中共力量。為了降低共產黨和蘇聯的聯手危險,美國人謀求一種把延安和重慶控制在手的辦法。

美國想通過調停把中共勢力融化在國民黨政府中,如前所述,赫爾利曾提出把軍權交給國民黨或美國人,而共產黨人則被“邀請”到國民黨政府內“做官”等。同時,它通過向國民黨政府提供援助,給中國以“四大強國”之一的國際地位,來支持蔣繼續(xù)執(zhí)政,鼓勵其實行改革,使中國向自由政治過渡,以此避免內戰(zhàn),阻止中共取得勝利,并防止戰(zhàn)后蘇聯在遠東的擴張。

第三、“帝國主義美國要幫助蔣打內戰(zhàn),要把中國變成美國附庸這個方針也是老早定了的”。

馬歇爾調??梢哉f是比較公正的,但在其背后亦有不可告人的目的。試看它成立的軍調部擔負的任務,主要是修鐵路、修筑軍事建筑等,顯而易見是為了扶助國民政府。兩者,馬歇爾來華即聲明“國民政府為唯一合法政府,自治性軍隊如共產黨軍隊那樣的存在,乃與中國團結不相符合,且實際上使政治團結統(tǒng)一不能實現”。要求馬歇爾“以適當可行的方法運用美國影響來達到國民黨領導下的中國的統(tǒng)一”。目的要馬歇爾在“調解國共軍事沖突”名義下,以“和平使者”身份幫蔣打內戰(zhàn)。

美國懷著為自身利益服務的目的參與國共間的調停,勢必造成有利于內戰(zhàn)的態(tài)勢,導致內戰(zhàn)的爆發(fā)。

資料來源:《美國十字軍在中國》、《二十世紀的美國與中國》、中共黨史參考資料

猜你喜歡
內戰(zhàn)馬歇爾美國政府
美國“內戰(zhàn)”名稱考
美國政府對華北偽政權出籠的關注及應對
敘利亞內戰(zhàn)大事件
美國政府工程采購合同管理的主要做法
美國政府績效評估的經驗與啟示
Effect of 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 onthe Properties of Asphalt Mixtures
借題發(fā)揮
讀者(2011年23期)2011-07-05 21:20:07
借題發(fā)揮
美國內戰(zhàn)的國際法實踐及其啟示
軍事歷史(2000年2期)2000-11-22 07:03:42
馬克思論美國內戰(zhàn)
軍事歷史(1997年1期)1997-08-20 08:40:06
鹤岗市| 锡林浩特市| 团风县| 抚远县| 辉县市| 平乡县| 岐山县| 靖江市| 黔西县| 漾濞| 肃宁县| 江门市| 瑞丽市| 广平县| 海城市| 句容市| 宿松县| 潮安县| 遂溪县| 宁安市| 女性| 南川市| 兴和县| 丹寨县| 启东市| 龙里县| 温州市| 昭平县| 赤城县| 修水县| 大新县| 湄潭县| 江华| 奉贤区| 株洲县| 得荣县| 武安市| 丰宁| 永平县| 新野县| 图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