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當我仰望星空

2009-02-10 09:41:22畢唐書
讀書 2009年2期
關鍵詞:人格文化

畢唐書

十幾年前,我無意中讀到了張元濟先生的《中華民族的人格》一書。張元濟先生是我國近現(xiàn)代史上的文化名人,他的名字是和商務印書館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而只要稍具中國現(xiàn)代出版史的常識,商務印書館的大名是不會不知道的。

《中華民族的人格》是一本只有十幾萬字的薄薄的小冊子,出版于抗日戰(zhàn)爭即將全面爆發(fā)的一九三七年五月。這樣一本小書竟然在當時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以至于多次重印。侵華日軍懼于它的影響,曾對其發(fā)出過封殺令。在那個國難當頭的年代,張先生編撰出版這樣一本書,是試圖以中國的傳統(tǒng)和古訓來激勵國人維護民族的尊嚴。在《編書的本意》中,他這樣寫道:

我們古來的圣賢,都有很好的格言,指導我們。在書本上,也有不少的豪杰,可以做我們的模范……他們的境遇不同,地位不同,舉動也不同,但是都能夠表現(xiàn)出一種至高無上的人格。有的是為盡忠,有的是為知恥,有的是為報恩,有的是為復仇,歸根結(jié)果,都做到殺身成仁,孟子說是大丈夫,孔子說是志士仁人,一個個都毫不愧色。這些人都生在二千多年以前,可見得我中華民族本來的人格,是很高尚的。只要謹守著我們先民的榜樣,保全著我們固有的精神,我中華民族,不怕沒有復興的一日。

其苦心之切切,至今讓人掩卷長嘆,為之動容。其實,小書所收錄的九個人物,材料都取自《史記》、《左傳》、《戰(zhàn)國策》,子路、荊軻、田橫、聶政、公孫杵臼等其人其事,也都熟悉。其中有些篇章,如“荊軻刺秦王”等,還是中學課本長期以來的必選篇目。但以前這些人物卻從來沒有引起我心靈的震動。究其原因,在于以前從中接受的只是知識,而不是文化;只是把它們作為學習文言文的范本來閱讀,卻從來沒有將其和“中華民族的人格”聯(lián)系起來思考。張先生這本小書,在我的心中復活了兩千多年前“我們先民的榜樣”,讓我感受了先秦時期“中華民族的人格”的偉岸。這本小書也打開了我的視野,讓我從一個新的視角來審視我們這個民族的歷史。

我們曾經(jīng)一度把歷史寫成了階級斗爭史、農(nóng)民起義史,展示在我們面前的是暴力和血腥。階級斗爭使我們的每一個國民都一度變得瘋狂。

在我們的當代影視屏幕上,則到處是各種各樣的“大話”“戲說”,許多很莊重的歷史文化題材和經(jīng)典文藝作品被演繹成了一幕幕的滑稽劇。尤其是普遍存在的帝王崇拜和權(quán)力崇拜。

雍正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暴君,但電視劇《雍正王朝》卻把他說成“得民心者得天下,又何懼身后罵名滾滾來”的英雄。

電視劇《漢武大帝》片頭插曲肉麻地贊揚漢武帝“你燃燒自己溫暖大地,任自己成為灰燼”,而且一開場就讓司馬遷在劉徹面前誠惶誠恐、戰(zhàn)戰(zhàn)兢兢,高呼:“萬歲圣明!明見萬里!臣就是一只小蚊子,鼠目寸光……”顯然,司馬遷的形象在這里被歪曲、被矮化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拍過的一部電視正劇《漢武帝》,里面也有這樣一幕開場戲,但在精神上低頭的不是司馬遷,而是漢武帝劉徹。他對司馬遷說:“你,是天下唯一一個不曾從精神上臣服于朕的人。但是,朕因此敬佩你?!苯庾x的同樣是歷史文化題材,但在上一個世紀,是一個政治權(quán)威向一個歷史良知表達敬意,而到了新世紀,卻讓一個歷史良知跪伏在一個政治權(quán)威面前自我作踐?

當代中國最嚴重的危機是人心的危機,上述即是這種危機最直接的反映。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著名教育家福澤諭吉說過,一個民族要崛起,要改變?nèi)齻€方面。第一是人心的改變,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變,第三是器物與經(jīng)濟的改變。其中,“人心的改變”最關鍵。人心的危機解決不了,物質(zhì)層面的現(xiàn)代化建設也不會使中國崛起。

人心的危機來自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文化斷層,首先是中國歷史文化傳統(tǒng)和“五四”文化傳統(tǒng)的斷層。這里說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指正面的、光明的東西,而實際上,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負面的、陰暗的東西——集中積淀在帝王文化中,并沒有斷層;不但沒有斷層,而且在現(xiàn)代得到了膨脹。所以,要拯救人心的危機,必須回到中國歷史文化中去尋找。

帶著這樣一種愿望,仰視中國歷史文化的星空,展現(xiàn)在我眼前的是一片光明。仿佛觸電一般,我突然有了一種通達性天、頂天立地的感覺。同時也感到了一種深刻的悲哀;長期以來,我們何以陷于帝王文化而對先民留傳給我們的那些美好的東西閉而不見,視之為糟粕,棄之如泥沙?

回望歷史,先秦(春秋戰(zhàn)國)時代,中國人,特別是中國的知識分子——士這個階層,活得最有尊嚴、最有人格、最有貴族氣、最為大氣。讀《左氏春秋》、《戰(zhàn)國策》、《史記》,我經(jīng)常會感到一種“春秋人格”的存在。那是一種頂天立地的“大丈夫”人格。其為人,無論公德私德,都有自己堅守的價值尺度和道德尺度,且一以貫之,身體力行。“管鮑之交”,“高山流水”,“晏子不死君難”,“唐雎不辱使命”,“趙氏孤兒”,“外舉不棄仇,內(nèi)舉不失親”,“信陵君竊符救趙”,“魯仲連義不帝秦”,“田橫五百士”……其展現(xiàn)于我們面前的一個個人格的雕像,具有永久的魅力。

先秦之士,尤以國士最值得稱道。所謂國士,都是一些“鐵肩擔道義”的人。他們或為文士,或為武士,都能把天下安危系于一身。他們既有坐議立談的辯才,也有臨機應變的干才。國士也就是孔子說的仁人志士,孟子說的大丈夫。管仲、晏嬰、樂毅、孫武、范蠡、屈原,以及唐、荊軻、魯仲連等等,都是這樣的人。先秦時期的國士為中國的知識分子確立了一個精神高度和人生高度的坐標,具有超越歷史的感召力。

兩漢時期是中華民族的定型期。漢承秦制,但文化上主要傳承的是楚文化,同時又融入了道家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本真狂放,情感熱烈,心胸開闊,氣派雄沉,資質(zhì)悲壯是兩漢文化的基本特征。這些特征集中體現(xiàn)在司馬遷、李固、陳蕃、范滂等漢末名士以及諸葛亮(諸葛亮雖屬三國,但從文化范疇看,應屬劉漢,而非魏晉)等有代表性的人物身上?!熬刻烊酥H,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藏之名山,通邑大都,傳之后世,雖萬被戮,豈有悔哉?”(司馬遷:《報任安書》)——司馬遷文化上的貢獻固然在《史記》,更在他的這樣一種人生追求,他的以身殉學術(shù)的偉大人格。漢末名士清議以及由此引發(fā)的黨錮之禍是中國文化史上的另一重要篇章。以李固、陳蕃等為代表的一批理想主義的儒學名士以澄清天下為志,干預時政,在國事日非的東漢末年,形成了一股左右輿論的社會力量。他們是中國知識分子群體意識最早覺醒的一代。其慷慨赴死的壯烈,為后代許多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正直知識分子提供了風骨上的楷模。而參與其中的太學生更為書生參政開創(chuàng)了歷史的先河。“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諸葛亮則是名士政治家的成功范例。諸葛亮既是道德的楷模,也是智慧的化身。

魏晉在中國文化史上是又一個大的變局,向我們呈現(xiàn)了一個完全另類的心靈世界和人格世界。由于“世無英雄”,統(tǒng)治集團只剩下了虛偽、腐朽和丑陋,官方意識形態(tài)不再有向心力,由此帶來了文化生態(tài)的多元。官方意識形態(tài)的破產(chǎn)從反面刺激了“人的覺醒”,于是,一種“非湯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完全不理會冠冕堂皇的教條禮法,一味放任性情,自由自在,被后人稱之為“魏晉風流”的人生范式出現(xiàn)了。“魏晉風流”的代表人物是西晉的阮籍、嵇康,東晉的謝安、王羲之、陶淵明等人。魏晉人物追求以漂亮的外在風貌表現(xiàn)出高逸的內(nèi)在人格。他們既縱情享樂,又滿懷詩心哲意,瀟灑不群,超然自得,無為而無不為;藥、酒、談玄論道、山水景色……與他們相伴,如影隨形。魏晉人物的超凡脫俗的貴族氣派和風姿為那個黑暗時代留下了“遙遠的絕響”。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中央集權(quán)王朝中最具人的氣象的一個朝代,是真正的國強民富的盛世。唐朝也是中國文化史上最為燦爛輝煌的篇章,開放、多元、激情、理性而又浪漫。對外開疆拓土,大展國威,成就了唐太宗李世民“天可汗”的偉業(yè);對內(nèi)君臣一心,勵精圖治,終成貞觀之治和開元之治。其中明君如李世民,名臣如魏征、狄仁杰以及中唐的李泌等,都是中國政治文化中積極因素的集中體現(xiàn)者和范本。廣開言路,虛心納諫,選賢任能;再就是文化多元,不搞思想專制。唐代南北文化交流密切,中外貿(mào)易交通發(fā)達,絲綢之路不只是商業(yè)通道,也是文化通道。伴隨著“胡商”云集,異國的文化禮俗也受到歡迎,“胡酒”、“胡帽”、“胡樂”、“胡服”……成為一時之風尚。這是一個空前的古今中外大交流大融合的時代,為國建功立業(yè)的榮譽感和英雄主義,豐滿的、具有青春活力的激情和想象充溢在社會氛圍中。與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文武全才、生活浪漫的巨人們相似,文人們也絕不是宋代以后那種文弱書生或謙謙君子的不男不女的樣子?!笆搴脛πg(shù),遍干諸侯;三十成文章,歷抵卿相。雖長不滿七尺,而心雄萬夫,王公大人,許以氣義?!薄畎椎淖援嬒袷悄莻€時代士人們的共同寫照。大唐氣象的典型代表是唐詩。唐詩多彩多姿,氣象萬千?;蚯啻簭垞P(李白),或沉郁頓挫(杜甫),或豪邁壯麗、虎虎生風(邊塞詩派),或優(yōu)美寧靜、意境幽遠(田園詩派),或胸懷高蹈、獨領風騷(《登幽州臺歌》),或漂亮明快、寥廓神秘(《春江花月夜》),或情意綿綿、一唱三嘆(李商隱)……它們從不同側(cè)面展現(xiàn)了那個時代的審美高度,人的精神的自由和心靈世界的豐富。

宋朝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很特別的朝代,國衰而民富,兵弱而文昌。宋太祖趙匡胤也是中國帝王中的一個很特別的人物。他是“馬上皇帝”,是靠槍桿子出政權(quán)的;但得天下后,卻“興文教,抑武事”,而且,“勒石,鎖置殿中,使嗣君即位,入而跪讀。其戒有三,一保全柴氏子孫,二不殺士大夫,三不加農(nóng)田之賦……終宋之世,文臣無歐刀之辟”(王夫之:《宋論》)。這一重文士的皇家取向,很快造就了一個龐大的知識階層,重構(gòu)了一個新的知識、思想與信仰系統(tǒng),并很快造成了一種明顯的文化風氣。如范仲淹、包拯、王安石、司馬光、蘇軾、岳飛、朱熹、文天祥等等,一大批文化標志式人物相繼出現(xiàn)。書院文化也出現(xiàn)高峰,岳麓書院、白鹿洞書院不但是書院教育的范本,而且對之后中國歷史的方方面面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明朝是中國皇權(quán)專制王朝中最后一個漢族政權(quán),極權(quán)專制空前強化。在皇權(quán)專制的棍棒下,知識階層的心靈備受摧殘,但正統(tǒng)士人依然保持了自己的人格和尊嚴,其典型代表是東林黨人?!帮L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東林黨人對邪惡力量的抗爭,是正統(tǒng)知識分子的群體性動員和反抗,是中國文化史上的重大事件,具有感天地泣鬼神的道德感召力和人格力量。明朝也是中國皇權(quán)專制社會的末期,社會已經(jīng)開始醞釀著重大變化,另類的文化思潮和人物業(yè)已出現(xiàn),其代表人物是力倡個性心靈解放的李贄。明亡于清,是中國歷史的大變局。在這個大變局中,王夫之、顧炎武、黃宗羲等人以自己的獨立思想和人格留下了深遠的影響。在這個大變局中,處于社會最底層的女子也放射出了光輝,李香君、柳如是、董小宛等秦淮名妓以其才貌與人格的美麗,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舞臺上演出了一曲千古絕唱。

“五四”在中國文化史上是又一個劃時代的標志。中國的現(xiàn)代化經(jīng)過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之后,并沒有成功,其深層原因是人的現(xiàn)代化問題沒有解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目標就是解決這個問題。新文化運動在批判中國傳統(tǒng)文化,吸收西方文化的基礎上,形成了一種具有現(xiàn)代意義的文化精神——五四精神。五四精神最核心的東西是民主、科學和個性解放。

五四運動是一個涌現(xiàn)新的文化巨人,確立新的知識、思想和信仰系統(tǒng)的時代。以五四精神為底色的現(xiàn)代價值觀念和文化品格得到確認,并進入了中國人的心靈世界和社會生活,成為人的現(xiàn)代化的一種基本文化趨向。新文化的代表人物是蔡元培、陳獨秀、魯迅和胡適。

蔡元培是中國現(xiàn)代教育的偉大奠基者。他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和“超軼政治”的教育思想領導北京大學,使北大變成了一所真正意義上的現(xiàn)代大學,成了新文化運動的策源地,并因此影響了一代人,影響了中國歷史。通過一所大學,影響了一個國家的歷史,這在世界所有大學的校長中,沒有第二人。從文化品格上看,蔡元培更具有獨特性。他是近代和現(xiàn)代中國唯一的適宜于調(diào)和中西、折中新舊的人,是中西新舊各種人物和派別共同擁戴的“學界泰斗,人世楷?!?。傅斯年說:“蔡元培先生實在代表兩種偉大文化:一曰,中國傳統(tǒng)圣賢之修養(yǎng);一曰,西歐自由博愛之理想。此兩種文化,具其一難,兼?zhèn)溆炔豢捎M。先生歿后,此兩種文化,在中國之氣象已亡矣!”這真是中國文化的大不幸。悲夫!

陳獨秀則不同。陳是意志剛烈、“一峰獨秀”的革命家,具有一種以身殉道的烈士情結(jié)。他勇敢、堅決、頑強,而且思想激進,具有叱咤千軍、所向披靡的威力。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他以思想的大炮猛烈地轟炸著舊營壘,率領千軍萬馬奪取了勝利。陳是“終身的反對派”,他驕傲地宣稱:“我只注重我自己獨立的思想,不遷就任何人的意見。”他反對國民黨,自然不為其所容而身陷囹圄;國民黨試圖利用他,許以高官,而被其斷然拒絕;他批判斯大林主義,卻對中共從來不出惡聲,只是坦率地陳說自己的歧見。最后貧病交加,寂寞離去,為歷史留下了千年一嘆:“謗積丘山,志吞江海,下開百劫,世負斯人?!?/p>

陳獨秀的一生是悲劇的一生。這是他的不幸,也是他的大幸。對于他的功績、思想和人格,歷史自會有其公論。

胡適是中國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領軍人物。他寧靜、平和、清晰,然而軟弱。因首倡白話文學,積極參與和領導了新文化啟蒙運動而“暴得大名”,但其思想主張和態(tài)度卻是溫良的。胡適自云:“文學革命的進行,最重要的急先鋒是他的朋友陳獨秀……陳獨秀的特別性質(zhì)是他的一往無前的定力……(胡)態(tài)度太平和了,若照他這個態(tài)度做去,文學革命至少還需經(jīng)過十年的討論和嘗試。但陳獨秀的勇氣恰恰補救了這個太持重的缺點?!焙詫W者之身參與時政,對政府取合作態(tài)度,而又保持距離,持適當?shù)呐u立場。胡主張“全盤西化”,終生信奉人權(quán)、民主、自由等西方價值觀念而矢志不渝,但自身又堅守傳統(tǒng)道德。胡去世后,蔣介石挽曰:“新文化中舊道德的楷模,舊倫理中新思想的師表?!?/p>

較之陳、胡,魯迅又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人物。在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只有魯迅才是最清醒、最深刻的思想家。魯迅的思想個性和文化個性既不同于自稱為“不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的胡適,也不同于慷慨激烈、橫掃千軍的革命家陳獨秀。清醒和深刻使他看透了國民的劣根性和現(xiàn)實的一切,以致幾近絕望,卻又孤獨地憤然前往,試圖在荒原上走出一條路來。他是一個偉大的孤獨者,其思想充滿愛憎強烈的感情色彩和活生生的現(xiàn)實氣息。他背負著現(xiàn)實的黑暗和苦難,面對著歷史的廢墟和荒墳,上下求索,以他那特有的冷峻的目光洞察著人世間,揭露著國民的麻木和虛偽,時時用冷冰冰赤裸裸的真理刺激和驚醒著人們。魯迅讓我們看清了民族肌體和心靈上的病灶,因為他的存在,我們這個民族才可能從麻木中睜開眼睛。

在中國現(xiàn)代文化——心靈史上,蔡、陳、胡、魯?shù)奈恢枚加衅洳豢扇〈?。他們的思想個性、文化個性各不相同,相輔相成、相反相成,聚合為一個完整的“五四”,讓我們從中看到了一種洋洋大觀、和而不同的新的文化氣象,而這,才是中國現(xiàn)代化中缺少的最重要的一化——人的現(xiàn)代化的希望所在。

文化,說到底是人化,是以“文”化人,為人性,為人道,為人格,為人倫,為人氣,為人心。它只有進入人的心靈世界和生活世界,才能實現(xiàn)其價值,才有意義。所以,要尋找中國傳統(tǒng)文化,特別是要得其靈性,就要矚目那些具有精神高度和文化特質(zhì)的典型人物(歷史人物或者藝術(shù)典型),以及與之相關的事典和文典,即美人,美事,美文。

郁達夫談到魯迅之死時說過這樣的話:“沒有偉大人物出現(xiàn)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憐的生物之群;有了偉大的人物,而不知擁護、愛戴、崇仰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

猜你喜歡
人格文化
文化與人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18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列寧的偉大人格及其當代意義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金橋(2022年1期)2022-02-12 01:37:04
共產(chǎn)黨人的人格力量
遠去的平凡背影,光輝的偉大人格
學生天地(2020年15期)2020-08-25 09:21:38
淺論孟子“浩然之氣”與人格養(yǎng)成
誰遠誰近?
論君子人格的養(yǎng)成
學習月刊(2016年20期)2016-07-11 02:00:14
兴山县| 海晏县| 崇明县| 交城县| 武平县| 永修县| 内丘县| 宁安市| 新密市| 温泉县| 肃宁县| 灯塔市| 潮州市| 石嘴山市| 乌兰察布市| 灌阳县| 遵义县| 河东区| 娄烦县| 顺平县| 大石桥市| 南汇区| 台东县| 尉氏县| 辽阳市| 仲巴县| 南通市| 永德县| 旌德县| 望谟县| 文水县| 郧西县| 正安县| 礼泉县| 梨树县| 大连市| 安福县| 峡江县| 方正县| 呼伦贝尔市| 象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