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的大專院校更改校名成為一種時尚,許多學校為了取一個好聽的名字可謂絞盡腦汁,樂此不疲。有的把??粕秊閷W院,有的把學院升為大學,有的雖早已是大學,但是名字不時髦,遂把具有多年悠久歷史的老校名改掉,有的把學校的名稱前加上“中國”二字,以顯其大,有的原來專業(yè)型學校也改換為名不副實的理工大學、科技大學。不難看出,許多大學在學校的名稱上有攀比心理和虛榮心理,務虛不務實。當然,學校名字的“變臉”和“翻新”也許有其自己的道理和說法,有人認為學校名稱老化,跟不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對學生缺乏吸引力,不利于招生和學生就業(yè),同時也不利于吸引外來人才,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有人認為改革開放以來學校的內涵有了很大的發(fā)展變化,再不改換校名,老的校名就像出土文物,名不副實,不利于學校的長遠發(fā)展。
筆者認為,學校隨意改換校名是不可取的,是弊大于利的。一是隨意改換校名會無形中喪失學校多年來積累起來的品牌優(yōu)勢。校名是一種特殊的品牌,是多少教育工作者為之奮斗的結晶,它包含著巨大的內在精神和物質資源價值,因此,更改校名會前功盡棄,造成學校潛在的教育資源很大的浪費,要持極為慎重的態(tài)度。加拿大工學院在該國馳名,在國外也有一定影響,但該校沒有更改校名的念頭,法國的物理化學工業(yè)學校、巴黎高等師范學校、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非常重視傳統(tǒng)特色和學校聲譽,沒有把校名改為大學的想法。最值得一提的法國巴黎高等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