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教育人生,無悔選擇;學界楷模,高山仰止

2009-04-08 08:45:28
中國教師 2009年5期
關鍵詞:教育家經歷人生

山 河

展開當代中國教育史冊,一連串閃光的名字映入眼簾,《思想肖像:中國知名教育家的故事》一書中的11位主人公的名字正嵌入其中。他們之中既有王承緒、朱九思、潘懋元、李秉德等當代中國教育學的開創(chuàng)者,也有謝希德這樣曾為當代中國科學事業(yè)與大學發(fā)展做出卓越貢獻的科學家和教育家;既有劉佛年、汪永銓、顧明遠、魯潔、王逢賢這樣德高望重、為中國教育事業(yè)嘔心瀝血的老一輩教育家,也有葉瀾這樣受惠于老一代教育家的貢獻,在基礎教育和學校改革領域卓有成就的當代知名教育理論家。“他們都是當代中國教育界德高望重的人物”。長期從事中國教育學術研究的國際著名比較教育學家、加拿大學者許美德教授通過對這11位學者的深入訪談,接觸到他們的生活世界,在本書中呈現了他們從童年開始的教育、生活、學術經歷。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教育家們的“思想肖像”,敘述他們雖飽受滄桑之苦但卻從未背叛其使命的人生經歷,使人們得以從中領悟中國文化的價值和一些重要的教育理念。

閱讀本書是一種心靈享受。不僅教育家們精彩紛呈、各具特色的不凡人生令人動容,作者深厚的敘事功力亦值得贊嘆,她真實地呈現了11位學者在艱難的社會環(huán)境下獻身學術、獻身教育,矢志不渝地為中國教育改革與發(fā)展嘔心瀝血的人生經歷,以及他們在各個歷史階段所走過的道路和做出的貢獻,給人以諸多啟迪。

啟迪之一:中國文化的底蘊是其不竭的思想源泉和人生動力

在對中國教育學術進行研究的過程中,作者逐漸了解了中國的老一輩學者:“發(fā)現他們的教育方法事實上均深深扎根于中國傳統哲學中的人性論、學習觀、社會觀和自然觀?!薄八麄兊娜松缆芬约八麄冊诮逃I域的貢獻一直在詮釋著儒家傳統的可能性。在當前這個文明對話的時代,他們恪守的道德即使是在東亞之外也能夠激起人們的共鳴?!笨梢哉f,這一點認識既是作者本人研究中國教育家的內在動力,也是她理解中國教育家的邏輯起點。但與一般的思想史研究側重于著作解讀不同,作者則是把思想史轉換成生活史,并因此采用了敘事的研究方法,不僅生動再現了11位學者的人生經歷,而且深刻揭示了其中的中西文化互動與儒家傳統價值觀。

順著作者的筆觸,我們看到,本書描繪的11位學者在求學的生涯中都不同程度地接觸過儒家經典和儒家為學之道,雖然他們中許多人有出國留學的經歷,在國內求學者也一樣受過西方先進科學文化的洗禮,但他們從小浸潤其中的中國傳統文化已在其內心深深扎根,“他們當中的許多人都曾接受傳統教育,父母受儒家思想熏陶之后形成的價值觀與信仰更是對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都產生過影響?!彼麄兊囊簧从吵隽巳寮医逃J降恼嬲卣髋c不朽價值。正是這些文化傳統對教育家們的人生起到了支撐作用——無論是戰(zhàn)亂、失學、與親人離散的人生苦難,也無論各種政治運動的嚴酷考驗:謝希德在新中國成立后毅然從海外返回大陸,并從此與1960年自菲律賓移居臺灣直至1986年謝世的父親終生未得相見;1937—1941年,在日本侵略中國期間,汪永銓跟隨父母輾轉于武漢、桂林、昆明、四川,父親對他的教育和遷徙的經歷使他自幼年時就有了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民主意識;在1957年的“反右”運動中李秉德曾被打成右派;在“文化大革命”的10年中劉佛年被殘酷批斗,遭受了各種侮辱;等等,社會的劇變以及個人遭遇的坎坷均不能動搖他們的信念?!?1位知名教育家的人生故事或許恰好可以理解為‘儒家之道變成了‘肉身。某種意義上,他們的生活就是活生生的儒學著作——這些著作表達了豐富的人性,對于社會與國家的貢獻亦堪稱是多姿多彩”,作者的這一概括無疑十分精辟。

啟迪之二:獻身學術,成就教育人生

20世紀的中國政權更迭,歲月動蕩,對選擇了教育學術道路的11位學者來說,經歷了國家和個人的雙重磨難。雖然成長道路各不相同,但執(zhí)著、堅守,淡泊功利是他們的共性?!皻q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碑斂茖W的春天來臨時,他們播下的種子結出了豐碩的果實。

李秉德作為教學論和教育實驗的開拓者,畢生致力于在中國背景中進行教育實驗,為建立植根于中國傳統文化土壤的教與學的方式嘔心瀝血并卓有建樹;顧明遠領導創(chuàng)建了中國比較教育學會且在1983—2002年間擔任該學會的主席,為中國的比較教育研究開辟了新天地,同時也成為中國最有影響的教育家之一;潘懋元用畢生的精力致力于建立一門新學科——高等教育學,并成為中國高等教育學的奠基人,他組織編寫了第一本高等教育學著作——《高等教育學》,他與他的同事們及弟子們?yōu)槭澜绺叩冉逃芯康陌l(fā)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王承緒領銜翻譯了《現代西方教育思想流派論著選》,與張瑞璠合作主編了三卷本《中外教育比較史綱》,主持完成了重大課題《中外教育史比較研究》,為比較教育學的學科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謝希德從一位知名科學家成長為新中國第一位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的女校長,同時也是帶領中國教育走向世界的領軍人物;劉佛年從1949—1980年一直是中國最有影響的教育理論家之一,其擔任華東師范大學校長之時,使華東師范大學成為全國師范教育領域中的領頭羊,并提出師范大學不僅僅是要培養(yǎng)教師,還要培養(yǎng)管理者和教育領導;而朱九思領導下的華中工學院(即現在的華中科技大學)從一所高度專業(yè)化的工科院校發(fā)展成為得到世界認可的綜合性大學,甚至成為高等教育研究領域的先驅;汪永銓在北大生活工作了半個多世紀,目睹了北大的變遷,并在反思教育和國家發(fā)展的一些深刻問題的過程中成為一個高等教育思想家和領導者;葉瀾則開始進行理解教育理論和中國基礎教育新方法的研究,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解教育思想體系,提出建立“生命?實踐”教育學派;另一位女學者魯潔的教育家生涯是在南京師范大學度過的,她以自己的杰出才能為該校的道德教育、農村教育以及教育社會學等學科的發(fā)展做出了卓越貢獻;而出身寒微,10歲才上小學的漁民之子王逢賢則靠不懈的努力,最終成為一位杰出的教育哲學家和道德教育專家,一位具有獨立精神的思想者和教育家。

11位學者可謂當代中國知識分子的一個縮影,“他們有著中國傳統學人的風范,淡泊名利,一心向學,勾勒學術色彩濃厚而富有人文情懷的教育研究,并大力培養(yǎng)后輩人才,成績斐然,卻一點也不張揚”。他們的成長都與一所或幾所大學密切相連,伴隨著大學的命運和自身學術的發(fā)展,他們各自心中的教育使命及其人生意義也得以揭示。從艱辛備嘗到“終成正果”,其教育人生的曲折與艱辛讓人感慨萬千。在他們的人生道路上,有好奇,有陣痛,有歡樂,有眼淚,甚至還有憤怒與反抗,孤獨與寂寞。但是他們知道,這些都是破除舊的體制、舊的思維與觀念、舊的行為準則的必要過程,他們義無反顧地行走著。時至今日,他們中的一些人已故去(如李秉德、劉佛年、謝希德),但他們的獻身精神和學術傳統依然震撼著我們;還健在的教育家們,他們已進入耄耋之年,最年輕的也已67歲,但他們依然在帶學生、做研究、寫文章、提建議,思索著、探討著。他們關心著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與素質提高,關懷著教育學科的創(chuàng)新與建設,關注著中國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他們將自己的教育智慧及其被中西優(yōu)秀文化熏陶出來的專業(yè)生命奉獻給了20世紀的中國教育,力求使他們深愛著的中國教育無論遭遇何種政治、經濟的變局都能夠朝美好的方向發(fā)展”。與人文社會學界及自然科學界的前輩一樣,本書所描寫的教育學界的前輩也是中國輝煌教育歷史進程的參與者和創(chuàng)造者。讀至此,景仰之情油然而生。

啟迪之三:中國教育思想與實踐經驗是一份世界遺產

11位學者的故事并非只有個案意義,作者的獨到之處在于結合他們個人的人生經歷及其所在大學的發(fā)展歷程,以個體和群體相結合的方式勾畫出近百年來中國教育復雜多變和豐富多彩的發(fā)展圖景;通過這些知名教育家所呈現的中國教育發(fā)展取向和獨特命運,詮釋在中國社會文化背景下教育發(fā)展的內涵,為人們提供了一個獨特而富有魅力的研究視角和研究領域。

作者在對比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及其在11位主人公身上的表現之后,深刻地指出,在當前的文明對話時期,中國教育思想與實踐經驗無疑可以看成是一份世界遺產,是值得全球教育家共同分享的公共資源。11位學者的人生故事以及他們對中國教育的貢獻不僅可以激勵來者,而且可以豐富21世紀的全球教育對話,可以使世界各地的教育家從中受益。

應該說,作者的這一研究是非常有價值的?!盎仡欔P于20世紀中國教育的發(fā)展過程,雖然已經有許多人作過研究,但大部分研究都是在政治背景下面展開分析,常常將教育政策與實踐理解為經濟現代化和建構民族國家的工具?!薄皬某掷m(xù)不斷的教育變革,政策文件、法規(guī)、制度變遷,統計數據,到鄉(xiāng)村層面的教育問題,諸如入學率和掃盲成就等,人們都可以找到詳細的檔案記錄。然而,這類研究卻不多見,即考察個人的生活經歷,進而揭示個體心目中的(中國)教育經驗”。本書正是這樣一部從人生經歷展開教育研究的上乘之作。作者在1997年秋到2001年春之間對11位學者進行了數十次訪談,每次草稿都根據他們的反饋進行修改,“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會替我仔細校對其中的細節(jié)內容,同時還會給我提供更多的合適材料?!弊髡邚臄⑹卵芯康慕嵌葘?1位教育家一生的教育、生活、學術及其領導生涯進行了研究,從不同側面生動描繪了現當代中國文化和中國教育所蘊涵的優(yōu)良傳統。“透過教育家們的‘肖像,感受這些知名教育家的生活經歷與理想追求,讀者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國傳統教育思想與實踐對他們的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這11位知名教育家中有不少人曾在中小學任教。王承緒1931年以優(yōu)異成績畢業(yè)于江蘇無錫中學師范科后,在無錫中學實驗小學任教一年,任四年級班主任,他感到這一年的實踐經驗非常有價值。李秉德1934年從河南大學畢業(yè)后在他的老師李廉方主持的教育實驗區(qū)內找到一個職位,在距離開封市三里路的一所農村實驗小學當了兩年的校長,這一經歷奠定了他一生執(zhí)著于在學校教育最基礎階段進行教育實驗。潘懋元15歲時得到一個任小學教師的機會,他滿腔熱情地投入到工作中,1937—1939年潘懋元又去了農村小學教書;在廈門大學讀書期間,他先在一所小學任兼職教師,又在一所中學做兼職,從而將自己所學的知識用于實際的教學當中。1948年,顧明遠高中畢業(yè)后在上海一所小學里擔任教職,這一年的教學經歷從此改變了他,看著孩子們學習給了他極大的樂趣,他感覺做老師非??鞓?,這為他選擇接受師范教育、從事教師工作打下了基礎;1958年,顧明遠受資深教育家王煥勛邀請至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任教,一直到1963年回到北師大。劉佛年從國外留學回來后,1943年在長沙一所中學擔任了兩年的英語教師。作為1962年畢業(yè)于華東師大的一名年輕的教師,葉瀾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華東師大附屬學校教兩年書,1974—1976年她又加入第一批教師援藏隊,支援西藏創(chuàng)辦小學教師培訓學校,她認為這些經歷對于她在基礎教育方面的研究有著重要影響。這些經歷對這些知名教育家來說是十分寶貴的,他們十分看重自己的工作,教學經歷改變了他們,使他們感悟到教育不僅僅是一個專業(yè),而且是一項事業(yè),這對他們日后成為教育家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到,教育家,大多經歷了普通教師——名師——教育家的過程。

最后值得提一提本書的作者。許美德(Ruth Hayhoe)女士,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安大略教育研究院教授,著名比較教育學家,中國教育研究專家,早年即開始在中國從事福利事業(yè),后又長期致力于研究中國近現代教育變遷,堪稱國際教育界熱愛中國文化的著名學者。作者深入細致的工作作風和寫作態(tài)度,贏得了11位學者的信任與尊重,正是他們的通力合作才誕生了這本《思想肖像:中國知名教育家的故事》,精彩詮釋了在中國社會文化及其社會發(fā)展中,通過這些知名教育家所呈現出的中國教育發(fā)展取向和獨特命運。對中國的教育研究者來說,許美德教授獨特而富有魅力的研究視角、研究方法、研究態(tài)度,及其與被研究者的關系……又何嘗不是有價值的啟迪呢?

(《思想肖像:中國知名教育家的故事》,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安大略教育研究院許美德教授著,華東師范大學周勇教授等譯,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年6月出版。本文所引均出自此書。)

(責任編輯:張瑞芳)

猜你喜歡
教育家經歷人生
教育家與兒童
很多事你只能獨自經歷
好日子(2021年8期)2021-11-04 09:02:44
我經歷的四個“首次”
人大建設(2019年9期)2019-12-27 09:06:30
回憶我的打鐵經歷
北極光(2018年5期)2018-11-19 02:24:00
人生中的某一天
津派教育家成長
為什么現在要說“新教育家”
人生悲喜兩字之間
教育家
留學(2017年5期)2017-03-29 03:04:00
獨一無二的你
花莲县| 山丹县| 罗山县| 碌曲县| 收藏| 广汉市| 南澳县| 桐城市| 凤翔县| 靖安县| 宣武区| 恩平市| 子长县| 常德市| 普格县| 定边县| 嘉荫县| 太康县| 武平县| 苍南县| 正镶白旗| 肥乡县| 鸡西市| 涿州市| 汉源县| 鄂伦春自治旗| 洞口县| 丹巴县| 台安县| 两当县| 鹤山市| 乌拉特中旗| 巴彦淖尔市| 班戈县| 密山市| 松潘县| 左云县| 抚州市| 舒城县| 射洪县| 黄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