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章龍 李會蘭 丁維榮
摘要滲透育人理念是每一個教師新課程教學的必要環(huán)節(jié)。本文分析了新課程教學要滲透育人理念的必要性,同時論述了新課程教學要滲透育人理念的現(xiàn)實基礎及具體措施。
關鍵詞新課程;教學;育人;理念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671-(2009)112-0072-01
學校不僅要教好書,向學生傳授科學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育好人,努力塑造新一代的“四有”人才。但德育工作又是抽象、無形的,它是一項塑造人的靈魂的復雜工程,是要充分調動發(fā)揮各方面的潛能,切實滲透育人理念。當前學生的思想狀況,受社會現(xiàn)實的影響,呈現(xiàn)復雜性、不定性。一般來說學生思想工作主要是班主任完成的。但班主任的事務往往比較繁雜,時間緊張,學生的思想狀況尤其是問題學生的思想狀況,有許多時候是不能及時掌握,也不能及時解決。而學科教師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學生的情況,及時得以實施和解決,因此,我們認為滲透育人理念是每一個教師新課程教學的必要環(huán)節(jié)。
1新課程教學要滲透育人理念的必要性
思想決定行為,意識是行為的先導。如果一位學生具有純潔的心靈、遠大的理想、堅定的信念,那么他在學習中表現(xiàn)的行為就一定是:專心聽講,積極思考,認真記筆記,獨立完成作業(yè),等一系列積極向上的行為表現(xiàn);反之,如果一位學生的心靈被社會丑惡現(xiàn)象污染或缺乏父母的教育指導,或者是偶發(fā)事件影響學生的學習進展;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新課程條件下的學科教師授業(yè)往往是精而又通;但大多數(shù)教師忽視了“傳道”與“解惑”,這就有必要提出“教學互動”的外延。新課程條件下的學科教師不能只停留在課堂上的問答、討論、合作、探討,課內課外的思想交流與指導,也應是“教學互動”的范疇。新課程條件下的學科教師可以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在課堂上表現(xiàn)出:精神萎靡、神情癡呆、左顧右盼、癡迷小說,甚至是玩手機或是呼呼大睡,這些表現(xiàn)都或多或少地表明該學生思想已經(jīng)出了問題,其學習行為當然就脫離了正常軌道,這不僅影響了課堂教學氣氛,也直接決定了該生學習過程的落空。作為學科教師在課堂上發(fā)現(xiàn)這類現(xiàn)象不能熟視無睹,應該迎難而上,千萬不要認為這只是班主任的事。因為思想教育必須及時,否則就會像病人生病一樣轉為慢性病,不好治療。因此,新課程教學中滲透育人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2新課程教學滲透育人理念的現(xiàn)實基礎
現(xiàn)實中有些教師性格暴躁,遇到學生有問題則拳腳相加,破口大罵,結果是學生“怕”啦、“聽話”啦、上課“專心”啦,甚至達到“癡呆”的程度。其實學生的思想問題并沒解決,這類教師必須要好好學習教育心理學理論。君子動口不動手,這句話還是符合現(xiàn)代教育理念與政策,也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要求,我想這里的“君子”應該是真正意義上的學者與智者。
新課程條件下的學科教師應當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寬廣的胸懷,聰明的智慧,博大的愛心和相當?shù)哪托?同時應具備豐富的心理學知識??傊?就是要具有高尚的師德和人格,這是起碼的師德要求。當然,新課程條件下的學科教師一般都具有高尚師德、廣博知識、聰明智慧,多數(shù)符合真正的君子標準,在新課程教學過程中完全具備滲透育人環(huán)節(jié)的能力。
3新課程教學滲透育人理念的具體措施
1)對問題學生要善于進行分層次輔導滲透。首先要有理論指導,教育過程具有長期性、反復性,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個人認為對某個教者而言,你面對的教育對象還具有歷史性和社會性。教育決不能簡單粗暴,簡單粗暴實際上是教者無能的表現(xiàn)。我們每位新課程條件下的學科教師要認識到被教育者的成長過程相對而言是長期的,從幼兒教育、小學、初中到高中甚至大學,將近二十年!在這漫長的歲月中,每位學生所處的環(huán)境(包括家庭的環(huán)境)都不同,受到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不盡相同。學生有問題時要象醫(yī)生治病一樣,采用望、聞、問、切耐心對待。最近我發(fā)現(xiàn)一位學生學習狀態(tài)總不好,與他談心,經(jīng)過耐心的誘導,他說出了自己的思想障礙:家庭教育特別是父親的教育過于粗暴、簡單,對他的要求又很高,但從來就不給該生肯定與鼓勵。這使他的思想壓力太大,甚至失去信心。就是他在考試成績進步時,父親表現(xiàn)也很冷淡,沒有給一點肯定,哪怕是口頭上的。針對這種情況,我耐心地給他作了思想疏導,并肯定地指出了他的努力方向。該生以后的學習狀態(tài)大大改善,因為他御掉了不必要的思想包袱。如果對這位學生怒目相向,甚至破口大罵一頓,顯然后果不堪設想。
學生吳某,在上課時總是心不在焉。課下單獨與他談話,問其緣由,該生講明在初中時英語學得很差,現(xiàn)在也跟不上,失去了信心。針對這種現(xiàn)狀,我及時鼓勵他要樹立信心,從基礎知識著手,注重基本概念,勤思多問,一步一個腳印,慢慢進步,決不能放棄。經(jīng)過這次談話,該生態(tài)度明顯改變。但我說過,教育具有反復性,思想的指導與教育也需要反復,就像給病人治病一樣,有些病不是吃一次藥就能治好的。為防止他犯冷熱病,我每隔一段時間又與他談心一次,現(xiàn)在學習狀態(tài)基本上穩(wěn)定了。學生張某,由于染上的網(wǎng)癮,經(jīng)常晚上偷偷出去上網(wǎng)玩游戲,白天沒精神,甚至干脆睡大覺。我找他單獨談話達五六次之多,學習態(tài)度有了好轉。但上網(wǎng)的習慣還是偶有反復,這就需要社會、家庭、學校全方位教導教育,當然該生的學習基礎很差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學生的問題有歷史性、社會性,這樣的問題解決起來就是一項復雜的長期的工作。
學生李某,熱愛文體活動,但對文化課不感興趣,上課總是被動應付,與其談話得知:認為自己考不上大學,基礎也不強、認為趕不上。遇到這樣的學生該怎么辦?誠然高中生不可能人人上大學,或者說不能人人上重點,上本科大學,這是事實。這就有必要給學生講清:高中階段學習文化知識要以考大學作為深造的目標。萬一沒考上,自己的知識面廣了,能力提升了,走其他的道路也可以進一步學習和實踐甚至深造。經(jīng)過開導,該生明白了道理,丟下了思想包袱,學習效果明顯改善。
2)對帶傾向性的問題也能夠集中進行學科滲透教育。如上所述,對問題學生最好是單獨了解,單獨指導。但對學生的正面教育還要經(jīng)常集中進行。在新課程教學課堂中,給學生介紹著名科學家的事跡,把他們的科學思想、科學研究方法,以及科學貢獻介紹給學生,以他們的人格力量潛移默化地熏陶,可以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的熱情。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再如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可以很方便地介紹我國尖端科技事業(yè)的發(fā)展狀況。如及時把“神五”、“神六”、“嫦娥一號”發(fā)射直播通過多媒體設備介紹給學生,可以極大地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科學的熱情。
總之,新課程教學滲透育人理念是一項有十分重要的積極意義的復雜的工程,只有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積極參與,充分挖掘各方面潛在的德育因素,才能形成一股強大的教育合力,在新課程條件下的學科教學過程中,教師及時、有效地對學生滲透必要思想引導工作,一定能夠產(chǎn)生良好的教育效益并作出應有的貢獻,使教育過程在強大的合力作用下順利發(fā)展。
作者簡介:
覃章龍,慈利縣第四中學,黨支部書記。
李會蘭,慈利縣第四中學,班主任,高中政治教師。
丁維榮,慈利縣第四中學,高中英語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