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輝
摘要: 目前傳統(tǒng)的健美操教學內容單調、枯燥,使學生產(chǎn)生厭學的情緒。而時尚健美操以其獨特的魅力,滿足學生心理和生理需求,深受學生的喜愛。時尚健美操的出現(xiàn)為健美操課程的改革帶來了新方向。本文對時尚健美操在高校的開展進行了論述,希望能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 健美操教學 時尚健美操 教學改革
據(jù)調查,目前大多數(shù)普通高校的健美操教學內容為國家體育總局推出的《全國健美操大眾鍛煉標準 1—6 級》中的等級動作,由于教學內容高度統(tǒng)一、單調枯燥,學生自主選擇性差,學生產(chǎn)生厭學的情緒,不利于學生形成終身體育的思想,健美操的功能不能充分發(fā)揮出來。近年來,時尚健美操的興起為高校健美操教學帶來了新活力。從2005年開始,我校把時尚健美操納入了健美操教學中,作為輔助教學內容,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1.時尚健美操的界定
時尚健美操是將流行舞蹈經(jīng)過一番健美操式的改造后形成的一種新型的健身方式,由于在一般性健美操的基礎上融進流行舞蹈與音樂,深受人們的喜愛,被稱為“輕松體育”或“快活體育”,目前在許多國家悄然興起,是歐美體育界提出的較為適合大眾健身運動的一種新興體育運動形式。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健身娛樂的需求,出現(xiàn)了大量風格各異的時尚健美操,如具有陽剛之氣的“搏擊操”,柔美圓潤的“拉丁操”,充分釋放個性的“街舞操”,極具感染力的“爵士操”,精神和身體高度統(tǒng)一的“瑜伽健身術”,等等。其形式活潑,簡單易行,迎合了現(xiàn)代青年的心理和審美需求,已經(jīng)成為當今學生追求自身特點和時代精神的一項時尚運動。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
山東科技大學2007級選修健美操課程的學生,并隨機抽樣60人進行調查。
2.2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和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3.結果與分析
3.1學生對時尚健美操的興趣調查分析
筆者隨機對60名學習健美操的學生進行了“你所喜愛的健美操輔助內容”進行了調查,結果如下表:
調查顯示, 有81.7%的學生選擇把拉丁操、搏擊操、街舞等時尚健美操作為輔助教學內容,可見學生對這些新興的時尚健美操是很感興趣的。部分學生表示:傳統(tǒng)的健美操課內容枯燥,在100分鐘的課堂上很難一直保持學習的積極性,他們渴望能夠把新興的時尚健美操納入到現(xiàn)在的教學中。
3.2時尚健美操滿足了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大學生大多處于18—24歲左右的年齡階段,此時的他們愿意接受新鮮事物,尤其是21世紀,追求時尚、趕潮流已經(jīng)成為一種趨勢,大學生也不例外。時尚健身操的音樂和舞蹈具有時尚、動感、前衛(wèi)、活力、自由奔放的特點,非常適合當代大學生“求新、求異”的個性心理和生理特征,也讓學生體會到了創(chuàng)造的快樂。因此,他們對時尚的健身項目尤其感興趣。
據(jù)心理學家研究,時尚健身項目增加了學生的交際機會,有助于他們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同時還可以緩減他們學習和生活中的壓力,消除其緊張、激動、易怒等不良情緒,使學生在心理上得到放松。另外,健美操對提高注意力、鍛煉記憶力、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改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機能也具有一定作用。因此,時尚健美操在人際交流和社會適應能力等諸方面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符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
3.3時尚健美操充分調動了學生對學習健美操的興趣
目前學校健美操的教學以基本動作為主,簡單易學,練習起來較為枯燥,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健美操的學習熱情。而時尚健美操擴展和豐富了健美操的教學內容,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健美操課的教學質量。
把時尚健美操融入到傳統(tǒng)的教學中,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學生在整堂課上能夠更加持久地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積極主動地學習、完成教學內容,他們對新鮮的學習內容充滿了好奇,激起了學習欲望。表現(xiàn)為:情緒高昂,積極主動接受教師所言,對教師的教學方法、組織形式、教學手段表示滿意,較以前更加喜歡上體育課,并大大提高了學習興趣。據(jù)調查,把時尚健美操課融入到教學后,整堂課的中后部分教學明顯比以前要進步很多,學生的緊張情緒也消除了不少,大部分學生并沒有因此而影響上課的進度和效率,反而更加積極主動地去練習,最終95%以上的學生能夠達到教學目標。
實踐證明,時尚健美操引入健美操課堂教學的效果非常好,在高校健美操教學中應根據(jù)學生的不同要求和愛好,選擇一些具有時代氣息、積極向上、新穎實用的教學內容。時尚健美操作為一種新興的體育項目,是高校健美操教學的補充,是遵循學生個性心理的迫切需求,是實現(xiàn)快樂體育的一個有力途徑,時尚健美操為健美操的教學注入了新活力。
4.結論
把時尚健美操納入到健美操教學中,不僅為體育教學改革提供了方向,而且合乎學校體育向終身體育、健身體育、娛樂體育和大眾體育發(fā)展的趨勢。同時,時尚健美操對場地設施的要求不高,很容易實現(xiàn)。因此,高校開設時尚健美操課程很有必要。
參考文獻:
[1]魏純鐳.時尚健身[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5:1.
[2]金逵.健身街舞[J].中國學校體育,2003,(5):28-29.
[3]范云江.健身瑜伽[M].青島:青島出版社,2004:1-2.
[4]王洪.健美操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20.
[5]馬啟偉.體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6]宋海輝.新時期時尚健身舞與高校健美操教學[J].內江科技,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