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卓雄
摘要:煤礦機電運輸設備遍布礦井的每個角落,機電運輸事故也是困擾礦井發(fā)展的因素之一,通過分析煤礦機電運輸事故產生原因及采取控制事故措施,將會大大降低煤礦機電運輸事故,為煤礦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保駕護航。本文針對煤礦機電運輸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控制措施。
關鍵詞:煤礦機電運輸事故
0引言
煤礦機電運輸是礦井生產環(huán)節(jié)的重要組成都分,它貫穿了礦井的各個生產環(huán)節(jié),戰(zhàn)線長,涉及面廣,特殊工種多,技術性強。根據全國煤礦重大事故的調查分析顯示,機電事故在各種事故中居第4位,運輸事故占總事故數的20%~30%。因此,認真分析當前機電運輸事故多發(fā)的原因,探討在新的用工體制下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吸取教訓,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煤礦機運事故的原因
1.1安全基礎工作薄弱,安全可靠性差一是安全投入不足,考核不嚴,機運標準化工作難以到位;二是特種作業(yè)人員的安全培訓教育不夠,特別是用人體制的進一步改革并崗之后,職工都在滿負荷甚至超負荷狀態(tài)下工作,有的崗位還打破了8小時工作制做連班,要抽出人員進行脫產培訓的確很難。因業(yè)務培訓難以組織或組織的成效不大,從而使工人不能得到很好的培訓,技術素質得不到提高。
1.2安全制度不嚴,遺留安全隱患一是崗責任制不健全,對某些工作相互扯皮,隱患得不到及時整改落實:二是安全制度執(zhí)行不嚴,對安全考核不夠嚴厲,安全獎罰不及時兌現,影響了管理人員反“三違”的積極性;三是對事故處理未嚴格按“三不放過”原則分析處理,處罰太輕甚至層層保護,不嚴肅追究責任,職工受不到教育,防范措施不到位,結果是事故重復發(fā)生。
1.3指令性的臨時工頂替由于代崗人員頂替時間短,對頂替工種操作熟練程度差,缺乏頂崗前的安全培訓,產生違章指揮和盲目操作雙重不安全因素。
1.4特種作業(yè)人員安全意識淡薄特種作業(yè)人員安全意識淡薄,麻痹大意,沒有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違反了“三大規(guī)程”及有關安全規(guī)定,違章指揮、違章操作時有發(fā)生。
1.5特種作業(yè)人員文化程度參差不齊,掌握特種作業(yè)技術不嫻
據統(tǒng)計,17起機運事故中當事人小學文化程度的占了40%。對技術工種安全操作知識掌握不牢,熟悉程度不夠,是造成多發(fā)事故的重要原因。特別是采掘一線電瓶車司機不穩(wěn)定,農協(xié)工、農換工多,文化基礎差,工作無長期打算,學習業(yè)務技術的積極性差,素質極低,給機電運輸安全帶來了極大隱患。
1.6特種作業(yè)人員的頻繁調換,崗位的調整特別作業(yè)人員大都是經過當地勞動部門或供電部門專業(yè)培訓取得操作合格證后作業(yè)者,對他們的工種不宜隨意予以變動。但是,礦山某些技術性工種,有些企業(yè)領導不去考慮學識水平,不講究用工要求,而是當作好工種,并通過人情關系把一些不合格的人員充塞進去,加之一些人員不鉆研技術業(yè)務,違章違紀現象比較突出。另外,臨時性工作調整時安全培訓工作沒有及時到位也帶來了安全隱患。
2防治煤礦機電運輸事故的措施
2.1努力加強礦井質量標準化管理礦井質量標準化是煤礦安全的基礎。實踐證明,礦井質量標準化工作的投入,能得到十幾倍甚至幾十倍的效益產出,有力地促進了安全生產。要把這項工作當作一項經?;墓ぷ鱽碜?,要由靜態(tài)達標向動態(tài)達標轉變,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實現生產全過程達標。礦井必須制定切實可行的設備管理制度、防爆設備入井檢驗制度、設備包機制度、設備定期檢查制度、各種安全裝置定期試驗制度和停電檢修掛牌制度。建立設備、電纜、小型電器的臺賬管理,妥善保管大型設備的技術性能檔案。
2.2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安全第一”是指如何看待和處理安全與生產以及與其它各項工作的關系。要強調安全,突出安全,把安全放在一切吧工作的首要位置。同時各級領導及一切生產部門,要把安全當作一項頭等大事來抓?,F在礦井的生產環(huán)節(jié)實行了崗位承包的形式,承包者的目的是謀求最大經濟效益,忽視安全的投入,設備帶病運行,違章冒險蠻干,安全生產自然毫無保障。因此,煤礦采用承包機制后,安全工作不但不能放松,而且要加大安全監(jiān)察力度,全面協(xié)調各條戰(zhàn)線上的各道生產環(huán)節(jié),真抓實干,統(tǒng)一安全工作部署和目標管理,時時事事把安全工作擺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位置,始終堅持“安全第一”不動搖。
2.3加強特殊工種的用工制度管理煤礦機運工種的技術性較強,其各崗位工種都不能以照顧的身份出現,要由思想端正、技術全面的工人來擔任。同時加強臨時用工的安全管理,盡量少用或不用臨時工。除特殊情況外,特殊工種人員不能隨意調換,要嚴格考核發(fā)證,持證上崗。
2.4加強思想教育工作通過各種途徑加強引導教育職工,明確事故的危害性,消除安全僥幸心理,增強安全意識。運用典型的事故案例對職工進行思想教育。一是建立典型事故案例教育展室,定期對職工進行開放,用生動的案例形象教育職工。二是用典型說教的方式,教育職工認清“三違”的危害,強化職工安全防范意識。三是定期請典型事故的家屬做報告,以引起職工思想上的共鳴。另外,特別要注意了解掌握職工的思想和生理狀態(tài),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加以監(jiān)護,防止因不安全心理因素造成的突然事故發(fā)生。
2.5加強職工的安全業(yè)務培訓工作減人提效后,以崗定人,管理層和工人崗位限額,原有的培訓組織形式已不適應,需根據新的形式采取新的對策:一是建立競爭機制,如對技術工種和管理人員采取競爭上崗,對所有職工都采用崗位技能工資,劃分工資等級,引導和迫使職工自發(fā)學習安全業(yè)務知識;二是每隔一定時期組織職工進行技術比武,對優(yōu)勝者給予重獎,以調動職工學技術、學業(yè)務的積極性,促使他們在崗位上按標準及規(guī)程進行作業(yè);三是采用“三結合”的培訓方式,即業(yè)余培訓與重點培訓相結合,以重點培訓為主,內培與外培相結合,以內培為主:對新工人、新崗位、新技術要進行強化培訓,以全面提高職工的安全業(yè)務素質為目的,為搞好安全生產打下堅實的“以人為本”的基礎。
3結束語
除上述措施外,要抓好煤礦機電運輸安全工作,還離不開有效的監(jiān)督,失去了監(jiān)督作用,必然助長麻痹僥幸、違章蠻干的現象。監(jiān)督不到位或流于形式,是導致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還必須強化監(jiān)督制約機制,充分發(fā)揮現場安監(jiān)人員的作用;同時,必須堅持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特別是要建立和完善各級領導和業(yè)務部門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工人的崗位責任制,明確每個人的安全職責。另外,采取安全資金激勵機制,通過經濟杠桿,嚴格考核,從而促進各項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實,保證煤礦機電運輸工作安全進行,確保煤礦安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