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超 李建民
摘要介紹了紅豆杉的苗木繁殖方法,并總結(jié)了紅豆杉的造林技術(shù),包括選地與整地、移栽、撫育管理、病蟲害防治等內(nèi)容,以期為紅豆杉栽培和利用提供依據(jù)。
關(guān)鍵詞紅豆杉;苗木繁殖;造林技術(shù)
中圖分類號S791.49.05文獻標(biāo)識碼B文章編號 1007-5739(2009)09-0085-01
紅豆杉屬植物中全世界有11種,均分布于北半球溫帶。其中我國有4個種1個變種,即:東北紅豆杉、云南紅豆杉、紅豆杉、南方紅豆杉和西藏紅豆杉。其中紅豆杉和南方紅豆杉為我國所特有,研究發(fā)現(xiàn)均含有紫杉醇。紅豆杉學(xué)名Taxus mairei,紅豆杉科紅豆杉屬。常綠喬木,葉螺旋狀著生,排成2列,條形略彎,近鐮刀形,長2.0~4.5cm,寬3~5mm,邊緣通常不反曲,正面中脈隆起,背面有2條黃綠色氣孔帶,中脈帶與氣孔帶不同,中脈帶上局部有成片或零星的角質(zhì)突起;種子通常較大,長6~8mm,呈卵形或倒卵形,微扁。4月開花,10月種子成熟。多分布于亞熱帶,喜氣候較暖、雨量充沛、溫度較高和酸性的土壤上,尤其以海拔1 000~1 500m較陰濕的山谷、溪邊、分布最多。幼年生長緩慢,前2年年生長量為10cm左右;后3~5年,年生長量可達20~30cm,徑粗15cm的紅豆杉其樹齡達50年。
1苗木繁殖方法
1.1播種繁殖
種子9~10月成熟,及時采下后搓去紅色假種皮,洗凈后與濕河沙混合貯藏,由于其休眠期長達1年,翌年秋播,至第3年春方能發(fā)芽。苗床床土用蛭石、河沙、園土各1份,pH值在4.0~7.0,要求深翻并精細耕作,施入呋喃丹、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等藥劑防治地下蟲害和病害。床寬1m,溝寬40cm,東西向起高壟。覆上塑料膜密封熏蒸3~5d即可播種。種子均勻撒播于床面上,播種量200粒/m2左右,播種后用木板略壓平,蓋1~2cm厚的混合基質(zhì)土,覆蓋草簾或塑料膜保溫保濕,一般40d后可發(fā)芽出苗。出苗后要迅速搭建蔭棚(或與建立苗床同時進行),蔭棚的高度為1.7m左右,籽播出苗率一般為70%~80%。此法多用于遠地引種。
1.2扦插繁殖
一般采用春秋的嫩枝扦插,扦插床面整平后以5cm厚的園土∶河沙為3∶2的混合土覆蓋床面;插穗以5~10cm嫩枝為宜,基部用50mg/kg萘乙酸溶液進行快速處理,浸泡10s即可,隨剪隨插;插后澆透水,使插穗與土壤密接,后覆膜,其成活率在85%以上。在扦插苗床建立的同時,必須搭建遮蔭棚,棚高以1.7m左右為宜,且四周應(yīng)用遮陽網(wǎng)封閉,使透光度在40%以下,以免高溫灼傷幼苗。
1.3組織培養(yǎng)
升汞脫毒后的枝條,用2~5mg/L NAA+0.2mg/L KT B5培養(yǎng)基中誘導(dǎo)出根;在zip+5mg/L IBA的B5培養(yǎng)基中(16h光照)培養(yǎng)出胚狀體。用White與MS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未成熟或成熟的胚,萌發(fā)率達70%;用4℃低溫處理,萌發(fā)率為80%,加0.4μg/L MgSO4時,對根與胚的生長有促進作用。在MS+GA3KT 10mg/L的MS或B5培養(yǎng)基上培育胚,使之成熟,再轉(zhuǎn)入含1%蔗糖的N6或White培養(yǎng)基上誘導(dǎo)出完整植株。
2造林技術(shù)
2.1選地與整地
選擇山坡中下部且坡度小于35°或平地、土壤pH值為4.5~7.0、肥力中等、濕潤的地塊,郁閉度不大于0.4的人工幼林地亦可用于造林。選地后帶狀或穴狀整地。穴的規(guī)格為40cm×40cm×30cm(長×寬×深),不同土地條件可根據(jù)土地肥力情況,結(jié)合整地施基肥。
2.2移栽
幼苗移栽在3月中下旬進行,用露地苗床,床寬1.2m,床高10~15cm。先深耕30cm,再耙碎整平。移栽株行距25~30cm,移后澆水,以后常澆水保濕,土壤濕度以17%的土壤含水量為宜。適時除草、追肥,6月中旬追施磷酸二銨150 kg/hm2,6月中下旬澆豆餅湯各1次。大苗培育在移栽床培育2~3年后進行大壟栽培。壟寬50cm、株距40cm,也可適當(dāng)密植。深度以覆蓋根頸為宜。栽后澆透水,7d后再澆1次水。以后適時中耕除草,于5月上中旬結(jié)合澆水追肥1次,培育3~5年后即可作藥用提取。
2.3撫育管理
造林后每年應(yīng)撫育2~3次,5~6月和8~9月鋤撫2次,7 月刀撫。造林后從第2 年開始,每年5月結(jié)合鋤撫追肥;造林后第4年起,每年可通過修剪枝葉方式采收原料,或整株挖售(包括根系)用以提取紫杉醇。若用于綠化的則視形狀需要再進行修剪。
2.4病蟲害防治
紅豆杉很少發(fā)生病蟲害。但要適時整枝、打老葉,防止因枝葉過密而造成有利于病害傳播發(fā)生的小氣候環(huán)境,及時清除病蟲殘枝、殘葉,以防病原菌擴散。
3參考文獻
[1] JONES WB,SCHNEIDER J,SHAPIRO F,et al. Treatment of resistant gestational choriocarcinoma with taxol:a report of two cases[J].Gynecol Oncol,1996,61(1):126-130.
[2] 王兆東,孫習(xí)華,張榮哲,等.東北紅豆杉扦插繁殖技術(shù)研究[J].現(xiàn)代園林,2007(12):83-84.
[3] 高銀祥,于景華,祖元剛,等.不同激素處理對南方紅豆杉扦插苗的影響[J].中國農(nóng)學(xué)通報,2009,25(1):93-96.
[4] 李玉鳳.南方紅豆杉扦插育苗與造林技術(shù)[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08(14):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