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有順
我和海飛并不認識,但我注意到,他的小說語言明快,敘事曉暢,有著可讀的故事外殼以及具有個性的人物。此外,我還特別看重他小說中那種敘事語氣:曖昧,冷靜,漫不經(jīng)心,以及文字后面那世事洞明的警覺。他的短篇小說,這個特點尤其顯著。我喜歡有自己的敘事語氣的作家,比如,蘇童的短篇小說,就有一種他特有的氛圍和語感,這種閱讀感覺,在遲子建的短篇小說中,也有——這就是一個優(yōu)秀作家的語言標識?,F(xiàn)在很多年輕作家并不看重這個,為此,他們寫了很多作品,可在讀者眼中,依然面目模糊。
令人高興的是,海飛的寫作,開始自覺地建立起自己的面貌。他有自己精神扎根的地方——江南的村莊或小鎮(zhèn),也有自己的敘事風格——絮叨而節(jié)制,散漫而細密。讀他的小說,你會覺得有一束眼光,總是在一個貌似混亂實則秩序井然的世界里游移,每一個人物,都被一種難以撼動的規(guī)則推動著,這個規(guī)則背后,洋溢著令人窒息的腐朽和陰冷——人的所有悲劇性,正源于此。他的短篇小說《我是村長》,寫的是一個村莊的政治和人心,那個叫洪飛的短命村長,置身其中,如同汪洋中的一條小舟,隨波逐流,他所有的生活變化,都因著“村長”這個稱號而來,也隨著“村長”這個頭銜的失去而失去。一個村莊,隱射的是一個堅硬的社會,它的背后,活躍著一整套權力社會遺留下來的潛規(guī)則,即便進入到了現(xiàn)代社會,對權力的迷信所養(yǎng)成的生存慣性,也還在決定人們的生活,這就是當下的現(xiàn)實一種?!墩l是兇手》則從另一個角度,重述了這種現(xiàn)實的無處不在——試圖掙脫這種現(xiàn)實,往往需要付出死亡的代價。兩篇小說都有一個“洪叔”,因為他手中掌握著權力和金錢,而享受著村民們的膜拜和敬畏,他是一個村莊的中心,而像“我”這樣的小人物,卻只能在生存的邊緣和縫隙中找尋幸福和歡樂——海飛小說最動人的,就在于寫出了小人物這種渺小而真實的心理情境。
這些,其實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還是,海飛為自己的寫作找到了一種敘事語氣和語言節(jié)奏。如果說長篇小說的核心是人物的命運,中篇小說的核心是故事情節(jié),那么,短篇小說的核心則是語言和敘事本身。沒有好的敘事感覺,短篇小說很難寫得讓人眼前一亮,這也是今天的作家越來越少寫短篇小說的緣故。
作家的敘事能力正在衰退,維持小說往前走的,往往是經(jīng)驗的新奇感和故事的吸引力。很多小說家都成了故事的奴隸,仿佛他們寫作的所有意義就是為了向讀者講述一個好看的故事,至于故事后面是否有作家的心靈跋涉,是否能夠給讀者帶來沉思、帶來自我追問,他們并不關心。為此,我看到很多小說,總是急匆匆地往前趕,敘事者根本沒有耐心停下來看一眼周圍的景色,或者注意一下人物的穿著。小說越來越陷入一種和新聞爭寵的尷尬境地。
我現(xiàn)在不喜歡讀這種小說:經(jīng)驗的類型越來越大膽,想象也越來越怪異,惟獨寫作者的心,卻像鋼鐵一樣堅硬。沒有細致的感覺,沒有溫暖的同情心,沒有精準到位的語言,翻來覆去就向我們講述那點情愛隱私,小說變得了無新意。九十年前,胡適在《建設的文學革命論》一文中說:“近人的小說材料,只有三種:一種是官場,一種是妓女,一種是不官而官,非妓而妓的中等社會,(留學生女學生之可作小說材料者,亦附此類。)除此之外,別無材料。”今日中國作家的小說材料,又何嘗不是反復用這三種?“除此之外,別無材料”之困境,在當下的小說界,反而有越發(fā)嚴重的趨勢。我常常在想,當作家那點有限的個人記憶、個人秘史被騰空之后,寫作將何以為繼?
很多的作家都開始抓住故事這根救命稻草??晒适抡娴哪軌蛘刃≌f于危難之中嗎?我表示懷疑。這是一個經(jīng)驗已經(jīng)貧乏、故事也日益窮困的時代,在層出不窮的社會新聞面前,小說家在經(jīng)驗層面的想象力已經(jīng)毫無長處可言。小說為何還要存在?我想,就在于小說不僅書寫現(xiàn)實,還書寫現(xiàn)實的可能性;小說不僅講述生存的現(xiàn)狀,它還探究這種生存現(xiàn)狀的局限性,以及在這種局限性中人活著的意義所在。從這個層面上說,海飛的小說,精神視野還不夠開闊,尤其是,他的小說容易被讀者一眼就看穿,而缺少一個沉默的層面、未明的區(qū)域,無法讓人作更多想象,也就無法寫出“靈魂的深”(魯迅語)。許多的時候,小說的價值,不在于作家所說出來的部分,而恰恰隱藏在作家想說而未說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