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國杰
異葉天南星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別名南星、禹南星、一把傘等。異葉天南星以球狀塊莖供藥用。近年來由于野生資源少,用量大,人工栽培少,一直為緊俏中藥材之一,我國南北各地均可栽培。
一、種植技術(shù)
異葉天南星用種子繁殖生長時間長,產(chǎn)量不高,故以塊莖繁殖為主,亦可種子繁殖。
1.整地施肥。選擇山谷或林下濕潤、疏松、肥沃的黃砂土地,于秋季將土壤深翻20~25厘米,結(jié)合整地每畝施入腐熟廄肥或堆肥3000~5000千克,翻入土內(nèi)作基肥。栽種前,再淺耕一遍。然后,整細(xì)耙平作成寬1.2米的高畦或平畦,四周開好排水溝,畦面呈龜背形。
2.塊莖繁殖。9~10月收獲異葉天南星塊莖后,選擇生長健壯、完整無損、無病蟲為害的小塊莖,晾干后置地窖內(nèi)貯藏作種栽。挖窖深1.5米左右,大小視種栽多少而定,窖內(nèi)溫度保持在5~10℃為宜。低于5℃,易受凍害;高于10℃,則容易提早發(fā)芽。一般于翌年春季取出栽種,亦可于封凍前進(jìn)行秋栽。春栽,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20~25厘米,株距14~16厘米挖穴,穴深4~6厘米。然后,將芽頭向上,放入穴內(nèi),每穴1塊。栽后覆蓋土雜肥和細(xì)土,若天旱澆1次透水。約半個月即可出苗。大塊莖作種栽,可以縱切成兩半或數(shù)塊,只要每塊有1個健壯的芽頭,都能作種栽用。但切后要及時將傷口拌以草木灰,避免腐爛。小塊莖及塊莖切后種植的覆土要淺,大塊莖宜深。每畝需大種栽40~45千克,小塊莖20~25千克。
3.種子繁殖。異葉天南星種子于8月上旬成熟,紅色漿果采集后,置于清水中搓洗去果肉,撈出種子,立即進(jìn)行秋播。在苗床上,按行距15~20厘米挖淺溝,將種子均勻地播入溝內(nèi),覆土與畦面齊平。播后澆1次透水,以后經(jīng)常保持床土濕潤,10天左右即可出苗。冬季用廄肥覆蓋畦面,保溫保濕,有利幼苗越冬。翌年春季幼苗出土后,將廄肥壓人苗床作肥料,當(dāng)苗高6~9厘米時,按株距12~15厘米定苗。多余的幼苗可另行移栽。
4.移栽。春季4~5月上旬,當(dāng)幼苗高達(dá)6~9厘米時,選擇陰天,將生長健狀的小苗,稍帶土團(tuán),按行株距20×15厘米移植于大田。栽后澆1次定根水,以利成活。
二、田間管理
1.松土除草、追肥。苗高6~9厘米,進(jìn)行第1次松土除草,宜淺不宜深,只要耙松表土層即可。鋤后隨即追施1次廄肥,每畝1000~1500千克;第2次于6月中、下旬進(jìn)行,松土可適當(dāng)加深,并結(jié)合追肥1次,量同前次:第3次于7月下旬進(jìn)行,此時正值天南星生長旺盛期,結(jié)合除草松土,每畝追施堆肥1500~2000千克,在行間開溝施入,施后覆土蓋肥;第4次于8月下旬進(jìn)行,一結(jié)合松土除草,每畝追施尿素10~20千克對水施入,另增施餅肥50千克和適量磷鉀肥,以利增產(chǎn)。
2.排灌水。異葉天南星喜濕,栽后經(jīng)常保持土壤濕潤,要勤澆水。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止田間積水,水分過多,易使苗葉發(fā)黃,影響生長。
3.摘花薹。5~6月異葉天南星肉穗狀花序從鞘狀苞片內(nèi)抽出時,除留種地外,應(yīng)及時剪除,以減少養(yǎng)分消耗,有利增產(chǎn)。
4.間套作。異葉天南星前兩年生長較緩慢,在畦埂上按株距30厘米間作玉米或豆類等高稈作物,或其他藥用植物。既可為天南星遮陰,又可增加經(jīng)濟(jì)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