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智毅
在較為緊湊的金港賽道駕駛阿斯頓·馬丁絕對是一項挑戰(zhàn),因為大馬力發(fā)動機隨時準備著將華麗的車身推向極限……
雖然阿斯·頓馬丁在1987~2007年的20年歲月中歸于美國人掌管,但這段歷史絲毫沒有將阿斯頓·馬丁的英倫味道減弱,而2007年3月12日阿斯頓·馬丁在倫敦高調宣布,David Richards和John Sinders領導的汽車投資聯(lián)盟將成為企業(yè)的新東家之后,這家傳奇的英國頂級跑車制造商又被重新注入了英國血液。
作為有著一流技術實力的Prodrive汽車運動和汽車設計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和主席,英國企業(yè)家David Richards將會給予阿斯頓·馬丁極為有效的支持,而有銀行家John Sinders的鼎力相助,阿斯頓·馬丁的資本環(huán)境也會更加優(yōu)越:事實上,還有幾家海灣地區(qū)的財團也會令阿斯頓·馬丁在產(chǎn)品研發(fā),賽事運作方面顯得更加步履堅定。如今,在英國東家的支援下,阿斯頓·馬丁沒有了后顧之憂,它需要做的就是大踏步地前進。
開拓市場是回報新東家的有效步驟,當然,這也同時顯示了在新的集團管理下,阿斯頓馬丁更加雄心勃勃。也許與這樣的背景有關,去年12月份,阿斯頓馬丁宣布進入中國,今年4月的北京車展上,國內車迷也得以近距離接觸英國頂尖跑車品牌的全系陣容。當然,多金買主也能為自己覓得奢華的個性跑車。
阿斯頓·馬丁深入開拓中國市場還有一個好處——當然,那是針對我們汽車媒體人而言的——我們這些非多金者也終于有機會坐在007坐駕的方向盤后,隨心所欲地將8缸或12缸的純粹動力揮灑在賽車場上……
豪華的賽道疾走——DB9
多加一個字母,DBR9已成為FIA GT以及同級別勒芒大賽中最受關注的車型,阿斯頓·馬丁發(fā)揮深藏的賽車基因打造的賽車,令所有關注GT賽事的人都熱血沸騰,這一切源于DB9的空前成功。事實上,阿斯頓·馬丁于2003年建成Gaydon工廠之后,DB9是第一款在此先進制造中心誕生的阿斯頓·馬丁。在9月8日的阿斯頓,馬丁中國路演活動中,優(yōu)美、豪華,強勁,動感的DB9,讓我領會了愉悅的駕駛。
作為一輛12缸大跑車,DB9以其堅毅的面部表情顯示了非凡的實力,修長的車身則時刻準備以高速穿越空氣的走廊,而寬實的后背與大尺寸輪胎,也將視覺沖擊力提升至難以企及的高度。
站在DB9的旁邊,我覺得身邊是一輛強壯但懂得收放野性的巨獸。阿斯頓,馬丁在跑車界可謂是面容最細膩者,即便大氣,但依然線條流利、斯文的英國味道十足,開著它上賽道會是什么感覺?
黃色的糙面皮革手感極佳,亞光的胡桃木點綴其間,在這里,一切顯得雍容,這使我產(chǎn)生了一份寧靜。但當新款的6.0L V12發(fā)動機轟然蘇醒時,激烈的情緒波動開始了。
詹姆斯·邦德似乎從來只會全油門和大力剎車,我知道原因了,有雄渾動力作為誘餌,腳下自然情不自禁。駛離Pitline,一腳油門催逼發(fā)動機升至6000rpm以上的境界,華麗的行宮成為加速試驗機。
雖然DB9使用了航空鋁材以及輕質復合材料制造車身,駕駛桿以及車門框架由鎂制造,連換擋撥片也由鎂合金制造,但精良的動力系統(tǒng)和傳動系統(tǒng)加上豪華的內部裝飾以及其他所有能夠令車主感到自豪的東西,仍然使這位速跑紳士達到1710kg的重量。因此,強大動力的涌現(xiàn)不會過于直接,似乎有些許慣性屏蔽掉了動力涌現(xiàn)初段的暴躁。
ZF電力驅動6速自動變速器工作非常平順,快捷,沒有了傳統(tǒng)的換擋桿,科技味道十足。方向盤后的Touchtronic換擋撥片在賽道上是絕佳的享樂工具,緊湊的換擋感覺通過撥動它們即可獲得,無論在加速過程中還是減速過程中,動力的銜接都令人感到刺激。
在大直道上加速是12缸跑車最樂于處理的事務,握緊方向盤,深深地靠在桶式座椅上,450hp功率在高頻發(fā)動機轟鳴聲中釋放到驅動輪上,這比1 2缸豪華轎車更動感,畢竟發(fā)動機的調校使得阿斯頓·馬丁DB9更樂意將轉速保持在較高的區(qū)域,而跑車特有的音律也令我既欣喜又滿足。
搬動降擋撥片,系統(tǒng)會自動補空油,發(fā)動機聯(lián)合前355mm、后330mm通風制動盤,為我提供了信心十足的減速效力。轉動精美的方向盤,向左切入彎道,長長的車頭以比超出我想像的速率進入彎道的方向。輪胎開始尖叫了,我也倚在座椅右側的支撐面上,而大腦則比任何時候都興奮,因為幾秒鐘之后,我就可以加大油門,讓驅動輪推動車尾作出調皮的甩尾動作。
回轉方向盤,調整車身姿態(tài),讓它在出彎時刻在賽道上劃出美妙的弧線,龐大的身軀隨即進入下一輪加速狀態(tài)中??梢愿杏X到,DB9保留了一些行駛慣性,這和法拉利599GTB之類頗有不同,當然,也和自家的純粹跑車V8 Vantage有所不同。高強度的底盤和行走系統(tǒng),在應對連續(xù)彎道時的重心轉移過程中顯得很靈活,它允許一定程度的側傾,但不會因此影響車輛的平衡性,它使DB9在保留豪華車應有的舒適性的同時,也充分給予了駕駛者發(fā)覺操控極限的空間。
50:50的前后重量分配,也為DB9的賽道行駛提供了先天的優(yōu)勢,轉向的敏捷度,加速和減速過程中的車身響應性,都讓我覺得這是一輛深不可測的跑車。
當然,可能DB9的車主們不會有太多的時間帶著這個大家伙去賽道撒野,DB9優(yōu)雅的形象更應該出現(xiàn)在私人會所、頂級酒店之類的地方,這樣一來,車內的每個人就會有更多的時間來享受由車主自主選擇的材質打造的奢華內部裝飾與裝備。是的,除了駕駛性能之外,這些在Gaydon工廠手工制造的豪華跑車的確能夠在駕駛之外的很多方面令人著迷。無論是包覆感一流的溫度可調座椅,還是內室氣候調節(jié)系統(tǒng),還是700W的Dolby Logic II音響系統(tǒng)以及其他輔助多媒體系統(tǒng),它們都能令你感覺到擁有的自豪。
DB9作為新世紀阿斯頓·馬丁最重要的車型之一,兌現(xiàn)了“令人愉悅駕駛和擁有”的承諾。
為運動而生——V8 Vantage
小一號的V8 Vantage的確沒有了DB9那種磅礴的氣勢,它也沒有那么豪華,不過它以同樣的阿斯頓·馬丁基因呈現(xiàn)了更加激昂的個性。
如果說DB9還需要承載一些“鎮(zhèn)家之寶”的功能的話,那么V8 Vantage則純粹是玩兒樂的工具。雖然其全車工藝同樣出類拔萃,裝備同樣令人贊不絕口,但其俊美的英式純種跑車外形,同樣能使任何一個見到它的人心生向往,這份向往只關乎駕駛本身。
是的,當v8vantage還是一輛概念車時,在2003年的北美國際車展上就獲得了滿堂喝彩,人們認為阿斯頓·馬丁的新一代追求運動性的完美跑車誕生了。
為了練就令人稱奇的綜合性能,V8 Vantage經(jīng)歷了阿斯頓·馬丁史上最復雜的測試、研發(fā)過程。78輛樣車被分派到世界
各處,接受最嚴苛的挑戰(zhàn),迪拜的火熱沙漠里,車身溫度高達87℃:瑞典的冰天雪地里車身溫度低過-30℃,V8 Vantage挺過來了它具備了一流的適應能力。
而作為公司的運動健將,V8 Vantage還必須有著一流的駕駛性能,于是,兩個令車迷神往的汽車測試勝地——意大利Nardo賽道和德國紐伯格林Nordschleife賽道就成了高速與綜合操控性
能的測試地。所有這些測試的里程相加,足以超過150萬英里,而這扎實的150多萬英里,使得交到客戶手中的V8 Vantage不僅具有阿斯頓·馬丁的純正品位,同時還具有先天的優(yōu)良運動機能。
只是擺在那里,V8 Vantage就很運動,這是將蓄勢待發(fā)的沖勁融入到具有阿斯頓·馬丁家族的優(yōu)美線條中所產(chǎn)生的效果。完美的尺寸比例、寬大的輪距,較短的前后懸,使得V8 Vantage以趴地的極穩(wěn)態(tài)勢積蓄著動的能量,似乎一觸即發(fā),這樣的感覺比DB9來得強烈得多。V8 Vantage比DB9更加直截了當,V8發(fā)動機極為敏銳,在行駛過程中的每一次油門變化都會很快地反映在車輛縱向加速度上,這一點我的后背可以作證。
4.3L V8鋁合金動力系統(tǒng)不僅能夠發(fā)出比DB9的V12更尖銳的聲音,而且還能通過中后置式6速手動變速器為我?guī)砬八从械闹苯觿恿鬟f(也有Sportshift手自一體變速器可選)。我也可以通過它將轉速拉到7000rpm以上,享受那份激昂,然后迅速升擋,離合器的接觸非常明顯,動力即可得到恢復并再次以410Nm的大扭矩推動1630kg的車輛繼續(xù)陷入加速的狂歡之中。
阿斯頓·馬丁的VH結構設計,使得V8 Vantage有著極高的整體剛性,而以冷凝膠連接的整個底盤則有效減小了行駛中的振動,這比焊接結構來得更穩(wěn)固。得益于此,駕駛V8 Vantage的整體感非常強,那種感覺和法拉利F430非常相似——包括人在內的每一個車輛“部件”始終有著同樣的運動方向和完全一致的加速度,這是完美操控的境界。
粗且小直徑的真皮方向盤令人愛不釋手,但在競技狀態(tài)下的賽道行駛過程中,我無心細賞它的美妙,就像我無心關注其他由手工制作的精美內飾部件一樣。V8Vantage的轉向反應比DB9更快,可以說是毫不遲疑,4.38m長的緊湊車身也更愿意隨時聽從我的調遣。干式油池潤滑系統(tǒng)使得V8機器得以被安置在較低的位置,這造就了整車的低重心;前后鋁質雙叉臂式懸架系統(tǒng)為激烈駕駛提供了堅實支撐,而大輪距也使車輛的轉向極限變得更高。因此,在任何彎道中駕駛V8 Vantage快速掠過都是刺激的經(jīng)歷,輪胎抓地力被推向極限,車身側傾幾乎無法察覺,轉向既快捷又準確,前后重量分配為49:51的車身靈巧且易控,我只需要在車里承受著極高的側向加速度即可。這樣的感覺已經(jīng)非常接近賽車了,我很難在金港賽道探尋V8Vantage的極限,因為我很難判斷其極限在何處。
可見,阿斯頓·馬丁亞洲杯官方賽車N24以V8 Vantage為基礎進行研發(fā)的確有其用意,畢竟,將一輛以操控見長的跑車改造為一流的賽車會少走很多彎路。而N24在與同級別的卡雷拉杯賽車以及F430的賽車版進行PK時能夠獲勝,也說明了不僅N24的非凡實力,這也反過來突出了民用版V8 Vantage的運動先鋒形象。
但是,V8 Vantage看起來還是比保時捷911車系要華貴,英國頂級跑車品牌的氣質不會因為追求運動性而有所改變。和DB9一樣,同出自Gaydon工廠的V8 Vantage也可以是移動的豪華音樂廳,只是如果你能在此時包容更為狂躁的發(fā)動機聲響的話。
運動在發(fā)展
2008年,阿斯頓·馬丁加大了在中國市場的推廣力度,上海和北京展廳的落成、阿斯頓馬丁亞洲杯的成功運作,使得中國市場和整個亞洲市場都感受到了這個奢華品牌帶來的運動魅力;DB9和V8 Vantage所展現(xiàn)出的“愉悅駕駛和擁有”的品牌內涵,也得到了很多國內客戶的認同。
法拉利,保時捷在國內經(jīng)歷了幾年的摸索,阿斯頓·馬丁此番大舉進入中國市場,無疑使奢華跑車市場更加絢麗奪目,它帶來了英國古典和賽車技術的結晶,這是我們的幸事,無論能否擁有,只要有更多的機會在街上見到它們,車迷就很幸福了。
運動精神始于1913年
阿斯頓·馬丁的傳奇被我們所熟知,似乎和007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但令阿斯頓馬丁與007結緣的則是源自1913年的造車信念愉悅駕駛和擁有。
富裕的賽車手Lionel Martin和工程師Robert Bamford于1913年便合作制造賽車,當時的公司名稱Martin Bamford,即代表了極富運動性能的頂尖賽車。Martin駕駛自己公司制造的賽車在Aston Climb山大獎賽的獲勝引起了極大反響。為了紀念這次榮耀,Martin Bamford于1914年更名為Aston Martin,傳奇的阿斯頓·馬丁汽車開始了自己的篇章。1915年,第一輛阿斯頓馬丁注冊,這家有著濃郁英國味道的跑車制造商以運動性和尊榮感得到了世人的矚目。
雖然在90多年的歲月中阿斯頓馬丁品牌幾易其主,但不曾改變是車廠靈魂——愉悅駕駛和擁有。和詹姆斯·邦德一樣,每一輛阿斯頓·馬丁都看起來風度翩翩,但它有著強大的“戰(zhàn)斗力”。時至今日,無論是DB9、V8Vantage還是DBS,所展現(xiàn)出的都是融動力于風度外表之下的氣質。
可能是最著名的車型名稱——DB
阿斯頓·馬丁為我們所熟知的,大概是其著名的DB名號,從60年前的DB2,其間經(jīng)歷DB4、DB5、DB6、DBS V8、DB7直到現(xiàn)今的D89以及DBS,DB已經(jīng)隨著阿斯頓·馬丁的名稱一道深入人心。那么,DB緣何而來?
上個世紀中期以前輝煌的賽車成績并沒有把阿斯頓馬丁公司的盈利能力推向頂峰。1947年公司被企業(yè)家戴維布朗(David Brown)收購,同年,戴維·布朗還收購了另一家著名跑車制造商拉貢達(Lagonda),一段時間內,企業(yè)名稱也變成了阿斯頓馬丁拉貢達,時至今日,阿斯頓·馬丁的一些車型還與拉貢達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戴維·布朗也是阿斯頓·馬丁歷史上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而以他的名字首字母簡寫命名的DB車系也成為阿斯頓·馬丁汽車的另一個極富意義的標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