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花落,結果落果,大自然永恒的規(guī)律將一茬又一茬的人推向了晚年的生活。那么老年人擁有哪些“資本”,才能坦然自若、幸福安逸地過好晚年生活呢?
一日,我和朋友聊天。她說,人要過好晚年生活,必須擁有“四老”。我問:“是哪‘四老’?”她回道:“是老伴、老命、老本、老友?!蔽衣约映了?,猛然醒悟,不由贊同道:“有道理,有了這‘四老’,即便是夕陽,也能從容應對了。”
一說老伴,也就是年輕時媳婦、受人。只不過歲月如梭,多年的媳婦熬成了婆,再叫媳婦或愛人就不如叫老伴親切了。俗話說:“少年夫妻老來伴?!比说囊簧?,和老伴耳鬢廝磨的時間最長,所以感情也最深厚。有一位男士,再婚后,前妻的孩子屢屢挑剔繼母的不是。這位男士對孩子說:“我和你的繼母將你撫養(yǎng)成人已經很不容易了,你已長大成人,你應考慮怎樣報答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才是。更重要的是,是你的繼母天天為我洗衣做飯;在我生病的時候,又是她端水送藥,細心照料;當我心情不暢時,還是她百般勸慰。當她這樣對待你的父親時,你還有什么權力挑剔她呢?”孩子聽了父親的這番話,頓時啞口無言,羞愧萬分。這段人生插曲中的父子對話,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夫妻之間的相依為命和相互之間付出的平苦。如果說年輕夫妻由于身強力壯,還能自己照顧自己的話,那么到了晚年,老伴則是難以離開的“拐棍”了。所以人到老年,擁有健康樂觀的老伴,是老年入的一大福事。
二說老命,也就是活得壽命長。有些人總說自己不怕死,其實到了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還是眷戀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所以壽比南山,是人們渴望追求的事情。戶樞不蠹,流水不腐,人到了晚年,運行了幾十年的身體“機件”漸漸老化。此時,若不運動,不注意保健,勢必使老化的“機件”更加銹跡斑斑,晚年的生命質量也不會理想。所以人到了晚年,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路線圖”,也就是什么時候休息,什么時間運動,什么時間讀書看報看電視,讓手腳和大腦思維都能量力而行地活動起來,當然,還要注意飲食營養(yǎng)。運動與營養(yǎng)是生命長壽的兩大法寶,只有擁有這兩大法寶的人,才能將自己的人生足跡延伸得更遠、更長。需要指出的是,人的壽命與精神狀態(tài)有著極大的關系。事實證明,那些經常在憂愁、恐懼、煩惱、憤怒中度過的人,很少有長壽的?!笆履苤阈某埽说綗o求品自高”,這是人們經常說的話,這種人容易保持心態(tài)平和,也最容易得到人生最寶貴的東西——長壽的生命。
三說老本,也就是積攢一些錢財。有句話叫做“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士兵沒吃的,自然打不了仗;人老了,一點“家底”也沒有,晚年生活就沒有了物質保證。靠兒女幫襯,兒女有能力自然好,若是沒能力,又跟誰要去?自古以來,父母疼愛孩子,那是百依百順,不講價錢,不講回報。但若是讓兒女像老子疼小子那樣關愛老人,恐怕很難做到。有人說,反正我是公費醫(yī)療,怕什么?其實,人一旦生病,有許多藥和治療項目都是自費的,如果患了重病,花幾萬元還不是流水一般。另外,積攢下老本不但是為了看病,也是為了晚年生活幸福,想吃點,想喝點,或是想和老伴外出旅游,如果沒有錢,還不是“紙上談兵”,如若“畫餅充饑”。再說有了老本,辦一些事情就不用再麻煩兒女;老本厚實了,能幫兒女幾個,不但自己高興,還能調動兒女關愛父母的熱情。也許有人會說,難道不幫兒女幾個,他們就不孝敬了?按說兒女贍養(yǎng)老人既是法律規(guī)定的責任,又是一輩又一輩的人傳下來的美德,但社會上的不孝兒女并不少見。所以“居安思?!保袀洳拍軣o患,更何況現(xiàn)在一家只有一個孩子,將來兩個孩子要照料四個老人,又怎么能照顧過來?這樣的話,老本就顯得格外重要,因為即使進養(yǎng)老院,也要用老本當“敲門磚”的。
四說老友,自然是同在夕陽下的老伙伴們。社會角色和生活模式的改變,對每一位老人都會產生微妙而深刻的影響。當一個人從緊張辛勞的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的時候,會有一種被社會和他人拋棄的感覺,心理需求和社會現(xiàn)實會發(fā)生猛烈的碰撞。這種無奈中產生的“黃昏意識”,會深深地折磨每一位老人。輕者會悲觀、失望、惆悵、傷感、懷舊,重者發(fā)生各種心理障礙。要克服“黃昏意識”,除了要盡量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外,還要拓展活動范圍,擴大人際交往,也就是廣交老友,利用心理交感作用和行為影響效應,相互支持,相互依存,充實生活,增加情趣。也許同在夕陽下,有的老人天天蜷縮在生活的角落里,默默地打發(fā)著時光,聽任自然規(guī)律的安排。而有的老人卻和老伙伴們一起,興高采烈地扭著大秧歌,在老年合唱隊引吭高歌,在爬山游水,在彈琴書畫,在談天說地,活得有滋有味。那么,哪一類老人的做法值得我們效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