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 墨
2008年9月6日晚,在北京國家體育館“鳥巢”舉行的殘奧會開幕式上,盲人鋼琴家金元輝演奏了肖邦的《即興幻想曲》。鋼琴家用柔情無比的手指,水晶一般清澈純美的旋律,為我們描繪出如畫的四季、生命的歷程。人性的溫暖與關(guān)愛在純粹、高貴的音樂中升華, 托舉起全人類共同的世界、共同的夢想……
金元輝出生56天就與光明完全隔絕。但他有著異常敏銳的聽覺和極高的藝術(shù)感悟。他幼年開始習琴。音樂使他擺脫了黑暗,帶給他無邊的想象,世界在純粹的聽覺王國里蘇醒,穿越黑暗抵達春天。音樂通過他的手指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優(yōu)美而神秘的旋律,讓我們的眼睛一次又一次被淚水濕潤……
撼人心魄的還有“天堂歌手”、盲人歌唱家楊海濤,他演唱的《天域》充滿了夢的光明與美麗,他悠揚的歌聲像遠古縹緲的音樂,在空間漾漾流淌,寂靜的體育場傳來了清脆的鳥鳴,一只太陽鳥從“鳥巢”頂部向他緩緩飛來,他與太陽鳥展開了“生命是有夢的”對話,他說: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最想看到的是爸爸、媽媽和你們……
我在淚光中不斷地想,他看見了什么?那雙被陰霾籠罩住的眼睛,如何穿越黑暗抵達光明?
我想起本世紀初兩部優(yōu)美的影片:《黑暗中的舞者》與《天堂的顏色》。前者在戛納電影節(jié)上深受贊賞,后者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兩部影片的主人公都是生活在黑暗中的人。《黑暗中的舞者》中的賽爾瑪因眼疾幾乎失明,所以她更愿意呆在黑夜;她又因貧窮艱辛的生活而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恨。她在黑暗的生活中接觸了音樂,高貴優(yōu)美的音樂使她領(lǐng)略了生機盎然五彩繽紛的大自然景色,看見了一個充滿光明、微笑和愛的世界。她終于悟出,愛能為這個世界灑下光明?!短焯玫念伾分v一個叫墨曼的盲童,他看不見五彩的世界,卻能巧妙地運用天賦能力感知周圍的環(huán)境,體會各種景物的真善美。扮演盲童的童星是一位真實的盲童,拍完這部電影之后,他感到自己長大了,知道了世界的美麗樣子。
什么能點燃生命之火,使黑暗變成光明?我們用雙眼看到的世界和置身黑暗中的人們用心靈感受到的世界都有一個共同的觸點:愛和希望。
這世界有太多嘈雜紛亂的聲音:汽車的轟鳴、集市的吵鬧、人們的紛爭、病房的呻吟……而沉默,也是一種聲音。在這零度的聲音里,有時我們卻可以尋求到一種安全感,充滿了素樸的純潔,讓人有一種深刻的感動。就像風拂去塵埃,露出了底下的泥土。
世間所有的生命,都對自身充滿了深刻的感悟,所有的靈魂都在引吭高歌,所有生命的聲音都是積蓄已久的吶喊,所有的聲音都有同等重量。而那些生活在黑暗中的人,他們會在黑暗中長出更加敏銳的耳朵和心靈。這使我想到創(chuàng)造了中國音樂史上奇跡的阿炳,這位流落街頭的民間藝人,他因雙目失明而雙耳無比敏銳,而心懷異常豐盈,他的聽覺和心靈像細柔清晰的沙灘,潔白的浪花舞蹈一般起伏著,化作近代中國音樂史上最美麗凄清、一唱三嘆的旋律!
從雙目失明的阿炳又想到雙耳失聰?shù)呢惗喾?。他們隱忍的外表下掩藏著一種寂靜與專注的聆聽,在黑暗中聆聽的他們可以讓那些紛雜的欲念慢慢離身體而去,從而讓純凈的精神與靈魂并肩。阿炳與貝多芬都創(chuàng)造了音樂史上的奇跡。他們是經(jīng)歷了生命中最大限度的懸殊——如生與死、苦與樂、富與窮、無限的光明與無邊的黑暗等等——火與冰境界的人,他們因此更加貼近了藝術(shù)和生命的本體,從而對痛苦置換的快樂有著更深刻的體悟和更執(zhí)著的追求。
在殘奧會上,一個又一個鏡頭讓我們震撼、感動。殘疾人不斷挑戰(zhàn)自我,挑戰(zhàn)極限,通過自身的堅韌頑強點亮了體育競技場上的精彩與美麗,他們甚至比四肢五官健全的運動員,更能把人類的體育精神和價值完完全全地呈現(xiàn)到我們面前。
讓我們深為感動的還有他們的人生態(tài)度。他們不抱怨身體的疾痛,命運的不公,生活的貧困與艱難。他們用意志和信念把不如意的東西隔離,保持一份精神的獨立、追求與喜悅。他們把幸福儲存于心靈。盲人歌唱家金元輝的一段話讓人非常震撼,他被問及“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一問題時,回答:我不需要三天光明,我已經(jīng)習慣了這個黑暗的世界,音樂讓我在這個黑暗的世界中看到了光明,看到了無限的美,得到了極大的精神享受。我深深感動于他博大健康的精神世界。
我還想到生活中有些人,有著健全的肢體,卻是形同虛設,過著豪華富貴的生活,卻難免無聊空虛。肉體的快樂終究短暫,轉(zhuǎn)瞬即逝,唯心靈常青,精神永存。世上若有最大最極致的幸福和快樂,必得由心靈與精神才能承托得起,僅僅物質(zhì)、金錢不能使人滿足,因為物質(zhì)之外,人還有情感,心靈,夢想,追求。
盲人音樂家楊海濤和金元輝在殘奧會演出之后回答記者提問時說,很知足,對生活充滿感恩之情。我相信這是他們的肺腑之言。因為他們的精神田野無比廣闊豐茂,絢麗多彩,那里有著蓬勃而壯觀的四季更迭,那里雨露充沛,灑滿金色燦爛的陽光。
(孫昌政摘自2008年10月18日《南方日報》)
送你一杯茶
應該說,楊海濤和金元輝都有一雙明亮的眼睛。那雙眼睛帶他們走進藝術(shù)的殿堂,讓他們切膚地感受到藝術(shù)帶給人們的心靈洗滌,那雙特殊的“眼睛”長在他們的心靈深處。我們處在嘈雜紛繁的社會,有一雙健康的眼睛,卻常常忘記了感受。如果我們能夠把“看”當成是一種幸運,讓自己融入色彩世界的感動中,那該是一種多么溫暖的幸福,多么強大的力量!
(高原飛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