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是人們比較熟悉的一種動物,它和人一樣,也會有生老病死。人們有時在想,為什么不去尋找它們的尸體,從而獲得貴重的象牙呢?
無論古今中外,在大象的產(chǎn)區(qū),都有這樣一個傳說:大象到了老年,都能自己知道死亡何時來臨??煲赖南鬅o論離開自己象族的“墳地”有多遠(yuǎn),也要趕回去,好死在“象墳地”里。千百年來,那里的象牙和象骨堆積如山,這就是所謂的“象牙礦”。
很多年來,不知有多少探險家、旅行家、狩獵者和那些幻想發(fā)財?shù)娜耍找箟粝胝业健跋笱赖V”??墒?,幾百年過去了,卻沒有一個人找到它?!跋笱赖V”在哪兒呢?傳說,這個地方任何人都找不到,只有大象自己才能找到。
從現(xiàn)代科學(xué)技術(shù)的觀點來看,“象牙礦”只不過是一個美麗而誘人的傳說而已。奇怪的是,人們?yōu)槭裁春苌侔l(fā)現(xiàn)大象的尸體和象牙呢?
這要從大象的葬禮說起。1970年,一位動物學(xué)家在非洲密林深處看到了大象的葬禮的全過程。在離密林不到70米處的一個草原上,幾十頭象圍著一頭雌象,好像在集會似的。原來那被圍在象群中間的雌象是一頭患了重病的老象,已經(jīng)步履蹣跚,有氣無力,連站也站不住了。不一會兒,它蹲了下來,低著頭,喘著粗氣,偶爾扇動一下耳朵,發(fā)出一聲低沉的聲音。圍在四周的象,用鼻子把附近的草葉收攏來,捆成束,朝雌象的嘴邊投去。但是,那雌象已經(jīng)不能吃食,只是困難地支撐著身軀。最后,終于支持不住倒在地上死了。
這時,圍在周圍的象群,突然發(fā)出一陣哀號,一頭為首的雄象,用長長的象牙掘松地面的泥土,并用鼻子卷起土塊,朝死象身上投去。接著,全體象群都紛紛用鼻子把泥土、石塊、樹枝、枯草卷成團,投在死象身上。片刻,死象就被掩埋了,地面堆起了一個土墩。此后,為首的雄象,一邊用鼻子卷起土加在土墩上,一邊開始用腳踩踏那土墩。接著其他的象都跟著去踩那土墩,把它踩得結(jié)結(jié)實實,成了一座堅固的“象墓”。
最后,雄象發(fā)出一聲洪亮的號叫,象群立即停止踩踏,把土墩圍在中間,一個個繞著土墩,慢慢地走著,就像人們在追悼會上進行的遺體告別儀式一樣。這樣,一直走到太陽西下,才由雄象帶領(lǐng)象群,耷拉著頭,扇著耳朵,甩著鼻子,依依不舍地離開土墩,走向密森深處,漸漸隱沒在暮靄之中。
大象除了被同伴埋葬外,還有一種就是自葬。有些年老和患病的象追隨象群感到吃力,就脫離了象群,去找隱蔽的地方藏身,悄然死去。那么大象為什么要埋葬自己?對于這種現(xiàn)象,人類的一種解釋是,動物有靈性,不愿因自己的離世而引起同伴的悲傷。
這樣的解釋雖然有一定道理,但近年來環(huán)境生態(tài)學(xué)和公共衛(wèi)生學(xué)研究后的解釋是,大象或其他動物自我埋葬或被同伴埋葬,是為了減少在群體間傳播病菌和疾病,因為即使用泥土淺淺地埋掉或遮蓋住尸體,也可以極大地減少尸體的腐敗和傳播疾病的機會。
眾所周知,如果動物死后不做任何處理,尸體就會腐爛,病菌叢生,從而造成其他同伴生病或死亡。大象也一樣。如果遇到熱帶的大雨或河水泛濫,尸骨和象牙也可能被洪水沖散,或隱于泥沙。此外,熱帶成群的腐食者如鬣狗、豺、兀鷹等,用不了兩天,就會把象的尸體分食凈,甚至連象牙也難免被豪豬所嚙噬。即使有留下的象牙,也會因炎熱、潮濕而被腐蝕掉。
動物保護環(huán)境和維護公共衛(wèi)生的本領(lǐng)與意識值得我們?nèi)祟悓W(xué)習(xí)。
編輯/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