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祖遠(yuǎn)
1942年2月,郭沫若完成了歷史劇《虎符》,其故事取材于《史記·信陵君列傳》中“信陵君竊符救趙”之事。
公元前257年,秦昭襄王在同趙國的戰(zhàn)爭中消滅了趙軍40萬,進(jìn)而圍困了趙國都城邯鄲。趙惠文王給魏王和信陵君寫信求救,魏王派將軍晉鄙帶領(lǐng)10萬大軍救趙。秦王派使者去見魏王說:“我們攻打趙國,很快就要成功了。諸位中誰敢救趙國,秦國破趙之后就先打他?!蔽和鹾ε虑乇鴱?qiáng)大,派人通知晉鄙,把部隊駐扎在鄴水,名義上是救趙,實際上是靜觀待變,看究竟哪一邊贏就幫哪一邊。趙國不斷地派使者來催援兵,信陵君怕萬一趙國頂不住,唇亡齒寒,魏國地位難保,一再向魏王陳說利害,還帶著自己的賓客辯士一起去向魏王多方譬解。但魏王心里害怕秦國,不肯聽信陵君的意見。
信陵君知道無法說服魏王,又不忍心眼看趙國被秦滅亡,于是約了自家的賓客,集合了大約100輛戰(zhàn)車,奔向前線,打算與趙國共存亡。路過夷門,見到管理夷門的侯贏,把自己為趙國拼死的打算告訴了侯贏,并向侯贏問計、
侯贏避開眾人對信陵君說:“我聽說調(diào)動晉鄙軍的兵符藏在魏王的臥室里,魏王最喜愛的夫人如姬經(jīng)常出入于魏王的臥室,有可能把兵符偷出來、我又聽說如姬的父親為仇家所殺,如姬求魏王和其他的大臣為父報仇,三年不成,如姬泣告公子,公子派人斬了這仇家的頭,送給如姬,如姬對公子十分感激,為公子死都愿意,只是沒有機(jī)會。只要公子開口向如姬求助,如姬一定會答應(yīng),得到了兵符,晉鄙的軍隊聽公子指揮,北面救了趙國。向西打退秦軍,這就是春秋五霸的大業(yè)了?!?/p>
信陵君聽了侯贏的意見,果然靠如姬偷取了魏王指揮晉鄙的兵符。信陵君帶了兵符出發(fā),到了晉鄙軍中,晉鄙不信,拒不發(fā)兵,信陵君手下朱亥椎殺晉鄙,以8萬魏國兵力向秦軍進(jìn)攻。秦軍退去,邯鄲解圍,趙國避免了亡國。
在這個歷史故事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能調(diào)動十萬大軍的信物,就是兵符。在古代,為了保證遠(yuǎn)距離的軍事調(diào)動不出差錯,發(fā)明了兵符,傳說發(fā)明人是姜子牙兵符用玉或青銅做成,然后對劈為二,右邊一半留存中央,左邊一半發(fā)給統(tǒng)兵將領(lǐng)或地方長官。中央調(diào)兵時,使臣要帶符前去,兩相驗合,命令才能生效。
古代的兵符一般都鑄成或刻成虎形,故稱為“虎符”虎是叢林中最兇猛的野獸,在叢林的爭斗中百戰(zhàn)百勝,所以古人在戰(zhàn)爭中也以虎為神,許多與軍事有關(guān)的人和物都冠以虎名。調(diào)兵遣將的信物鑄成虎形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現(xiàn)在存世的一批最早的虎符都是秦國的,共4件。
一為新郭虎符。現(xiàn)為法國巴黎陳氏所收藏,上有錯金銘文4行:“甲兵之符,右在王,左在新郭。凡興士披甲,用兵五人以上,必會王符。燔燧事,雖毋會符,行也?!便懳淖詈笠痪涞囊馑际牵喝绻娗榫o急,不必等會符,可以舉烽火報訊,立即行動。專家們認(rèn)為,新郭虎符是戰(zhàn)國后期的用品。
二為杜虎符。1973年在西安郊區(qū)山口公社發(fā)現(xiàn),現(xiàn)藏于陜西歷史博物館。杜虎符長9.5厘米、高4.4厘米、厚0.7厘米,背面有槽,頸上有一小孔?;⒆髯邉有危菏?,尾端卷曲。錯金銘文9行40字:“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興士披甲,用兵五人以上,必會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雖毋會符,行也。”由于秦國的國君只有惠文君一人稱君,所以史學(xué)家估計杜虎符是秦惠文君時的用品。
三為陽陵虎符?,F(xiàn)藏于中國歷史博物館,上有銘文:“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陽陵。”
四為東郡虎符。1953年陜西省周至縣文化館征集所得,現(xiàn)藏于周至縣文物管理所。長9.5厘米、高4.3厘米,虎脊有錯金銘文,字體為小篆,左右兩半銘文相同:“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東君,”由于秦國只有秦始皇羸政才自稱始皇帝,所以人們認(rèn)為,陽陵虎符和東郡虎符都是秦始皇時代的用品。也有人認(rèn)為東郡虎符不是秦國的,是后人偽造的。
郭沫若在寫《虎符》時,對虎符的形狀有一個說明。他說,虎符是“一種伏虎形的青銅器,不大,只有二三寸來往長。戰(zhàn)國及秦漢就靠著這種東西調(diào)兵遣將。照例是對剖為二,剖面有齒嵌合,腹部中空。背上有文,有的是把文字也對剖為二,也有的分書在兩邊,大抵是錯金書。所謂錯金書者是說把字刻成之后,另外灌以別種金屬,再打磨平滑,文與質(zhì)異色,異常的鮮明?!?/p>
郭沫若在寫《虎符》之前不久,于1941年九十月間得到了一個虎符,是他從一位轎夫手里花了10塊銀圓買來的。據(jù)說是在轟炸后的廢墟中掏撿出來的東西,以前不知道是什么人的收藏品。這一個虎符,長約3寸,背上有10個錯金書分寫兩邊,一邊5字,全文是“右須軍(衙),干道車(?)第五”,“軍”的下一個字不知是“閭”還是“衙”,“車”的下一個字連筆劃都弄不清。字體是漢隸。郭沫若認(rèn)為這件虎符假的可能性較大。
虎符的使用。不僅在戰(zhàn)國時期與秦代,漢代仍然使用。漢文帝時有這樣的記載:“初與君國守相為銅虎符、竹使符?!睗h代還用過金虎符,唐代因太祖叫李虎,避“虎”字諱,改用銅魚符、龜符。宋元代又用金虎符,宋代的虎符上篆刻“某處發(fā)兵符”,下鑄虎豹為飾,左右符各五,右五符留樞密院,左五符交高級統(tǒng)帥軍官。指揮300人用一虎一豹符,5000人以上用雙虎豹符。金代的虎符左半留在中央,右半交給帶兵將領(lǐng),正與宋制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