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鳴(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這部電視劇直接面對當代的家庭、倫理以及相應的社會沖突。凡屬親情、愛情、友情、婆媳關系、夫妻沖突、忠誠、背叛、代溝,乃至社會關系的裂變、倫理秩序的毀滅等等,一網(wǎng)打盡。整個劇無時不有很強的戲劇沖突,環(huán)環(huán)相扣,高潮迭起,很有看頭,并且的確觸及到了很多社會家庭的深層問題,揭開了一些平時人們所不樂于正視的隱秘處的東西。應該說,這是比韓劇更為深刻的地方。
我理解中國人復舊的心情,但就像一個舊陶罐,現(xiàn)代化和革命的雙錘已將之砸得粉碎,再想復原已不可能。目前是一個倫理家庭崩解的時代,大家都不舒服,惟一的出路是清算歷史,想清楚我們怎么走到這一步的,然后讓崩解的破壞小一點。
尤西林(陜西師范大學教授):
《我們倆的婚姻》與中國當代電影和電視劇有著重要不同。當代中國電影的主流是追隨西方商業(yè)大片的視覺感性娛樂方向,與西方機器人之類的夢幻電影形式有別,中國電影依托的是荒漠大山、杜撰的離奇浪漫環(huán)境或同樣浪漫的古裝歷史。其共同點是都遠離現(xiàn)實生活、特別是平凡的日常生活。這類電影失去了現(xiàn)實敘事力,更談不到從日常生活中揭示詩意亦即人性的豐富與深度。電視劇似乎恰恰相反,除古裝劇外,大都以日常生活為題材。但這些劇或者是泛濫瑣屑庸俗的情愛,或者則是意識形態(tài)化的故事演繹。
《我們倆的婚姻》再現(xiàn)與表現(xiàn)的是真實的當代中國日常生活,而且有人生哲理的深度。其中關于血親的意義,關于“什么是婚姻”的觀點,即使作為哲學或社會科學理論也屬于最深刻的前沿思想,它們對于今日社會轉(zhuǎn)型期中國諸種淺薄的時尚觀念無疑也有針砭意義。
艾 云(作家):
這部劇有個觀點:在婚姻中每個人都應反省自己。的確,人要學會在婚姻中自我擔當,先自我擔當、自我負責以后,才能夠替別人著想。而一個自我擔當?shù)娜司褪怯蟹词【竦娜?。像夏小寧這種性格,實話說太凜冽了,你那么凜冽那么了不起,但你要知道性別是不能混淆的,你不知道反省,到最后只能是你離他而去。是不是因為女人獨立了就一定凜冽,女人不獨立了才開始溫暖?不對。過去時代女人沒有社會地位,她那種溫暖不是溫暖,那叫俯首帖耳,是嫁漢嫁漢穿衣吃飯?,F(xiàn)在女人獨立了,才應該把整個家庭的命運放在你內(nèi)心的掌握之中,你要有一種特別穩(wěn)定的平庸性,而不是很凜冽的那種。
我們千萬不要把大度和寬容與女人的獨立對立起來。正因為你很自我、很獨立,你才能夠有種“從我身上都拿去”的自信、大度和寬容。女人要能有大地一般的氣質(zhì),應該是屬土的,你不在這個家庭中像母土一樣沉厚,這個家庭一定支離破碎。現(xiàn)在的婚姻變得這么易碎,大家都不反省自己,都不把婚姻當一回事。
孫小琪(上海婚姻家庭研究會會長):
這個劇所涉及的問題諸如夫妻、婆媳、兄妹關系,以及婚姻中的謊言、生育、養(yǎng)老等帶有典型性。我的看法,如果這一家人都十分希望能維持這個家,其中每一位都需要自我檢討,修正自己的想法和行為。在這個問題上,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權利,都要有獨自接受自己生命的每一個階段的勇氣和準備,能有親情、友情、愛情相伴自然好,但要把這些看成“外援”,否則難免產(chǎn)生強加于人的尷尬。當代人追求自由幸福人生的愿望強烈,自己也會覺得理所當然,常常少為別人著想,這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要素距離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