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熊市鮮有贏家,只見大輸家和小輸家。是的,跑贏大市不難,不少基金目前也跑贏指數(shù),問題是它們也負收益。
股票配置比例不超過30%
如果你是缺乏時間、精力的業(yè)余選手,盡可能遠離股票;如果你非要在熊市投資,可考慮三七開配置資金——即絕大多數(shù)時候保證最多30%股票和最少70%現(xiàn)金。
只做炒家,不做投資者
與牛市見頂?shù)捏@鴻一瞥相對應的,熊市總是緩慢筑底。如果抱著長期投資的態(tài)度,你還可以等到更好的買點。問題是真到了市盈率、市凈率奇低的時候,一直嚷著要抄底的人往往也動搖了——他們看到更糟糕的預期。
因此,熊市未完時,做炒家即可。
多看少動,既選股又擇時
“多看少動”是說,你得有個股票池,并對里面的10~30只股票深入研究,密切觀察其動向,但不要頻繁操作,直到出現(xiàn)最佳時機。
買漲不買跌,止損也止盈
不要去接下落的劍! 熊市里,昔日明星股加速急跌的遍地皆是。這些下落的劍極具殺傷力,接劍者多是鮮血四濺。請記住,股市,不是鋤強扶弱的地方。牛市的回落可能意味著洗盤,而熊市則更可能是出貨。
不必人云亦云,不必與莊共舞
普通投資者不用奢望真正的內幕消息。熊市是大多數(shù)人虧損、極少數(shù)人賺錢的時候,即使跟莊也難獲利。君不見,A股最大的莊家——公募基金都已經(jīng)遍體鱗傷,資產(chǎn)持續(xù)縮水。看看近來券商半年報,東方證券自營浮虧19億——莊家都是泥菩薩過河,何苦與莊共舞?
不要經(jīng)常改變投資策略
市場從不曾理性過,但失去理智你更不會成功。你要做的是:尋找最適合你的那一套投資策略,并堅持檢查、審視之。記住,任何策略的成功都需要時間。在熊市投資,你必須保持充分耐心。
(摘自《長江商報》2008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