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開放的文化環(huán)境、多樣的社會思潮為中國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當代化提供了新的發(fā)展空間,在此狀況下,路遙也力圖對傳統(tǒng)現(xiàn)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有所突破,突出表現(xiàn)在“圓形人物”的塑造。路遙筆下的人物大都是多種對立兩極的組合,高加林是一個突出的代表。但這種清醒的突破意識在《平凡的世界》中卻有些弱化,主要人物形象略顯單薄。但在整體上,路遙的文章仍有些突破。
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加洛蒂認為:“能達到現(xiàn)實主義要求的不僅只是一種手段或風格,而是有無數(shù)的手段或風格。因而現(xiàn)實主義是‘無邊的” 。他的論斷為現(xiàn)實主義本身的豐富和發(fā)展提供了理論基礎。中國當代開放的文化環(huán)境、多樣的社會文學思潮為中國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當代化提供了新的發(fā)展空間。當時新潮迭起、趨新若騖的文學形勢不可能不對路遙造成一種“追趕”的壓力,沒有什么能夠比“落伍”“過時”更使作家感到難堪和尷尬的了,因此,路遙在堅守傳統(tǒng)現(xiàn)實主義的同時也提出了“要有勇氣用新的手法來表現(xiàn)?!毕嘈拧艾F(xiàn)實主義有廣闊的革新前景。” 執(zhí)意要“在前面大師們的偉大實踐和我自己已有的微不足道的經(jīng)驗的基礎上,力圖有現(xiàn)代意義的表現(xiàn)”,甚至為自己規(guī)定了“無榜樣意識”的創(chuàng)作原則。由此看出,路遙的突破意識是十分明確的,突出一點就是他著力塑造“圓形人物”形象。
每一種事物都包含有對立因素?!皩α⑹谴嬖谖锏氖蓟??!睂α⒔y(tǒng)一原則是這個世界的根本原則。同樣,人也是無數(shù)對立兩極的合成:包括人的社會屬性與自然屬性的對立;理智與情感的對立;意識與潛意識的對立;善與惡的對立;美與丑的對立等。正如英國文學批評家福斯特所言:人是具有多面性的,這樣的人他稱為“圓形人物”。但是在新時期以前的當代文學中所塑造的此類人物并不是很多,“扁平形象”卻比比皆是。這些扁平形象多是一維構成,符合當時流行的二值判斷(即黑白邏輯),非是即非,非善即惡,非白即黑。紛繁復雜的大千世界似乎只有倆值,排中律的使用使得那段時期的文學里只有兩種人,要么好人要么壞人,好人與壞人之間的中間區(qū)域被人為地刪除了。于是立體變?yōu)槠矫?,復雜化為簡單,內(nèi)在化轉為臉譜化,真實被扭曲、剝奪。這種情況在“文革”期間更是變本加厲,對人物的簡單判斷簡直達到了及至——完全以階級屬性為標準進行二元判斷。新時期的文學在較寬松的政治氛圍里,雖改善了許多,許多人敢于發(fā)出自己真實的聲音,但是由于思維的慣性,一時卻很難從這種二元對立的模式中抽身而出,“傷痕文學”、“反思文學”甚至是“改革文學”都不同程度地延續(xù)著這種模式的判斷。
路遙對于這種現(xiàn)象是頗為不滿的,決心“要給文學界、批評界、給習慣于看好人與壞人或大團圓故事的讀者提供一個新的形象,一個急忙間分不清‘好人壞人的人”,《人生》中的高加林就是在這種有意識塑造的一個“圓形人物”。對于他,我們很難用簡單的詞語來概括,他既不像梁生寶腳踏實地地為集體事業(yè)而貢獻全部力量,也不像郭振山一味熱衷于營建自己的安樂窩;既不是心胸坦蕩、光明磊落之人,也不是不擇手段的庸碌宵小之輩;他的追求目標正當且高遠,追求方式卻又下作而卑鄙;具有保爾的堅韌,又有于連的鉆營;他不鄙視任何一個農(nóng)民,卻從來不打算一輩子務農(nóng);他拋棄巧珍的態(tài)度是決絕的,但內(nèi)心卻備受道德譴責的煎熬;他鄙視、痛恨利用權勢謀取私利,卻又坦然仰仗權勢、不正之風謀取私利;他的靈魂光明又污穢,內(nèi)心自卑又自亢。這些十分矛盾的性格匯聚其一身,實在令人眼花繚亂,以至于《人生》的發(fā)表在全國引起了軒然大波,引發(fā)了熱烈的大討論。對于習慣于二值判斷的讀者來說,高加林的出現(xiàn)無疑打破了他們的慣常思維,我們很難說他是英雄,卻又不能說他是壞蛋,在這里采用非好即壞、非肯定即否定的簡單化的判斷是解析不清這個“圓形人物”的。但是,對于這種打破,讀者不但不感到別扭,反而感到一種久違了的親切,認為這才是自己的“生活寫照”、覺得“主人公的經(jīng)歷與自己類似”,有著“感同身受”的震撼。。這不能不說是路遙的巨大成功。
其實,任何一個典型都是矛盾的統(tǒng)一體,“人的特點就在于他不僅擔負多方面的矛盾,而且還忍受多方面的矛盾,在這種矛盾里仍然保持自己的本色,忠實于自己。”路遙總是注重挖掘、表現(xiàn)人物性格心理的矛盾性與復雜性,其筆下的“圓形人物”除了高加林之外,還有黃亞萍、高大年、高明樓、孫少安、田福堂、孫玉亭、劉麗英等,他們莫不是多種矛盾的統(tǒng)一體,同樣突破了以往好人與壞人完全對峙的僵硬模式。
如黃亞萍,同樣是個很難用好人或和壞人來判斷的女性形象。她集很多優(yōu)點于一身,美麗,善良,勇敢,聰明。身為城市人,父親又是縣武裝部長的她沒有在意門第的懸殊,更沒有嫌棄高加林的農(nóng)民出身,在干部子弟張克南和高加林之間,她毅然選擇了高加林,她追求的是真愛情。顯示了她高潔的品性。但高潔的背后卻又有自私和虛榮的一面:在高加林入城以前,她雖然喜歡著高加林,但在張克南無微不至的關心體貼下,“她漸漸受了感動,接受了克南對她的愛情?!?“她之所以和克南好了,主要是因為高加林回了農(nóng)村,她還不能為了愛情而嫁給一個農(nóng)民!”虛榮之心昭然。而當高加林進城因為卓越的才能 “在縣城成了一個引人注目的人物”時,她又大膽表白愛情,主動追求高加林。這熱烈的追求里,除了愛情的成分外,也很難排除虛榮心在作祟。其中更摻雜著自私,完全不顧及對另一個善良之人張克南的傷害。當克南媽為了報復,揭發(fā)了高加林走后門的事。在黃亞萍得知縣委的文件已經(jīng)批下來時,她的第一反映就是“‘完了!完了!一切都完了……她在心里喊叫著,不知該怎么辦。”一切的犧牲和真誠在她不由自主地內(nèi)心坦白面前顯得多么虛假。但對她內(nèi)心的選擇,人們卻又無法指責他,因為那橫亙在城市和農(nóng)村之間的巨大鴻溝。
如農(nóng)民政治家田福堂,盡管也以權謀私,但并不橫行鄉(xiāng)里,沒有徹底泯滅農(nóng)民的傳統(tǒng)美德與做人的良知,當他因私欲而告發(fā)了孫少安時,卻好象“給自己的心里放了一條蟲子,騷擾得靈魂不得安寧”;他在村里有政治家的威風十足,在女兒的婚禮上卻顯得異常猥瑣,透露出鄉(xiāng)下人在大人物面前的卑怯;雖有老謀深算、狡詐的一面,也有順應鄉(xiāng)風民俗溫情的一面;他會為謀私利而絞盡腦汁,但是在牽涉到集體利益的時候,也會寸土必爭,并由此獲得村民的信賴與擁護;雖然“整天喊叫著批判資本主義”,絕對擁護極“左”路線,但在有利可圖的前提下,對孫少安冒險劃分豬飼料地卻故作不知。正是這些美丑并舉、善惡融通的矛盾組合使田福堂成為具有多種特性而且富于變化的圓形人物形象。
孫少安,雖說是集多種優(yōu)點于一身的人,他有魄力、有膽識,心地善良,與人為善,孝敬老人,愛護弟弟、妹妹等,但同樣具有性格的豐富性,例如作為鄉(xiāng)村干部的他在公與私面前,也具有自私的一面。當他聽到妻子快要臨產(chǎn)時,便“不顧一切地放下”為攔截哭咽河的爆破(這個村里的“重大工程”)所做的準備工作,急忙把妻子送到了醫(yī)院。當他在醫(yī)院等孩子出生的時候,作者有這樣細致的描寫:
突然,他看見他們村的幾個人拉著一輛架子車,氣喘吁吁地從大門里跑進來了,車里似乎躺著個老漢,緊接著,田福堂、金俊山和他二爸也緊跟著跑了進來,大聲喊醫(yī)生快來搶救人!
出事了!
少安緊張地跑過去,問:“誰?”
他二爸說:“田二。”
“再有沒有人受傷?”少安怕他父親有個三長兩短。
……
不一會,搶救室里走出來一位大夫,他摘掉口罩,對受在院子里的田福堂等人說:“人已經(jīng)死了!”
院子里所有的人都呆住了。
這時候,突然聽見產(chǎn)房那面?zhèn)鱽硪魂噵雰旱奶淇蘼暋?/p>
孫少安胸口一熱,丟下眾人撒開腿就跑。
看到村里人拉著一受傷的老漢來搶救時,他最怕受傷的是自己的父親。而當醫(yī)生宣布受傷的田二死亡時,他的孩子正好呱呱墜地,他的反應是 “胸口一熱,丟下眾人撒開腿就跑”。而不是置自己家人于不顧。從這些細節(jié)描寫可以看出,孫少安不是那種高大全的形象,沒有為集體利益而完全不顧家庭,在集體利益和家庭利益之間,他內(nèi)心的天平是傾向于小家的,這小小的瑕疵在路遙那里雖說著筆不多,甚至是輕描淡寫,但卻使孫少安從一個高高在上的英雄成為異常真實的人。
同樣,作家這種有意識的努力也體現(xiàn)在《平凡的世界》中不起眼的小人物杜麗麗身上。杜麗麗雖然見異思遷,卻不風流淫蕩。她背叛丈夫,是因為和熱衷于政治的丈夫缺乏共同語言,熱愛文學追求浪漫的她真心熱戀著風流倜儻的現(xiàn)代派詩人古風鈴,然而,幾年的共同生活卻使她無法完全割舍對丈夫的情愫,因而陷入道德的自我譴責和痛苦中,對于由此對丈夫造成的傷害,更是十分痛苦和內(nèi)疚。
然而我們必須不無遺憾地指出,在路遙第一次成功地開創(chuàng)出高加林這么一個非常豐滿的“圓形人物”之后,他那清醒的突破意識在《平凡的世界》中卻有些弱化,雖然一些次要人物如田福堂、孫玉亭、杜麗麗,郝秀蓮等依然延續(xù)了他對于突破的努力,但是那些真正走入我們內(nèi)心的主要人物如孫少平、田曉霞、田潤葉、田福軍等則顯得有些單薄,性格略顯單一,他們雖不是高大全的化身,但無一不是真、善、美的凝結。我們不能武斷的認為人物太過完美就不真實,但“人無完人”的道理卻每每使讀者懷疑田曉霞、田潤葉那堅定不移的一往情深,孫少平、金秀那超越世俗的選擇。當黃亞萍痛苦地認為自己不會為愛情而嫁給一個農(nóng)民的時候,田曉霞、田潤葉面對同樣的境遇真的不會猶豫和彷徨嗎?當孫少平面對地委書記千金的追求時,真的沒有高加林借此高攀以改變自己命運的想法嗎?尤其是面對妹妹建議他調往省城的誘惑,一直為進城而苦苦奮斗的他真的會無動于衷,仍然會義無返顧地返回大牙灣嗎?
當然,我們還應該指出的是,雖然在《平凡的世界》中,作者有這樣的不足,但在整體上仍有所突破。過去的現(xiàn)實主義作品常常把自己的審美理想集中于某一個中心人物身上,并以其為核心形成善惡對立、壁壘分明的正反面人物陣容。這種現(xiàn)象在17年文學當中較為突出。而路遙的審美理想很少集中于某一個或幾個人身上,除去早期的《驚心動魄的一幕》、《賣豬》外,他筆下的人物每個人都有真、善、美的一面,幾乎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反面人物。這不能不說是路遙小說的對于當代文學的一個獨特貢獻。
參考文獻:
[1] 加洛蒂.論無邊的現(xiàn)實主義[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6.
[2] 路遙.東拉西扯談創(chuàng)作[J].陜西文學界.1985.(3).
[3] 路遙.早晨從中午開始——《平凡的世界》創(chuàng)作隨筆[A].路遙文集(1?2合卷本).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3.
[4] 畢達哥拉斯(語).中外哲學名言[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6.
[5] 福斯特.小說面面觀[M].廣州:花城出版社,1984.
[6] 唐韌,黎超然,吳欣.茅盾文學獎或獎作品調查報告[J].廣西大學學報,1999.
[7] 尹昌龍.1985,延伸與轉折[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
[8] 黑格爾.美學(第二卷)[M].商務印書館,1979.
作者簡介:
劉鳳芹(1972—),女 ,碩士,講師;工作單位:山東菏澤學院中文系,從事現(xiàn)當代文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