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豆豆 林麗麗 魏文鵬 張丕興
[中圖分類號]R651.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4208(2009)18-0021-02
顱腦手術對腦損傷除腦組織壞死、血管破裂出血、血腦屏障破壞等機械損傷外,關于細胞因子在手術刺激后繼發(fā)性腦損傷中的作用方面的研究越來越多。本文通過對40例顱內腫瘤切除術患者的觀察,探討了舒芬太尼對顱腦手術患者圍手術期細胞因子IL-1β及IL-10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本院2008年6月-2009年3月?lián)衿陲B內腫瘤切除術患者40例,ASAI-II級,年齡16~78歲,其中男13例,女27例。既往無藥物成癮史、無心血管疾病,隨機分芬太尼組(F組,n=20)。舒芬太尼組(S組,n=20)。
1.2麻醉方法所有患者術前30min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鈉0.1g,阿托品0.5mg,均采用氣管插管全憑靜脈麻醉。麻醉誘導前均用18號套管針開放左上肢靜脈,S組誘導采用舒芬太尼0.3μg·kg-1,維持采用靜脈持續(xù)泵入舒芬太尼0.2μg·kg-1·h-1,F(xiàn)組誘導采用芬太尼4μg·kg-1,同時誘導丙泊酚2mg·kg-1,阿曲庫銨0.05mg·kg-1,維持靜脈丙泊酚8mg·kg-1·h-1,按需追阿曲庫銨。手術結束前5min停用麻醉藥。手術結束后,當患者意識清醒,潮氣量恢復,吞咽反射、咳嗽反應恢復后吸痰,拔除氣管導管。
1.3觀察指標術中用HP監(jiān)護儀監(jiān)測脈搏(HR)、收縮壓(SBP)、舒張壓(DBP)、平均動脈壓(MAP),脈搏血氧飽和度(SpO2),心電圖(ECG)。兩組患者分別在麻醉前(T1)、手術開始切皮后2h(T2)、術后2h(T3),術后48h(T4)四個時間點采取靜脈血3ml。置人無內毒素試管,2000r·min-1離心10min,分離出血清置-70℃凍存。采用雙抗夾心ELISA法測血清中細胞因子IL-1β及IL-10濃度(由晶美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提供)。實驗操作按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1.4統(tǒng)計學方法實驗數(shù)據(jù)以平均值(x±s)表示,用SAS9.0軟件行統(tǒng)計分析,組內、組間比較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為差異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MAP及HR變化>20%有臨床意義。
2結果
兩組患者在年齡、體重、手術時間、輸液量、手術種類、SBP、DBP、MAP及HR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T2-T4兩組血清IL-1β濃度明顯上升,與術前水平相比差異均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組間同一時點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兩組血清IL-10濃度切皮后2h與術前水平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中及術后IL-10水平升高,較術前差異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1),S組術后2hIL-10濃度明顯高于F組(P<0.01)。
3討論
圍術期免疫反應一般是由原發(fā)疾病、創(chuàng)傷和手術創(chuàng)傷與麻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促炎細胞因子和抗炎細胞;因子是最常見的不穩(wěn)定因素。手術損傷誘發(fā)的全身性廣泛炎癥是圍顱腦手術期免疫反應的始動因素。觸發(fā)免疫和炎癥反應的重要介質其中之一是IL-1β,它激活IL-6、IL-8及TNF-a等細胞因子的生產(chǎn)。其可能通過介導黏附分子ICAM-1表達上調,白細胞聚集,引起血管炎性反應;使磷脂酶A2增多,磷脂過度降解,直接引起細胞膜損傷;使局部興奮性氨基酸增多,誘導一氧化氮合酶表達,加重神經(jīng)細胞毒性作用。IL-10是一種炎性抑制細胞因子??梢种蒲仔约毎蜃雍铣杉胺置冢蓽p輕許多前炎性細胞因子的毒性作用;抑制局部炎癥反應;可抑制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合成和分泌IL-6和TNF-a,通過阻斷轉錄減少細胞間黏附分子-1和基質金屬蛋白酶的合成和釋放。舒芬太尼是芬太尼的衍生物,合成于1974年,其鎮(zhèn)痛作用約為芬太尼的5-10倍,作用持續(xù)時間延長2倍,心血管狀態(tài)更穩(wěn)定,更適用于大手術麻醉。
本研究發(fā)現(xiàn)顱腦手術刺激引起血清IL-1β顯著升高,舒芬太尼在一定程度上促進IL-10產(chǎn)生,提示舒芬太尼具有促進抗炎性細胞因子分泌的作用,有利于圍術期細胞因子平衡的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