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獨特的文本批評策略與方法
在美國著名的文學與文化批評家愛德華·賽義德的《東方學》(Orientalism,1978 )著作中,福柯的話語理論(Discourse Theory)和葛蘭西的文化霸權理論(Theory of Cultural Hegemony )是其理論框架的兩大基石。賽義德依賴于??玛P于話語、規(guī)則以及知識與權力之間的關系的觀念,并通過對知識譜系的解釋、對東方主義話語進行分析,以此探討東方主義話語同帝國主義之間的關系。賽義德運用的是一種??率降臋嗔捅硎龅姆治霾呗耘c方法?!稏|方學》(Orientalism,1978)堅持主張文學、歷史與政治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這對于當時英語和文學研究這一封閉世界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震動。
20世紀70年代末,在英美占主導地位的教學模式和英語文學研究依然是“新批評”模式。當時,英語研究或者比較文學研究是由兩類課程構(gòu)成的:一類是按照體裁和時代進行分類的課程;另一類則是按照公認的,諸如狄更斯、莎士比亞等經(jīng)典作家的主題特色和技巧來進行劃分的課程。這種研究模式主要的特征是,關注文學客體本身,著重探討作品的結(jié)構(gòu),強調(diào)對單個作品的細讀、詞的細微差別、修辭方式以及意義的微小差異,以及探討作品中詞語與整個作品語境的關系,并且努力把文學與宗教和道德區(qū)分開,把文學批評從淵源研究中分離出來,尋求一種脫離歷史、政治與社會因素的所謂“純文學批評”,忽視作者的思想和讀者的反映。盡管這些課程偶爾也會涉及結(jié)構(gòu)主義、文體學和語言學,而文學研究同歷史、政治的關系的研究還只是馬克思主義者的陣地。在文學理論方面,20世紀六七十年代,結(jié)構(gòu)主義成為西方文論有影響的新潮流,文學理論取代了細讀,文學分析中形式主義對文本的注重,也被結(jié)構(gòu)主義對系統(tǒng)和深層結(jié)構(gòu)的興趣所代替。70年代末,女權主義文學研究陸續(xù)問世,新歷史主義初露端倪。1978年《東方學》出版,賽義德將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和后殖民主義的語境同歐洲關于東方的學術和文學聯(lián)系起來,以新政治化和新歷史化解讀個體文本的形式,將政治引入了文學研究,這對當時的英語和比較文學研究產(chǎn)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給主流文學批評帶來了引人注目的洞見”?!稏|方學》是賽義德系統(tǒng)闡述后殖民理論的第一部著作,開啟了后殖民理論研究領域的先河。同時,《東方學》也是賽義德“轉(zhuǎn)向文化批評的里程碑”,是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著作。
1993年出版的《文化與帝國主義》(Culture and Imperialism,1993),賽義德視其為《東方學》的續(xù)篇?!段幕c帝國主義》延續(xù)了《東方學》對帝國主義意識形態(tài)批判的主題,同時又拓展了其研究范圍。《文化與帝國主義》“試圖擴充《東方學》的觀點”。按照賽義德自己的分析,有兩種因素——“世界范圍的帝國主義文化和歷史上對帝國主義的反抗”使《文化與帝國主義》著作又不僅僅只是《東方學》的續(xù)篇,而是對《東方學》的超越和發(fā)展。我們注意到,在《文化與帝國主義》著作中賽義德漸漸遠離了對??碌囊蕾?尤其是對文學經(jīng)典作品中的帝國觀念、殖民主義、文化霸權和西方中心主義的揭露,以及對文化抵抗和混雜性文化模式的關注與歷史分析,在某種程度上說賽義德放棄了??碌闹R考古學的批評方法。在這部著作中賽義德提出的“對位閱讀”——對位批評,成為貫穿《文化與帝國主義》著作始終的基本闡釋方法。這一獨特的對位批評,充分體現(xiàn)了賽義德以文化與帝國主義的“共謀”關系及其在“態(tài)度和參照結(jié)構(gòu)”的表現(xiàn)為對象,以“混雜文化”、“歷史感”以及“差異的經(jīng)驗”核心觀念為基礎,努力超越民族主義,重新界定人道主義為最終目標的關于文化、歷史和文學的觀念。在賽義德的對位批評理論框架中的關鍵人物除米歇爾·???Michel Foucault)、安東尼奧·葛蘭西(Antonio Gramsci)、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和弗朗茲·法儂(Frantz Fanon)外,T.S.愛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是對賽義德的文化、歷史和文學觀念及其文本批評策略和方法產(chǎn)生重要影響的核心人物,其觀念、理論和方法為賽義德的文本批評策略和方法論提供了極具價值和影響的參照和啟示。
賽義德從??碌脑捳Z、規(guī)訓以及知識與權力關系的觀念中獲取了重要的“話語”概念,并且運用??率降臋嗔捅硎龅姆治霾呗耘c方法對東方主義話語進行分析;賽義德從法儂關于政治和文化相互依存的關系分析中得到啟迪,將其作為分析文化與帝國主義“共謀”關系的重要參考;賽義德從威廉斯的“情感結(jié)構(gòu)”觀念中獲得靈感,并且從地緣和政治的層面拓寬和發(fā)展了威廉斯“情感結(jié)構(gòu)”概念,并由此形成了自己的核心概念——“態(tài)度和參照結(jié)構(gòu)” (Structure ofAttitude and Reference);賽義德從艾略特的論文《傳統(tǒng)與個人才能》(Tradition and the Individual Talent,1917)及其“歷史感”(historical sense)觀念中,尋找到一種討論過去與現(xiàn)在的相互關系的方法和參照系。準確地說,艾略特為賽義德提供了一種“探討過去與現(xiàn)在相互依存的、理想主義的文學版本”,“歷史感” 既是“對位閱讀” 批評方法的邏輯起點,同時也是賽義德分析文化與帝國主義“共謀”關系的重要起點。賽義德對文化與帝國主義的關系從歷史、時間、地理與空間的角度所進行的分析,則源于葛蘭西(Antonio Gramsci)的早期文章《關于南方問題》(Some aspects of the southern question,1926)的啟迪和影響。??隆⒏鹛m西、艾略特、法儂、威廉斯對賽義德的理論框架和研究方法產(chǎn)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在此基礎上,賽義德借鑒并融合了他們的觀念、理論和方法,從而建構(gòu)了自己獨特的文本批評方法與策略。
二、“對位閱讀”與“歷史感”
T.S.·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1888—1965)是一位極富才華的詩人和批評家。長期以來統(tǒng)治西方詩壇的浪漫主義強調(diào)詩人的獨創(chuàng)性,認為詩歌是詩人個性的表現(xiàn),并認為文學傳統(tǒng)抑制了作家個人才能的發(fā)揮。艾略特在其《傳統(tǒng)與個人才能》(Tradition and Individual Talents,1917)這篇著名的論文中,對浪漫主義這些觀點發(fā)起了挑戰(zhàn),對“傳統(tǒng)”這一概念作了全新的闡釋,他把所有偉大的作家都納入了這個有機的秩序之中,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詩歌的非個性化的理論。艾略特認為,傳統(tǒng)具有廣泛得多的意義,它含有歷史的意識,傳統(tǒng)首先是一種“歷史感”(historical sense)。對詩人來說,歷史感是必不可少的。歷史感又含有一種領悟, 不但要理解“過去的過去性”,而且還要理解 “過去的現(xiàn)在性”。艾略特強調(diào)歷史感的共時性,這種共時性意味著傳統(tǒng)不是簡單的時間的交替。這種“歷史感”不僅使詩人帶著他自己那一代人的歷史文化背景意識進行寫作,而且他還會感覺到自荷馬以來的整個歐洲文學,同他自己國家的整個文學是同時共存的。艾略特非常重視文學傳統(tǒng)的整體意義,認為任何創(chuàng)作都不可能獨立于傳統(tǒng)之外,因此作家必須具備“歷史感”,具備一種對過去與現(xiàn)在相互關聯(lián)和影響的歷史意識。艾略特倡導的這種歷史意識主要是強調(diào)對古今歐洲文學進行深入思考,準確把握貫穿于整個歐洲文學的歷史脈搏,這樣才能使其作品融入傳統(tǒng)的體系,進而在傳統(tǒng)的觀照下體現(xiàn)其現(xiàn)實價值。賽義德從艾略特的《傳統(tǒng)與個人才能》中尋找到了一種探討過去與現(xiàn)在相互關系的方法。
對于艾略特而言,傳統(tǒng)是一種正面價值,作家應該注意到過去同現(xiàn)在的互文性關系。艾略特把過去的經(jīng)典作品定義為“一種理想的秩序”,這也是艾略特“歷史感”概念的重要源泉,而正是這個概念深深吸引了賽義德。賽義德對艾略特的“歷史感” 觀念非常關注和重視。對賽義德來說,一個具有歷史意識的人才可能擁有敏銳的觸覺和理性、辯證的精神和健全的歷史文化觀。賽義德以自己的解讀方式將艾略特的“歷史感”這一觀念進行重新闡釋并定義為“我們闡述表現(xiàn)過去的方式,形成了我們對當前的理解與觀點”。賽義德以1990—1991年的“海灣戰(zhàn)爭”為例,試圖說明艾略特的觀點對于理解和研究帝國主義現(xiàn)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伊拉克與美國之間的沖突是兩種根本對立的歷史的產(chǎn)物。每種歷史都被本國的政府所利用。按照伊拉克復興社會黨的解釋,現(xiàn)代阿拉伯歷史顯示了未實現(xiàn)、未完成的阿拉伯世界的獨立愿望?!⒗擞袡嗬m正他們遭受的不公正的待遇并從帝國主義手中奪回他們最寶貴的財富之一。相反,按照美國人的歷史觀念,美國不是一個典型的帝國主義國家,而是全世界錯誤的糾正者,是自由的保衛(wèi)者”。賽義德的觀點認為,海灣戰(zhàn)爭不僅僅是兩個國家之間的戰(zhàn)爭沖突,更是兩國的政治和意識形態(tài)根本對立的兩種歷史的沖突。顯而易見,賽義德這里所舉的“海灣戰(zhàn)爭”例子與艾略特的文學和理想主義歷史意識觀念有很大出入,艾略特強調(diào)的歷史意識是一種直接作用于創(chuàng)作和批評的因素,而政治的和意識形態(tài)的的因素恰恰被艾略特拒斥在其文學和理想主義的觀念之外。不難看出,這是賽義德的一個粗疏之處吧。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注意到,賽義德將艾略特進行“政治化”的意圖,即借助于重新嫁接、整合后的“歷史感”的概念,以此為他的“對位閱讀”——對位批評在歷史的經(jīng)典文本中追根溯源尋求歷史理念的支撐。至此,對于賽義德出現(xiàn)的無論是“粗疏”還是“失誤”,我們都能體會并理解其用意了。
賽義德堅持“闡述和再現(xiàn)過去的方式?jīng)Q定了我們對現(xiàn)在的認識和理解”這一觀點。賽義德認為,艾略特關于過去與現(xiàn)在之間具有復雜關聯(lián)和相互影響的思想對于“帝國主義”概念的意義論爭具有重要意義。賽義德提出了尖銳的問題和觀點:“在一定程度上,辯論涉及對這個觀點本身的定義和界定。帝國主義主要是經(jīng)濟性的嗎?它擴張到多遠?其原因是什么?它是有系統(tǒng)的嗎?它是在什么時候結(jié)束的?或者是否已經(jīng)結(jié)束?” 賽義德的觀點認為,關于“帝國主義”的爭辯和研究還僅僅局限于經(jīng)濟領域方面,他指出:“很少有人注意到我所認為的現(xiàn)代帝國主義歷史中的文化的特殊作用?!币虼?賽義德強調(diào)要從文化、政治的角度拓展對帝國主義的認識和研究,并且應該重新審視帝國主義在人們的歷史意識的形成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在《文化與帝國主義》著作“重疊的領土,交織的歷史”的這一章中,賽義德對長期被人們所忽視的“現(xiàn)代帝國歷史中的文化的特殊作用”、“帝國、地理與文化”以及“文學、文化和帝國主義之間的關系”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討論。他認為,文學文本是在一定的文化和歷史語境中生成的,處于一定的時空社會關系之中,必定會受到政治、經(jīng)濟和社會的制約,因而文本本身具有文化和歷史性。賽義德對文本的批評與文本構(gòu)成的語境有機結(jié)合,揭示文本背后的各種權力因素,解構(gòu)殖民文學敘事與文化文本中隱含的政治霸權。賽義德從現(xiàn)實的文本出發(fā),將文化文本與帝國主義實踐直接聯(lián)系起來,為后殖民理論的美學分析提供了生動的范例。對文本從政治文化的角度解讀是賽義德后殖民文化批評策略,對文本加以歷史文化的透視使文學的研究具有更為廣闊的歷史文化視閾。不可否認,艾略特的“歷史感”觀念對賽義德是至關重要的,并對其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在《文化與帝國主義》中,“歷史感”成為了賽義德分析文化與帝國主義“共謀”關系所展開的“對位閱讀”的重要起點。
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廳社會科學研究重點項目 “愛德華·賽義德后殖民‘對位批評研究”(項目編號:07SA068)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美]愛德華·W·薩義德.《文化與帝國主義》.李琨譯.三聯(lián)書店.2003年.
[2][英]瓦萊麗·肯尼迪.《薩義德》.李自修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
[3][法]米歇爾·福柯.《規(guī)訓與懲罰》.劉北成,楊遠嬰譯.三聯(lián)書店.2003年.
[4][美]愛德華·W.薩義德.《人文主義與民主批評》.朱生堅譯.新星出版社.2006年.
[5][美]雷納·韋勒克.《近代文學批評史》(第七卷).楊自伍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年.
[6]張跣.《賽義德后殖民理論研究》,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
[7][英]T.S.艾略特.《艾略特詩學文集》,王恩衷編譯,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
作者簡介
許曉琴(1961—),女,四川樂山人,文學博士,樂山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教授,主要從事西方文學批評理論、英美文學、文化批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