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成
文章的修改,可以從多方面入手,包括審題立意、謀篇布局、選材構思等等,筆者在此主要從語言方面來談談作文的修改問題。評判一篇作文的優(yōu)劣,語言是一個重要的衡量標準,那些詞不達意、語言枯燥、拖沓冗長的文章,肯定會影響觀點的鮮明、論證的力度和情感的真摯。從而在文章和讀者之間砌起一堵堵阻礙交流溝通的城墻,站在這個角度來看,文章需要一遍遍地修改。
怎樣修改,才能使文章言簡意賅,語言鮮活生動,情感力透紙背呢?我想主要從語言的表達、推敲和品析三個方面來進行。
語言的表達要能夠準確達意。很多同學害怕作文,偶爾為之,往往“一揮而就”,從不再看,難得修改,導致別字病句一串串,嚴重影響到了意思的傳遞和情感的表達。如:“①我知道,兒子永遠是媽媽無時無刻的牽掛;②我無時無刻惦記著病中的媽媽?!薄盁o時無刻”并非雙重否定詞,即并非表肯定之意,而應該表否定的意思,一般來說,與“不”連用起著肯定的作用,即“無時無刻不”表示“時時刻刻”或者“每時每刻”的意思,《新華成語詞典》(商務印書館)里把這個詞解釋為“每時每刻”是不對的。作者所想表達的意思應該是“①我知道,兒子永遠是媽媽時時刻刻的牽掛;②我無時無刻不惦記著病中的媽媽”,但是由于詞語的誤用,表達出來的意思卻截然相反,這又怎么能夠讓讀者感受到兒子對母親滿懷的愛意呢?又如:“①只見樹木不見樹林,片面極端,目無全牛;②如果一個人目無全牛,是不能成大器的?!背烧Z“目無全?!背鲎栽瓏医滩摹垛叶〗馀!芬晃模骸笆汲贾馀V畷r,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币馑际钱敵跷覄傞_始宰牛的時候,對于牛體的結構還不了解,看見的只是整頭的牛,三年之后,見到的是牛的內部肌理筋骨,再也看不見整頭的牛了。后來用此成語比喻技藝的精湛和對事物敏銳的洞察力。所以應該改為:“①只見樹木不見樹林,片面極端,鼠目寸光;②如果一個人目無全牛,終究會成大器的?!笨梢?,詞語的錯用,必然會影響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和削弱文章論證的力度。尤其不能原諒的是,許多同學作文中存在低級的別字現(xiàn)象,如“人名(民)幣”,“(加)假入團隊”,“(炊)吹煙裊裊”,“教師(室)里,燈火通明”等等,不但影響文章的流暢和意思的表達,而且見其文字想其為人,作者很容易給人留下態(tài)度馬虎、治學松懈的不良印象。
別字病句必須得修改,文順字通是作文最基本的要求,但如果僅僅滿足如此標準顯然是不夠的。語言的修改還意味著怎樣使平淡枯燥的語言形象鮮活,觸動心弦,則需“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似的推敲。江蘇高考閱卷組組長何永康教授曾經多次強調,文章沒有陽光不要緊,但應該有月光,如果沒有月光也不要緊,但應該有星光;如果沒有星星也不要緊,但至少應該有螢火蟲;如果連螢火蟲的那點光亮也沒有,那你的文章就太暗淡了。文章的亮眼之處不僅僅表現(xiàn)在觀點的新穎、立意的巧妙、選材的別致、情節(jié)的生動等方面,還應該表現(xiàn)在語言的新穎、生動、活潑上,哪怕是一段妙語連珠的文字,或者一個美妙深邃的句子,或者一個內涵沉甸的詞語。比如一位同學寫到父親的“背影”,“看著父親的背影,想起家庭生活的艱辛……”,這里的“看”只是表示一般動作,遠遠不能承擔起文章所包含的對父親深厚的愛,或者說“看”削弱了對父親深深的敬意,不如改為“望”更拳拳、更沉沉、更眷眷,因為“望”有凝視、神往之意,比“看”多一分心靈的震撼!像這樣的語句,即便不改也行得通,但是一旦修改提升,必然增添文章的神韻,令人無比感懷動容。恰如美學家朱光潛先生所說,文字上的推敲其實是思想情感的推敲,因而語言的修改其實代表著感情的變化。生活語言也如此,課堂上,老師見缺席一學生,便詢問:“該同學哪里去了?”“大便了!”同桌回答。全班哄堂大笑!等笑聲平息,老師說:“用‘大便一詞太不雅了,好像有懶牛懶馬屎尿多的嘲諷意味,你能否換一種說法?”同桌回答:“上廁所?!崩蠋煟骸斑@個詞不俗不雅,但體現(xiàn)不出你與同桌的友情。”同桌:“方便?!崩蠋煟骸班?,這個詞足以表現(xiàn)你對同桌的尊重?!睆摹按蟊恪钡健胺奖恪保瑢W之間的情感走過了由“嘲笑”到“尊重”的心路歷程,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教育和感化,這便是語言的審美功能,通過精當詞語和句子的推敲,傳遞著的是一份極富神韻的情感。
當然,一篇好的文章,并非各方面都好,往往只在某一方面或者某一點上比較出色而已,讓散布在文章每一個角落的語言精彩紛呈,恰如漫天繁星熠熠閃爍,映照著讀者黑色的眼睛,令人仰望和幻想。也是寫父親,一位同學在《父親的黃昏》里用詩一般的語言描繪父親的形象,令人難以忘卻:“門前淺淺的溪流,洗不去你半輩子的黝黑,西山層層的峰巒,托不住夕陽的余暉,只有黃昏里那短短矮矮的門檻,不知疲倦地承受著你疲倦的身軀,半碗淡淡的水酒,幾粒生生的花生米,咂摸著每一天不老的故事。偶爾,一顆流星,劃過淡然的夜空,為你點亮一盞驚奇的油燈,昨天、今天、明天……在父親的黃昏里,也許就像黃昏一般沉寂……”樸實無華的語言,流淌著樸實無華的感情,一個歷盡滄桑樸實無華的老父親靜靜地佇立在黃昏中,他是那樣的儉樸而又知足,寡言但厚重。人物的鮮活得力于語言的含蓄精美,不說黃昏已到,卻寫峰巒托不住夕陽的余暉,余味裊裊,不說父親不知疲倦,而說矮矮的門檻不知疲倦地承受著父親的身軀,含蓄蘊藉,而“不知疲倦”暗示父親一天勞作太疲倦了,正是因為“半碗淡淡的水酒,幾粒生生的花生米”,顯示出父親容易知足的品性;“咂摸著每一天不老的故事”。說故事不老,其實就是老故事,而老故事依舊每一天津津有味地咂摸著,既體現(xiàn)了父親日子的單調和寂寞,也流露出父親對那片土地的深沉和眷戀,所以,偶爾劃過夜空的流星,在夏夜的星空里再也平淡不過了,但依舊能夠點燃父親油燈般驚奇的眼神。生命中有一個平凡的父親,作文里有一個不平凡的形象,這就是語言的藝術魅力!沒有深厚的語言功底,父親那些平淡瑣碎的細節(jié)不會映射出震撼心靈的人情光輝。
所以,學會修改語言,還應該學會品析語言;一個人不能夠品味語言,是難以很好地運用語言的。通過語言的品析,掌握語言的內在規(guī)律,從而掌握語言運用的技巧,使作文的語言更加豐富和生動。只有豐富和生動的語言,才能描繪出生活的多姿多彩,才能承載生命的情感和追求。魯迅在散文《秋夜》里開頭便寫到:“在我的后園,可以看見墻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此處用繁筆,看似羅羅嗦嗦,不如“可以看見墻外有兩株棗樹”簡練,但是卻敘述了一種尋望的過程,也寫盡了白色恐怖下作者滿心的矛盾、焦慮、痛苦和壓抑,語言雖繁,但卻繁得恰到好處,委婉含蓄,這就是繁筆的一種規(guī)律和藝術魅力。又如身陷龐克拉茨蓋世太保監(jiān)獄的革命作家伏契克,用“從門到窗是七步,從窗到門是七步”
的繁句展現(xiàn)了英勇的革命者經過思考、彷徨和抉擇的思想斗爭過程,終于堅定戰(zhàn)斗到底的信仰,如果改為簡句,寫不出當時真實的情形,則索然寡味。品析其實就是一種借鑒和模仿,成熟的借鑒和模仿就是一種創(chuàng)造和能力。加強語言的積累、運用和升華,品析語言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途徑。
表達要準確達意,推敲要精當傳神,品析要頓悟韻味,三者都有助于作文語言的積累、運用和升華,從而為我們的作文繡上一道道美麗的花邊,讓讀者為之心儀傾慕!
[修改前的學生習作]
后院的桃樹
從我出生的那一天起,我便成了爺爺?shù)膶氊悓O女(從出生的那天起,你就有記憶嗎);后來,我最愛的便是爺爺。
依舊記得5歲那年我從樓上摔下來(記得什么?從語法角度講,“記得”一詞缺少賓語)。那天,天正下著小雨,隔壁阿姨家正在造房子,我和表妹好奇地走到三樓的樓梯口上去看雨,一不小心我便摔了下來,不偏不倚正摔在一只竹匾上,嚇得不輕,傷卻不重。后來,爺爺總是提起這件事來,他說,離匾不到一米的地方就是一堆亂石,萬一不巧,你便去見閻王老爺了……(見閻王爺?含有貶義)爺爺說著說著,總會流淚哭泣(太直白,太矯情,怎么哭?缺乏細節(jié)刻畫)。
還記得我5歲的生日,3月12日,正是植樹節(jié),那是我無時無刻都銘記的日子(“無時無刻”表否定,應為“無時無刻不”或“時時刻刻)。一大早爺爺便上山去了,回來的時候手里拿著一棵樹苗,他站在院子里呼喚我,說要我和他一起植樹。我興奮極了,跑到院子里,等到爺爺挖好一個小坑,然后他蹲下來,用手扶住樹苗,囑咐我培土(“蹲”“扶”“囑咐”,語言描寫細膩,寫盡祖孫一同植樹的溫情和感人場面)。于是,我便用雙手捧起一抔抔土,撒在樹坑里,爺爺用手慢慢把土夯實。栽好樹,爺爺笑著說:“它是棵小樹,你是個小孩,你們比一比,看看誰長得快!”我大聲回答:“我長得快,爺爺你看,我比它高!”(人物語言符合人物的年齡特征、人生閱歷以及思維心理)后院里響起爺爺一陣陣笑聲(沒有能夠寫出爺爺笑聲里包裹的含義,還不夠細膩)……
晚上,爺爺給我講了孫悟空的故事(從后文看,應該更具體些,爺爺給我講述的是孫悟空偷蟠桃的故事),像小頑童似的問我:“如果你是孫悟空,偷到一只桃子,你會給誰吃呀?”“給爺爺吃!”我毫不猶豫地回答。爺爺一聽,高興得跳了起來(爺爺真的跳了起來?過于夸張,反而有損真情真愛):“太好啦!吃了你這個孫猴子的桃子,爺爺也可以長生不老了啦”(爺爺為什么渴望長生不老?與桃樹有何關聯(lián)?與祖孫之愛有何聯(lián)系?因此必須要點明)
兩年后,后院的桃樹長高了許多,可是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爺爺卻因中風癱倒在床上,口齒含混不清。有一次我又去探望他(此處用“探望”一詞,是不是有些莊重?莊重的語氣里,感情是不是有些生疏)他異常興奮,依依呀呀說著什么,好像是說,他的魂魄依附在那棵桃樹上,會永遠看見我……(爺爺?shù)膼塾肋h和桃樹一起長青,緊扣文題)眼里溢滿淚水(誰?人物不明,想來不會是爺爺吧),不曾想到,那卻是爺爺回光返照……(品析:省略號,一片深情)
爺爺離開后,我總是夢見他,他站在桃樹旁,笑瞇瞇地看著我們。幾年后,春天桃樹開滿一樹桃花,夏天結出了一樹果子(花是怎樣的花?果子是怎樣的果子?語言色彩暗淡,缺乏散文語言應有的生動形象的美感和體驗,因而難以映襯出爺爺?shù)膼蹜俸蛯O女的思情)??粗旨t又大的桃子,想起不能兌現(xiàn)的承諾,想著想著,我的淚便下來了(一看一想,一往情深,感人肺腑)……
爺爺,慈愛溫厚的爺爺,您像我頭頂?shù)男浅?,永遠珍藏在我心里,縱使時光流逝,永不褪色!(結尾語言包含情愫,質樸雋永,運用比喻修辭手法,蓄美生動。問題是,與文章線索之物“后院的桃樹”相割裂,而重新選用新的喻體“星辰”,缺乏照應文題的意識,所以老師主張依舊用“桃樹”來表達和承擔祖孫苦愛的寓意。)
[總評]
這篇周記取材于真實生活,以“后院的桃樹”為線索,記敘了爺爺兩三則尋?,嵤?,主要通過語言描寫和動作細節(jié),刻畫出爺爺慈愛和溫厚的形象,流露出對親情的渴望和珍惜之情;文風樸實,沒有華麗的詞藻,正是高考作文所需要和倡導的風格;謀篇布局精心自然,思路清晰。結構嚴謹,作者娓娓道來,結尾再次點題。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不足之處在于,語言不夠精煉、生動和形象,甚至有些細節(jié)刻畫之處的語言也不夠細膩??磥恚髡邔懽鞔宋?,主要致力于選材立意、課篇布局、行文思路等方面,缺乏作文語言的表達、推敲和品析的意識、方法和能力,導致作文語言比較枯燥,從而影響了文章的表情達意!因此,在老師指導之下,該同學對語言進行了必要的修改和提升,主要是從表達、推敲和品析等三方面入手。
[修改后的文章]
后院的桃樹
從我出生的那一天起,想來便成了爺爺?shù)膶檭海缓髞?,我最愛的便是爺爺?/p>
依舊記得5歲那年我從樓上摔下來的那件事。那天,天正下著小雨,隔壁阿姨家正在造房子,我和表妹好奇地走到三樓的樓梯口上去看雨,一不小心我便摔了下來,不偏不倚正摔在一只竹匾上,嚇得不輕,傷卻不重。后來,爺爺總是提起這件事來,他說,離匾不到一米的地方就是一堆亂石,萬一不巧,你便去見觀音阿姨了……爺爺說著說著,便會笑瞇瞇地抬手用衣袖抹去眼角的淚花。
還記得我5歲的生日,3月12日,正是植樹節(jié),那是我如今記憶最清晰的日子。一大早爺爺便上山去了,回來的時候手里拿著一棵樹苗,他站在院子里呼喚我,說要我和他一起植樹。我興奮極了,跑到院子里,等到爺爺挖好一個小坑,然后他蹲下來,用手扶住樹苗,囑咐我培土。于是,我便用雙手捧起一抔抔土,撒在樹坑里,爺爺用手慢慢把土夯實。栽好樹,爺爺笑著說:“它是棵小樹,你是個小孩,你們比一比,看看誰長得快!”我大聲回答:“我長得快,爺爺你看,我比它高!”后院里響起爺爺一陣陣爽朗的笑聲……
晚上,爺爺給我講了孫悟空偷蟠桃的故事后,像小頑童似的問我:“如果你是孫悟空,偷到一只桃子,你會給誰吃呀?”“給爺爺吃!”我毫不猶豫地回答。爺爺一聽,高興得差點跳了起來:“太好啦!吃了你這個孫猴子的桃子,爺爺也可以長生不老了啦——”頓了頓,爺爺又說:“真那樣啊,我就可以看到你和那棵小桃樹長大的那一天。”
兩年后,后院的桃樹長高了許多,可是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爺爺因中風癱倒在床上,口齒含混不清。有一次我又去看望他,他異常興奮,咿咿呀呀說著什么,好像是說,他的魂魄依附在那棵桃樹上,會永遠看見我……我眼里溢滿淚水,不曾想到,那卻是爺爺回光返照……
爺爺離開后,我總是夢見他,他站在桃樹旁,笑瞇瞇地看著我們。幾年后,春天桃樹開滿一樹粉紅的花,夏天結出了一樹碧綠透紅的果子??粗旨t又大的桃子,想起不能兌現(xiàn)的承諾,想著想著,我的淚便下來了……
爺爺,慈愛溫厚的您和后院的那棵枝繁葉茂的桃樹珍藏在我心里,縱使時光流逝,永不褪色!
[總評]
經過對14處語句的修改提煉,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文章語言更加流暢,細節(jié)刻畫更加細膩生動,文脈更加清晰緊湊,因而人物形象更加真實豐富,情感更加真切感人!
從語言表達角度來看,詞語“無時無刻”的誤用,兩個語句“依舊記得5歲那年我從樓上摔下來”和“眼里溢滿淚水”成分的殘缺。勢必影響語言的流暢和情感的抒發(fā);“春天桃樹開滿一樹粉紅的花,夏天結出了一樹碧綠透紅的果子”對桃花和果子的修飾描寫,猶如水彩墨畫,真情的定格,提升了語言的藝術魅力!
從語言推敲角度來看,由“探望”到“看望”,祖孫之間親無縫隙,愛無痕跡;從“你便去見閻王老爺了”到“你便去見觀音阿姨了”,詼諧、慈愛、溫厚的爺爺形象躍然紙上;從“總會流淚哭泣”到“便會笑瞇瞇地抬手用衣袖抹去眼角的淚花”,愛更真實、更具體、更能記憶,用衣袖一抹,抹去的是淚花,留下的是永恒的銘記。
從語言品析的角度來看,作者寫祖孫植樹的場景,爺爺植樹的動作刻畫,“蹲”“扶”“囑咐”。語言描寫細膩,寫盡人間最暖親情和感人場面;祖孫植樹時刻的那番對話,抓住了人物的性格特點、人生閱歷和特定場景,散發(fā)出濃郁的生活氣息;當作者記敘到自己看著又紅又大的桃子,想起不能兌現(xiàn)的承諾之時?!翱础卑岛昂笤禾覙洹钡纳饬x,“想”則蘊含人間大愛,一看一想,一往情深,感人肺腑;尤其是“不曾想到,那卻是爺爺回光返照……”這一句中省略號的妙用,值得品味,省略的是爺爺痛苦的離去,是自己不堪目睹的一幕,省略意味著無言,無言意味若有言,有言意味著難言,難言意味著千言,千言意味著千愛……言有盡而意無窮!
另外,結尾語句的修改,再次通過比喻手法把爺爺和桃樹牽連起來,既點明題意。又暗示親情的永恒,使主題和情感同時得到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