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東
現(xiàn)在有這樣一句口頭禪:人都是自私的。我認為,一般地說說倒也沒有什么,但若作為對人性的根本理解,未免就顯得浮泛了。人性非常復雜,即使是圣賢或權威人士也常常爭執(zhí)不下?!度纸洝返拈_篇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后來有人弄了一個《新三字經》,開篇卻說:“人之初,無善惡,人性論,須批駁 ”。而在基督教的理解中,人是具有“原罪”的。前幾年流行過一本科普著作,書名就叫《自私的基因》,自私不僅埋藏于人性深處,甚至是細胞、分子層面的事實。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自私的心理、自私的行為我們更是屢見不鮮。我的問題是:如果人性果真是絕對而單純的自私,為什么我們會把它當成一種“惡”呢?比如說,動物是自私的,但你總不會覺得動物的自私是卑鄙齷齪的吧?對人性的自私我們做出了有關善惡的判斷,也就是肯定和否定判斷,在判斷自私是惡的同時即肯定 了無私是善。這個對“善”的肯定是否也源自于人性深處?因此我認為,“趨善”和“趨惡”同樣是人性深處的本能沖動。
人不可能完全徹底地自私,他的自私不可能處于和動、植物同樣的層面。極端的自私會讓人驚異,質疑你是否是同類?!澳沁€是一個人嗎?”這同樣也是口頭禪。雖然,“人都是自私的”,但卻不能過分,也就是說不能做到完全徹底單純單一。從內在體驗說,自私使自我膨脹、壯大,甚至不惜損人利己,但即使是再自私的人, 都會有一種“貢獻”的沖動??梢詫φ麄€世界自私,但對自己的兒女呢?或者,可以六親不認、無比自私,但對自己的“事業(yè)”呢?人要斂聚、積累,也要貢獻、支出,如此才能平衡。如此,攫取所獲之物才能派得上用場,壯大膨脹的自我才有意義。即使是一個守財奴,只進不出,也會為自己的財富貢獻自己的全部生命?!爱惢痹诖耸遣豢杀苊獾氖?,“異化”在這里就是一種獻身,雖然是病態(tài)扭曲的。
就算“人都是自私的”,并且這種自私沒有任何商量的余地,毫不含糊、義無反顧,但也有“理性的自私”和“瘋狂的自私”之分別?!袄硇缘淖运健本褪且庾R到, 利己和利他并不總是矛盾的,利他的前提可以帶來利己的結果。在一個利益共同體內,互惠互利是其基本原則,為了維護共同體的利益,個人有限、暫時的犧牲是非常必要的。所謂“吃小虧,占大便宜”?!袄硇缘淖运健睂⑷松鳛榛蜷L或短的全局來考慮,有的甚至突破這一世而幻想來世的報答?!袄硇缘淖运健睂⒗鳛橥顿Y,用以獲取最終的福利。
“瘋狂的自私”則不然,只看見眼前的利益,惟利是圖,須臾不肯放過,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吃虧。結果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隘偪竦淖运健笔苤朴谀撤N動物性的護食本能,完全是條件反射式的。無長遠的眼光,無未來的計劃,沒有任何忍耐的品質,更不用談委曲求全了。“瘋狂的自私”寫在臉上,令人生厭,其結果自然是到處碰壁。于是便導致惡性循環(huán)。“瘋狂的自私”的人生是可悲的,因為愚蠢和病態(tài),將自私的目標當成了方式本身。
就算“人都是自私的”,那也得看是什么樣的自私、如何去實踐這種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