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容提要 詩歌歷來被認為是民族文化和文學的精粹。中英詩歌雖用不同的語言在不同的背景下由不同的詩人們創(chuàng)作而成,但由于這些作品用來表現(xiàn)人間的喜怒哀樂這些基本的人間情感,故即使不同時代和不同語言的詩歌也存在很多的相似性。本文力圖以文學的可比性為基礎,分析愛倫?坡詩歌《烏鴉》與賈誼《鵬鳥賦》之相異與相似 。
關鍵詞 愛倫?坡《烏鴉》 賈誼《鵬鳥賦》
〔中圖分類號〕I207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47-662X(2008)06-0188-03
在文學作品的分析中,人們注重文化資源和文本之間的差異,但更注重追尋其相同或是相通之處,以獲取相互印證或是認同。這也是本文從“異曲”到“同曲”的原因所在。
一、異鳥異曲
西漢著名文學家賈誼(BC.200-BC.168)與美國著名詩人愛倫?坡(1809-1849)雖然生活在不同的年代,但前者代表作《鵩鳥賦》中表達的憂郁感和傷感與后者代表作《烏鴉》中瀕臨絕望的傷感有著眾多的相似之處。
賈誼是漢代著名賦詞作家。有學者稱:“屈子之賦,賈生得其質(zhì)”。其代表作《鵩鳥賦》抒發(fā)了對人生的感慨,抒發(fā)對生命憂患的思考,運用了許多貼切的比喻,增加了議論的形象性,也用感嘆語氣來增加了情感性。(注:程章燦:《烏鴉與鵩鳥——一段中外文學交流史話》,《中華讀書報》,2006年10月25日。)
美國著名詩人愛倫?坡一生命運坎坷,但其作品富含美感。其詩歌以講究韻律著稱,特別是這首代表作《烏鴉》歷時四年,全文共18節(jié),每節(jié)6行,全詩字斟句酌,每節(jié)末詞押韻,成功的用運了頭韻,行間韻等藝術手段。文中作者與烏鴉的對話流露出的厚重憂郁感人至深?!稙貘f》創(chuàng)作于1844年,于1845年首先發(fā)表在詩人自己任助理編輯的紐約《晚鏡報》(Evening Mirror)上。全詩用幾近刻板的規(guī)整的格律,敘述了作者悲傷的心情, Woodberry曾經(jīng)評價道:“沒有哪一首詩篇能如此迅速,如此廣泛,又如此難以磨滅的在人的心頭樹起這樣一座豐碑?!保╓oodberry,1885,P222 )(注:彭貴菊等:《德加?愛倫?坡作品賞析》,漢測繪科技大學